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大师余叔岩走码头一般的打炮戏常常是“三打一碰”

文摘   曲艺   2024-12-31 10:40   河北  

荷露团珠点评聊戏,今天说说京剧老生一代宗师余叔岩。

京剧大师余叔岩

余(叔岩)派,是京剧老生中的大派,也是学习京剧老生进阶的必学流派,原因就是余派中正平和,字音讲究,入门学习不会出现太大问题。

当然,有人直接就从一些古怪派上学起,那另当别论,就和有些人学习京剧旦角,不从梅派入手,而是开始学,上来就唱《锁麟囊》春秋亭,那嘴里干净才怪呢。

说到这里附带扯几句闲篇。有人说郭德纲嘴里味怪“梆子味”,实际他还不完全是什么“梆子味” ,他是在学“麒派”,但属于没有学好,又想当然自创了很多东西的那种,所以就成了今天大家伙听到的这种情况。

郭德纲在票戏

其实,郭德纲本人的嗓子非常好,如果他能沉下心来,好好把余派钻研几年,那嘴里绝对会规矩干净太多,也不会有这么多人诟病他的唱,但是,这种情况基本不可能了,原因就是,郭德纲陶阳,他们喜欢麒派,所以他们现在只唱他们喜欢的这种腔。

说句也许是不太恰当的比喻,就和有人喜欢螺蛳粉喜欢榴莲臭豆腐,别人说那难吃,可是喜欢的人他就放不下,就喜欢这一口。这就是个人的原因了。如今,郭德纲功成名就,名利双收,岁数也不小了,一辈子风风雨雨,过去年代,为了生存,嘴里杂也能理解,但你陶阳也这样,就让我们大家伙不理解了,小时候的陶阳多好啊,有规矩又有灵气,怎么现在成了这样?

上面说余派,闲聊了几句其他话题。其实,余派的拥趸者,到今天也不乏其人,所以,好的艺术从来都不会过时,它虽然有时代的隔阂,但自身的美和魅力不会过时,什么时候它的好你也得承认。因此很多时候,艺术的不被大众接受,不是艺术的问题,是人的问题,呈现的问题。

有网友就说:“ 余先生的唱腔干净利落,没有一点拖泥带水的地方。听完余先生的唱段,就不再想听其它老生的唱了。”我也觉得这位网友说出了大多数余派迷的心声。

余叔岩先生舞台生活并不长,连前带后也就是十余年时间。用网友的话,他三十六岁就退休了,基本谢绝舞台,但这不代表他的影响力小。当年,在他大红大紫的时候也跑过码头。当然,是不是今天某些演员说的“发配”就不知道了,因为那时候,跑码头基本都是自愿去的,也没有人开工资。

因此,他除了在北京演出以外,也有跑码头的经历。他跑码头也不止天津、上海、武汉这些大码头,小地方他也去过,但他一生跑码头的经历并不多,这和他舞台生活时间短也有关。

文献记载,他每到一个地方,一般的打炮戏常常是所谓的“三打一碰”。什么是“三打一碰”呢?所谓“三打一碰”,就是《打棍出箱》、《打渔杀家》、《打鼓骂曹》(现在叫《击鼓骂曹》)。一碰呢,就是《碰碑》。

京剧《打渔杀家》

那么这三出戏里,以《打棍出箱》最难演,最吃功夫,也最受观众欢迎。那么《打渔杀家》呢,动作比较多,故事内容也比较生动。如果和一个实力相当的好旦角配合起来,配合的好,演来也非常的让观众欢迎和喜欢。

只有《打鼓骂曹》(也称《击鼓骂曹》)这出戏略微显得不够一些,没有武的,唱腔多,但是唱好了,也总能让喜欢听唱的人过够耳福。

但因为这出戏的嗓音要求比较高亢,所以对嗓子要求也是很高的。那么现在余派的《击鼓骂曹》,比如说导板的唱法:谗臣当道乱汉朝,都是高起高收,比较高亢的唱法。

那么到了他的私淑学生杨宝森那里呢,这段唱就唱的比较低回婉转了,从导板开始的高腔就平走,那么中间的一些需要高上挺拔的冲腔,杨先生基本上高腔都是抹平了唱,实在躲不过去,也是尽量一带而过。

实际上,他这样唱也是实属无奈,嗓子不给力嘛,没有办法只能重新改腔。不过,也算是一种风格吧。当然,这出戏,如果鼓套子打的好,也可以弥补唱念上的不足。

过去的那些艺人,选戏的时候都要选观众喜欢的,而不是选自己喜欢的,自己喜欢的可能就好演一些,观众喜欢的可能就难演的多。那么为了生存,为了挣钱糊口,所以呢,也就绞尽脑汁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修为和技艺。

那么今天的这些艺人呢,就没有这方面的考虑和担忧,反正唱不唱开工资,旱涝保丰收,唱好唱坏台底下爱买不买爱看不看。所以呢,今天的戏曲怎么能好看,怎么能发展,怎么能延续,怎么能生存呢?

欢迎关注荷露团珠谈戏说戏聊戏

(声明:此文章内容文字系荷露团珠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谢谢。)

春梦无痕乱弹聊戏
本公众号主要是我个人聊戏,聊京剧,聊艺术的一个平台,辅助转发其他人的文章做参考,大家共同研习艺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