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维光 | 椰林村随笔

民生   2025-02-08 07:30   四川  

有几年,我闲居在海南椰林村。这个村庄位于海南岛的东面,面朝南海,处在文昌内海的咽喉位置,与清澜港和东郊椰镇相邻,自然村落沿着海岸线散落分布。清澜港是南海舰队后勤大港,也是海南东线湛江、北海渔船前往西沙、南沙捕鱼的进出港。渔季时,能看到浩浩荡荡的渔船千帆出海,半月后又满载而归,构成一道亮丽的风景。


从交通来看,这一片区域较为闭塞,东线高速远远擦过,这一段仅有乡村公路连接。村子位于南中国尽头,望断天涯路,面对浩瀚大海,理论上讲,游泳过去就能到达菲律宾。村子不大,沿海岸南北展开,约三公里。椰林村是个自然村,由北向南,靠海的依次是港头村、港门村、港尾村,不靠海的依次是帮塘村、白土尾村、上庙村,从名字就能看出这是一个渔港村,行政上归建华山村管辖。


当地民风淳朴,夜不闭户,建筑古旧,大多有百年以上历史,建材采用海礁石之类,营造出特别的韵味。房屋融合了南洋风格和中原建筑特色,一门三进、四进,大户人家甚至有一门七进、八进,做工精细,雕梁画栋。当地有去南洋或海外谋生的习俗,还有许多捕鱼大户,村子曾经相当富裕。椰林层层叠叠,一眼望不到边际,面临浩瀚的南中国海,正对面是菲律宾,望尽天涯路,是个遁世修行的好地方。


在港门村盘桓的数年里,我与村民彼此相识,家长里短都熟识于心,也有好几位真心相交的挚友。我们一起喝酒、吃肉、品尝海鲜、闲话家常,那段岁月如流金般美好。小码头还在,依然看得出昔日风光的痕迹。现在,除了几百张渔排外,还有小舢板往返于文昌和清澜港。清澜港是大渔港,去南海捕鱼的上千条木船都从这里出发,船来自海南、北海、湛江等地,港口也是大型货轮和南海舰队的补给港。


港门村村民对昔日的荣光和富裕深感自豪。那时,去南海捕鱼的大木船都从这里出发,村里家家户户不是渔民,就是海上贸易商人。大木船从这里出发去南海捕鱼、去东南亚贸易,拉回整船的鱼或赚回满盆满钵的金钱。我房东的祖上就是做海上贸易营生的,他能讲出许多海上航行和贸易的精彩故事。他家祖父还留有一族人在越南岘港,亲戚间早年还有些联系,有书信往来,也通过几次电话,但对话彼此听不懂,都只能靠翻译转述。


我深深感受到此地百姓古风犹存的生存之道。房东家是当地名门望族,家道殷实,深宅大院,文脉传承。他的太祖母雍容华贵,95岁过世时,弥留之际家人并不急于送医,全家四世同堂二十几口人赤足素衣,静静围坐在床前,肃穆送别。其间,只由长孙媳喂些米汤掺水给老人口中,观察状况。四天后,太祖母安然离世,没有半点病苦。祖辈们其实最懂得“安乐死”,洞悉生死轮回,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这让我想起大都市的老人,要死真难,不到医院受完千般罪是绝不会“放弃”的,无尽折腾,生不如死。


椰林村的下午茶时光十分美好。村里有两个喝茶的好去处。一处在村子的街上,路程只需几分钟。所谓的街上,就是沿海边向海一字排开有十几户人家,中间有两间海鲜餐馆。海滩上是一片茂密的椰子树,树龄恐怕在三十年左右,就像大城市的环城路一样,在海和住户间形成一个隔离带,透过椰树,海上漂浮的渔排隐隐可见,这是当地人的生计来源,因为近海无鱼可打,只能靠养殖谋生。这条路中间横生出一条丁字路,两边骑楼夹道,有二十几家住户,道路幽静,无论光照在东还是在西,都只能晒到对面骑楼的橼子,这是南洋热带气候常见的建筑方式。家家房门洞开,不见人影,这里的老百姓几乎不锁门,人走近时只需虚掩大门。街的右侧中间是一间卖早餐、甜点、咖啡和茶的门面,下午就只卖咖啡和茶。店内有七八张圆桌,骑楼下街沿加道路上还可摆五六张小圆桌,早点高峰时可容纳四五十个食客,清一色的粉红塑料休闲椅。下午喝咖啡喝茶的人都坐在店外面,一般有十几二十人。茶2元一杯,是正宗的铁观音,还配有本地产的高品质白砂糖。玻璃杯中先放些茶叶和一匙砂糖,再配一小不锈钢汤匙,煮好的铁观音茶水冲泡后,食客自己搅匀,按个人习惯慢慢享用,有的人也会加姜茶水,还有数种小吃可佐茶,一桌扔一壶茶水,大家自己添加。咖啡3元一杯,不续杯,品质尚好,是正宗的海南黑咖啡。


另一处也可以喝茶喝咖啡,茶3元,咖啡4元,比小街上贵1元。沿着这条路穿过椰林,大约三里路就能到建华山村大队部。这个镇子大一些,有几家茶咖啡馆,还有海鲜农贸市场,下午三点开始售卖当天打回来的海鲜,另外还有几家小杂货店、几个农资渔资店、两家理发店和五金店等等。


文昌,古称紫贝,自西汉建置已有2100多年历史,是海南三大历史古邑之一,也是海南闽南文化发源地,海南文昌航天发射中心所在地,是中国第四座航天之城,处于琼北综合经济区域“一小时经济圈”内,是琼北重要的经济、文化、交通、旅游区域中心之一。


一月的文昌,阳光灼热,下午我照例穿过椰林去大队部。一进入椰林,立刻感觉黑森森的。椰树喜好阳光,高的可达二十几米,叶片散开可遮蔽阳光三十平方米。此时的椰林阴影浓黑,阳光稀疏斑驳迷离,整个物象都彻底魔幻了。树林的边缘阳光刺眼,像一簇簇黄金吸引着你,走近了却又什么都没有,一堆一堆的金子又在远处闪烁。


椰林很迷人,我想画它。心里琢磨着用一个月时间天天画,揣摩它的种种特征。树干直上无分枝,每一个年轮都是曾经枝叶的旧痕,而且是倾斜的,椰子就结在这个夹缝中。叶片齐刷刷的,这是风的作用吗?给人的感觉像是芭蕉叶、沙枣叶、棕树叶的过渡。树根可以像树干一样生出地面,且粗大带根须,树干有莓斑点。叶片幼时向上,大了下垂,老了干枯脱落,将落不落挂在树上时像一尊雕塑,很有意境。一只枯叶片可做一顿饭,椰子老了垂落,还得小心被砸到头。


可怎么画呢?不好画。我查了一下画椰树的高手,作品极其平庸,可能是我没找到真正的佳作,又或许都是些甜兮兮的旅游画,画面上椰树立在海岸,旁边是大海、沙滩、帆船之类的。


打动我的是椰林的氛围,感觉像一台大戏正在这林中上演,光影迷离,各种角色轮番登场,“又见森林又见树木”,重点是“光影”,有一种德·库宁飞动笔触的抽象,其氛围又如罗斯科隐喻的天堂……


我找不到方向,读了那么多速写书,都不是我想要的。还是那句老话,椰林本无路,走的人多了,更没有路,想怎么画就怎么画才是王道…… 

下午时光柔软,喝茶发呆,无所事事,光阴慢流。我听不懂周遭的乡音,却喜欢被一种厚厚的“陌生”包裹,用眼睛描绘着这岁月静好的画面。面对大海,它会带给我们许许多多的惊喜和灵感。那时就会忘掉一切投入创作表现中去,新的构图、新的形式会不断地跃然画面上,情绪也会随着构成、节奏以及形、色和笔触自然地注入画面之中。动情是艺术创作的契机,只有情绪饱满时作画,其相应的形式因素才会富于情感倾向。当我看到不同景色、听到不同音乐的时候,心里会产生异样的感觉,此时涂画出的线条和色彩会随情绪的波动流于笔端,从而表现出不同的视觉符号,情感的信息也会因笔触变化弥漫于画面。


- 关于我们 -

行脚成都所刊发文章,署名者版权归作者所有,投稿行脚成都,默认原创首发。未有署名者,系行脚成都编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小红书 @行脚成都

今日头条@行脚成都

百家号@行脚成都


天府文化  成都记忆
  赐稿邮箱 20801640@qq.com

行脚成都
到成都街头走走看看,体验并分享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