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读书吧:《PTD次第摄颂》释 第七课 (4)

文摘   2024-11-15 23:28   四川  

● 菩提心如炼金药能疗愈一切烦恼,当下可得解脱

◎ 修安忍,当下从嗔恨中解脱


“欲解脱者”的“解脱”是很重要的。共同佛教的“解脱”是从轮回里出来。为什么从轮回里出来是解脱呢?因为轮回里充满了痛苦,从轮回苦海里出来了,就得到了解脱。如果详细讲,解脱有很多种,有当下的解脱、究竟的解脱,大乘的解脱、小乘的解脱……每个都不一样,有很多的意思。

当下的解脱是什么意思呢?比如,没有遇到佛法之前,不知道怎样修慈悲心,不知道安忍是殊胜的法门,当家庭出问题两人吵架时,他发脾气、我也发脾气,他吵、我也吵,家庭关系很糟糕。接触了大乘佛法,知道了菩提心和安忍的功德后,我们要在生活中运用。当两个人不开心时,要想:“我要发菩提心、要修安忍,让不好的事情不要发生。”从那时起,内心的痛苦自然会消失,这就是当下的解脱。


◎ 修随喜,当下从嫉妒中解脱


有时,不知道为什么我们的内心会难受。这时要认真观察自己,内心一定存在一种烦恼,要么是贪欲心,要么是嗔恨心,要么是无明心、嫉妒心、傲慢心,反正绝对有一个烦恼存在,这时我们要认识:“为什么今天我不开心呢?到底是什么原因?我的心里肯定有一个烦恼,是贪欲心、嗔恨心还是嫉妒心呢?”首先要认识烦恼,假如是嫉妒的原因,或者是嗔恨心的原因,要针对这个烦恼修法。


假如我生起了嫉妒心。有个人找到了很好的工作,“我们俩是一个学校出来的,为什么他能找到好工作,我没有找到呢?”这就是嫉妒心,“羡慕嫉妒恨”。刚开始,要认识这是嫉妒心。对治嫉妒心的修法是什么呢?是随喜心。我们要发自内心随喜他,“太好了,他顺利地找到了好工作。”这时,嫉妒当下就会下降,当烦恼下降或者消失以后,人的心会很放松,一种轻松的状态,这就是当下的解脱。所以菩提心是很重要的。

◎ 修智慧,当下从痛苦中解脱


尤其对于希求解脱的人来说,有人发起了真实的出离心,有了想出离轮回苦海的标准出离心。但是大部分人不知道轮回是苦海,甚至从没想过这个问题。“因为烦恼产生了痛苦,我一定要远离这个痛苦”,这种人是特别多的。这种解脱没有那么难,明白道理后当下就会改变,这与智慧有关系,我们要认真思考,一定要改变。


汉地有一个公案:一个出家人在山上修行,中午下山化缘。一天,天空下着雨,他来到村里的一户人家门口,他看到家里的老妇人不开心,心想:“可能是天气不好的原因。”第二次他又去化缘,当天天气很好,修行人想:“今天,老妇人一定会很开心。”结果,老妇人还是不开心。于是就问她:
“为什么天
气不好,你不开心;天气好的时候,你还是不开心呢?”老妇人说:“我有两个女儿,一个卖草帽,一个卖雨伞。下雨时,草帽卖不出去,所以我不开心;天晴时雨伞卖不出去,我也不开心。”修行人说:“你试着改变一下。太阳出来时,你就想:‘太开心了,今天小女儿的草帽能卖出去了。’下雨时,你就想:‘太好了,今天大女儿的雨伞能卖出去。’如果思想转变了,人不会不开心。”后来,老妇人真的开心了。


很多时候,痛苦跟内心的价值观有很大关系,智慧是非常重要的。这个公案,我可能没有表达清楚,不过大家都应该知道。所以,内心的态度要转变。

以前,我们只有贪嗔痴,没有出离心、菩提心、证悟空性的智慧,当然容易心烦。凡夫人今天不烦,明天烦,总之怎样都不行。假如没有工作,他会想:“唉,我连工作都找不到,真烦啊!”有了工作也不满意,“唉,收入太低了!”反正有工作不行,没有工作也不行,怎样都痛苦。什么原因呢?这与自己的贪嗔痴有关。如果“心没有从贪嗔痴中出来,人没有从十不善中远离”,就没有办法离开痛苦。所以,内心的修法是非常重要的。

解脱有两种意思,当下的解脱和究竟的解脱。大家都想解决眼前遇到的家庭问题、工作问题,这时一定要发菩提心,具体的修法有很多。虽然每人的根基不同,但是能解决共同问题的就是菩提心。不管是大乘经典,还是格鲁派、宁玛派等高僧大德的不同论典,都在讲菩提心。所以,作为大乘修行人应将菩提心放在第一位。《摄颂》今天就讲到这里。


生生世世不离师   恒时享用胜法乐

 圆满地道功德已    唯愿速得金刚持

呼吸不停   利生不止

———蒋华索南SS


幻化人间
呼吸不停 利生不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