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勘察设计行业规模巨大,从业人员众多,这得益于国家经济建设的日新月异。在房地产饱和、工业产能过剩、基础建设日趋完善的今天,建设市场规模减小,勘察设计行业进入了优胜劣汰的调整期。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下,设计院的经营状况千差万别,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趋势。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那究竟什么样的设计院才能活下去?笔者认为,具备以下几个特征的设计院,不仅能活下去,而且还能活的很好。
领导几十年如一日,勤勤恳恳跑合同,踏踏实实管项目,不厌其烦催欠款,精打细算过日子。不好大喜功,不刚愎自用,不附庸风雅。不曾被破产业主的总承包项目拖欠大额资金,投标前对业主的资金状况做过细致分析;不曾掉入不规范PPP项目的坑,没那个火眼金睛,就不去揽那个瓷器活;不曾为了迎合业主的需求而垫资拿项目,宁可少拿一个合同,坚决不多捅一个窟窿。这样的设计院,财务质量大概率不会差,不会被义愤填膺的讨薪民工堵大门,不会经常被总承包工程分包商诉诸公堂。
在具体的财务指标上,合同额、营业收入、利润都稳定增长,至少不会断崖式下跌;带息负债、资产负债率都在可控范围之内,企业财务成本较低;现金流为正数且很充裕,短期内没有资金兑付风险。账上有粮心中才不慌,在市场形势严峻的当下,稳打稳扎搞经营,不用着急上马裁员、降薪组合拳。相比之下,寅吃卯粮的设计院,几个月接不到工程,就纷纷陷入困境。
一个设计院,其最核心的业务领域必然只有一个,基本上就是建院时的所属领域,这个领域是设计院生存发展的基本盘,只有把这个基本盘做好了,设计院才有立足之本。在此基础上,才可以拓展思路,适当补充一些工程咨询服务类的相关业务,但是也决不可主次不分,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现在很多设计院不甘寂寞,喜欢追热点,忘记了自己从哪里来,当初又为什么出发。一些设计院领导,逢会必说新赛道,逢人必谈转型,夸夸其谈,不知所云。例如某工业设计院,把自己生存了几十年的主业斥之为夕阳产业,寄希望于转型民用建筑和市政建设,结果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转型没成功,主业市场也损失殆尽,教训深刻。
设计院的行业特色很鲜明,这一点与施工单位有很大区别。施工单位的行业壁垒不大,很容易跨界发展,而且还可以通过撬动劳务分包队伍迅速扩大营业规模。设计院则完全不同,行业壁垒很难打破,放弃所属领域的业务就等同于自绝后路。因此,只有坚持以所属领域为主体,做精做强,向世界领先水平看齐,才能赢得业界尊敬,才能逐渐树立工程品牌。
经营是龙头,是设计院一切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否则酒香也怕巷子深。
国内很多设计院由传统事业编制单位改制而来,或多或少仍然保有事业单位作风,内部官僚化倾向严重,研究市场的动力不足,开拓市场的能力很弱,使整个企业陷入困境。
一家优秀的设计院,必然拥有丰富的市场资源和超强的市场公关能力。这种资源禀赋,不是一朝一夕从天上掉下来的,是长期积累出来的。
设计院领导要带头跑市场,每位领导都是营销员,都要负责一个片区的市场开拓以及业主关系维护。不能责任下移,把全部责任都压在市场部部长的身上,纯粹听汇报、作指示、靠天收。所负责片区的营销成效,和分管领导的年薪直接挂钩,充分调动其营销积极性。
设计院要倡导专家经营。因为设计院是技术密集型企业,设计院的营销不是那种人情往来的世俗化营销。院内权威专家和甲方一席交流,可能胜过市场部人员鞍前马后跑断腿。设计院的专家要努力扩大知名度,要勇于在各种行业会议上发声,提升社会影响力。
设计院要增加经营窗口。在国内可以按片区设置经营办事处,开展属地化营销,增加与业主的沟通频次,加强沟通力度。但一般情况不宜设置分院,因为设计人员宜集中不宜分散,人员分散会严重降低设计效率,造成人力资源浪费。
现在有很多设计人员认为,设计院没有技术,照着手册、标准、图集,摆放而已,管线而已。这种思想是短视的、肤浅的。设计院现有的技术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老一辈工程师们前赴后继积累出来的。八十年代刚改革开放的时候,常见的做法叫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即引进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和装备,通过消化吸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良创新。这种模式,使我国的工程技术水平迅速提升,缩小了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在此过程中,设计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远赴技术输出国收集资料、参与技术谈判、确定设计边界、参与调试等等,实现了先进技术的转化和沉淀。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阶段之后,随即拉开了轰轰烈烈的自主创新的序幕。
设计院作为技术密集型的企业,曾经在行业内备受尊敬。十几年前设计院的工程师在工程现场,还经常被甲方、施工单位、设备厂家尊称为老师。然而时过境迁,在21世纪20年代的今天,这种尊敬已然不在。原因就在于,部分设计院的技术空心化越来越严重,在技术进步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小。没有技术优势的设计院是可悲的,其前景不言而喻。
一个优秀的设计院,必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而且善于把工程项目与科技创新结合起来,两者相得益彰。只有在行业技术的整体或者某些局部具有绝对的技术优势,才能在工程竞标中占据主动态势。低价竞标是不可持续的,行业领先的技术优势才是设计院活下去的底气。
设计院作为人脑加电脑的科技服务型企业,人才队伍是最重要的资源。现在各行各业都在推广使用知识管理平台,其目的是把个人知识转变为组织知识,以加强知识共享。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至少在当前,设计院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根植于设计师的脑海中。一个成熟设计师的离职,往往会给企业造成严重损失。设计院的技术竞争力,就是全体设计师的技术实力的合力体现。
一个优秀的设计院,必然拥有一支稳定的人才队伍。这支队伍里,不仅有国家级或者省级勘察设计大师,还有各类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和各技术职称层级的工程师,这样才能满足各类工程项目的需要,同时也能满足资质申报及复审的需要。
人才队伍要稳定,离不开合理的薪酬分配制度和便捷的职务晋升通道。对于设计人员而言,薪酬分配应当与工作量(图纸量及其他)直接挂钩,越透明越好,对于工作量大的工程师要不折不扣的兑现奖励。这样,不需要关注考勤打卡这种被动性的措施,员工自觉加班加点会成为常态。在干部岗位设置上,要适当向设计人员倾斜,使设计人员获得更多的晋升机会。优秀的设计人员能够很快脱颖而出,从而获得丰厚的薪酬待遇。
工程业绩对于衡量设计院的能力而言,具有极强的佐证作用。国内业主最关心的是:贵院有没有干过类似的工程?是不是第一次干,想拿我的项目锻炼队伍?如果有类似的工程业绩,无疑中标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如果没有业绩,则很难接到同类型新项目,这似乎是个死循环。甲方有这种心态也无可厚非,因为谁都希望自己的工程顺利投产,可以踏在前人的肩膀上,避免走弯路。
要想打破这个死循环,要付出成倍的努力。尤其是某项新技术应用的示范工程,更是各家拼抢的热点。首先要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蓄势待发,为承接新技术示范工程积蓄力量,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其次是拓宽思路,组建联合体去竞标,强强联合,以增加胜算。再次是主动出击,主动向业主推介某项新技术,与高校院所联合攻关,并积极争取政府相关科技补贴。通过上述努力,逐渐形成科技创新-示范工程-工程业绩的良性循环。
当前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对于设计院而言,既是压力,也是推动自我变革的动力。勘察设计企业应当积极行动起来,提升财务质量,把资源聚焦到主业,加大市场营销力度,推进技术能力建设,发展壮大人才队伍,不断积累工程业绩,不仅为自己能够活下去,也为推动勘察设计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设计院究竟如何才能生存下去?欢迎关注攀成德“预见2025”设计论坛!
本文作者杜山,来自外部投稿。文章所列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攀成德立场。
本文首发于勘察设计前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在文章下方留言。
您还想看什么类型的文章,欢迎在文章下方留言,或者私信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