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面链接查看详情
“悬壶”是中医行医的专用名词,源自《后汉书·方术列传·费长房》:“费长房者,汝南人,曾为市掾。市中有老翁卖药,悬一壶于肆头,及市罢,辄跳入壶中,市人莫之见,唯长房于楼上睹之,异焉,因往再拜……遂能医疗众病。”
故事中的“悬壶”后来便成为中医行医的代名词。
这一典故流传甚广,端木蕻良《乡愁》五:“我之悬壶问世,多半都是志在济世活人。”
“大夫”本是官名,周代在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等,各等中又分上中下三级。
秦汉以后有御史大夫、谏大夫、太中大夫、光禄大夫等名,清代文官自正一品至五品,均称“大夫”。
旧时,太医院专称“大夫”。唐末五代以后,官衔泛滥,以官名称呼逐渐形成社会风气。
“大夫”一词在北方方言中成为了对医生的普遍且尊敬的称呼,延续至今。
“郎中”本是官名,即帝王侍从官的通称。
到了宋朝,情况就不同了,由于唐末五代后官衔泛滥,在南方方言里,人们用“郎中”来尊称医生。
此后,“郎中”即成为人们对中医师的习惯称谓。
“铃医”也叫“走方医”,在古代很多农村部落,具有一技之长的医生以串铃招呼病家,所以才有这种叫法。
这些人的医术大多来自师父口授,有自己的擅长技能,往往以少数草药和简便的医疗方法治病取效,但也混杂着一些借医行骗的人。
编辑、审核:潘静
制作:吴夏
终审:丁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