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留学被视为高考之外的另一条求学之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留学成为越来越多有能力和意愿的家庭的选择,其中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高等教育体系成为众多中国学子的首选。与20年前以研究生、博士生为主的留学群体不同,大量的中国本科留学生不仅改变了美国高校的学生构成,也对中国家庭与社会构成了深层次的影响。
美国雪城大学社会学教授 马颖毅
《留学的孩子:雄心勃勃且忧心忡忡的一代人》通过深入调研和访谈,还原了90后、00后学子在留学历程中的体验与思考,填补了对这一群体的研究空白。马颖毅表示,作为一名70后留学生,多年来在美学习、从事教学工作,她深知留学生的雄心与忧虑。
中国父母为什么送孩子去美国留学
好学校的录取率相对较高,QS排名前50的学校是中国父母优先考虑的对象。另外,很多父母自己的教育体验并不好,他们希望孩子能有不一样的体验,能得到更人性化、更全面的发展。
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助理 傅强
中美教育差异
傅强分享了他对中美教育差异的观察。“在中国,家长和老师会密切管理监督孩子的学习,而在美国,中产阶级以上的孩子虽然面临巨大压力,但中产以下的孩子几乎不受重视。这种差异导致中国学生在适应美国教育时遇到困难。”
关于中美教育最大的不同点,马颖毅教授补充到,美国教育理念和对孩子的期待不同。他们先天认为每个人是不一样的,更重视个体发展,不会以同一标准要求每个孩子。此外,在大学里,学生有机会接受通识教育,可以根据兴趣选择专业,且转专业和转校也相对容易。价值观不同,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中国学生不会质疑是否要上大学。美国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还不上助学贷款,大学会被质疑价值。社会流动渠道、上升通道不同,美国很多蓝领收入比白领高。
人朝分实验学校 A Level课程中心升学办公室负责人 袁媛
留学生内心的困惑与不安
马颖毅指出,留学生在异国他乡面临适应语言、文化冲击、生活方式改变等多种困难。比如,许多中国学生在美国表现出严重的拖延症。这是因为在国内,教育体系和家长、老师会不断提醒他们下一步安排。但到了国外,这些支持消失后,中国学生十分迷茫,表现出了极大的不适应和压力,他们需要提高自我管理和培养长期规划能力。
学业与社交的野心与忧虑
很多留学生还没出国,就已经联系好了同学群、甚至定好了室友,到了美国也热衷跟同胞结伴、很少参加社团及派对。针对中国留学生这种“抱团取暖”的现象,马颖毅提出了“保护性隔离”的概念。“这种行为有积极的一面,可以提供心理支持与慰藉。但我建议留学生不仅要‘抱团取暖’,同时还要拓展其他社交圈子,这样才能更好地融入多元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