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的律师,到底都赚不赚钱 | 匿名

职场   2024-12-28 19:14   北京  

收入,在任何行业都属于“敏感话题”,尤其是对于律师这样一个本就人身依附性强、信息不透明、较为个性化的行业。在整体环境不利的情况下,律师间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不同律师的收入结构更加扑朔迷离。


在新则「匿名对话」往期栏目中,就曾与某律所管理者探讨过「律所赚不赚钱、律所利润都流向了谁」的话题(点击查看)。今天这篇文章,由该律所管理者匿名供稿,深度分析「不同类型律师,各自都赚不赚钱」。


文 | 某律所管理者

本文由作者向新则独家供稿


当我们探讨“律师到底挣不挣钱”的话题,首先要看,是谁在关心律师的收入——

一是客户。许多客户对于律师的想象来源于影视作品,他们通常好奇律师是否像律政剧中的那样,形象负面但是极其挣钱;

二是税务局。律师的收入直接影响国家税收,因此税务部门对此尤为关注;

三是同行。通过了解他人收入,同行能够对比自身,看清自己在行业中的生态位和发展潜力。

当下的经济环境发展放缓甚至恶化,再叠加律师人数飞速增长、付费法律服务需求停滞甚至萎缩、供需比例失衡甚至出现反转等因素,使得律师行业收入出现两极分化:

一部分律师收入大幅增加,另一部分则面临收入难以为继的困境。

01
律师类型与收入模式

律师行业相对专业、小众,基于挂靠律所的税筹处理、团队内部二次分配、名义创收和实际到手的差额等属性决定了外界甚至同行都难以窥探一位律师的真实收入。

因此,本人有着强烈的冲动,尝试尽可能地用逻辑而不是辩证地去解构、分析,以求分析的结果最接近律师最真实的收入。

分析律师的收入,首先需要对当下的律师类型进行区分,每个类型的律师群体收入都不尽相同。

1. 律师分类:

  • 公职律师、公司律师、军队律师,不在本文讨论范围。


  • 执业律师,包括专职律师和兼职律师。兼职律师一般是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中从事法学教育、研究工作的人,相对专职律师而言,其本身就有稳定收入;而专职律师的收入包括了工资收入加律所抽点且被税后的到手收入。

大抵上,本文可以以执业律师的视角去分析收入问题。

2. 律师收入公式:到手收入=创收收入(到账)-律所平台抽取的费用-税收

简单来说,就是到手收入和创收收入(到账)的比率,这里只讨论最常见的独立律师或者非股权合伙人律师的情况,具体见本公式:
到手收入=创收收入(到账)-律所平台抽取的费用-税收

平台抽取的费用比例总额大致在20%-40%不等(已包括增值税),所得税根据税务筹划,和起征点、专项扣除等原因会因人而异。

以该律师创收50万举例,30%律所管理费测算,不存在所得税的问题,也就是50-50*30%=35万,即该律师的利润率为70%。随着业务创收的提高,税收增加,雇佣成本等出现,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利润率会低于70%,但是利润绝对值会升高。

股权合伙人律师的利润率因为涉及到两部分收入(下文会详细解析),特别是另外一部分属于商业经营行为,稍显复杂,会引入毛利润率和净利润率的概念加以分析,还要考虑经营情况,没有具体样本的前提下,这里不具体展开。

至于律师的成本结构,往复杂了说,多年寒窗苦读、4年法学院专业训练、10%的法考通过率、多年的认知经验和社会阅历等等,其实没必要反复强调,因为但凡专业结合经验的行业,概莫能外,比如医生、易学大师、心理咨询师等。

02
不同类型执业律师的收入结构

根据行业生态位,可将执业律师分为以下几类,对应如下收入结构:

1. 实习律师:

仅领取实习补贴,收入区间为每月0-1万元,且受到律所的地域、业务类型、行业平均工资等多种因素影响。在此不作过多讨论。

2. 授薪律师:

类似公司雇员,收入由固定工资和补贴、奖金组成,收入的上下限区间比较固定且狭窄,同样受限于与实习律师相同的因素,收入在每月3000元-2万元不等,各类限制因素可以理解为所谓的算法,算法决定了不掌握资源的律师(实习律师、授薪律师)的劳动力价格。

3. 独立律师:

不被授薪,不合伙,没有律所收益分红权,和律所平台之间纯为挂靠关系。到手收入=本人业务量(到账)*提成比例-所得税-座位费,以上为通用公式。

实践中提成制律所的算法都不尽相同,比如有些律所是增值税也需要独立律师来分摊,分摊比例和提成比例一致,但是基本上遵循一个原则:经济发展程度高,竞争充分的地区,相对来说更加透明,提成比例会越高。增值税会涵盖在律所抽点中,座位费本质上属于平台抽点部分,有座位费,抽点会对应减少,没有座位费,其实在抽点中已经增加。关于所得税部分,本身提成律所根据税务局的相关规定,有30%-35%的免票额度,同时可以叠加正常工资薪金的关于个税的免征额和专项附加扣除。

4. 非股权合伙人律师:

此类律师和独立律师的区别在于一个合伙人的虚名,满足自身的虚荣心的同时,可能对承揽案件有一定的buff叠加,虚名以外,部分律所会给较少几个点的抽成用于彰显合伙人的实惠。计算到手收入的公式和独立律师没有任何区别。合伙人律师往往因为创收的增加,自身精力不足以胜任全部工作,因此会有雇佣授薪律师和招收实习律师的情况,此时到手收入还要扣减授薪律师工资薪金、授薪律师的社会保障的全部成本或者单位名义承担的成本和实习律师的补贴。

因此,相对于独立律师,非股权合伙人的利润率是下降了,但是收入的绝对值绝大部分是增长的,否则就没有雇人的必要性;当然,对于收入的绝对值不是很care,佛系的除外。

5. 股权合伙人律师:

其中包括了主任律师。主任律师如果100%控制律所,那么老板就只有他一个,绝对的资方加律师双重属性;如果非100%控制,本质上就是股权比例的多寡问题,不考虑利用优势地位的不公平操作的前提下,按比例看待律所收益的分配即可。

相对于独立律师、非合伙人律师,股权合伙人律师存在两份收入。

第一份:律师身份承揽案件带来的收入。

第二份:平台有盈余带来的收入。其中第一份收入和独立律师、合伙人律师的收入逻辑是一致的,区别在于合伙人缴纳的并非个税,缴纳的是经营所得税,经营所得税和个税比有诸多区别,虽然没有30%-35%的免票成本可以抵充,但是实际上存在更多的税前扣除项目,具有更加灵活的税筹空间。个税税率较高,适用3%-45%的累进税率,经营所得税是在税前扣除成本后,再切分合伙比例的前提下(基数已经调低)再适用5%-35%的所得税税率。

第二份收入属于平台有盈余,从这个角度看,由于律所的经营是商业行为,商业行为本身存在盈亏可能性,对于第二份收入,我们可以理解为股权合伙人的经营行为带来的收入(假设没有亏损,且产生盈利)。利润来源于对提成制律师的抽点,假设抽点20%,扣除需要缴纳的增值税外(区分具体情况,约1-6个点不等,为简化模型,小税暂不考虑),剩余部分即为律所收入。

因此,抽点收入大于律所经营的必要支出(房租水电、行政成本、杂费等),即律所盈利,股权律师承揽业务的收入只需要扣除增值税和汇算清缴时缴纳对应的经营所得税后,全部为净到手收入。因此股权律师的收入构成为:本人业务量(到账)-增值税+律所盈利*股权比例-所得税。一人控股律所的主任律师的收入构成,只需要把公式中的股权比例调成100%即可。

需要额外指出的是,所得税很有意思,大致举例一下。比如一家律所有ABCD四个合伙人,每个合伙人25%的股权比例,扣除所有的成本后,年底还有100万利润,但是这100万是A合伙人一人创造,其他人因为各种原因利润都是0,税务局申报的时候,是按照ABCD每个人25万的税务征收基数乘以对应的税率得出应税额,因为BCD利润为0,因此在律所内部实际不承担所得税,由A实际承担4份25万利润对应的应税额。相当于A享受了BCD的税收基数红利,实质上减轻了税收负担。

03
律师如何增加到手收入

律师想要增加到手收入,根据公式:到手收入=本人业务量(到账)*提成比例-所得税-座位费,首先就是提高业务量,至于怎么提高业务量,内容很细,这里不做展开;其次就是找一家相对高提成的、税筹合理的律所挂靠。

04
延伸探讨

1. 律师和律所到底是不是利益共同体

律师和律所的关系,实践操作并结合《律师法》来看,律所属于平台,律师执业需要在律所平台进行。就这点,很像商业行为中的挂靠关系,借用资质的行为,缴纳一定的管理费、税费,其他都归挂靠人;又有点像商贩和商场的关系,商场经营者通过商铺缴纳的物业固定租金或者比例抽点和物业管理费扣除必要成本后盈利,剩余部分扣除税点后,归商铺经营者所有。

因此,律师和律所存在部分的一致利益,共生共长,基于管理、基于各自的利益诉求的不同,又免不了存在博弈和斗争。实践中应当突出利益共同部分,弱化、淡化博弈部分,形成双方利益的最大公约数。

2. 不可忽视的收入两极分化

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律师,到手收入会非常悬殊。少则几万收入,扣除必要成本和社会保障部分,已然入不敷出;多则年入几千万,意气风发,觥筹交错,俨然社会金字塔顶流。

就浙江省范围作为样本,浙江省属于经济发达地区,相对而言各地区发展均衡,律师业作为实体经济配套的服务业遵循同样的规律,人均创收均在50万上下,但每个律师实际到手因为分配制度和“被平均”等原因无法窥探。表面上的数字反映了大部分的问题,但是不能反映全部问题。

例如,浙江省会杭州的律师人数占全省近一半,杭州的人均数值和其他地市的数值背后的意义就不一样,杭州明显呈现出高创收的律师极高,但低创收的极低,且低创收律师的基数很大。其他地市则相对均衡,不过同样面临着残酷的“二八”现象,甚至“一九”现象,即10%的大佬律师掌握着90%的创收,10%的创收被其余独立律师把持,剩余律师均沦为打工牛马。


- End -



2025年1月2日,大鱼聊天室将来到位于广州的能源大象团队象颐空间,唱歌喝酒,谈天说地。现场人数有限,欢迎扫码报名线下参与,点击下方卡片预约线上直播。






2025年,大鱼聊天室全新改版升级,线上线下结合,聊天话题更丰富。共10期节目招募合作伙伴,有意合作者,欢迎扫码进一步沟通。



新则
探索法律行业新规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