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性之间”成为女人|​贾玲电影团体后记

文摘   健康   2024-03-11 08:36   浙江  

下一期电影活动在3月16日晚,探讨电影《吃土的十二个月》,欢迎感兴趣的朋友们参加。请点击这里。


上周六,在观看贾玲导演的《你好,李焕英》、《热辣滚烫》这两部电影之后,我们从女性主义、女性成长的角度,做了一场有趣的探讨。

缘起:贾玲电影在讲什么?

团体的带领者提到:与其他电影不同的,贾玲导演的电影其实都是在谈贾玲本身,她自己的成长,像一场肉搏。比较有趣的是:《你好,李焕英》是一个由内疚感推动的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 “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难过,没有机会报答母亲恩情的愧疚,以及母女之间的深情。这像是一个哀伤处理的过程.后经由电影的表达,她和母亲就好像可以分开了,也就是我们所讲的分离个体化。和母亲完成分离后,接下来的《热辣滚烫》,讲的是爱自己,女性的自性发展的部分,这样的顺序也比较符合我们人的心理发展的过程。

从“女性开始谈“女性主义

团体中有老师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女性是女人吗?这不禁让我们思考,什么是女性?带着对这个问题的思考,结合影片本身,我们也进行了一些讨论:

女性是“生理性”的,是中性词,而女人是社会文化心理属性的,是男人想象中“女人形象”的投射。故“女人”的形象是多变的,又是空白的。

在《热辣滚烫》中,“女人”是有一些定义的。比如说美瘦白、比如说有老公、生孩子、能奉献、能牺牲,比如说乖巧、忍耐,女性对于男性而言,虽然没有传统的人身依附,但依赖还是很明显的,这是几千年的男权社会下我们都熟悉的社会结构和规训。

女性主义一直在路上,其实女性主义和人类解放其实是一起的。女性活得好,男性也活得好,大家都是一样的。成为一个女人,并不需要有男人作为对照,假设没有男人,我们一样可以成为女人,成为自己心目中的那个女人。

其实这很难,每一步都很难。在电影中,“贾玲如何“长的?他要杀死亲情、爱情、友情的牵绊,才能有机会成为她自己。这个过程中甚至包括了杀死她一个旧的自己,所以整个历程如果是亲身经历的话,可谓步步艰辛、血泪横陈。何况,失去参考之后,是一片空白。

讲“女人”一定要讲“主体性”,而这一定要讲俄狄浦斯情结,即三元关系。三元关系的本质是竞争,有竞争就有权力,有竞争就有控制。贾玲的《热辣滚烫》里虽然看起来脱离了竞争,比如不去参加工作,社会竞争的,但一定有一个摆脱“社会(男权)凝视与控制”的过程。最后,她把力比多放在自己身上来,“赢一次”,这也是一种抗争,我来自己定义“我的输赢”,和我的人生,就是在这里确定了她的主体性。

女性主义者一定是共产主义者,我是期盼着共产主义的到来。我们往前追溯,在男权社会之前,一直都是母系社会,母系社会结构就相当于蚂蚁、蜜蜂之类的,它们的结构是一种更加公平的,分工明确的结构,没有优劣之分。而父权社会,我们去看的话,其实是一种分等级的社会。

在人性之间“成为女人

深入人心的一个部分在于:《热辣滚烫》不强调对抗崛起,它一直强调的是回归到自我。女性不等同于女人,并不是因为有了男人才有了女人,首先要回归到人本身,成为自己。

对我来说,这是一部心灵成长的电影。影片中呈现的与母亲的关系、失去母亲的悲痛等,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也是我们心里的一部分,看电影其实也是在看自己。

我感觉的是现在的文化结构中,女性的角色更多产生了一种公平协作的部分,同时也多了一些可以自己做选择,相对比较自由的去做选择的部分。

我刚刚接触女性主义时,实际上内心是有很多愤怒的,会看到作为一个女性,在社会结构里那些苦难的部分,被削弱的部分,这种愤怒实际上让我走向了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对抗,比如不要生孩子、要在事业上取得成功、要去奋斗等,但实际上这个部分并不会给我带来很多快乐,经历了很多年后,它并没有让我很快乐和幸福。这次团体让我看到那个对抗的部分,这让我很有启发,就是我觉得它可能没有那么多对抗性,我可以更多的回归到自己,作为一个人本身的这种存在。

电影中,一方面它真的链接到了我们内心的很多内容,会很有共鸣,另一方面,它很真实,很接地气。就像我们要成为一个人,就是做一个人本身该有的样子,不需要多么完美或者多么好,而是说人本身该有的部分都有。回归到女性主义的话,最后回归到的还是人本身,就是我作为我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子?

女性主义这个词透着一种对抗,这种对抗可能来源于它出现于一个男权社会,它的发展会有个过程,最终还是人本主义。在男尊女卑的文化中,带给我们很多脆弱的部分,其实作为一个人本身的存在,男性也会感觉到脆弱,作为人本身就有很多的脆弱感,但相比之下,女性被赋予了更多的脆弱感,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去辨析。如果我们永远在一个与男性对抗的位置,就会更多的处在一个女儿的位置,这个时候我们的发展是受限的,所以这些都是我们要去成长和突破的,看电影其实都是在看自己。

电影以一种真实而触人心弦的方式,展现了女性在面对社会压力和性别歧视时所经历的挣扎和困惑。贾玲在电影中的形象,既是一个充满力量的女性,也是一个在探索自我和女性身份过程中不断成长的个体。她的经历让我们看到了女性主义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子,也让我们对女性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地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而归回到人本身,回归到自我的成长,回归到人本主义,可能也会是女性主义的归途。


感谢参加本期活动的各位小伙伴,

你们的智慧在天地之间闪闪发光。

蜜思周的心理时光
专注心理咨询与心灵成长,我们都应该有更好的生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