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研究》2025年第1期语音预告(下)

文摘   财经   2025-01-03 16:00   上海  

预告

为丰富刊文样式,更好地适应读者阅读习惯,《财经研究》特别推出“语音预告”,耳听为先,敬请关注。请点击以下每条语音后的圆形按钮播放收听单篇文章。

   /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的绿色转型效应(李慧、佟孟华、张国建、赵江山)

制度型开放的市场整合效应(考秀梅、谢申祥)

市场统一如何促进企业吸纳就业?(齐鹰飞、管鑫)

省际结对帮扶与乡村振兴:事实、效应与机制(徐明)

   / 专题讨论·数字经济

人工智能应用如何赋能企业供应链嵌入?(张誉夫、谢建国)

供应链优势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双边溢出效应研究(魏娟、史亚雅、叶文平、顾超成)

数字化采购、供应商合作与企业市场绩效(许江波、武瑛、梁鹏、侯德帅)

   / 国际经济研究

出口退税对内销的削减效应(包群、谢幼木、但佳丽)

进口贴息政策的创新效应研究(刘小逸、冯玲、贾东升、袁帆)

   / 专题讨论·金融高质量发展

投资审批制度改革与企业投融资期限匹配(覃家琦、张令昊、马振邦)

银行金融科技能延长企业信贷期限吗?(牛华、连梦瑶、朱莉)


Topic.3

出口退税对内销的削减效应(包群、谢幼木、但佳丽)

作为一项广泛应用的贸易促进政策,出口退税政策显著推动了企业的出口增长。然而,在促进出口的同时,这一政策是否抑制了国内需求的满足?显然,企业在制定客户分布策略时,通常会将出口和内销作为一个高度统一的整体来考虑。因此,将出口与内销决策割裂开来,会使我们难以准确评估出口退税政策对企业实际销售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当上游企业在出口退税政策的刺激下纷纷转向出口时,下游企业可能面临中间投入品供应不足的问题,从而对其生产经营活动产生负面影响。

文章基于2004-2015年详细的客户与供应商匹配数据,探讨了出口退税政策对上市公司客户分布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出口退税政策在促进企业出口的同时,显著降低了其在国内市场的销售收入。第二,出口对内销的替代效应取决于企业的产出调整能力和客户关系粘性。具体而言,产出调整能力较低、与境内客户粘性较弱的企业,其出口退税对境内客户销售的替代作用更为显著。第三,上游行业出口退税率的提高会导致下游企业减少对国内供应商的采购,并且采购更为集中。同时,上游行业出口退税的不确定性会使下游企业的供应商采购更加分散。

文章的研究贡献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研究结论提示我们,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需要在国内外市场之间实现有效平衡,出口贸易的繁荣不应以国内市场萎缩为代价。第二,文章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验证了出口退税政策在刺激出口的同时会对内销产生替代效应,并强调了产出调整能力和客户粘性的关键作用。这一结论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出口与内销之间的内在关系及其替代机制。第三,出口退税政策作为一种外贸政策,会通过国内贸易网络产生连锁反应。因此,除了关注其对行业内企业内销的影响外,还应关注上游行业出口退税对下游企业中间投入品采购的负面影响,以更好地协调和平衡贸易政策对国内市场需求和企业生产组织的潜在冲击。

Topic.3

进口贴息政策的创新效应研究(刘小逸、冯玲、贾东升、袁帆)

为了落实对外开放领域中的金融支持创新政策,2007年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商务部联合发布《鼓励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规定国内企业通过一般贸易进口“目录”中的产品或技术将获得贴息补助。这一政策兼具贸易鼓励和金融支持的双重属性,成为我国进口政策多元化发展的重要标志。

文章旨在探究贸易类金融支持政策能否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激励企业创新行为。文章构建了局部均衡模型,引入企业融资约束与进口贴息率,以识别进口贴息政策激励企业创新的理论机制。模型结果显示,进口贴息能够降低企业进口先进设备的成本,缓解融资约束,促使企业通过引进先进设备来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改善研发投入的边际收益,激励企业创新。

文章基于2002-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海关数据和专利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方法,对比进口“目录产品”企业和进口“类目录产品”企业的创新差异,识别贴息补助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果显示,贴息政策实施后,目录企业的专利规模显著大于类目录企业。机制检验发现,进口贴息政策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降低经营成本,增强目录产品与其他投入品的“协同效应”,发挥了创新激励作用,与理论推论相吻合。异质性分析表明,贴息政策的创新激励作用在实用新型专利、中部地区进口企业以及大规模企业中表现得最为显著。

文章的主要贡献体现在:首先,明确了进口贴息政策的金融支持效果,厘清了其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激励企业进口与创新的机制。其次,强调了进口贴息政策的贸易鼓励作用,验证了《目录》政策对企业进口先进设备行为的有效指导。最后,通过对比进口“目录产品”企业与进口“类目录产品”企业的创新差异,识别了贴息补助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因果关系,为精准识别贴息政策的创新效应提供了重要思路和评估框架。

文章提出以下四个方面的政策建议,以促进金融、创新与贸易的协同发展:

第一,完善顶层制度设计,构建金融、创新与贸易的联动机制。建议整合金融政策、贸易政策和创新政策,形成政策合力。

第二,实施差异化支持策略,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能。建议针对产品特征、企业类型和区域发展水平的差异,实施精准化政策支持,重点加大对中部地区进口企业的扶持力度,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第三,创新金融工具运用,强化贸易企业资金支持体系。建议加快推进金融科技在贸易金融服务领域的应用,提升服务便利性与可获得性,切实推动金融服务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的政策落地与实施效果。

第四,优化全球资源配置,深化区域经贸合作。建议充分利用RCEP、“一带一路”等多边合作平台,在推进贸易便利化的同时,重点加强区域金融合作。通过建立区域性贸易融资支持机制,降低企业跨境融资成本,提升技术获取效率,助力企业全球化战略布局。

Topic.4

投资审批制度改革与企业投融资期限匹配(覃家琦、张令昊、马振邦)

国家“十四五”规划强调,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是构建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的关键举措。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通过建立常态化数据共享与业务协同机制,简化审批流程,提高效率,实现了投资项目全流程的公开透明化,为企业投融资便利化提供了制度保障。

文章以2015年以来省市级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的建设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交错双重差分法,系统考察了平台上线所引领的投资审批制度改革对企业投融资期限匹配的影响。研究表明,平台显著缓解了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机制分析显示,平台通过抑制企业低效投资,并缓解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融资约束,实现了投资与融资的高效联动协调。异质性分析发现,在实体投资需求旺盛、管理层风险偏好较高、劳动力投资效率较高以及银行贷款可得性较低的企业中,平台的纠偏效果更加显著。此外,平台的上线还有助于优化地区营商环境,引导企业“脱虚向实”,促进企业业绩的高质量增长。

文章的研究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基于中国独特的投融资体制演变背景,从企业投融资期限匹配的视角,探讨了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对企业投融资活动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第二,文章立足于投资体制的市场化改革,从投资权利市场化让渡的角度,为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并为防范系统性风险提出了政策建议。第三,文章以数字技术赋能政府职能转变作为切入点,有效对接了投资体制市场化改革与金融供给侧改革,并提出了明确的政策建议。

Topic.4

银行金融科技能延长企业信贷期限吗?(牛华、连梦瑶、朱莉)

金融科技作为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驱动力,在疏通企业融资渠道、优化信贷资源配置、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战略性支撑作用。文章基于银行信贷配给视角,系统考察了银行金融科技对企业信贷期限结构的影响机制及其经济后果,为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实证依据。

文章研究发现,金融科技显著增强了银行长期信贷供给意愿,有效延长了企业信贷期限。从作用机制来看,银行金融科技通过加剧银行间同业竞争、增强银行流动性创造能力以及缓解银企信息不对称三个渠道,优化了企业信贷期限结构。异质性分析表明,金融科技对信贷期限的延长效应在研发强度高的企业、轻资产型企业、民营企业以及新型基础设施完善、外部治理环境薄弱地区的企业中更加显著。经济后果分析显示,银行金融科技引致的信贷期限延长并未增加企业经营风险,也未导致实体经济“脱实向虚”;相反,金融科技发展显著促进了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文章的研究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研究视角上,聚焦银行金融科技对企业信贷期限结构的影响效应,深入考察了企业内部特征与外部环境的调节作用,并从经营风险、新质生产力形成和“脱实向虚”等维度系统评估了其经济后果,为优化银行信贷资源配置、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决策依据。第二,在指标测度上,突破传统单一数据源的局限,从金融科技创新与应用两个维度构建银行金融科技指数,通过融合银行年报与金融科技专利申请信息,构建了多源异构数据集,提升了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和科学性。第三,在机制分析上,从银行间竞争、流动性创造和信息不对称三个维度揭示了银行金融科技影响企业信贷期限的作用路径,为破解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不高”难题提供了现实解决方案。


《财经研究》创刊于1956年,是上海财经大学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经济类理论刊物。《财经研究》为高校经济学龙头期刊,是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财经高校联络中心的主任单位,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百强报刊”和中宣部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成为“教育部经济学专业期刊示范基地”并进入教育部名栏。

《财经研究》是国内三大核心期刊检索“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入选期刊。《财经研究》设有公共经济与管理、金融研究、财务与会计研究、经济史·经济思想史研究、区域经济研究、产业经济研究、国际经济研究等栏目。



关于我们



财经研究
《财经研究》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经济类学术期刊,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着重研究和阐述中国经济发展中重大理论和实践的热点、难点和基础性问题,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