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岁序更新,观往知未。甲辰龙年即将结束,回首来时路,广大医务工作者在风雨中坚定前行,在挑战中奋勇崛起,在机遇中乘势而上;阔步新征程,我们将用勇气开辟道路,用智慧点亮希望,用毅力再铸辉煌。
风劲帆满图新志,时和岁稔启华章。值此新旧交替之际,CCMTV临床频道特别推出年度盘点《医年鉴》系列节目,围绕过去一年各领域的前沿进展和未来发展进行总结和展望。
在今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二十六次学术会议期间,我们特别邀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李益明教授,盘点2024年糖尿病神经病变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有几项重要的指南和共识发布。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国家基层糖尿病神经病变诊治指南(2024版)》。此外,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疼痛和感觉障碍专委会发布了《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诊疗专家共识》。同时,疼国家疼痛专业质控中心神经病理性疼痛专家组也制定了相关的指南共识——《神经病理性疼痛评估与管理中国指南(2024版)》。这些指南和共识确实纳入了循证医学证据,并提供了最新的研究进展。其中包括了从以往称为痛性神经病变到现在称为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概念性转变,以及如何在临床上更有效地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在原有治疗基础上,特别是针对疼痛症状,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治疗手段。这些手段包括外用制剂和介入性治疗方案。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药物,尤其是关于钙通道调节剂这一类药物。
糖尿病神经病变通常涉及明显的症状,这与肾脏病变的情况不同,后者许多患者并未察觉到自身的病变。针对这些症状,我们目前开发了一些新药物,特别是钙通道调节剂。与第一代的加巴喷丁和第二代的普瑞巴林相比,第三代钙通道调节剂具有更好的受体特异性,尤其是针对钙通道的α2δ亚基。因此,这些新药的特异性更强。此外,这些药物的作用更为强效,能够在较低的浓度下与受体结合。因此,在临床应用中,它们的疗效更佳,作用时间更持久。同时,这些药物的副作用相对较少,为临床提供了更优的药物选择。
在糖尿病神经病变研究领域,确实取得了相当多的进展。从发病机制方面来看,目前的研究已经不再将糖尿病神经病变视为单纯的神经问题,而是涉及到血管问题,特别是是神经的滋养血管的病变。此外,在病理性疼痛方面,现在的认识还有,它不仅由外周神经损伤引起,还涉及到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导致的症状效应。在诊断方面,研究人员正在进行一些新的探索,包括利用多蛋白组学和分子标志物,希望能够通过这些分子标志物实现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早期筛查和诊断。至于治疗方面,除了之前提到的药物外,我们还采用了其他一些手段。例如,经皮电刺激和脊髓电刺激等方法,已被证明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这些进展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更好的效果。
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展现状与糖尿病本身一样,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随着糖尿病患者数量的增加以及现代医疗手段延长患者寿命,作为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患者群体也在不断扩大。目前,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涉及神经和血管损害,以及分子机制层面的变化,包括神经自身的变化和钙离子通道的异常,这些都是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探索的方向。
在治疗方面,预防措施同样重要。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我们需要加强患者教育。一方面,让患者了解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症状及其带来的不良影响;另一方面,教育他们如何预防糖尿病神经病变,包括严格控制血糖、减少血糖波动以及避免伤害。在治疗上,我们希望出现新的治疗手段,包括早期筛查和诊断方法。此外,由于糖尿病神经病变治疗药物往往是针对单一靶点,难以完全有效,因此我们采用多靶点联合治疗,以期延缓疾病进展并显著改善症状。
我们期待随着未来对这一领域重视程度的提高,将有更多优秀的治疗方法和诊断技术应用于临床,从而改善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的最终预后。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常委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糖尿病与相关内分泌病学组组长/糖尿病神经并发症学组副组长
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委员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糖尿病分会副主委
上海市康复协会糖尿病分会主任委员
上海市医学会内分泌分会副主任委员
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代谢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JCEM》、《中国糖尿病杂志》和《中华糖尿病杂志》编委、《实用内科学》副主编、《harrisen内分泌学》共同主译
主要的研究方向为神经内分泌疾病诊治、糖尿病神经病变和肥胖胰岛素抵抗
承担各级各类课题19项,发表SCI论文120余篇
CCMTV临床频道注册会员数据突破210万+,平均每日更新视频及资讯内容150余条,目前拥有医学视频数量8.2万+,累积时长达185万+分钟,致力于打造贯穿医学教育全过程的专业服务平台。CCMTV药械营销推广覆盖开发期(上市前)、导入期(上市)、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通过CCMTV朱雀AI大模型,实现权威精准触达和智能反馈分析,助力药械推广进入数字化闭环营销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