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作文素材 | “大风刮不走的老师”:青春不以山海为远

文摘   2024-10-11 17:02   江苏  

“大风刮不走的老师”

2000年,河北保定学院的15名大学毕业生告别老师和父母,来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县,成为人民教师。他们不惧风沙之苦、路途之遥,坚守三尺讲台,被当地老百姓亲切地称作“大风刮不走的老师”。24年来,他们为祖国培养出9000余名高中毕业生,其中500余人被全国重点院校录取,3300多名学生回到家乡、建设家乡。

且末县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南边缘,三面是沙漠。那时候,且末每年扬沙天气高达60多天,一年有1/3的日子被浮尘笼罩。艰苦环境下,教师资源、人才资源极度缺乏。用当地人的话说,一场风就能“刮”跑几个老师。背井离乡,环境又这样恶劣,初来乍到的大学生们不是没想过离开。然而,看着孩子们稚嫩的脸庞,心里只剩下一个声音:我要走了,这些孩子就真的没法上课了。
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困境之下,老师们做好了踏实吃苦、长期坚守的准备。刚到那一年,且末二中新学期入学7个班,6位大学生直接上任班主任,没当班主任的,基本上一个人带7个班的课。备课、讲课、批改作业、用蜡纸刻试卷、家访……他们用单薄的肩膀挑起了学校的大梁。到且末的第三年,15名老师带出的第一届毕业生刷新了学校的中考纪录,成功摘掉且末教育“老末”的帽子。2010年,支教老师井慧芳所带班的29人,全部考入本科院校,其中18人进入重点院校,创造了且末历史最好成绩。滚滚黄沙地,蕴藏着蓬勃的生机,用沸腾的青春浇灌,就能绽放绚烂的花朵。15名老师成就了且末教育的蜕变,也写下人生的华章。
播种者,亦是引路人。支教老师庞胜利常说一句话:“教师不仅要言传,更要身教。”正是15名老师身体力行、扎根边疆,才让越来越多的孩子看到了家乡发展的紧迫性、体会到人才的重要性。支教老师用心血哺育一届届学子走出大漠,他们在学到更多知识和本领后,很多又选择回到新疆,回到且末。据统计,15名老师带出来的学生中,有3300多人考出去后又回到家乡,在医生、教师、农业技术员等岗位上默默奉献。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爱心在老师与学生之间代际传递,梦想在且末这个大漠小城绽放光彩。
“2000年,环境那么恶劣,师兄师姐都坚持下来了。现在我们也行。”如今在且末县,每年都有保定学院的学弟学妹们循着师兄师姐足迹而来,不断续写西部支教的感人故事。好儿女志在四方,有志者奋斗无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同人民一道拼搏、同祖国一道前进,服务人民、奉献祖国,是当代中国青年的正确方向。”自2003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实施以来,全国已经有超过50万名西部计划志愿者背起行囊,毅然投身基层的火热实践。
“我们每个人前进的脚步,会叠加成祖国的进步。”这是保定学院今年奔赴新疆的学子发出的青春誓言。青春不以山海为远。厚植家国情怀,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广大有志青年定能大展宏图,不负时代、不负华年。

写好作文,不仅需要广泛积累各类素材,为文章添砖加瓦,提供丰富的内容支撑,还离不开正确的写作方法。正如建造高楼需先稳固地基,正确的写作方法是文章结构的基石,为流畅的行文奠定坚实的基础。
连中国,语文特级教师,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语文市级教研员,他带领的北师大附中毕业班曾有七人在高考作文中取得满分的佳绩。二十余年来,连老师一直深耕在中学教育的第一线,积累了丰富的带班经验,并多次参与全国重大考试的命题工作,对中国语文教育之道及考试命题思路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

现在,连中国老师将其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融入编著之中,为我们带来了一堂全方位解析考场作文常见问题的宝藏课程——《非一般的作文课》
这本书聚焦应试作文的关键环节,围绕考场作文的命题呈现、学生写作文体的指导、以及写作能力序列的提升这三个核心方面展开,精心设计了23个台阶,助力读者逐一突破写作中的具体困境,迈向高分作文的殿堂。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END

方图MAPS
四方图志,心安一隅。 “方图”是凤凰颐合旗下的基础教育图书品牌,以 Maths(数学)、Anthropology( 人文)、Philosophy(哲学)、Science(科学)作为该品牌的主要图书方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