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国际会议(2024)在苏州成功举办 设计学院院长作主旨报告

文摘   2024-11-07 16:00   江苏  
10月26-27日,由苏州科技大学与西交利物浦大学、利物浦大学、苏州名城保护集团共同主办的第四届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国际会议(2024)在苏州桃花坞美术馆召开。本次会议由苏州科技大学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研究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西交利物浦大学设计学院、西交利物浦大学文化传播与社会研究中心承办,会议以“文化遗产韧性:挑战与应对”为主题,邀请国内外专家进行广泛讨论,集思广益为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示范区建设提供可借鉴经验。

苏州科技大学校长顾菊平、西交利物浦大学设计学院院长Marc Aurel Schnabel、苏州名城保护集团总经理王晋分别代表主办方致辞,苏州科技大学副校长肖洋、苏州市资规局、住建局、姑苏区古保委相关领导,江苏省城市规划研究会历史保护专委会、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学院、苏州规划院、清华同衡长三角分院等单位的代表出席了开幕式。来自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和研究生200余人参加了会议,线上直播累计吸引了近万人次的广泛参与。

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王建国教授作了历史城镇文化遗产保护的多尺度实践》的主题报告。

王建国院士作主题报告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清华大学张杰教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同济大学周俭教授,西交利物浦大学Marc Aurel Schnabel教授,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防火研究所副总工肖泽南研究员,英国利物浦大学Barry Godfrey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Johannes Widodo副教授,苏州科技大学王勇教授分别作了主旨报告会议从100余篇征文中优选评选了9篇优秀论文并颁奖,同步进行了论文墙报展示。

Marc Aurel Schnabel教授作主旨报告

Marc Aurel Schnabel教授的报告主题为《沉浸式遗产:文化遗产意义的建构》。

他强调,数字设计在文化遗产保护与更新中不仅仅是技术手段,更是一种让我们如何看待设计、如何看待遗产和如何在遗产管理中拥有不同角色的创新设计思维模式。

他说:“数字技术既是一种真实的技术,也具有虚拟性。作为设计师,我们要通过数字技术这一媒介去和实际环境进行互动,探索遗产的定义及其变化。”

Schnabel教授展示了数字设计如何将文化遗产体验从“工具”提升为“沉浸式参与”。他介绍了戈登威尔逊公寓的虚拟现实体验,它一栋历史悠久的建筑,通过对其建立数字模型、导入收集的历史故事,便可以通过虚拟环境看到建筑原来的样子,呈现了如何通过沉浸式技术还原建筑历史氛围。他还引用了“游戏玩家博物馆”案例,提出游戏环境中的无中介互动能够让用户自然地理解和体验文化遗产价值。

此外,Schnabel教授还将理论应用于中国设计实践,以辽宁大孤山铁矿更新为例,阐明了工业遗产是城市空间结构和产业发展演变的物化载体和历史见证,是重要的“城市名片”,也是“读城市”的重要支撑。

“创新的数字手段能够为人们解读城市历史、理解城市演变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他说。

张杰教授在线作主旨报告

周俭教授作主旨报告

肖泽南研究员作主旨报告

Barry Godfrey教授作主旨报告

Johannes Widodo副教授作主旨报告

王勇教授作主旨报告


27日上午,47位学者分别从世界遗产城市韧性与挑战、文化遗产韧性与可持续发展、城乡文化遗产管理挑战与应对文化遗产韧性与数字化应对等方面在4个分论坛会场交流了文化遗产保护的最新研究成果。下午部分与会学者考察了32号街坊,了解苏州古城保护和更新实践。
作为本次会议的共同主办单位,西交利物浦大学展示了本校学者在文化遗产研究领域持续的研究投入与跨文化交流合作,进一步扩大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国际学术影响力,以文化遗产与韧性城市的视角研究以贡献可持续城市化的科研重点方向。

图文来源: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研究院

西交利物浦大学设计学院
西交利物浦大学设计学院由建筑系、土木工程系、工业设计系、城市规划与设计系组成,本公众号发布学院及各院系相关的新闻、活动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