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人舊注補正·海珊詩鈔注(上)

旅行   2024-10-26 08:00   福建  

卷一

《少年行》“卻笑南陽鄧仲華,封侯年已二十四。”

注曰:“鄧仲華:漢光武帝功臣鄧禹,字仲華,拜大司徒,封高密侯,圖像雲臺。”

按:《後漢書》卷十六:“是月,光武即位於鄗,使使者持節拜禹為大司徒。策曰:‘制詔前將軍禹:深執忠孝,與朕謀謨帷幄,決勝千里。孔子曰:“自吾有回,門人日親。”斬將破軍,平定山西,功效尤著。百姓不親,五品不訓,汝作司徒,敬敷五教,五教在寬。今遣奉車都尉授印綬,封為酇侯,食邑萬戶。敬之哉!’禹時年二十四。”


《薤露》“風悲白楊。”

注曰:“白楊:產北方,多種於墳墓,葉大,雖微風亦蕭蕭有聲,聽之悽然。”

按:《古詩十九首》其十四:“白楊多悲風,蕭蕭愁殺人”。


《君馬黃》“一鳴斥。”

無注。

按:《新唐書》卷二百二十三上:“(李林甫)因以語動其餘曰:‘明主在上,群臣將順不暇,亦何所論?君等獨不見立仗馬乎,終日無聲,而飫三品芻豆;一鳴,則黜之矣。後雖欲不鳴,得乎?’”


《猛虎行》“舂長戈,抨強弩。”

無注。

按:李長吉《猛虎行》詩:“長戈莫舂,長(一作彊)弩莫抨。”


《萬松嶺弔宋故宮》“家居撞壞纖兒手”。

無注。

按:《晉書》卷七十七:“時會稽王道子以少年專政,委任群小,(陸)納望闕而歎曰:‘好家居,纖兒欲撞壞之邪!’”


“幽蘭轉眼院成灰。”

無注。

按:《金史》卷十八:“帝自縊于幽蘭軒。末帝退保子城,聞帝崩,率群臣入哭,謚曰哀宗。哭奠未畢,城潰,諸禁近舉火焚之,奉御絳山收哀宗骨瘞之汝水上。”


“馬蹄踏殘起輦谷”。

注曰:“起輦谷:在鳳凰山。皇帝出行,發軔於此,故名。”

按:《元史》卷一:“己丑,(鐵木真)崩于薩里川哈老徒之行宮。臨崩謂左右曰:‘……’言訖而崩,壽六十六。葬起輦谷。”○《黑韃事略》:“其墓無塚,以馬踐蹂,使平如平地。若忒沒真之墓,則插矢以為垣,邏騎以為衛。”


《重陽庵宋理宗酒甕》“白雁聲寒落天半。”

無注。

按:《西湖志餘》:“先是,臨安有謠云:‘江南若破,白雁來過。’蓋伯顏之讖也。”


“傷心帝魄醉穹廬,竟作高車月氐首。”

注曰:“徽、欽二宗被俘北庭,作了高車、月氏等降王之首,於穹廬中受青衣行酒的侮辱。”

按:《史記·大宛列傳》:“是時天子問匈奴降者,皆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頭為飲器,月氏遁逃而常怨仇匈奴,無與共擊之。”○《明史》卷一百七十三:“夏人楊輦真珈為江南總攝,悉掘徽宗以下諸陵,攫取金寶,裒帝后遺骨,瘞於杭之故宮,築浮屠其上,名曰鎮南,以示厭勝,又截理宗顱骨為飲器。”


《落葉》“一樣婆挲生意盡,未須老淚灑金城。”

注曰:“金城:漢郡名,金甘肅蘭州附近。庾信《周車騎將軍賀婁公神道碑》:‘塗登石紐,路入金城。’”

按:庾子山《枯樹賦》:“此樹婆娑,生意盡矣。”○《世說新語》卷上:“桓公北征經金城,見前為琅邪時種柳,皆已十圍,慨然曰:‘木猶如此,人何以堪!’”


《南潯謝文若王蕙如過訪東圃》“應無應有江僧安。”

注以為用《南史》江紑事。

按:《南史》卷三十六:“江智深,夷之弟子也。父僧安,宋太子中庶子。……時諮議參軍謝莊、主簿沈懷文與智深友善,懷文每稱曰:‘人所應有盡有、所應無盡無者,其江智深乎。’”此乃江智深事,非江僧安,海珊誤用。


《為周秀才振之題停車坐愛楓林晚圖》“亦有阪叱馭。”

注曰:“《漢書·文帝紀》:文帝從霸陵欲西馳下峻阪,袁盎諫乃止。”

按:《漢書·趙尹韓張兩王傳》:“先是,琅邪王陽為益州刺史,行部至邛郲九折阪,歎曰:‘奉先人遺體,柰何數乘此險!’後以病去。及(王)尊為刺史,至其阪,問吏曰:‘此非王陽所畏道邪?’吏對曰:‘是。’尊叱其馭曰:‘驅之!王陽為孝子,王尊為忠臣。’”


《題家刑部公所遺雙龍圖》“風吹舶趠天吳泣。”

注但釋“天吳”。

按:蘇東坡《舶趠風》詩序:“吳中梅雨既過,颯然清風彌旬;歲歲如此,湖人謂之舶趠風’。是時海舶初回,云此風自海上與舶俱至云爾。”


《聞陳上舍授衣卻聘書之勸之》“人言天上亦差樂”。

無注。

按:李義山《李賀小傳》:“長吉將死時,忽晝見一緋衣人,駕赤虯,持一板,書若太古篆或霹靂石文者,云當召長吉。長吉了不能讀,欻下榻叩頭,言:‘阿㜷老且病,賀不願去。’緋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樓,立召君為記。天上差樂,不苦也。’”


《同年厲樊榭孝廉納姬》四首其三“犢車轅短麈梢長,擁髻還依時世粧。”

無注。

按:《妒記》:“丞相曹夫人性甚忌,禁制丞相,不得有侍御,乃至左右小人,亦被檢簡,時有妍妙,皆加誚責。王公不能久堪,乃密營別館,眾妾羅列,兒女成行。後元會日,夫人於青臺中,望見兩三兒騎羊,皆端正可念。夫人遙見,甚憐愛之。語婢:‘汝出問,是誰家兒?’給使不達旨,乃答云:‘是第四王等諸郎。’曹氏聞,驚愕大恚。命車駕,將黃門及婢二十人,人持食刀,自出尋討。王公亦遽命駕,飛轡出門,猶患牛遲。乃以左手攀車蘭,右手捉麈尾,以柄助御者打牛,狼狽賓士,劣得先至。蔡司徒聞而笑之,乃故詣王公,謂曰:‘朝廷欲加公九錫,公知不?’王謂信然,自敘謙志。蔡曰:‘不聞餘物,唯聞有短轅犢車,長柄麈尾。’”○《飛燕外傳》:“通德占袖,顧視燭影。以手擁髻,淒然泣下,不勝其悲。”○白樂天《上陽白髮人》詩:“小頭鞋履窄衣裳,青黛點眉眉細長。外人不見見應笑,天寶末年時世妝。”


“正值蓬萊人獻賦,燈前也誦魯靈光。”

注但釋“魯靈光”。

按:《三國志》卷四十:“劉琰字威碩,魯國人也。……車服飲食,號為侈靡,侍婢數十,皆能為聲樂,又悉教誦讀《魯靈光殿賦》。”


《吳興雜謠》四首其四“女學士,女尚書。”

無注。

按:《陳書》卷七:“以宮人有文學者袁大捨等為女學士。”○《後漢書》卷六十六:“今京師囂囂,道路諠譁,言侯覽、曹節、公乘昕、王甫、鄭颯等與趙夫人諸女尚書並亂天下。”章懷太子注:“女尚書,宮內官也。”


“生男惡,生女好。”

無注。

按:老杜《兵車行》:“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


卷二

《五人墓》“五人髑髏血模糊。”

無注。

按:老杜《戲作花卿歌》詩:“子璋髑髏血模糊”。


《尋迷樓遺址》“人生死亦要揚州”。

注但云:“慨歎煬帝死於揚州”。

按:張承吉《縱遊淮南》詩:“人生只合揚州死”。


《過徐州懷蘇文忠公》“羽衣乘月飲黃樓。”

注但釋“羽衣”“黃樓”。

按:蘇東坡《百步洪》詩序:“王定國訪余於彭城。一日,棹小舟,與顏長道攜盼、英、卿三子遊泗水,北上聖女山,南下百步洪,吹笛飲酒,乘月而歸。余時以事不得往,夜著羽衣,佇立於黃樓上,相視而笑,以為李太白死,世間無此樂三百餘年矣。”


《芮芳齋歸自日本長歌紀事》“血濡縷持利匕首”。

無注。

按:《史記·刺客列傳》:“於是太子豫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趙人徐夫人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藥焠之,以試人,血濡縷,人無不立死者。”


“事了拂衣徑歸去”。

無注。

按:李太白《俠客行》詩:“事了拂衣去”。


《吳門客寓友人餉鮮荔枝》“羅襦白玉出新粧”。

無注。

按:蘇東坡《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支》詩:“海山仙人絳羅襦,紅紗中單白玉膚。”


《東阿弔陳思王墓》“詩得父風為老將”。

無注。

按:敖器之《詩評》:“魏武帝如幽燕老將,氣韻沉雄。”


《羊太傅祠》“屋宜門稱詞改戶。”

無注。

按:《晉書》卷三十四:“荊州人為祜諱名,屋室皆以門為稱,改戶曹為辭曹焉。”


《董子祠》“萬古懼長夜,珠囊淪金鏡。”

注引《唐實錄》“千秋節,賜四品以上珠囊金鏡。”

按:《唐子西文錄》:“蜀道館舍壁間題一聯云‘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不知何人詩也。”○《尚書考靈曜》:“天失日月,遺其珠囊。”鄭康成注:“珠,謂五星也。遺其囊者,盈縮失度也。”○《雒書》:“秦失金鏡。”鄭康成注:“金鏡,喻明道也。”


“鄰社笳鼓競。”

無注。

按:曹景宗《光華殿侍宴賦競病韻詩》:“歸來笳鼓競。”


《題同年馮石泓明府課子圖時將之任古田》“累棋作彪子”。

注曰:“蔡邕《司徒袁公夫人馬氏碑》:‘義方之訓,如川之流。俾我小子,蒙昧以彪。’謂化愚蒙為明智。”

按:《南史》卷二十二:“(王)僧虔,金紫光祿大夫僧綽弟也。父曇首,與兄弟集會子孫,任其戲適。僧達跳下地作彪子。時僧虔累十二博棋,既不墜落,亦不重作。僧綽採蠟燭珠為鳳皇,僧達奪取打壞,亦復不惜。”


《送李碧岑上舍歸武定》“誰識魏公孫。”

注以“魏公”為韓琦。

按:《舊唐書》卷一百七十六:“魏謩字申之,鉅鹿人。五代祖文貞公徵,貞觀朝名相。……文宗以謩魏徵之裔,頗奇待之。”


《慎承郡王山水卷子》“吾家清遠富山水”。

注以為廣東清遠縣。

按:海珊乃浙江烏程人,不當以廣東清遠為“吾家”。朱晞顏《吳興雜詠》詩:“吳興山水窟,清遠古今聞。”○《舊唐書》卷四十:“湖州:上。隋吳郡之烏程縣。……天寶元年,改為吳興郡。乾元元年,復為湖州。……烏程:漢縣,屬會稽郡。梁置震州,取震澤為名。隋改湖州,取州東太湖為名。皆治烏程。”


《謁鳳陽守無所遇而歸》“雪大於掌風颼颼”。

無注。

按:貫休《戰城南》詩二首其一:“雪片大如掌。”


卷三

《德壽宮》四首其四“節屆天申百戲呈”。

注但釋“天申節”為“皇帝誕辰”。

按:《宋史》卷二十四:“高宗受命中興全功至德聖神武文昭仁憲孝皇帝,諱構,字德基,徽宗第九子,母曰顯仁皇后韋氏。……建炎元年……五月庚寅朔,帝登壇受命,禮畢慟哭,遙謝二帝,即位于府治。……乙未,以生辰為天申節。”


《釣臺》“先生掉頭不肯住,眼中突兀見天子。”

注但引《後漢書·嚴光傳》事。

按:老杜《送孔巢父謝病歸遊江東兼呈李白》詩:“巢父掉頭不肯住”;《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


《睦州韓蘄王將臺》四首其四“斗量箭鏃身如畫”。

注但以為“指韓世忠身經百戰,身上箭傷如畫。”

按:《江表傳》:“(孫)權把其臂,因流涕交連,字之曰:‘幼平,卿為孤兄弟戰如熊虎,不惜軀命,被創數十,膚如刻畫,孤亦何心不待卿以骨肉之恩,委卿以兵馬之重乎!卿吳之功臣,孤當與卿同榮辱,等休戚。幼平意快為之,勿以寒門自退也。’”


《臨川尋玉茗堂遺址》“衣缽奉茶陵”。

注曰:“茶陵:南宋曾幾,字吉甫、志甫,號茶山居士,贛州人,徙居河南。”

按:“茶陵”謂李東陽“茶陵派”。


《南朝宮詞》十二首其二“大官擔付屠豬會”。

注但以為指宋明帝體肥。

按:《宋書》卷七十二:“太宗嘗忤旨,帝怒,乃裸之,縛其手腳,以杖貫手腳內,使人檐付太官,曰:‘即日屠豬。’”


其三“木槽中飯坑中水”。

注引《南史·寶志傳》“金缽盛飯”語。

按:此仍宋明帝事。《宋書》卷七十二:“嘗以木槽盛飯,內諸雜食,攪令和合,掘地為坑阱,實之以泥水,裸太宗內坑中,和槽食置前,令太宗以口就槽中食,用之為歡笑。”


其十一“還需療妬膳倉庚。”

注但曰:“倉庚,即黃鶯,能療妒。”

按:楊夔《止妒論》;“梁武帝郗后性妒,或言倉庚為膳療妒,遂令茹之,妒果減半。”


《述古》二首其一“蕭斅開尖冢”。

注以為“指南朝蕭齊時之江斅。”

按:《南史》卷四十一:“第七子斅,太清初,為魏興太守。梁州刺史宜豐侯循以為府長史。梁州有古墓名曰‘尖冢’,或云張騫墳,欲有發者,輒聞鼓角與外相拒,椎埋者懼而退。斅謂無此理,求自監督。及開,唯有銀鏤銅鏡方尺。”


其二“祭酒可終身。”

注曰:“祭酒:古時會同饗宴,必尊長先用酒以祭,故凡同列中以齒德相推者曰祭酒。”

按:《南齊書》卷五十二:“世祖即位,轉通直常侍,尋領東觀祭酒。(丘)靈鞠曰:‘久居官不願數遷,使我終身為祭酒,不恨也。’”


“處於不競地,眼大如車輪。”

無注。

按:《宋書》卷六十六:“子恢之被召為祕書郎,(王)敬弘為求奉朝請,與恢之書曰:‘祕書有限,故有競。朝請無限,故無競。吾欲使汝處於不競之地。’”○《魏書》卷七十三:“王肅弟子秉之初歸國也,謂(楊)大眼曰:‘在南聞君之名,以為眼如車輪。及見,乃不異人。’”


《老龍骨》“行如轢釜響。”

無注。

按:《漢書·楚元王傳》:“初,高祖微時,常避事,時時與賓客過其丘嫂食。嫂厭叔與客來,陽為羹盡,轑釜,客以故去。”服虔注:“音勞。轑,轢也。”顏師古注:“以勺轢釜,令為聲也。轢音洛,又音歷。”


《鄴下懷古和虞黃胡芝廬明府》“河邊羖䍽上天飛。”

注曰:“羖䍽,山羊。《北史·黨項傳》:“處山谷間,每姓別為部落,織犛牛尾及羖䍽毛為屋。”

按:《北史》卷七:“顯祖文宣皇帝諱洋,字子進,神武第二子,文襄之母弟也。……先是童謠曰:‘一束藁,兩頭然,河邊羖䍽飛上天。’藁然兩頭,於文為高;河邊羖䍽為水邊羊,指帝名也。”


“轉眼童遊高末唱,晉陽四望黑雲圍。”

注曰:“‘童遊高末唱’,謂孝靜之冢為牧童所遊,孝靜事跡為演戲之本事。末,劇中腳色,即老生。”下句無注。

按:《北齊書》卷八:“遊童戲者好以兩手持繩,拂地而卻上,跳且唱曰‘高末’,高末之言,蓋高氏運祚之末也。”卷十一:“周軍圍晉陽,望之如黑雲四合。”


《借汪農部柳亭書檢還誌謝》“一瓻借得遽如許,畫方以左右畫圓。”

無注。

按:《清波雜志》:“借書一瓻,還書一瓻。後訛為癡,殊失忠厚氣象。”○《韓非子·功名》:“人臣之憂在不得一,故曰,右手畫圓,左手畫方,不能兩成。”


“饑人乃夢飯甑溢”。

無注。

按:蘇東坡《次韻孔毅父久旱已而甚雨》三首其一:“饑人忽夢飯甑溢”。


《雜錄》八首其一“頭腦太冬烘”。

無注。

按:《唐摭言》卷十三:“顏摽,咸通中鄭薰下狀元及第。先是,徐寇作亂,薰志在激勸勳烈,謂摽魯公之後,故擢之巍峨。既而問及廟院,摽曰:‘寒素京國無廟院。’薰始大悟,塞默久之。時有無名子嘲曰:‘主司頭腦太冬烘,錯認顏摽作魯公。’”


其二“祭服洗藻火”。

注但釋“祭服”“藻火”。

按:《雞肋編》卷上:“(米芾)有好潔之癖,任太常博士,奉祠太廟,乃洗去祭服藻火,而坐是被黜。”


卷四

《北齊宮詞》十首其七“匆匆鞍後金囊在”。

無注。

按:《北齊書》卷八;“後主諱緯,字仁綱,武成皇帝之長子也。……先是,望氣者言,當有革易,於是依天統故事,授位幼主。……尊皇太后為太皇太后,帝為太上皇帝,后為太上皇后。……周軍奄至青州,太上窘急,將遜於陳,置金囊於鞍後,與長鸞、淑妃等十數騎至青州南鄧村,為周將尉遲綱所獲,送鄴。”


其九“守龜茲國獵三堆,何用愁為樂一回。”

注但注“獵三堆”。

按:《北齊書》卷五十:“後帝使(韓鳳)於黎陽臨河築城戍,曰:‘急時且守此作龜茲國子,更可憐人生如寄,唯當行樂,何因愁為?’君臣應和若此。”


“已見林宗從冢出,更聞明月遣兵來。”

注引《北史·隋煬帝紀》“賊帥盧明月”事。

按:《北齊書》卷五十:“時又有開府薛榮宗,常自云能使鬼。及周兵之逼,言於後主曰:‘臣已發遣斛律明月將大兵在前去。’帝信之。經古冢,榮宗謂舍人元行恭是誰冢,行恭戲之曰:‘林宗冢。’復問林宗是誰,行恭曰:‘郭元貞父。’榮宗前奏曰:‘臣向見郭林宗從冢出,著大帽,吉莫靴,插馬鞭,問臣“我阿貞來不”。’是時群妄多皆類此。”


《砥柱峰》“龍性馴不怒。”

無注。

按:顏延年《五君詠》五首其二:“龍性誰能馴。”


“摧剛終成柔”。

無注。

按:劉越石《重贈盧諶詩》:“何意百煉剛,化為繞指柔。”


《天門關》“雞鳴載橐人。”

注曰:“雞鳴,兵器,句孑戟,或謂之雞鳴,或謂之擁頸。”

按:《史記·孟嘗君列傳》:“孟嘗君至關,關法雞鳴而出客,孟嘗君恐追至,客之居下坐者有能為雞鳴,而雞齊鳴,遂發傳出。”


《赤洪嶺》“元海此稱兵”“風寒左國城”。

注知引劉淵稱大單于於左國城事,而以“元海”為北齊高元海。

按:《晉書》卷一百一:“劉元海,新興匈奴人,冒頓之後也。名犯高祖廟諱,故稱其字焉。”


《長平坑》“天陰雨濕聲啾啾”。

無注。

按:此老杜《兵車行》成句。


《劉王溝》“蒙珠離國不周山。”

注曰:“不周山:在新疆蒙古一帶,乃匈奴所居處。”

按:《晉書》一百二:“時(劉)聰子約死,一指猶暖,遂不殯殮。及蘇,言見元海於不周山,經五日,遂復從至崑崙山,三日而復返於不周,見諸王公卿將相死者悉在,宮室甚壯麗,號曰蒙珠離國。”


《寧武關弔周忠武》“老拳巨顙相分裂。”

無注。

按:老杜《義鶻行》:“巨顙坼老拳。”


《太行》二首其二“小白懸車道路遙。”

注曰:“小白懸車:山中道路名。”

按:《史記·齊太公世家》:“魯送糾者行益遲,六日至齊,則小白已入,高傒立之,是為桓公。……於是桓公稱曰:‘……束馬懸車登太行,至卑耳山而還。……’”


《題崔拙圃太守詩集》“弓聲霹靂箭餓鴟”。

無注。

按:《梁書》卷九:“曹景宗謂所親曰:‘我昔在鄉里,騎快馬如龍,與年少輩數十騎,拓弓弦作霹靂聲,箭如餓鴟叫。……’”


《題耕巌草堂圖》“河邊石人眼一隻”。

注但以為指李自成。

按:《元史》卷五十一:“十年,河南、北童謠云:‘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


《懷人詩》六首其二:“目光爛爛輔鼸車。”

注但釋“鼸車”。

按:《世說新語》卷下:“裴令公目王安豐:‘眼爛爛如巖下電’。”


其三“景豫秘應徵食疏”。

注曰:“食疏:食譜。”

按:《南齊書》卷三十七:“虞悰字景豫,會稽餘姚人也。……豫章王嶷盛饌享賓,謂悰曰:‘今日肴羞,寧有所遺不?’悰曰:‘恨無黃頷〈月隺〉,何曾食疏所載也。’”


其五“與山偕隱何須買?”

無注。

按:《世說新語》卷下:“支道林因人就深公買印山,深公答曰:‘未聞巢、由買山而隱。’”


“長容我我作周旋。”

注引《五燈會元》迦葉事。

按:《世說新語》卷中:“桓公少與殷侯齊名,常有競心。桓問殷:‘卿何如我?’殷云:‘我與我周旋久,寧作我!’”


《煙花債傳奇為拙圃太守題》“炮具移來艮嶽石”。

注但釋“艮嶽”。

按:《宋史》卷八十五:“萬歲山艮嶽。……及金人再至,圍城日久,欽宗命取山禽水鳥十餘萬,盡投之汴河,聽其所之;拆屋為薪,鑿石為砲,伐竹為笓籬;又取大鹿數百千頭殺之,以啗衞士云。”


卷五

《涿州張桓侯廟》“里指樓桑樹影重”。

無注。

按:《三國志》卷三十二:“先主姓劉,諱備,字玄德,涿郡涿縣人,漢景帝子中山靖王勝之後也。……舍東南角籬上有桑樹生高五丈餘,遙望見童童如小車蓋,往來者皆怪此樹非凡,或謂當出貴人。”○《水經注》:“巨馬水……又東逕涿縣酈亭樓桑里南,即劉備之舊里也。”

《虎跑泉》“有亭何翼然”。

無注。

按:歐陽永叔《醉翁亭記》:“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

《阜平縣齋題壁》二首其二:“官無食肉相”。

無注。

按:《後漢書》卷四十七:“其後行詣相者,曰:‘祭酒,布衣諸生耳,而當封侯萬里之外。’(班)超問其狀。相者指曰:‘生燕頷虎頸,飛而食肉,此萬里侯相也。’”

《長城嶺》“車亦不必懸,馬亦不必束。”

無注。

按:《史記·齊太公世家》:“於是桓公稱曰:‘……束馬懸車登太行,至卑耳山而還。……’”

《南湯泉》“宋宮不姆隨”。

注曰:“《詩小序》:‘婚姻之道,缺陽倡而陰不和,男行而女不隨。’”

按:《穀梁傳·襄公三十年》:“五月,甲午,宋災,宋伯姬卒。……伯姬之舍失火,左右曰:‘夫人少辟火乎?’伯姬曰:‘婦人之義,傅母不在,宵不下堂。’左右又曰:‘夫人少辟火乎?’伯姬曰:‘婦人之義,保母不在,宵不下堂。’遂逮於火而死。”

《索蘭田畫》“此畫通靈欲亡去。”

注以為張僧繇畫龍事。

按:《續晉陽秋》:“(顧)愷之尤好丹青,妙絕於時。曾以一廚畫寄桓玄,皆其絕者,深所珍惜,悉糊題其前。桓乃發廚後取之,好加理。後愷之見封題如初,而畫並不存,直云:‘妙畫通靈,變化而去,如人之登仙矣。’”

《古風呈江太守》二首其一“折角樹妙義”。

注以為郭林宗折角巾事。

按:《漢書·楊胡朱梅云傳》:“是時,少府五鹿充宗貴幸,為梁丘易。……充宗乘貴辯口,諸儒莫能與抗,皆稱疾不敢會。有薦雲者,召入,攝〈齊衣〉登堂,抗首而請,音動左右。既論難,連拄五鹿君,故諸儒為之語曰:‘五鹿嶽嶽,朱雲折其角。’”

“樂至不可支。”

無注。

按:《後漢書》卷三十一:“百姓歌曰:‘桑無附枝,麥穗兩岐。張君為政,樂不可支。’”

《上魯觀察亮儕先生》“萬斛湧地瓊琚辭。”

注但釋“瓊琚”。

按:蘇東坡《文說》:“吾文如萬斛泉源,不擇地而出。”

“親臨戰陣矢著面,不動如山手提鼓。”

無注。

按:《新唐書》卷一百九十二:“令狐潮圍雍丘,(雷)萬春立城上與潮語,伏弩發六矢著面,萬春不動。”○《孫子·軍爭》:“故兵以詐立,以利動,以分合為變者也;故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

“蔣濟謂能來阮籍”。

無注。

按:《晉書》卷四十九:“太尉蔣濟聞其有雋才而辟之,籍詣都亭奏記曰:‘……’初,濟恐籍不至,得記欣然。遣卒迎之,而籍已去,濟大怒。”

“露咽三危香九竅。”

注但釋“三危”“九竅”。

按:《呂氏春秋·覽部》:“水之美者:三危之露”。

《道逢李座主穆堂先生使車》二首其一“十載閒身隨史局,九重清夜歎奇才。”

注於上句但釋“史局”,下句引《史記·賈生列傳》文帝召賈生問鬼神事。

按:司馬君實《資治通鑑進書表》:“會差知永興軍,以衰疾不任治劇,乞就宂官。陛下俯從所欲,曲賜容養,差判西京留司御史臺及提舉嵩山崇福宮,前後六任,仍聽以書局自隨,給之祿秩,不責職業。……重念臣違離闕庭,十有五年……”○《宋史》卷三百三十八:“(蘇)軾嘗鎖宿禁中,召入對便殿,宣仁后問曰:卿前年為何官?曰:臣為常州團練副使。曰:今為何官?曰:臣今待罪翰林學士。曰:何以遽至此?曰:遭遇太皇太后、皇帝陛下。曰:非也。曰:豈大臣論薦乎?曰:亦非也。軾驚曰:臣雖無狀,不敢自他途以進。曰:此先帝意也。先帝每誦卿文章,必嘆曰奇才,奇才!”但未及進用卿耳。

“文饒曾下孤寒淚”。

注略述李德裕生平。

按:《唐摭言》卷七:“李太尉德裕頗為寒畯開路。及謫官南去,或有詩曰:‘八百孤寒齊下淚,一時南望李崖州。’”

《贈馮漢儒少尹》“靑史當年徵治譜,小馮君接大馮君。”

無注。

按:《漢書·馮奉世傳》:“吏民嘉美野王、立相代為太守,歌之曰:‘大馮君,小馮君,兄弟繼踵相因循,聰明賢知惠吏民,政如魯衛德化鈞,周公康叔猶二君。’”

《崔德超學博餉魚》“鄙哉大蘭王”。

注曰:“大蘭王,漢樓蘭國王。”

按:袁陽源有《大蘭王九錫文》,大蘭王乃豬也。

“供奉將軍腹。”

無注。

按:蘇東坡《聞子由瘦》詩注:“俗諺云:大將軍食飽捫腹而歎曰:‘我不負汝。’左右曰:‘將軍固不負此腹,此腹負將軍,未嘗出少智慮也。’”

“塵甑飯脫粟。”

注引《韓非子·外儲說左上》“以塵爲飯”語。

按:《後漢書》卷八十一:“(范冉)所止單陋,有時糧粒盡,窮居自若,言貌無改,閭里歌之曰:‘甑中生塵范史雲,釜中生魚范萊蕪。’”

《柬同年金蒿亭明府》“春水方生公欲去,桃花淨盡我重來。”

無注。

按:《吳歷》:“(孫)權為牋與曹公,說:‘春水方生,公宜速去。’”○劉夢得《再遊玄都觀》詩:“桃花淨盡菜花開。”

《題臨城公廨壁》“官於枕上過。”

無注。

按:《漢書·趙充國辛慶忌傳》:“充國上狀曰:‘……治湟陿中道橋,令可至鮮水,以制西域,信威千里,從枕席上過師,十一也。……’”

《偕王大容學博臨城城上晚步》“遇不遇兮君莫悲,省卻與山生別離。”

注曰:“《孔子家語》:‘孔子問哭聲甚哀。顏回曰:“此有生別離者。”’”

按:屈平《九歌·少司命》:“悲莫悲兮生別離”。

《大兄將歸誌別》二首其二:“姪廢芸書蔥肆去”。

注但釋“芸書”。

按:《梁書》卷十一:“從父兄子先以販蔥為業,(呂)僧珍既至,乃棄業欲求州官。僧珍曰:‘吾荷國重恩,無以報效,汝等自有常分,豈可妄求叨越,但當速反蔥肆耳。’”

溫陵蘧廬
詩詞文賦玩票者 當代雷注鍳賞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