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阿冇2024年10月25日,财政部公开前三季度财政收支情况,一组数据引人注目:1—9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3059亿元,同比下降2.2%其中,全国税收收入131715亿元,同比下降5.3%;非税收入31344亿元,同比增长13.5%在税收收入下降的同时,非税收入大幅增长,什么信号?事实上,从非税收入占公共预算收入比重来看,2024年前三季度已经达到19.22%。如果这个比例维持到全年,将打破过去20年的历史纪录。非税收入,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和单位依法利用行政权力、政府信誉、国家资源、国有资产或提供特定公共服务征收、收取、提取、募集的除税收和政府债务收入以外的财政收入。根据财政部编制的《2025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下有八个非税收入项目,分别是:过去20年来,非税收入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的占比,整体呈上升趋势。在2006年以前,这个比重不超过10%。2015年(17.96)、2016年(18.32%)、2019年(17.01%)、2022年(18.18%)
可见,今年非税收入的占比虽然创下新高,但同比历史高峰年份,起伏并不大。
若论同比增长,今年非税收入的增速也并非名列前茅。过去20年来,非税收入同比增速多次突破20%、30%甚至40%。2015年以后,随着财政收入基数增大,增速有所放缓,但也在2019年、2022年突破了20%。从全国范围来看,非税收入的涨幅表现,不算非常意外。不过,要是具体看各省的数据,就会发现有些省份的非税收入占比相当高。截止目前,至少有13个省市公布了今年前三季度的财政收支数据。当中,除了北京(15.7%)的非税收入比重低于全国水平以外,其余省市的非税收入比重均在20%以上。
比重最高的是吉林省,达到了41.48%,接近一半,增速更是达到了32.9%。
广西、黑龙江、贵州三个省份(自治区)也都超过了40%。比重介于30%~40%的则有5个省份,分别是江西(37.9%)、重庆(39.4%)、湖南(39%)、甘肃(36.6%)、云南(34.1%)、山西(31.87%)。在上半年公布具体数据的省市中,非税收入比重超过40%的有四个,从高到低依次是河北(45.9%)、福建(42.3%)、新疆(42.13%)、广西(40.62%)。介于30%~40%的有山东、四川、河南、湖南、江西、山西、辽宁、重庆、云南、贵州、黑龙江、吉林、甘肃等13个省市。从增速来看,上半年,全国的非税收入同比增速是11.7%,同期至少有14个都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江苏、吉林、重庆都超过了30%,山西、新疆、甘肃、青海则超过了20%。
要知道,当中不少省市上半年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都没怎么增长,甚至出现了负增长。
比如江苏,上半年公共预算收入只有2.2%的增长,非税收入增速却达到了惊人的33.1%。山西更甚,上半年公共预算收入减少了10.93%,非税收入增速还是超过了20%。比如在今年8月公布的2023年财政审计报告中,河北省审计厅提到,全省有55个县非税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例超过50%;32个县国有资产处置收入占非税收入比重超50%,其中,8个县占比超80%,最高达94.82%;6个县国有资产处置收入超过了税收收入。多地非税收入的占比居高不下,到底意味着什么?非税收入,又是如何实现迅猛增长的呢?在全国层面上,财政部做出了权威的解释,今年前三季度非税收入的增长主要是因为:各级政府多渠道盘活国有资源资产,带动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和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增加,两项合计拉高非税收入增幅10.8个百分点。其中,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反映的是有偿转让国有资源(资产)使用费而取得的收入,比如出租车经营权有偿转让和转让收入、矿产资源专项收入、海域使用金收入、城市道路收费权收入等。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则反映的是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机构履行出资人指责的企业上缴的国有资本收益,包括中国人民银行、国资金融企业、烟草企业等的利润收入等。总结起来,就是想办法从国有资源、资本身上“出羊毛”。据界面新闻报道,根据财通证券的研究,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在非税收入中占比最大,接近40%;国有资本经营收入的弹性较大,在财政收入压力较大的年份,财政通过增加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央企上缴利润来支撑收入的可持续性。比如,在2015、2019和2022年,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增速均明显跃升。举个例子,前三季度新疆在公布非税收入数据时就提到: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同比增长30.2%,增幅较1—8月扩大0.3个百分点,主要是矿业权出让收益大幅增长带动。9月当月,全区矿业权出让收益完成8.5亿元,同比增长1.6倍。据公开报道,今年以来,新疆加大了矿业权出让项目的宣传推介力度,分别于6月、9月和10月举办了三场矿业推介会,共推介出让区块487个,吸引了全国近千涉矿企业参会,掀起业界赴疆投资矿业热潮。华福证券发布的研究报告《盘活地方国有资产或成为化债重要路径之一》提到,近年来,各省在增加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方面进程明显加快。2023年,吉林、内蒙古、陕西和湖北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同比增速在50%以上。比如黑龙江,有个说法是“6增2降”。拉动其上半年非税收入增长的两大动力,一是罚没收入,增长26.5%,这主要得益于纪检监察和法院罚没收入增加;二是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增长11.3%,主要是各地落实一揽子化债方案,加大资源资产处理力度带动。吉林也有类似的情况。前三季度,吉林省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和罚没收入分别大涨50.4%和66.4%,前者得益于资源资产处置力度加大,后者是因为公安大案要案罚没收入的集中缴库。
地方为什么要费尽心思挖潜,提高非税收入?原因也很简单。一位县区财政部门负责人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时就表示,税收增幅放缓时,就需要从非税挖潜进行一部分弥补,以寻求地方财政增长。在公布今年上半年财政数据时,江苏省就提到,非税收入能实现增长,主要是通过“多渠道盘活资源资产、挖潜增收”,原因正是为了“弥补税收收入减收缺口”。目前看来,不少省份实现非税收入增长的手段还是靠“卖”,卖经营权,卖旧设备,卖不良资产。短期内,非税收入迅猛增长可以为财政增收提供支撑,缓解地方财政收支压力。但从长远来看,地方也认识到了这类收入的不稳定,其可持续性面临考验。以重庆为例,2024年上半年,重庆非税收入506亿元,增长31.2%。《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2024年1—6月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中提到,非税收入增长主要是扎实推进“三攻坚一盘活”改革,资产处置收入增长较快的结果。这份报告就明确提到,“后期可处置资产减少,非税收入高增长难以持续,财政收入稳定增长面临较大压力。”据知识经济杂志报道,今年1-5月,重庆联交所集团通过建立资产台账有效盘活不同类型存量资产项目1899宗,交易金额33.67亿元,所涉存量资产包括房产、停车位、废旧设备、区域经营权等。其中,42处共5688个停车位的20年经营权以3.82亿元成交。20年的经营权一次性交出去了,接下来怎么办呢?显然必须要想其他的更多办法。上述华福证券发布的研究报告提到,目前存量国有资产盘活的可为空间,仍然不小。一方面,国有资产呈高速增长态势。从2019年到2023年,国有企业资产从233.9万亿增长到371.9万亿,年均增速为12.3%;另一方面,国有资产占全国规上企业资产的比重也在不断扩大,从2019年的94.2%提升到了2023年的99.5%。目前我国基础设施存量资产超380万亿元,其中约30-40%属于有经营性收入的基础设施资产,合计超过百万亿元;而且我国每年还有约20万亿元的新增基础设施投资。乐观估计,国有资产资源的盘活,虽然面临压力,但还将继续发挥扩大非税收入的潜力。中产必须要调整预期了。楼市救市、地缘关系、整个社会的变化,都影响我们每一个人的决策。加入智谷趋势内部研判,每周收获一次对世界资讯的认知与独到判断,胡润TOP10的智谷趋势 三十多位研究员 辅助大家,去理解资讯背后的趋势和本质变化。参考资料
界面新闻:前7个月非税收入上涨12%,成为地方重要财政收入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