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障者有声语言表达课第四章

文摘   2024-11-01 00:00   四川  

4

ChapterⅣ

第四章 节奏


第一课时 节奏的基本认识

1.自然节奏与艺术节奏

2.艺术节奏的实质与表现形式

3.艺术节奏的特征

      各位小伙伴们,大家好!欢迎收听由视障者公众号和成都锦城学院共同打造的线上公益课程。该课程的练习资料以及有声语言课程的创作思路,参考自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编著的《播音主持创作基础》,在此鸣谢。

      我是本周的主讲人汪晓蝶,本周课程教案由李枝黏编写,音频由谭可心剪辑制作。我们将分为三个课时来讲解第四周的内容。无论在自然界,还是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以及艺术创作的领域,节奏无处不在。它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尤其对艺术的创作与鉴赏至关重要。节奏仿佛包罗万象,但又一言难尽。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没有对节奏形成一个比较统一的认识。因此,我们十分有必要对节奏的相关概念进行梳理与辨析。


1.自然节奏与艺术节奏

      我们认为,节奏分为自然节奏和艺术节奏两大类。

      所谓自然节奏,是指现实世界中一切有规律的运动和变化。如自然界中,寒来暑往、日出日落、花开花谢、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春种秋收等等。

      艺术节奏,在艺术创作和鉴赏中有着特殊而重要的作用。在音乐中,节奏是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音符,轻重缓急的变化和重复;在舞蹈艺术中,节奏是指融入情感的肢体动作的快慢,具有韵律感等等。

      巧妙地运用和创造艺术节奏,会带来引人入胜而又耐人寻味的美感,从而吸引着着人们探寻其内容和情感、气韵和意味。


2.艺术节奏的实质与表现形式

      长期以来,人们对于节奏之所以众说纷纭,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混淆了自然节奏同艺术节奏的区别;二是把节奏(尤其是艺术节奏)的表现形式当成了节奏的实质。

      艺术创作的核心目的是抒情,是“心之动”,因此,艺术节奏与人的情感紧密相关,是为了接受者内心情感起伏的需要、审美目的的需要。


例如:

朗读:“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朗诵:“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大家可以通过示例感受普通的朗读和有节奏变化的朗诵所呈现出的艺术作品的区别)


      所以我们认为,情感的起伏才是艺术节奏的实质。至于各门类艺术中所表现出来的、复合、强弱、长短、快慢、明暗、虚实、粗细、浓缩、疏密以及力度、幅度、层次等等,都是艺术节奏的表现形式。


3.艺术的节奏特征

(一)多重统一

      艺术节奏在感知上是多重统一的。

     作为表现情感起伏的艺术节奏,它首先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自然万物中的一切有规律的运动和变化,都是客观存在的,都是按照自己的规律在运动的,如冬去春来,日月更替,潮涨潮落;世上的万物生灵,在亿万年的进化中,也会适应自然的节奏,花开花谢,北雁南飞,春生秋储,繁衍生息,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自然节奏,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管有没有人欣赏,它都年复一年,依然如此。但是,只有人类,不仅适应着自然的节奏,还会赋予它特殊的情感,例如看到花开花谢,就会想到年华易老;看到春水东流,则不禁感叹逝者如斯。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比如我们看到“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则会有“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看到“春和景明,波澜不惊......岸芷汀兰,郁郁青青”则会有“心旷神怡......其喜洋洋者矣”。


      可见,人类的主观情感是受客观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影响的,是客观刺激的反应。所谓“触景生情”,正表明情与景的关系。

      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经常利用自然节奏来抒发情感或用来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自然节奏一旦被艺术家运用,同人的情感相结合,就成了变化万千的充满魅力的艺术节奏了。   

比如客观存在的风雨交加和电闪雷鸣,既可以表现主观世界矛盾的激化,也可以表现坚定的信心;蛙叫、蝉鸣既可以表现心烦意乱,也可以表现安静舒适。(后期搭配上闪电、蛙叫、蝉鸣的声音,直观感受、体会)


(二)对比照应

      艺术的节奏,是指在艺术作品中,各种对比成分和变化因素连续不断交替所构成的一种有规律的完整有序的运动形式。这种交替,就是对比照应。

      在艺术创作中,人们十分重视一张一弛、一起一伏的妙用。弛是为了张,伏是为了起,反之亦然。对比,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更易于为人觉察感知。


例如:

朗读:“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朗诵:“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大家可以通过示例感受朗读与朗诵节奏张弛起伏的不同)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重点是要劝大家“莫使金樽空对月”那么我们就需要欲抑先扬,“人生得意须尽欢”要扬起来,一开头就要把气势拿出来。根据理解,“天生我材必有用”这句话一定是坚定的,有信心的。我们要整体去理解语句的意思,在理解了之后,再去判断语句之中张弛起合的位置。


课后练习:《将进酒》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第二课时 播音节奏及其类型

1.播音节奏的含义

2.播音节奏的基本类型 

      各位小伙伴们,大家好!欢迎收听由视障者公众号和成都锦城学院共同打造的线上公益课程。回顾上一节课,我们知道了节奏的概念,但是要使我们的节奏表达准确,那下一步就是要把握各个语句所包含的具体节奏,我们将从①播音节奏的含义;②播音节奏的基本类型,这两方面着手讨论。


1.播音节奏的含义

(一)播音节奏的定义

      在播音中,节奏是由整个文本产生的,创作主体思想感情的波澜起伏所造成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声音形式的回环往复。

(二)对播音节奏定义的理解

1) 播音节奏的核心是声音形式的“回环往复。”

      节奏是要素有秩序的律动,所以,声音形式的“回环往复”是播音节奏的核心。在播音创作中,没有两个以上具有相似特点的声音形式的呼应、反复,是无节奏可言的。所谓“相似特点的声音形式”,就是指相似的语气、相似的语势和相似的转换形式。这些相似性一般反映在重点语句、重点段落和重点层次之中。它们的反复出现,构成了回环往复的节奏特征,所以,具有一定特点的声音形式在语流中回环往复,才能使人感应到某种鲜明的节奏。


示例:《再别康桥》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大家可以感受到这首作品当中,开头与结尾在节奏上的处理是完全相同的,形成了回环往复的结构形态,这样的处理可以使得诗歌具有节奏美、音韵美)


2)播音节奏的声音形式是抑扬顿挫、轻重缓急。

      在我们的语流中,抑扬顿挫、轻重缓急、高低强弱、快慢停连等声音形式组成播音节奏的基本要素。它们通过承续、分合、对比等多样的变化组合,形成回环往复的有序的律动,形成播音节奏的存在形式。


3)“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依据是创作主体思想感情的波澜起伏。

      播音节奏是艺术节奏的一种,也就是说,声音形式的变化必须要有内心的依据。

      播音节奏外在的表现,是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声音形式的回环往复。但这种变化的声音形式,不是凭空而来的,也不是创作者为了变化而变化,它是以创作主体的思想感情运动为依据的。

      对于播音员主持人来说,一方面通过对内容与形式的整体把握,使创作依据与创作氛围等相关因素的关系了然于心,成为播音“有感而发”的客观依据;另一方面还应有“由衷而发”的主观意向,能够能动地接受创作依据的刺激,使自己的思想情感处于积极的运动状态,产生生理节奏的适度变化,唤起心理节奏的相应变化。情真意切,才会有“思想情感的波澜起伏”。而这“波澜起伏”的体验越是精确,它们从口头上表达出来的时候,就越需要节奏这种表现形式来体现。


2.播音节奏的基本类型

      播音节奏的类型,一般是从声音形式的强弱、起伏、快慢等方面的变化来归类的。相同的节奏类型,   表现为有较多相似特点的声音形式。运用节奏时,一方面要掌握节奏的基本类型,以确保思想感情的表现准确、鲜明、完整;另一方面也要注意节奏的丰富和变化,以烘托思想感情变化的层次,增强生动感人的力量。

      我们通常把节奏分为六种基本类型:轻快型、凝重型、低沉型、高亢型、舒缓型和紧张型。这六种类型,主要是从声音形式的速度快慢、力度强弱和亮度的明暗虚实等方面的特点来划分的。各节奏类型的具体特点只是轮廓上的大体相似,并没有刻板划一的模式。

      这六种节奏类型声音形式上的特点简要分析如下:


(一)轻快型

      多扬少抑,声轻不着力,语流中顿挫少,且顿挫时间短暂,语速较快,轻巧明丽,有一定的跳跃感。全篇重点处基本语气、基本转换,都比较轻快。


典型例稿:《珍珠鸟》

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放在一个简易的竹条编成的笼子里,笼内还有一卷干草,那是小鸟舒适又温暖的巢。有人说,这是一种怕人的鸟。我把它挂在窗前。那儿还有大盆异常茂盛的法国吊兰。我便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它们就像躲进深幽的丛林一样安全,从中传出的笛儿般又细又亮的叫声,也就格外轻松自在了。小鸟的影子就在这中间隐约闪动,看不完整,有时连笼子也看不出, 却见它们可爱的鲜红小嘴从绿叶中伸出来。


(二)凝重型

      多抑少扬,多重少轻,音强而着力,色彩多浓重,语势较平稳,顿挫较多,且时间较长,语速偏慢。重点处的基本语气、基本转换都显得分量较重。


典型例稿:《草地夜行》

茫茫的草海,一眼望不到边。大队人马已经过去了,留下一条踩得稀烂的路,一直伸向远方。干粮早就吃光了,皮带也煮着吃了。我空着肚子,拖着两条僵硬的腿,一步一挨地向前走着。背上的枪和子弹就像一座山似的,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唉,就是在这稀泥地上躺一会儿也好啊!


(三)低沉型

      声音偏暗偏沉,语势多为下山类,句尾落点多显沉重;语速较缓。重点处的基本语气,基本转换多偏于沉缓。


典型例稿:《十里长街送总理》

      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路那样长,人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一对青年夫妇,丈夫抱着小女儿,妻子领着六七岁的儿子,他们挤下了人行道,探着身子张望。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


(四)高亢型

      声多明亮高昂,语势多为上山类,峰峰 紧连,扬而更扬,势不可焉,语速偏快,重点处的基本语气、基本转换都带有昂扬积极的特点。


典型例稿:《海燕》

      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雷声轰隆。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吼。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


(五)舒缓型

      声多轻松明朗,略高但不着力,语势有跌宕但多轻柔舒展,语速徐缓。重点处的基本语气、基本转换都显得舒展徐缓。


典型例稿:《桂林山水甲天下》

人们都说:“我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崖在后移。


(六)紧张型

      声音多扬少抑,多重少轻,语速快,气较促,顿挫短暂,语言密度大。重点处的基本语气、基本转换都较急促、紧张。


典型例稿:《麻雀》

我打猎回来,走在林荫路上。猎狗跑在我的前面。突然,我的猎狗放慢脚步,悄悄地向前走,好像嗅到了前面有什么野物。风猛烈地摇撼着路旁的白桦树。我顺着林荫路望去,看见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分明是刚出生不久,从巢里掉下来的。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这六种节奏类型声音形式的特点,只是概略地反映其具有代表性的规律,实际上每个类型都还包含有许多不同的变化。我们对节奏的类型进行基本的分类,分析了解不同类型节奏在声音形式上的典型特点,有利于我们对节奏声音形式的感知和驾驭。

课后练习:《桂林山水甲天下》(节选)

人们都说:“我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崖在后移。



第三课时 播音节奏的形成

1.形成播音节奏的技巧——转换

各位小伙伴们,大家好!欢迎收听由视障者公众号和成都锦城学院共同打造的线上公益课程。今天是第四章节节奏的最后一个课时——播音节奏的形成。


(一)语言转换的基本类型

      语言的转换,既包括内容和感情色彩上有明显反差的转折过程,也包括前后感情色彩基本一致,只是从不同的角度,不断积累、逐步深化感情的变化过程。

      在这两个过程中,语言转换从转换的速度上可分为突转和渐转;从情感的幅度上可分为大转和小转。 


1.突转

      突转是转换速度较快的一种语言转换形式,一般在内容发生较大、较明显的变化时采用。突转往往用在句与句,或段与段之间,较少出现在句子中。

如《麻雀》中的一段:

      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唤了唤,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树上扑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

      这两句之间的转换就是突转。第一句,“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语速由缓渐快,语气渐低沉,情绪渐紧张,而第二句,老麻雀的出现,是突然间的事,说时迟,那时快,出乎人们的意料。这两段之间的停顿很短,迅速由低沉的色彩转换为紧张扬起的色彩。 


2.渐转

      渐转指声音形式转换时采用缓转慢回的办法,往往在比较统一而略有变化的段落中出现。

如《春》里描绘春草的一段: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这段文字的节奏十分轻快。人们带着欣喜的心情,发现春天,扑向春天,享受春天,充满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清新气息。这短短的几行字,细致的观察、细腻的心理活动,有一个由静到动,又由动到静的内心变化过程。这段话中声音转换适宜用渐转的方式,渐渐地在“慢”中渗入“快”,在“轻”中渗入“强”,逐步增强,到最后一句,再转成“轻悄悄”“软绵绵”,形成这一段轻快的节奏。


3.大转

      大转与突转有类似的地方,同是声音形式的明显转换,不过,大转一般用在前后内容衔接不是那么紧凑的地方,语速没有突转那么快。尤其是在同一段落中,如果句与句之间前后独立性较强,有着明显的转换,那么转换前的停顿有时甚至长于段落间的停顿。

如《麻雀》中的一段:

      ①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②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扑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③它蓬起了全身的羽毛,样子很难看,绝望地尖叫着。④在它看来,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⑤可是它不能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股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这一段总共五句话,是全篇的高潮。如前所述,②句承接①句,是突转;③句紧承②句,是全篇最紧张、分量最重的部分;⑤句是全篇的“文眼”,是主题的升华,所以,④句“在它看来,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这是极其高明的一笔,在连续的紧张中渗入一句舒缓,为最后一句一气呵成、感奋激越地升华主题作铺垫。所以,④句和③句之间的转换语速没有那么快,不像①②句之间那么突如其来。这里的转换就是大转,而不是突转。


4.小转

      小转是指在转换时也采用缓转慢回的办法,这种转换前后的色彩未必是统一的,往往是有着转折关系的,但幅度不大,主要是分寸尺度上的变化,多用在语句之间或语句当中。

如《故都的秋》中的一段: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央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池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

      这一段中“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秋的味,秋的色 ”,这几处转换,前后的色彩未必统一, 虽有转折关系但幅度不大,主要是分寸尺度上的变化。所以这几处都是小转。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突转和大转,往往在转换前后色彩变化明显,或猛然转折,或突然进发,或者大力推进,而且一般转换之前的内容是铺垫、映衬,转换之后的内容是重点。它们的区别在于突转偏重于转换速度之快,大转偏重于转换幅度之大。这两种转换类型都给人以陡转突折的生理和心理感受,从而增强了有声语言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渐转和小转,往往是转换前后的内容一般没有明显的主次之别,多处于并列或递进的关系中,转换前后虽有色彩变化,但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基本属于同类色彩,因而语言的转换主要呈现出变化的层次性。它们的区别是:渐转,是对比因素的渐次渗,有一定的数量并列,多用于句中、句间;而小转,则偏重于转换幅度上的特点,多用于不同色彩间的轻度转换。这两种转换类型都给人以渐转慢回的感觉,能十分具体、细腻地表现作品内部节奏变化的动态过程,因而也同样能增强有声语言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突转、渐转、大转和小转,这些转换类型的运用,要看文本的具体内容、具体的思想感情运动方向和状态而定。在具体的语言表达中,这些类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依据思想感情的运动节奏,合情合理而又巧妙地作出语言形式上的转换处理,既可以某一种转换为主,也可是多种转换类型的综合运用。这样的播音节奏才是自然可信的,也才能起到强化感情、吸引听众的作用。

接下来进行一个课后小练习,练习要求:先跟着老师读一遍,然后再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读一遍。


课后练习:

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扑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它蓬起了全身的羽毛,样子很难看,绝望地尖叫着。在它看来,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可是它不能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股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节选自《麻雀》)

单元测试:

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雷声轰隆。  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吼。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

(节选自《海燕》)

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放在一个简易的竹条编成的笼子里,笼内还有一卷干草,那是小鸟舒适又温暖的巢。有人说,这是一种怕人的鸟。我把它挂在窗前。那儿还有大盆异常茂盛的法国吊兰。我便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它们就像躲进深幽的丛林一样安全,从中传出的笛儿般又细又亮的叫声,也就格外轻松自在了。小鸟的影子就在这中间隐约闪动,看不完整,有时连笼子也看不出,却见它们可爱的鲜红小嘴从绿叶中伸出来。(节选自《珍珠鸟》)

   

到这里我们关于节奏的课程内容就结束了,我们下节课再会!


第四章 拓展

《第一场雪》
这是入冬以来,胶东半岛上第一场雪。

雪纷纷扬扬,下得很大。开始还伴着一阵儿小雨,不久就只见大片大片的雪花,从彤云密布的天空中飘落下来。地面上一会儿就白了。冬天的山村,到了夜里就万籁俱寂,只听得雪花簌簌地不断往下落,树木的枯枝被雪压断了,偶尔咯吱一声响。

大雪整整下了一夜。今天早晨,天放晴了,太阳出来了。推开门一看,嗬!好大的雪啊!山川、河流、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而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上,则挂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一阵风吹来,树枝轻轻地摇晃,美丽的银条儿和雪球儿簌簌地落下来,玉屑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映着清晨的阳光,显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大街上的积雪足有一尺多深,人踩上去,脚底下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一群群孩子在雪地里堆雪人,掷雪球,那欢乐的叫喊声,把树枝上的雪都震落下来了。


文章解析:

《第一场雪》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散文。作者用生动的语言为我们勾画了一幅雪景图,再现了三年自然灾害后的1962年胶东半岛的第一场雪,以及作者联想到的“瑞雪兆丰年”这一喜人景象。字里行间洋溢着喜悦之情。以下是对本文朗读的详细解析:

首先要注意对情景的感受,再朗读该文章时,需要注意对情境的投入,让自己有身临其境之感。整体情感基调:赞美、喜悦、富于想象。

各情节感情变化:

第一段:加入回忆感,再把时间拉回现在,注意叙述声音变化,同时着重在对感受的叙述上,例如“寒风刮起来了”,就可以将自己身处寒风下的声音状态带入,在结尾时加入更多情感,例如多年老友再次相见的喜悦之感。

第二段:对现在事实情况的描述,加入好奇,惊喜的感觉

第三段:与第二段相同,但是注意语气变化,从对雪的听见,到对雪切实的感受

第一段

用轻柔、期待或略带惊喜的语气开始,为听众描绘一个即将揭开神秘面纱的雪世界。初始语速可稍慢,营造静谧、等待的氛围。随着描述雪的开始,语调可以逐渐上扬,表达兴奋和期待。“第一场雪”等关键词应给予适当重音,强调其特殊性和重要性。

第二段

利用丰富的想象力,通过声音的高低、快慢、强弱变化,将雪花飘落、覆盖大地的景象生动展现。根据描述的内容调整节奏,如雪花轻盈飘落时语速放缓,雪势增大时语速可稍快。通过声音传达对雪景的喜爱和赞叹,让听众仿佛置身于银装素裹的世界中。在关键转折或美景描绘后适当停顿,给予听众思考和感受的空间。

第三段

用更加深情、温柔的语调,表达对雪后世界的宁静、纯洁之美的赞叹。:尝试在朗诵中融入一定的旋律感,让声音如同悠扬的音乐,轻轻拂过听众的心田。如果文本中有提及雪前与雪后的对比,可以通过语速、音量的变化来强化这种对比效果。引导听众产生情感共鸣,让他们感受到作者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敬畏。

第四章的全部


END


From

教案编写  李枝黏 吴昊

  课程讲解  汪晓蝶 王欣宇

  音频制作  谭可心 王欣宇

       审核  陈才涛 周宏彬

       排版  郑幸欣 周宏彬



视障者
关注我们,你将获得视障圈的麻辣资讯,主播的奇葩解说、名师精品课程、视障用品最新动态,满满的全是干货,携手同行,共创新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