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侧海绵窦区动脉瘤经导管动脉栓塞后脑膜瘤1例

学术   2024-11-22 12:00   北京  

本文作者:刘子晟,孙军,温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本文来源:[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23,20(11):704.本文转载自医脉通网站,神外前沿转载已经获得医脉通授权

患者女,73 岁,22 h前无明显诱因一过性意识丧失,持续约1 min 后意识恢复,不伴头痛、抽搐、眩晕等;10 年前因头痛于外院经CT 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angiography, CTA)检出右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巨大动脉瘤并支架辅助下Onyx 胶栓塞术,术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示瘤颈部分残留,之后接受间断复查;高血压病史20 余年;无肿瘤家族史。

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无特殊。颈动脉DSA:右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栓塞术后,部分瘤颈显影;右侧大脑中动脉及大脑前动脉移位(图1A)。颅脑增强MRI:右侧海绵窦区48 mm×43 mm 宽基底肿块,呈T1WI 稍低信号、T2WI 等-稍高信号及斑点状低信号,与鞍背相连;中线结构受压向左侧推移;增强扫描中肿瘤呈明显均匀强化,周围硬脑膜条形强化呈脑膜尾征(图1B);考虑脑膜瘤可能。

经额颞入路行右颞叶占位切除术(Simpson Ⅱ级),术中见右侧颞叶海绵窦区5 cm×4 cm×3 cm 黄白色肿瘤,质软、血供丰富,与颅底脑膜及右侧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粘连;予剥离并分块切除肿瘤。

术后病理:光镜下见伴灶状间叶成分的肿瘤组织(图1C);免疫组织化学:Ki-67(25%+);病理诊断:化生性脑膜瘤。临床诊断:右侧海绵窦区动脉瘤栓塞术后;右颞叶脑膜瘤。


讨论
脑膜瘤是最常见的颅内原发性肿瘤,以中老年多见,尤以女性高发;电离辐射为其确切危险因素,接受头颅照射使患者罹患脑膜瘤的相对风险增加6~10 倍。多数脑膜瘤生长较缓慢,可压迫或刺激邻近结构而引发头痛、癫痫发作、眩晕、晕厥、局灶性脑神经受损等症状。

影像学检查以MRI 为首选,病灶常呈T1WI 等或低信号、T2WI 等或稍高信号,肿瘤与脑组织之间可见脑脊液形成的新月形裂隙影,增强扫描呈明显均匀强化;肿瘤浸润或刺激硬脑膜而形成的脑膜尾征有助于定位肿瘤。本例为老年女性,10 年间因右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反复接受介入治疗及随访复查,存在脑膜瘤相关危险因素;本次于动脉瘤附近发现体积较大的宽基底肿瘤位于右侧颞叶,术后病理证实为脑膜瘤。

神外前沿-中国神经外科新媒体;

联系邮箱:shenwaiqianyan@qq.com

神外前沿
科技推动学科进步,神外前沿是中国神经外科新媒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