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MO Asia丨胸部肿瘤迷你口头报告研究合集!陆舜、张力、周彩存教授研究入选

健康   2024-12-28 18:00   上海  

2024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亚洲年会(ESMO Asia Congress)于12月6-8日在新加坡成功举行。


先前CCMTV肺癌之音整理了胸部肿瘤优选论文专场内容(点击查看),本次整理胸部肿瘤迷你口头报告专场的精彩内容,以飨读者。




迷你口头报告专场



626MO  


Tarlatamab用于既往治疗的小细胞肺癌(SCLC):DeLLphi-301研究中来自亚洲区域患者的亚组分析
报告人:Hiroaki Akamatsu(和歌山,日本)


1

研究背景


Tarlatamab(IMDELLTRA™)是一种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BiTE®)免疫疗法,能够结合小细胞肺癌(SCLC)细胞表面的delta样配体3(DLL3)和T细胞上的CD3,从而促进T细胞介导的癌细胞裂解。在DeLLphi-301研究的II期初步分析中,tarlatamab在既往接受过治疗的SCLC患者中显示出良好的效益-风险特征,具有持久的客观应答和有望的生存结果。本文介绍了亚洲地区(AR)亚组患者的II期数据。


2

研究设计


既往接受过治疗的SCLC患者每两周(Q2W)接受10毫克或100毫克的tarlatamab治疗。主要终点是通过盲态独立中心评审(RECIST 1.1)确定的客观应答率(ORR)。其他终点包括应答持续时间(DoR)、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和安全性。患者入组地点包括亚洲、欧洲和北美洲。按地区(AR vs 非亚洲地区[NAR])进行了亚组分析。


3

研究结果


在tarlatamab 10 mg Q2W组中,有41例患者来自亚洲,该组共有100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16.6个月(mo)。基线时评估的指标包括:铂类敏感性持续时间<90天(AR:36.6%;NAR:22.0%)、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体能状态为1(AR:85.4%;NAR:66.1%)以及从不吸烟者(AR:17.1%;NAR:1.7%)。在亚洲地区(AR)10 mg剂量组中,ORR为46.3%,中位应答持续时间(mDoR)为7.2 mo,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5.4 mo,中位总生存期(mOS)为19.0 mo(表)。在安全性分析集(包括安全性亚研究中的患者[n=34])中,接受10 mg tarlatamab治疗的133例患者中,最常见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AE)是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AR:48.8%;NAR:54.4%),且大多为1级或2级。3级CRS的发生率较低(AR:0%;NAR:1.1%),未发生4级或5级事件。因治疗相关AE而停药的情况不常见(AR:0%;NAR:5.6%)。



4

研究结论


在这项对亚洲地区既往接受过治疗的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的事后分析中,tarlatamab显示出持久的应答和可控的安全性。

627MO  


POD1UM-304:Retifanlimab联合铂类化疗作为非鳞状或鳞状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mNSCLC)一线治疗的III期研究

报告人:陆舜(中国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胸科医院)


1

研究背景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预后仍然不佳。包括与标准治疗(SOC)化疗联合使用的检查点抑制剂(CPIs)已显示出生存获益。POD1UM-304研究评估了PD-1抑制剂retifanlimab联合含铂化疗作为一线治疗(tx)用于非鳞状或鳞状mNSCLC的疗效。


2

研究设计


入组了年龄≥18岁、既往未接受过晚期疾病系统性治疗、且不存在EGFR、ALK、BRAF或ROS1驱动基因突变或重排的mNSCLC患者。患者按2: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retifanlimab 375 mg组或匹配安慰剂加SOC含铂化疗组,用于非鳞状(培美曲塞+顺铂/卡铂,每3周一次,共4个周期,然后培美曲塞单药维持)或鳞状(卡铂+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每3周一次,共4个周期)NSCLC的治疗,最长治疗时间为2年。主要终点为总生存期;次要终点包括无进展生存期、总应答率、应答持续时间、安全性和药代动力学。


3

研究结果


共583例患者(非鳞状381例;鳞状202例)被随机分配(中位年龄64.0,范围[29–84]岁),且所有研究终点均已达到。与安慰剂加化疗相比,retifanlimab联合化疗的疗效有所提高(表)。总体而言,retifanlimab组观察到更多严重和≥3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EAEs)以及导致治疗中断或停药的TEAEs,这与该组相比安慰剂组治疗暴露时间更长相一致。值得注意的是,在添加retifanlimab后,未观察到与COVID-19相关的TEAEs(致命或严重)有所增加。



4

研究结论


将retifanlimab添加至含铂化疗中时,可提高总生存期,且该联合疗法的安全性特征与其他检查点抑制剂一致。将retifanlimab添加至标准一线化疗方案可能是治疗mNSCLC的一种选择。


614MO  


Becotatug (JMT101)联合奥希替尼(Osi)用于经典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II期研究(BOOSTER研究)

报告人:张力(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1

研究背景


Becotatug(Beco)是一种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人源化IgG1单克隆抗体。先前的研究显示,Beco联合奥希替尼(Osi)在治疗携带EGFR外显子20插入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显示出令人鼓舞的疗效(Zhao et al.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3 ;Zhang et al. ELCC 2024 137MO)。本文报告了Beco联合Osi在治疗携带经典EGFR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中的结果。


2

研究设计


入组了携带经典EGFR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本研究根据既往治疗情况分为四个队列:队列1为初治患者;队列2为对第一代或第二代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耐药且无T790M突变的患者;队列3为对第三代EGFR-TKI耐药但未接受过化疗的患者;队列4为既往接受过第三代EGFR-TKI和含铂双药化疗均失败的患者。符合条件的患者接受三种给药方案,包括Beco 6 mg/kg(每两周一次)+ Osi 80 mg(每天一次)(R1)、Beco 6 mg/kg(每两周一次)+ Osi 160 mg(每天一次)(R2)和Beco 6 mg/kg(每三周一次)+ Osi 80 mg(每天一次)(R3)。本研究旨在评估Beco联合Osi的安全性和疗效。


3

研究结果


共入组了161例中位年龄为59岁的患者,分为四个队列。在初治患者中,总应答率(ORR)为78.8%,无进展生存期(PFS)为20.8个月(尚未成熟)。160例患者(99.4%)发生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s),各队列的发生率相似。67例患者(41.6%)报告了≥3级TRAEs,其中≥5%的≥3级TRAEs为皮疹(8.1%)。不同剂量水平的Osi组安全性相似。疗效数据如表所示。PK/生物标志物与疗效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将稍后呈现。



4

研究结论


对于携带经典EGFR突变的初治晚期NSCLC患者,Beco联合奥希替尼展现出了令人鼓舞的抗肿瘤活性,并且安全性可控。


630MO 


一线奥希替尼±铂类-培美曲塞化疗用于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FLAURA2亚洲队列

报告人:杨志新(台北市,台湾)


1

研究背景


奥希替尼是一种第三代中枢神经系统(CNS)活性的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在全球III期、开放标签、随机FLAURA2研究(NCT04035486)中,针对携带EGFR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一线奥希替尼联合化疗与奥希替尼单药治疗进行了比较。本研究报告了亚洲队列的数据。


2

研究设计


入组标准:年龄≥18岁(日本≥20岁),局部晚期/转移性EGFR突变(Ex19del/L858R)NSCLC,世界卫生组织(WHO)体能状态评分0/1,且未接受过晚期NSCLC的系统治疗;允许存在稳定的中枢神经系统转移。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奥希替尼联合化疗组(奥希替尼每日一次+培美曲塞和顺铂/卡铂每三周一次[4个周期;诱导期],然后维持奥希替尼每日一次+培美曲塞每三周一次)或奥希替尼单药治疗组,直至疾病进展或停药。分层因素包括种族(中国亚洲人/非中国亚洲人/非亚洲人)、EGFR突变检测方法(当地/中心)和WHO体能状态评分(0/1)。主要终点:研究者评估的PFS。次要终点包括:总生存期(OS)、总应答率(ORR)、应答持续时间(DoR)和安全性。数据截止日期:2023年4月3日(第二次期中OS分析:2024年1月8日)。


3

研究结果


在亚洲队列中(奥希替尼联合化疗/奥希替尼单药,n=169/164),基线特征为:中位年龄,61/61岁;女性,62%/57%;Ex19del,53%/61%;L858R,46%/38%;中枢神经系统转移,47%/42%;基线肿瘤大小中位数,52/50毫米。奥希替尼联合化疗相比奥希替尼单药改善了PFS(见表)。奥希替尼暴露的中位持续时间在奥希替尼联合化疗组与奥希替尼单药组分别为24个月与21个月。在奥希替尼联合化疗组中,75%的患者接受了≥4个周期的铂类化疗。在奥希替尼联合化疗组与奥希替尼单药组中:≥3级不良事件(AEs)分别发生在67%与24%的患者中;导致奥希替尼停药的AEs分别为10%与7%;未发生4级/5级间质性肺病。



4

研究结论


在FLAURA2研究中,对于亚洲携带EGFR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一线奥希替尼(Osi)联合化疗(CTx)与奥希替尼单药相比,展现出了具有临床意义的无进展生存期(PFS)获益,并且安全性/耐受性可控,这与预期相符;这些结果与全球研究结果(Planchard NEJM 2023)一致。这些数据支持奥希替尼联合化疗作为亚洲携带EGFR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的一线治疗选择


628MO  


比较皮下与静脉注射Amivantamab联合Lazertinib治疗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PALOMA-3研究中亚洲患者的分析

报告人:Se-Hoon Lee(首尔,韩国)


1

研究背景


PALOMA-3(NCT05388669)研究显示,在经奥希替尼(osi)和化疗治疗后病情进展的携带EGFR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与静脉注射(IV)amivantamab联合lazertinib(ami+laz)相比,皮下注射(SC)ami+laz具有非劣效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和客观应答率。总生存期(OS)作为一个预先定义的探索性终点,皮下注射组相较于静脉注射组更长(HR=0.62;95% CI:0.42-0.92;名义P=0.02)。皮下注射给药时间少于5分钟,并且与静脉注射相比,显著降低了输注相关反应(IRRs)和静脉血栓栓塞事件(VTE)的发生率。本文评估了PALOMA-3研究中亚洲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2

研究设计


将既往接受过奥希替尼和化疗治疗的携带EGFR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接受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ami+laz组。报告了亚洲患者的疾病控制率(DCR)、应答持续时间(DoR)、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和安全性。


3

研究结果


在随机分配的418例患者中,有255例为亚洲患者(皮下注射/静脉注射,n=126/129)。患者的中位年龄为61-62岁,其中67%为女性,且患者接受的中位治疗线数为2线。在中位随访时间为6.9个月时,皮下注射组的DCR为80.2%(95% CI:72.1-86.7%),而静脉注射组为72.9%(95% CI:64.3-80.3%)(相对风险,1.1[95% CI:0.96-1.27])。皮下注射组的应答持续时间中位值无法估计(NE),而静脉注射组为7.1个月。在无进展生存期方面,皮下注射组相较于静脉注射组呈现出有利趋势(NE vs 5.6个月;HR=0.84;P=0.35)。在12个月时,皮下注射组有77%的患者存活,而静脉注射组为61%;然而,两组的中位OS均无法估计(HR=0.60[95% CI:0.33-1.08];P=0.08)。皮下注射组的输注相关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静脉注射组(10% vs 61%),且大多数为1-2级。在治疗的前4个月中,皮下注射组和静脉注射组分别有74%和75%的患者接受了预防性抗凝治疗。在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中,皮下注射组和静脉注射组的VTE发生率分别为11%和12%,而未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中,这一比例分别为18%和22%。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临床上显著出血(≥3级)的风险很低,为1%。亚洲患者的安全性特征与总体研究人群一致。


4

研究结论


与总体研究人群的结果相似,亚洲患者在接受皮下注射ami+laz与静脉注射ami+laz相比时,在疗效结果上同样呈现出有利趋势,且输注相关反应和静脉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率显著降低,同时使用预防性抗凝治疗是安全的。


629MO  


ALESIA 7年更新:阿来替尼对比克唑替尼在初治的晚期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亚洲患者中的效果

报告人:周彩存(中国上海东方医院)


1

研究背景


ALK抑制剂阿来替尼被批准用于治疗ALK+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一线治疗。在III期ALESIA试验(NCT02838420)中,评估了阿来替尼与克唑替尼在亚洲晚期ALK+ NSCLC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在≥5年的随访后,先前已观察到阿来替尼相较于克唑替尼在总生存期(OS)方面具有临床意义的改善(HR 0.60)。本文提供了这些患者在≥7年随访后的OS数据更新。


2

研究设计


纳入年龄≥18岁的亚洲患者,其患有IIIB/IV期ALK+ NSCLC且ECOG PS评分为0–2,按2:1的比例随机分配接受阿来替尼600mg(n=125)或克唑替尼250mg(n=62)每日两次,直至疾病进展(PD)、出现不可接受的毒性、撤回同意或死亡。允许存在无症状的中枢神经系统(CNS)转移。关键的次要终点包括OS和安全性。


3

研究结果


在更新后的数据截止日期(2024年5月16日)时,阿来替尼组(n=125)的中位生存随访时间为75个月,而克唑替尼组(n=62)为52个月。与5年OS数据一致,阿来替尼相较于克唑替尼在OS方面表现出临床意义的改善(HR 0.72,95% CI 0.46–1.14)(表)。阿来替尼的这种OS获益在有或无基线CNS转移的患者中均得到显示(表)。在出现PD的患者中,阿来替尼组有69.3%的患者相较于克唑替尼组的78.0%接受了≥1种进展后抗癌治疗:在PD后,克唑替尼组有28.0%的患者接受了阿来替尼治疗,而阿来替尼组有14.7%的患者接受了克唑替尼治疗。尽管阿来替尼的治疗持续时间比克唑替尼更长(42.3个月 vs 12.6个月),但两种药物的安全性特征相似(3-5级不良事件[AE]:分别为50.4% vs 54.8%;严重AE:33.6% vs 29.0%;致死性AE:4.8% vs 4.8%;导致停药的AE:12.0% vs 16.1%)。


4

研究结论


在≥7年的随访后,阿来替尼继续在亚洲晚期ALK+ NSCLC患者中相较于克唑替尼有具有临床意义的OS获益,并且耐受性良好。


编辑:Dakota Zhu


CCMTV临床频道注册会员数据突破210万+,平均每日更新视频及资讯内容150余条,目前拥有医学视频数量8.2万+,累积时长达185万+分钟,致力于打造贯穿医学教育全过程的专业服务平台。CCMTV药械营销推广覆盖开发期(上市前)、导入期(上市)、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通过CCMTV朱雀AI大模型,实现权威精准触达和智能反馈分析,助力药械推广进入数字化闭环营销时代。


— END —



CCMTV
看病例讨论、高清手术、学术会议的视频新媒体 www.ccmtv.cn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