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八十四大成就者】扣塔里巴:山农上师(四十四)

文摘   2024-09-28 12:14   广西  


一切苦乐自心生起,

故应服从上师、发掘自心本性。

智者或可安住于山上巨石,

而未能悟心性本来之乐。

唤醒内心深处之意识,

则六根皆成喜悦流。

一切名相无实益,

一切议论乃苦因。

故应出入于定境,

怡然安住本然轻安中。






往事述说

扣塔里巴在挖山道的时候遇见了他的上师桑提巴,那时桑提巴正从斯里兰卡返回故国摩竭陀,经过惹马斯瓦让之后四天,就碰到扣塔里巴。扣塔里巴停下了手边的工作,看着这位伟大的人物经过。桑提巴于是叫了他,问他是谁。


扣塔里巴低低地弯下身去,回答:[我是在这里挖山的乡下人。因为好战的国王们不断侵略这块土地,我们被迫远离家园。由于厌倦被人欺凌的日子,就只好从这块贫脊的山地上挖取生活所需的东西,至少日子还算是太平。]


桑提巴问他:[如果我有个挖山的咒和教法,你愿不愿意修呢?]扣塔里巴说愿意。


于是桑提巴就教他:


由于你的生活方式,

使得身体虚耗。

汝之宿业本来不善,

此业力具六重颠倒:

以挖土块为布施,

以不杀害为持戒,

以忍苦难为忍辱,

不断努力为精进,

以不懈气为禅定,

以如是知为智慧;

此为汝业六缺失。

弃之而修六善业:

虔奉上师为布施,

守护心意为持戒,

恒住心性为忍辱,

谛观心性为精进,

无散专注为禅定,

体认实相为智慧,

使这些法成为不变的习惯,

精进修行吧!


扣塔里巴更详细地请问教法。


桑提巴就告诉他:[对上师要起虔诚心。由于一切苦乐从心而起,因此应该专注地住于自心本具的清净上。自心不变的清净本性犹如巍然屹立的山,应以无间的“光明智慧铲”来开垦这座山。在山野中工作的时候,挖山的动作必须和禅定同时,犹如左右手同时动作一样。]


苦乐都是心作用,

以此教诫挖掘心之山。

你可以一生挖掘这座山,

但无法因此了悟心性的清净喜悦。


山农扣塔里巴依照这个教法禅修十二年,成就悉地。在行了许多无我利生的事业后,即此肉身抵达空行乐土。



19世纪唐卡:扣塔里


实修实证

经论大师桑提巴认为,将大乘六波罗密以肤浅的字面解释,是一种颠倒。他告诉山农勿对六波罗密作错误诠释,这些误解使法变为毒药,徒然消耗精力。如果专注的对象是让身体受苦的事物,那么努力不懈、清楚知觉等美德,在不明心性的情况下,反而造成轮回深渊。释迦佛提倡的不杀害,必须是因[无分别心]而自然生出喜乐之心、并因而不伤害他人,否则就没有意义了。桑提巴说,修行一种没有用,甚至制造痛苦的法门,还不如根本不要修习这种禅修来得好。


文中不断出现苦乐善恶起于心的句子,这表示乐与善也是一种轮回妄见。没有正见的善,和恶并没多大差别,善行与正见犹如金翅鸟的双翼一样,缺一不可。桑提巴也强调上师的重要性。他指出,扣塔里巴错误的修行耗废心力,比没有修还糟。而扣塔里巴极需要的就是一位具足善巧的上师。因陀罗菩提也曾说过,不论瑜伽士以何种外在、内在技巧来修行,如果少了上师加持,那么什么成果也无法得到。我们在此假设桑提巴向弟子显示了自心本性(没提到正式灌顶),使弟子能以挖山的六颠倒做为增上缘,完成生起次第法,再由专注心性而完成圆满次第的修行。如此一来,扣塔里巴就像是座山一样,对所有事件不生分别心、含藏智慧与空性,犹如看着铲子一块块的挖起山土,直至山空为止。


 萨迦唐卡:扣塔里巴

其他记载

扣塔里巴的名字源于梵语的[斧头]一字,因此和锄头、铲子有关,西藏人称他为妥侧巴,即荷锄者的意思。在第十二篇桑提巴的传记中,记载着扣塔里巴将教法还给老上师,使上师得以从学者的生涯中解脱出来。扣塔里巴是十一世纪后半期的人,可能教过帕丹巴桑杰大手印法。他是少数几位来自南方的成就者之一,并且一定住过现今印度南部[塔米尔拿都省],印度南部一直是小乘、大乘佛教兴盛的地区,迄至第六、第七世纪为止,遥远的南方是否已有密续佛法,仍是不得而知。



重要通知:由於公眾號改變推送機制,不再按照發布時間排序,很多師兄可能看不到我們每天更新的文章。請大家閱讀之後點一下「在看」和「贊」,這樣會優先接收到文章推送。 點「在看」也能使文章得到更多被推薦的機會!謝謝您的支持。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有海诸有情。


    注:以上全部内容均摘自网络,只随喜分享,不代表本平台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与我们联系删除,谢谢!



    陀羅尼秘境花園
    學術研究梵語陀羅尼,資料下載網址:https://amitamantra.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