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回顾 | 《留学的孩子》新书分享会

文化   2024-11-01 11:13   北京  

10月24日,《留学的孩子:雄心勃勃且忧心忡忡的一代人》新书分享会在耶鲁北京中心举行。本书作者、美国雪城大学教授马颖毅教授,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助理傅强,人朝分实验学校袁媛老师进行了深入对谈。共同探讨当下中国留学生的现状与困境,通过关注这一群体,更好地理解全球化背景下的人才流动和社会变迁,进而反观变化中的中国社会如何理解教育、理解未来。

长期以来,留学被视为高考之外的另一条求学之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留学成为越来越多有能力和意愿的家庭的选择,其中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高等教育体系成为众多中国学子的首选。与20年前以研究生、博士生为主的留学群体不同,大量的中国本科留学生不仅改变了美国高校的学生构成,也对中国家庭与社会构成了深层次的影响。

美国雪城大学社会学教授  马颖毅


《留学的孩子:雄心勃勃且忧心忡忡的一代人》通过深入调研和访谈,还原了90后、00后学子在留学历程中的体验与思考,填补了对这一群体的研究空白。马颖毅表示,作为一名70后留学生,多年来在美学习、从事教学工作,她深知留学生的雄心与忧虑。


中国父母为什么送孩子去美国留学

好学校的录取率相对较高,QS排名前50的学校是中国父母优先考虑的对象。另外,很多父母自己的教育体验并不好,他们希望孩子能有不一样的体验,能得到更人性化、更全面的发展。


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助理  傅强


中美教育差异

傅强分享了他对中美教育差异的观察。“在中国,家长和老师会密切管理监督孩子的学习,而在美国,中产阶级以上的孩子虽然面临巨大压力,但中产以下的孩子几乎不受重视。这种差异导致中国学生在适应美国教育时遇到困难。”

关于中美教育最大的不同点,马颖毅教授补充到,美国教育理念和对孩子的期待不同。他们先天认为每个人是不一样的,更重视个体发展,不会以同一标准要求每个孩子。此外,在大学里,学生有机会接受通识教育,可以根据兴趣选择专业,且转专业和转校也相对容易。价值观不同,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中国学生不会质疑是否要上大学。美国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还不上助学贷款,大学会被质疑价值。社会流动渠道、上升通道不同美国很多蓝领收入比白领高。


人朝分实验学校 A Level课程中心升学办公室负责人  袁媛


留学生内心的困惑与不安


马颖毅指出,留学生在异国他乡面临适应语言、文化冲击、生活方式改变等多种困难。比如,许多中国学生在美国表现出严重的拖延症。这是因为在国内,教育体系和家长、老师会不断提醒他们下一步安排。但到了国外,这些支持消失后,中国学生十分迷茫,表现出了极大的不适应和压力,他们需要提高自我管理和培养长期规划能力。

袁媛老师对此表示赞同,并强调国内教育已经开始意识到这一问题。“在人朝分实验学校,我们帮助学生和家长解决过渡心态和孩子的时间管理、自驱力问题,希望他们在留学前做好准备。”

学业与社交的野心与忧虑


马颖毅注意到,中国留学生在课堂讨论时往往沉默寡言。“我在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读博士时,班上只有五个同学,不发言就会显得突兀。美国学生乐于表达自己,有很多开放性讨论。而中国学生不喜欢发言,同时,学生们又很在意成绩,缺少互动讨论也会影响成绩。他们会担心自己的观点是否为正确答案,部分原因是传统教育和文化的影响,也与家庭教育有关。”

很多留学生还没出国,就已经联系好了同学群、甚至定好了室友,到了美国也热衷跟同胞结伴、很少参加社团及派对。针对中国留学生这种“抱团取暖”的现象,马颖毅提出了“保护性隔离”的概念。“这种行为有积极的一面,可以提供心理支持与慰藉。但我建议留学生不仅要‘抱团取暖’,同时还要拓展其他社交圈子,这样才能更好地融入多元文化。”




雅理读书
读史阅世论雅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