长松山——龙泉山脉第一高峰
龙泉山山脉在成都平原东侧,呈东北-西南走向,北起绵阳安县、南抵乐山市,延绵200公里。
长松山是龙泉山脉的第一高峰,地处成都龙泉驿区柏合镇长松村周家梁子,海拔1051.3米。
长松山顶的长松寺遗址周边原始森林茂密,常年气温比成都市区要低5-7度。
(图一)长松山顶茂盛的山林
(图二)长松山顶茂盛的山林
古蜀人认为长松山是可以触及天神的圣山,山巅的蚕丛王庙暨是祭奠蚕丛的庙坛,也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
坊间传说,在长松山的密林中,至今仍然保留着唐代的石梯路,它是蜀巴官道南支线上,从糍粑店(静居寺)起,经高店子(三圣乡)、柏合寺①、长松寺、石经寺到简州(简阳市),这条古道上的遗存。
注释①今龙泉驿区柏合镇,古有"延寿寺",四周林中多有白鹤,有"白鹤寺"之称,寺内景色独特,龙柏、凤柏相依相偎,连理成枝,故将"延寿寺"更名为"柏合寺"。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长松山雄峰屹立、林木茂密,自唐代以来,就有修道高僧、文人墨客、达官贵人纷至沓来。
唐代高僧马祖、圆明、圆昉、悟达等曾经在此山驻锡②。
注释②驻锡:僧人出行,以锡杖自随,故称僧人住址为驻锡, "驻"即车马停住,或止住停留之意。
中国古代预言奇书《推背图》的作者——陕西人李淳风和成都人袁天罡,游遍全国各大名山大川,来到西蜀益州,登临长松山,举目四望,见长松山雄峰峭拔、层峦叠翠、山颠云雾缭绕、紫气升腾。二人认为,此地实乃乾陵之后的又一处风水宝地,于是二人就驻扎在长松山,设八卦台,修仙习道。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第五百九十二卷之【成都府古迹考】载:八卦台,在简州西五十里,唐李淳风修仙处。
他们还为后世留下了:“擂石钟、敲石鼓,骑卧龙、上长松,谁人识得破,定能朝中坐。”的神秘谶言。
《蜀中名胜记》记载,长松寺本是蚕丛王庙址,唐开元年间禅宗第八代宗师马祖建寺并驻锡于此。唐明皇李隆基召对,亲赐匾额“长松衍庆寺”,又赐名香,寺内专门修了个亭子来贮藏,并取名为“御香亭”。唐玄宗李隆基御笔题写“长松寺”三字,使得长松寺名扬天下。唐僖宗时期的住持圆昉甚至拒绝过皇帝所赠的紫衣,有唐代古诗为证:
赠圆昉公(昉,蜀僧。僖宗幸蜀,昉坚免紫衣)
[唐] 司空图
天阶让紫衣,冷格鹤犹卑。道胜嫌名出,身闲觉老迟。晓香延宿火,寒磬度高枝。每说长松寺,他年与我期。
乾道二年(1166年)杨甲《遊长松寺宿石门僧舍》以石门霜露白为韵得露字:
疾风吹轻衣,驾我云脊路,入间一回首,惊绝不敢顾,鸟投虛无底,杳杳不知处,蜂窝蚁坵垤,与世同所鹜,试看一苍莽,誰有不平虑,尙怜野僧屋,佛面荒苔蠹,断崖画呀唠,洶洶崩石怒,我來得奇观,拄杖叩岁树,青山有驕色,欺客不能句,平生二三子,慰我一相遇,娟娟松间月,幽夕亦可度,夜闲更小語,風逼遺响去,酌君无多酒,继以木栏露。
文圣苏东坡有《以屏山赠欧阳叔弼》一首:
以屏山赠欧阳叔弼
[宋] 苏东坡
漫郎天骨清,生与世俗异。
学道新有得,为贫聊复仕。
每于红尘中,常起青霞志。
屏山辍赠子,莫遣污簪珥。
寓目紫翠间,安眠本非睡。
梦中化为鹤,飞入长松寺。
……历史,犹如过眼云烟,早已海枯石烂,俱往矣!唯有传说中的“龙泉山长松山八景”③之“干年银杏”依然苍翠。
长松山顶上那棵苍翠茂然的古银杏树,在1500年的风雨雷电中傲骨挺立,是鉴证历史沧桑最有力的凭证!这颗千年古银杏树,甚至要比龙泉石经寺的那棵古银杏树还要早二百年!
(图三)长松寺千年古银杏及碑
注释③龙泉山长松山八景:千年银杏、西塞斜晖、普铭大篆、成化丰碑、长脚仙踪、鲁班眢井、云峰积雪、万倾松涛。
长松山唯仁山庄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历史已经离我们远去,尽管今天的长松山上,已经找寻不到蚕丛氏庙及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及柏合文道的丁点痕迹。然而现代卫星地图显示,在长松山之巅的长松寺遗址不远的密林深处,绿树掩映下,还隐隐约约地露出一座神秘的山庄!这座山庄就是“唯仁山庄”。
(图四)长松山密林深处的山庄
当代各种媒体有不少关于唯仁山庄的文稿、图片、视频……它们从不同的视角,对长松山唯仁山庄有过只言片语的介绍,但终因特殊的地理位置,不能靠拢,犹如隔岸观火、管中窥豹。
雨天石自1993年移居龙泉驿,龙泉驿已成为雨天石的第二故乡。近日,查阅田颂尧的过往之事,才发现居住之地龙泉驿,竟然是就是田颂尧的老家所在。然而,往年旅游登山,从来都是自驾外出远游。晚年闲居,是洛带、五凤溪、石经寺的老茶客,近在咫尺的龙泉山长松山,雨天石却重未涉脚!
(图五)唯仁山庄旧影
唯仁山庄解放后收归国有,主体建筑依然存在。但因唯仁山庄地域为军事禁区,一般人不能进入。近年,有游客曾经探访长松山,但也只能在高墙之外拍摄山庄那浓郁参天的山林。
(图六)围起来的山庄
细心浏览(图六)围起来的山庄,在苍翠掩映的画面间,依稀还是可见山庄建筑的一只翘角,如欲出之红杏,含羞其间。
为探寻历史遗存,2024年10月25日下午,雨天石在家人陪同下,驱车穿过成简快速龙泉山隧洞,从 “三百梯”上山,在参天密林中间苦寻南方古丝绸之路及柏合文道遗迹。
爬过一道坡,再翻一道岭,古丝绸之路早已荡然无存,唯留下柏合文道 “三百梯”地名,供人凭吊。
(图七)迢迢泥泞道 未闻三百梯
搜寻古丝绸之路遗存石梯道路无果,只好改道,直驱“长松寺遗址”.在导航的指引下,漫漫山路的尽头,就是一座威严的军营!
(图八)山路尽头的军营
据成都市龙泉驿区文管所介绍,“唯仁山庄”由原国民党二十九军军长田颂尧修建于民国年间。
(图九)唯仁山庄主楼
1935年田颂尧退出军界,解甲归田、赋闲寓居龙泉驿,一日前往长松山古刹进香,见长松寺年久失修,十分破败,便慷概解囊,捐资修葺长松寺④。经高人指点,田颂尧决意在古刹南侧修建一座私家避暑山庄——“松山舍” (亦名:唯仁山庄)。
“唯仁”二字出自文天祥就义前绝笔:“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注释④据坊间传闻,长松寺毁于文革,但无实据可供考查核实,现存长松寺遗址碑。
田颂尧修建的唯仁山庄,坐落在长松山长松寺南侧约100米,占地面积6500多平方米,山庄于1936年春竣工,是民国时期典型的中西合璧式私家公馆。
唯仁山庄的主楼并没有采用横向正南正北的布局,也没有依照成都城横向东偏南28度的布局,而是依山就势,横向东偏南42.3度。
(图十)唯仁山庄平面示意图
2003年中国考古人员在山西省襄汾县陶寺遗址考古发掘中发现,陶寺观象台遗址是4700年前中国最早的天文观测台,它比英国的“巨石阵”还要早400多年!四千多年前陶寺人根据对太阳的观测,制定出一个太阳年二十个节令的历法,是当时全世界已知最缜密的太阳历法。根据现代测算,冬至那天,陶寺观象台看到的太阳,是东偏南35°。
成都《金沙遗址九柱建筑基址方向初探》一文透露,成都城冬至日出方位角度为横向东偏南27.46°。古蜀先民就是以太阳完全跃出龙泉山山脊的那一刻,测定的太阳方位,来修建祭祀所用的金沙九柱建筑。
现代计算机模拟显示,每年冬至节这天,太阳完全跃出成都龙泉山山脊的时刻,是早上8点12分14秒,角度方位为东偏南28.5°。
唯仁山庄没有遵循成都城内街坊的主体布局朝向,而采用了横向,东偏南42.3度,完美地规避了日出、日落之时,太阳光线对山庄主楼的直射,不得不说,唯仁山庄是一个依山就势,唯美尽善的建筑设计经典!
(图十一)唯仁山庄主楼
(图十二)山庄主楼东北端
(图十三)山庄主楼南西端
(图十四)山庄主楼后面的门厅
山庄的主楼采用成都民国时期典型的砖木结构公馆建筑模式。主体建筑采用青砖、黛瓦、木质地板、木质楼梯。
墙体、立柱均使用青砖垒砌,并勾白灰缝。主楼房分上下两层、通高12米,占地面积(33×16)528平方米。
主楼为单檐歇山翘角黛瓦屋顶,屋顶前坡有凸起翘角阁楼式天窗二个(见图九)。
主楼东北端延伸建有单檐六角亭、阁楼式耳房与主楼融为一体(见图十二)。
唯仁山庄的整体布局略显奇特(见 图十),入口在山庄东北方向,是一座长14米、宽2米的石砌旱桥。(因其造型如桥,桥下无水,故称:石砌旱桥。)
旱桥入口左右均设有石砌栏板,左侧栏板阴刻 “唯仁山庄”,小字竖刻“刘存厚题”, 左侧栏板阴刻“长松山舍”,小字竖刻“庄主题”,记时皆为“丙子春”。(落款字迹已风化)。(见图十五)
(图十五)旱桥入口的石梯及石栏板
旱桥入口处有五阶石梯、石砌旱桥左右两侧均有七个栏板,其上镌刻已严重风化,模糊难以辨识。据早期进入山庄者回忆,栏板上镌刻有长松山八景及恭贺山庄落成、赞誉主人功绩的辞句。
走过石砌旱桥,左侧庭院主楼前,有序种植了一排共七棵桂花树(见图十一),桂树后面就是唯仁山庄的主楼。
当有访客来时,须先从东北端拾阶上旱桥,沿石砌旱桥步行约六、七十步,才能再登石阶步入山庄的主楼。
随着历史的变迁,随后的山庄管理者,曾对山庄做了保护性修葺,并在入口两侧新建了围墙及房屋,导致山庄整体布局发生了一些局部的改变。
(图十六)松山舍入口旧影
(图十七)松山舍入口处现状
(图十八)山庄入口外的石板路
山庄主楼底层正面和两侧立柱,布局为三面九柱,二楼设有宽2.9米的三面环绕观景逥廊,青砖砌柱、栅栏式护栏更显视野通透宽阔。
(图十九)视野通透宽阔的三面环绕的观景逥廊
主楼底层室内、二层楼板、门窗、楼梯及扶手护栏均为木质,做工精细。主楼每层有大小房间十来间,
(图二十)木质楼梯
唯仁山庄主楼房间布局的最大特点是,同层相邻房间皆可互通。楼上、楼下各间房内皆设有西式壁炉,房间采用民国初年流行的彩色玻璃圆拱大窗采光,并饰以中式木刻浮雕贴花装饰。
(图二十一)主楼的圆拱形彩色玻璃窗户和壁炉
房檐下的檐檩由U形横拱承接,再使用L形挑方支撑。
(图二十二)房檐及后阳台
主楼后面底层中部设有通往后院的云角亭阁式门厅,其石柱由青砖和花岗岩交替砌成,厅的顶部即为与主体建筑二楼相连相通的后阳台,阳台周围加了护栏。(见 图十四、图二十二)
(图二十三)主楼前院的花园
(图二十四)主楼后院的小花园与鱼池
国人自古喜欢临水而居,水则代表财气、鱼代表富裕。风水学认为,在庭院里设置鱼池对家居风水来说,能够增强运势,“水生运,鱼生财"。
唯仁山庄也不例外,主楼后面的小花园里也筑有八角鱼池和长方形鱼池。八角鱼池,沿池边以石条砌成八角形护栏。长方形鱼池中建有翘角小凉亭一座。主楼背面的门厅与后花园的八角鱼池、小凉亭均有石板小径与之相连通。
(图二十五)六角凉亭及美人靠椅
庄园外侧(西侧),依山就势铺有石径,石径外侧大约有140 余亩茂密的松林,是拱卫山庄的绿色天然屏障。山庄周边的这种环境,持续至今(见图四)
长松山唯仁山庄,是难得的民国公馆建筑经典,保护好这一历史建筑责无旁贷!
(图二十六)山庄保护标志碑
2012年龙泉驿区人民政府在唯仁山庄庭院外立有一块刊刻 “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维仁山庄”标志的石牌。保护范围:以围墙为界。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20米。
2013年成都市龙泉驿区文物管理所发布唯仁山庄(主楼)保护维修深化设计方案采购项目竞争性磋商成交公告。
2024年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自2025年3月1日起施行。
在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施行后,唯仁山庄将得到更加有效的保护!
(全文完)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