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心情沉重,难以言表。最不愿见到的事情发生了。8月13日,我们的骑行群被一条令人痛心的消息淹没——一个孩子在与父亲一起骑车时遭遇车祸,不幸离世。
原本计划周末带孩子们去潭柘寺骑行的欢乐时光,不得不暂停,父母们转而选择了更为安全的游乐场所。在河北容城,一场悲剧悄然上演,一位父亲抱着他那不再呼吸的孩子,哀嚎声撕裂了空气,让人揪心。灾难来临之际,后悔已无济于事。
这是一次团队骑行,就在事故发生前,孩子或许还在队伍后方,请求父亲放慢速度。事故车辆的行车记录仪完整地捕捉到了整个过程。男孩在自行车道上突然摔倒,随即滑入机动车道,悲剧瞬间发生。当时,他以每小时37公里的速度骑行,紧跟在一群骑手之间。一个11岁的孩童,在密集的骑行队伍中被推动至如此高速,这是何等的情景?
监护人的轻率态度是否源于对法律后果的无知?如今,父子天人永隔,这一幕让每一个旁观者都感同身受。在我的记忆里,一个愿意跟随父亲骑行的孩子,是最好的伙伴。他不仅陪伴你,还欣赏你的爱好,沉浸于共同的经历。他追随你的步伐,包容你的情绪,回应你的每一句话,对所有事物给予反馈,从不削弱乐趣。然而,这个孩子的骑行之旅,却以这样的悲剧收场。
正如所有重大事故,这次事件前也有诸多预警和预兆。男孩的命运并非不可预见。父亲在短视频中分享的团队骑行、尾随以及超速的画面,都曾引起警告。“难道不怕追尾吗?”面对这些善意的提醒,他的回应却是关闭评论,拒绝接受建议,这种态度显然对建设性的批评不屑一顾。
穿上专业的骑行装备,骑上公路自行车,似乎让他进入了某个精英圈子。从同行那里学得几个术语,几次骑行经历,便自认为能驾驭各种路况。
上个月,一位网友曾告诫不要并排骑行或过于贴近,圈内的人是否只是嗤之以鼻?将基本的安全知识视为“外行”的标志,多么荒谬!
在拥挤的自行车道上并排行驶,对两人来说可能风险不大,但迫使超车者进入相邻车道,增加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即便团队内部充满兄弟情谊,紧密的骑行也无法消除固有的危险。尾随骑行,即后方骑手紧跟前车以减少风阻节省体力的技术,仍旧存在风险。团队骑行往往导致技能相似的骑手聚集在一起,形成紧凑的队形。如果领头的骑手突然倒下或减速,后面的人反应时间极为有限,事故的概率大大增加。
普通骑行者,甚至是爱好者,无需过分担忧风阻问题,维持每小时17到18公里的速度骑行一个小时就已经相当吃力。但在骑行圈内,情况却大相径庭。无法保持每小时20公里速度的骑手被视为边缘人物,而能够达到40公里的则受到崇拜。速度不断提升,但与汽车不同,自行车没有限速。当全力冲刺时,公路自行车轻松超越电动滑板车。
过去两年,骑行热潮兴起,本是一件好事。便捷通勤、锻炼身体、社交互动,这些都是骑行带来的益处。它比垂钓更活跃,比露营更有趣,甚至大群的骑行者能在北京长安街上造成交通堵塞。然而,集体活动常常滋生一种虚假的力量感。我们有慢速的步行团,也有高速的骑行队。伴随着挑战极限直至悲剧发生的自然倾向,许多人无视交通规则和信号灯。
白天的高温和繁忙的交通让一些人望而却步,但傍晚的凉爽正是骑行的最佳时刻。我和一位朋友也加入过夜间的骑行,努力跟上队伍。红灯等待时,我们落后两公里,突然出现可能会吓到其他司机,他们不禁会想,如果我们相撞,谁会受伤更严重。
2018年美国的一项调查发现,在各类运动和休闲活动中,骑自行车是头部受伤的主要原因,占因事故导致永久性残疾的多数。每年有超过50万人因为自行车相关伤害在急诊室接受治疗。考虑到城市中停放的车辆侵占自行车道,电动车在狭窄缝隙中穿梭,我们城市的受伤骑手数量可能相当可观。还有那些鲁莽的骑行团队,超速行驶,闯红灯。
骑手追求速度与刺激,道路提供着快感。这引出了城市对骑手友好度的讨论。并非每个城市都有如杭州那样全国领先的骑行基础设施,既能满足休闲又能适应竞赛需求。大多数城市的自行车道仅设计用于通勤,并不适合高速骑行。缓慢骑行当然可以,但对于追求竞赛的骑手,则需要另寻他处。
但这并不完全正确。即使在五环外,适合骑行的路线也寥寥无几。对我而言,骑行是一种孤独的享受,是工作与生活之间品味独处的时刻。最重要的是,它缩短了通勤时间,将原本90分钟的路程压缩至一小时。上班路上,我必须小心躲避过往车辆;回家途中,也要时刻警惕突如其来的障碍物。近几个月,我在后厂村路上目睹了几起事故,骑手撞上路边护栏,从车上飞出。别说竞速,即使是常规骑行,也可能让人遍体鳞伤。
在路况不佳和固有危险的情况下,看到成群结队的骑手肆无忌惮地疾驰,实在令人震惊。请记住,一个生命已经消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