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啊,我是田田!一边带娃,一边自我成长的二胎宝妈。擅于写一手温暖的文字,带给你不断向上的力量,愿我们能与孩子一起终身成长。
关注公众号发送【书单】,免费赠送一份豆瓣高评分的个人成长电子书哦!
我们这一代人从小接受的教育都是,父母只要生养了你,就是最大的恩情。但是说实话,虽然我不否认父母生养的恩,但是我很难从心底里去认可父母的养育方式,也很难和他们亲近。直到自己生养了孩子,不断学习和回望自己的成长路径,我发现生养真的不是恩,兜底和托举才是。01.生养孩子是自己的意愿和选择,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情感需要,与孩子无关。我发现到了我们这一代的父母,才会有这样的觉醒和思想上的转变。生孩子是我们成年人的决定,是我们想拥有一个孩子,想体验为人父母的幸福和喜悦,或者是为了成为一个合群的正常人,不至于让别人背后指着说:这人是不是身体有问题?不能生孩子?就像我先生说过的一句话:我生孩子只是为了证明我“能生”。我们暂且不讨论这句话的正确性。然而这句话却是大多数普通人在还没想好为什么要生孩子的情况下,能想到的第一个生孩子的合理理由。所以,并不是孩子选择要来到这个世界上,而是父母的选择和需要。孩子虽经由你来到这个世界上,但他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他自己的思想和梦想,有他自己想过的人生。因此,父母能做的就是给与孩子无条件的爱、包容和接纳,让他带着你给的爱、勇气和信心,尽可能去体验自己的人生。当然,也要在他人生的关键时刻给与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还要用你的言传身教传递给孩子正确的三观,让孩子知道,什么样的人生才值得过!02.父母不该用“世上无不是的父母”这句话对孩子进行道德绑架。
樊登老师讲书时说过:我们开车需要考驾照,当老师也需要考教师资格证,每个领域都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和学习才能上岗,只有做父母不需要。深以为然,想要当一个合格的父母,是需要不断学习和反思自己言行的。这个难,不只是经济上的,更多的是你是否真的会教育孩子?会爱孩子?我十五六岁的时候,我妈还会在暴怒之下动手打我。她根本不考虑那个年纪的我,是非常渴望尊严和自由的。她并不是后母,有意刁难我,但她真的不懂要用什么样的方式去爱孩子。她信奉的是棍棒底下出孝子,从小到大,虽然我们在一起的时间不多,我却没少挨她的棍棒。当时,处于青春期的我,碰上更年期的妈妈,两个体内激素水平不稳定的女性共处一室,战争爆发的总是猝不及防。常听育儿类书籍,有句话我记得特别清楚:父母和孩子之间总会有一场战争,若孩子赢了,就是喜剧,若是父母赢了,就是悲剧。我和我妈之间的战争便是以悲剧收场,我没有她那份狠心,以及什么都敢豁出去的强大气场。不知是天生,还是后天环境养成的我胆小懦弱、讨好和逆来顺受的性格,所以,我斗争不过我妈,也不敢反抗,我能做的就是默默忍受,伺机逃离,甚至暗自发誓,这辈子都不会原谅她,再也不想和她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最温柔的教育》里说:一个孩子与母亲的关系,其实就是他长大后与世界的关系。
确实如此,在以后的同事关系、亲密关系中,我更多都是讨好和被动的状态,直到三十岁以后,才一点点觉醒和改变。话说回来,后来我独自北漂,得以逃离了我妈的“魔爪”,能够自由自在地生活好几年。紧接着,妹妹的青春期又来了,表面上她基因里携带了我妈的倔强与心狠,但我看得出来,她内心深处仍然有不自信和讨好。我妈以前和我说过,小时候她一拿棍打我,我就赶紧求饶,也躲过了很多挨打,但是妹妹犯错挨打的时候从不求饶,哪怕我妈打的自己都心疼了,再打怕把她打死了,她也绝不低头求饶。我理解妹妹无声的抗议,也佩服她绝不屈服的勇气,更多的是为她这样倔强的性格担忧。我爸降不住我妈,却和我说:一物降一物,能降住我妈的就是我妹。事实确实如此,妹妹十八岁的时候,她们之间有了矛盾,我妈还想动手,不料被妹妹一把挡住,还险些被推到。我爸看在眼里,心里估计很是解气。可他永远也不会明白,我和妹妹是长大了,但却没有长出健全的人格,更没有独立的思想,因为从他们身上,我们根本没有吸收到任何有价值的营养。他们以为把孩子养到十八岁,就算完成养育任务了,压根没考虑过我们在一个充满战争,又感受不到爱的家庭环境下是否开心和幸福?更没考虑过他们的言行,会对我们造成怎样的影响?在妹妹上初、高中的时候,他们在家经常吵架,每次吵架之后都会给千里之外的我打电话,让我帮他们分出是非对错或解决问题。他们并不知道,这会给我造成多大的困扰和心理负担,重要的是二十岁左右的我,根本没有那个能力和思维高度去找到他们产生矛盾的症结,更别说解决,但他们却认为已经成年的我有能力也有责任帮他们解决,没办法,我只能硬着头皮帮他们调解。我以为我受到的影响已经很大了,很多年以后和妹妹聊起这事,才知道被影响最深的是妹妹。他们明明是因为自己性格原因吵架,却让在他们身边的妹妹背锅,总是责怪对方不会教育孩子,把孩子教坏了。家庭不富裕,不是想着主动去改变,而是把这份压力传递给妹妹。
导致妹妹夹在中间很为难,思想压力太大,也特别叛逆,最后在快高考的时候,突然决定不上了,无论我们怎么劝说,都无济于事。倔强仿佛是从她的骨子里长出来的。现在想想,这个决定也可能是她长期以来对爸妈的不满的抗议,也是她终于摆脱父母的管束和负面影响的胜利。只是她以为的胜利,实则是短视,是为未来留下的隐患。但是没有办法,与父母关系不好的孩子,成年后并不想探索世界,也不会为自己创造美好的未来,而是急于与父母划清界限、逃脱他们的掌控。好的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生命影响另一个生命。父母对我们的影响是有的,却是负面的,是消极、短视、是过一天算一天,没有目标和梦想的。樊登老师在《陪孩子终身成长》里提到:培养优秀孩子的三根支柱,分别是:无条件的爱、价值感、终身成长的心态。这三个条件其实很高,尤其是对于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的父母,他们的认知一辈子也不可能达到。从小到大,我唯一的诉求就是:希望他们能和平相处,少一些纷争,让家里多一些温馨和快乐,家人之间能够愉快、和谐地相处,哪怕穷一些、苦一些,只要一家人相亲相爱、齐心协力,就是最大的幸福。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长大,孩子才能感受到爱和归属感,有了这两样,才能滋生出面对困难和挑战所需要的勇气和信心,进而能够大胆地去探索世界、自由飞翔。即便受到挫折、摔下来,他知道父母会接住他的,会为他的人生兜底,也会全力托举他,再次飞起来。这里的兜底,并不是指丰厚的金钱,而是父母无条件的信任和支持,可以让孩子可以毫无后顾之忧,敢于去探索未知的世界。这里的托举,也并不是金钱堆出来的,而是父母无条件的爱和包容,以及关键时刻的引导和建议,让孩子有勇气和信心面对未知的挑战。《原生家庭》里说:父母在我们心里种下了精神和情感的种子,它们会随我们一同成长。这些道理,我们的父母大概率是永远不会懂的,但我们这一代的父母要懂。我虽然还没有能力给我的孩子提供很好的经济基础,但我一直在努力为他们营造一个健康、和谐、有爱的家庭氛围。我会经常反思自己的言行,尽可能去尊重和理解他们,给他们无条件的爱和自由,支持和信任他们。我也无法教授他们多么高深的知识,但我会保持终身学习的心态,为了自己,更是为了让孩子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能够从原生家庭获得勇气和信心,获得源源不断的能量和爱。我读书、写作,主动修复亲密关系、疗愈自己,尝试从没做过的事,就是想用行动告诉孩子:这个世界很美好且丰富,你要勇敢地去体验,去探索和创造,你要相信你是值得拥有所有美好的一切,因为你本来就很优秀。
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如果感觉对你有一点点用,麻烦点个免费的【赞】和【在看】,你的支持是我持续创作的最大动力。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