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初一、十五,这位学中医的市长免费为百姓看病~

健康   2024-11-19 16:30   江苏  
 提示点击上方"宜兴市中医医院"免费订阅本刊

中医调理,也能瘦身?宜兴一男子减重30多斤,给医生送锦旗~

点击上面链接查看详情





中国的传统医学源远流长,
是蕴含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国之瑰宝。
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
中医有着丰富的称谓和起源,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

岐黄”这个名字来源于《黄帝内经》,“黄”指的是轩辕黄帝,“岐”是他的臣子岐伯。


相传黄帝常与岐伯、雷公等臣子坐而论道,探讨医学问题,其中的很多内容都记载于《黄帝内经》这部医学著作中。


后世出于对黄帝、岐伯的尊崇,遂将“岐黄之术指代中医医术,自然“岐黄”变成了中医的别名。


2.

青囊”指古代医生放医书的袋子,后人借指为医生,其来源与三国时期的名医华佗有关。


据说,华佗被杀前,为报一狱吏酒肉侍奉之恩,曾将所用医书装满一青囊送与他。


华佗死后,狱吏亦行医,使华佗的部分医术流传下来。
据此,后人称中医为“青囊”。


3.


据《神仙传》记载,三国时期,吴国有位名医叫董奉,他一度在江西庐山隐居。


附近百姓闻名求医,但董奉从不收取钱财,只求为其种杏树几株。


数年后,董奉门前杏树成林,一望无际。


此后,“杏林成为中医的别称之一,并以“杏林春满”“誉满杏林”等称颂医术高明。

而后又有“杏林妙手”“杏林新秀”“杏林佳话”等别称产生。


4.



悬壶”是中医行医的专用名词,源自《后汉书·方术列传·费长房》:“费长房者,汝南人,曾为市掾。市中有老翁卖药,悬一壶于肆头,及市罢,辄跳入壶中,市人莫之见,唯长房于楼上睹之,异焉,因往再拜……遂能医疗众病。”



故事中的“悬壶”后来便成为中医行医的代名词。


这一典故流传甚广,端木蕻良《乡愁》五:“我之悬壶问世,多半都是志在济世活人。”



5.

大夫”本是官名,周代在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等,各等中又分上中下三级。


秦汉以后有御史大夫、谏大夫、太中大夫、光禄大夫等名,清代文官自正一品至五品,均称“大夫”。



旧时,太医院专称“大夫”。唐末五代以后,官衔泛滥,以官名称呼逐渐形成社会风气。


“大夫”一词在北方方言中成为了对医生的普遍且尊敬的称呼,延续至今。



6.

郎中”本是官名,即帝王侍从官的通称。


到了宋朝,情况就不同了,由于唐末五代后官衔泛滥,在南方方言里,人们用“郎中”来尊称医生



此后,“郎中”即成为人们对中医师的习惯称谓。



7.

铃医”也叫“走方医”,在古代很多农村部落,具有一技之长的医生以串铃招呼病家,所以才有这种叫法。


这些人的医术大多来自师父口授,有自己的擅长技能,往往以少数草药和简便的医疗方法治病取效,但也混杂着一些借医行骗的人。




8.


坐堂医”指的是在中药店中为患者诊脉看病的中医大夫,这种叫法起源于汉代。


相传,汉代名医张仲景曾做过长沙太守(相当于现在的市长),在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坐堂行医,并分文不取。


为了纪念张仲景崇高的医德和高超的医术,后来许多中药店都冠以某某堂,并把坐在药铺里诊病的医师称为“坐堂医”。



有甲状腺结节的人,不用慌!经常按揉身上这几个地方!


心里突然“咯噔”一下,是咋回事?体检查出早搏,要治疗吗?

科普来源:学习强国

编辑、审核:潘静

制作:吴夏

终审:丁超

宜兴市中医医院订阅号
宜兴市中医医院始建于1951年,是中西医协调发展的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扬州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教学医院。本公众平台将发布医院最新医疗动态信息,推荐知名专家,介绍重点科室,传播医学科普知识,公布医院和科室最新义诊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