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腔定位
病 因
咽鼓管解剖平面图
咽鼓管位置示意图
腺样体肥大:腺样体肥大与本病的关系密切。过去曾认为此乃因肥大的腺样体堵塞咽鼓管咽口所致。但最近的研究提示,腺样体的病因作用还与其作为致病菌的潜藏处(即慢性腺样体炎)容易引起本病的反复感染有关。
慢性鼻窦炎:有调查发现,本病患者中的慢性鼻窦炎发病率较非本病患者高。以往仅将其归因于脓液堵塞咽鼓管咽口及咽口周围的黏膜和淋巴组织因脓液的长期刺激而增生,导致咽口狭窄。新的研究还发现,此类患者鼻咽部slgA活性较低,细菌得以在此繁殖亦为原因之一。
鼻咽癌:鼻咽癌患者在放疗前后常并发本病。尤其在我国南方,成年人的分泌性中耳炎中,由鼻咽癌引起的比率相当高。其原因除癌肿的机械性压迫外,还与腭帆张肌、腭帆提肌、咽鼓管软骨及管腔上皮遭肿瘤破坏或放射性损伤,以及咽口的瘢痕性狭窄等因素有关。
此外,鼻中隔偏曲,鼻咽部(特别是咽鼓管咽口周围)存在瘢痕、良性肿瘤,以及全身性疾病(如淀粉样瘤,甲状腺功能减退,结核性肉芽肿以及艾滋病等所致的在鼻咽部病损等)也可为病因之一。
小儿的肌肉薄弱,软骨的弹性差,中耳容易产生负压;由于中耳负压的吸引,咽鼓管软骨段进一步向腔内下陷,管腔更为狭窄,甚者几近闭塞,如此形成了恶性循环。
由于细菌蛋白溶解酶的破坏,咽鼓管内表面活性物质减少,提高了管腔内的表面张力,影响了管腔的正常开放。
临床表现
常规检查
诊断
鉴别诊断
治 疗
药物治疗
抗生素: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可针对致病菌选用青霉素类或头孢类。如头孢拉啶、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头孢唑肟等,适当短期治疗。
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或泼尼松等短期治疗,以减少积液滲出和吸收。
保持鼻腔及咽鼓管通畅:减充血剂,如1%麻黄碱,盐酸羟甲唑啉滴(喷)鼻腔。咽鼓管吹张(可采用捏鼻鼓气法,波氏球法或导管法)。成人可经导管向咽鼓管咽口吹入泼尼松龙1ml,隔日1次,共3-6次。
黏液稀化剂、促排剂:可稀化黏液,利于分泌物经咽鼓管排出。
鼓膜穿刺术:通过鼓膜穿刺抽出积液。必要时可重复穿刺。亦可于抽液后注入糖皮质激素,α-糜蛋白酶等类药物。
鼓膜切开术:液体较黏稠,鼓膜穿刺时不能将其吸净者,或经反复穿刺,积液在抽吸后又迅速生成、聚积时,宜做鼓膜切开术。
鼓膜切开加置管术:凡病情迁延不愈,或反复发作的慢性分泌性中耳炎、胶耳等,可于鼓膜切开并将积液充分吸净后,在切口处放置一通气管,以改善中耳的通气,有利于液体的引流,促进咽鼓管功能的修复。(图5-3)通气管的留置时间久暂不一,一般为6~8周,最长可达1~2年,不超过3年。咽鼓管功能恢复后,通气管大多可自行脱出。
适应证:单侧或双侧SOM病程超过3个月,鼓室图呈B型或C型,符合下列情况之一:①患耳听力损失≥25 dB HL、有气骨导差,或影响言语交流与学习;②鼓膜明显内陷、粘连和(或)积液;③6个月内发作≥3次,或1年内发作≥4次。
通气管 :选择时要考虑SOM复发的可能性及患者随访的依从性,通常置于鼓膜紧张部前方或后下方,且不应靠近鼓环。建议:①患儿≤6岁选T型管,>6岁可选钮扣管;②无法按时复诊者建议选用钮扣管;③伴有变应性鼻炎者初次置管时可采用T型管;④鼓膜内陷者首选钮扣管;⑤鼓膜完全内陷、鼓室空间窄小者可选用T型管。
首次手术:包括首选鼓膜置管术;有鼻塞、慢性鼻窦炎、慢性腺样体炎等指征时,同时行腺样体切除术。
再次手术:鼓膜置管脱出或取管后复发,可行腺样体切除术和鼓膜切开术,同时行鼓膜置管或不置管;不建议单独行鼓膜切开术、激光辅助鼓膜造孔或单独行扁桃体切除术。
投稿邮箱:entshikong@163.com
商务合作、加入耳鼻喉交流群、投稿等可添加耳鼻喉小助手微信:erbihoushikong(备注医院/科室/学校)
如果您是PI/教授,还请注明。
电话:132 4021 8072
本文来自网络,未经授权禁止平台转载(转发朋友圈、微信群分享等除外)。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ENT时空官方立场。希望大家理性判断,有针对性地应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