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葬习俗 | 白活020

乐活   2025-01-19 21:36   云南  

20250107日,今天继续一月电影之《孝子贤孙伺候着》。

陈佩斯和赵丽蓉,是中国小品绕不开的两个人物,而陈佩斯的电影,赵丽蓉的评剧,也是两人躲不掉的身份。

《瞧这一家子》、《孝子贤孙伺候着》与《太后吉祥》,是我心中的陈佩斯电影三部曲,而《花为媒》又是我对赵丽蓉的最初印象。如此一看,小时候的可看题材,原已是天花板,那块顶板,冒出一个打一个,跳起两个压一双。

在我的生活中,“孝子”这个词鲜少听见,村里办白事,惯常说的是“孝男”和“孝女”,但一看那片名,我就知道故事跟丧事有关。

那黄色的“孝子贤孙伺候着”两排大字,结合字面意思,我第一反应就是送葬时撒的黄白纸钱,再加上农村背景,这些元素贴近我的生活,一看就移不开眼,再瞧更合不拢嘴。

天价丧葬和火葬改革,这两个话题,哪怕到今天,尤其在农村,也毫不过时。火葬序幕拉开后,期间一直问题不断。

2014年,据报道,安庆有老人为避火葬自杀。

2017年,全国殡葬改革80个试点,我们云南包括玉溪市、安宁市、个旧市和施甸县。到我们这边确定火葬期限后,也有传某地老人怕火烧寻短见。

我阿婆家大门口,砌了一条长长的石椅,饭点和夜晚,总是坐着很多人,热闹地说着话。老人们平时会讲自己备好的棺材、寿衣和口含噙(下葬时含在嘴里的银子)。我在一旁听,想着他们竟然那样自然地谈论死。

后来,听说要火葬,老人们继续谈论死,但言语里多了些担忧,尤其在听到寻短见的传言后,他们会说,怎么就那么想不开呢,又说,一想到烧就觉得疼。我坐在边上,猜着他们对死亡到底是怎么想。

这段记忆里有我阿婆,我没问过她怕不怕,我写出来是想说,我一直在挂念着她。现在,火葬已定,又搬了新家,门口没了坐处,听不到老人侃闲了。

云南的殡葬风俗差异较大,汉族与少数民族相互影响,实际情况错综复杂。殡葬改革后,我们这边的程序简化了,要死者家属尤其是女儿操心的事少了。但在某些地方,事情却变复杂了,用云南话来说,实际上变得更老火了。原本的繁琐程序一样没少,再加上火化这一道程序,整个殡葬过程更加磨人。

我们这边有些地方,老人过世后,丧葬期间吃的喝的,全部都由嫁出去的女儿置办,有些儿子还要求吃牛肉、羊肉和海鲜,女儿多还可以均摊,只有一个女儿那也得死扛着。我也是这两年才得知,只能庆幸自己没生在那样的地方。

农村的红白事,包括请客在内,各种陋习数不胜数,改革需要技巧,程序从来只是一种形式,在某些地方,如果本质不变,那任何的改革,多半只会在原本的陋习上新增负担。

最神奇的是,那些拥护“传统”的,本身往往就是被传统压得喘不过气的,活人做给活人瞧的东西,偏生有些活人还当真了。

大白的日子
分享读书笔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