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民营银行为降成本竟不惜舍弃声誉,冒险降收益,急迫驱赶高利息存款客户

文摘   2024-11-17 08:52   重庆  

银行经营的核心要素,除了需妥善管理的经营风险外,无疑就是其“声誉”了。

从银监会早先发布的《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指引》,到2021年银保监会推出的《银行保险机构声誉风险管理办法(试行)》,均凸显了这一要素的关键性。

对于某些因系统漏洞或运营过失而给客户的意外之利,银行若选择承担,那是彰显风度;若选择否认,也情有可原,这尚不足以构成“声誉风险”。

然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竟有银行在设计定期存款活动时,会刻意制造“概念混淆”,最终还反其道而行之,对储户采取不利措施,如下图所示:

这不是在拿银行的“声誉”开玩笑吗?难道以为储户都是可以被随意摆布的弱者?

回顾今年,某银行的类似操作已经发生了三次,且一次比一次明目张胆。起初,他们只是通过电话逐一通知,行事低调。

第一次,他们通知调整,直接降低了助力活动的收益;

第二次,他们调整的是下一个周期滚存后的助力活动收益;

而到了第三次,他们不仅选在了自己的会员日(每月15日)这一天,还联合第三方共同发布了公告,态度明显更为强硬。

为何他们如此不顾及“声誉风险”?

可能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他们认为涉及的储户数量不多,难以掀起大风浪,影响有限;

二是他们可能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不得不采取这样的措施。

我们不愿无端指责,毕竟银行面临的风险尚未到不可控的地步。

更有可能的是,前一种情况,即持有三年或五年期产品的储户相对较少,且前两次调整后储户的反应相对平静,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他们现在的行为。

而且很聪明的使用公布的是其科技子公司,如下图所示:

某些银行采取这样的行动,背后必有其“动机”。

动机直观,首要原因无疑是追求成本效益,削减开支。

但这只是表面层次。更深层的动机,无疑是希望维持存款规模的稳定,避免引发流动性风险。

一旦声誉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叠加,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除了直接的“动机”外,银行显然还有其他的“权衡”。

从目前的策略来看,银行似乎自信能够掌控储户的反应。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审视这次单方面停止发放“助力收益”的决定。

根据现有方案,0.8%的助力收益仅发放至11月19日,并由第三方尼克矩阵在接下来的3个工作日内一次性结清。

同时,对于定期存款部分,银行给出了近五个月的“缓冲期”。

在2024年11月19日至2025年3月31日期间内提前支取的,银行将按存入时的利率计息。

储户面临的选择无非两个:继续持有还是提前支取?以2022年末存入的五年期产品为例,产品利率为4.0%,助力收益为0.8%。

A. 若选择继续持有,五年期产品后续三年将变为4.0%的三年期定期,五年综合收益为4.32%。被削减的三年0.8%助力收益,分摊到五年内,每年将减少0.42%的收益。对于三年期产品,后续一年将变为3.5%的一年期定期,三年综合收益为4.16%。被削减的一年1%助力收益,分摊到三年内,每年将减少0.34%的收益。

B. 若选择提前支取,当前市场上已难以找到4%的三年期产品,同类产品普遍收益率仅为3%,因此理性的选择往往是继续持有。

C. 关于那五个月的灵活支取期,或许有些“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一设计确实巧妙。

它看似提供了灵活性,实则是在引导储户度过年末,甚至能持有至一季度开门红。

考虑到降息趋势,储户很可能会选择继续留存。尽管认栽是难免的,但这也是银行策略的一部分。

事实摆在眼前,储户很可能要默默承受这份“不公”。

不满、委屈,恐怕是许多人心中的真实写照。

回望2022~2023年,面对众多选项,许多人偏偏选择了该银行,未曾料到这一决定竟让他们白白牺牲了两年的“机会成本”,且至今没有得到任何合理的解释。

从储户的角度出发,自然会觉得银行的行为“不地道”。

近日听到一句话:“人心向往光明,人性却趋向自私。”这或许就是对这一现象的贴切描述。


让我们深入探讨一下这种“现金奖励发放”模式的本质及其背后的故事。

您或许已经阅读过相关的文章,那么我们就来解析一下,为何之前我们认为这种模式的“违约”风险相较于“积分模式”会更大。

首先,关于推广方式。

虽然该模式初期主要依赖银行员工的亲友推荐,但实际操作中,许多员工采用了更为广泛的方式,如建立社群、利用公众号和博主资源,在更广阔的互联网空间吸引异地客户。

这些社群在问题爆发后,部分迅速转变为维权群,员工们或选择沉默,或建议联系客服,但往往无法有效解决问题。这导致不少员工也被卷入其中,承受了不小的压力。

其次,关于储户额外的0.8%收益。

这部分收益显然不是由第三方尼克矩阵慷慨解囊的。从助力券、助力收益的界面设计和整合程度来看,这显然是银行与尼克矩阵之间的某种合作。在储户眼中,这就是银行提供的活动奖励,银行想要否认这一点是极为困难的。

毕竟,相关的界面、截图和系统记录都一应俱全。虽然有人猜测这可能是贷款企业户的“外贴”,但这种情况更多发生在线下,且多为网点或客户经理的私下行为,银行不太可能将这种操作公开化。

最后,关于这种模式的瑕疵。

采用这种模式主要存在两大问题:税务瑕疵和持续性风险。

我们之前多次讨论过这两个问题。背后的机构往往利用某些低于灵活用工的税收政策进行核定征收,以降低税务成本。

然而,这种政策是阶段性的,因此这种模式必然会面临收紧甚至被叫停的风险。

因此,很少有银行敢于将这种模式应用于长期限的存款产品上,通常只用于一年或半年以内的短期产品。

根据我们的调查,最近这方面的银行供应商和所谓的“通道”数量都在减少。

可以预见,这种模式很可能即将走到尽头。

如果真要切换到标准模式,按照正常的活动流程进行,那么税务和成本将会大幅增加。

因此,我们期待着该银行要真诚一点,不要损失了银行最重要的经营原则“诚信经营”以及“声誉”口碑。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还挺有意思或者有用的,那就点个赞或者“在看”吧。谢谢啦!如果你想看更多这样的内容,记得关注我哦!

欢迎朋友们关注我的公众号📢📢:【汇智堂30offer】!🤣🤣

欢迎点赞 👍、收藏 💙、关注 💡 三连支持一下~🎈

分享金融圈人与事,我是糖宝哥,下期见~🙇💻



糖宝哥说:
根据公众号平台最新的推送规则,如果不想错过我们的文章,记得标星标哦,以前加过的也需要重新添加,这样我们每次新文章推送才会第一时间出现在您的订阅列表里。
人生总有遗憾,但是千万不要忘记 “添加星标”哦!!!


商务合作

请联系微信:chinapepole

咨询、培训业务合作

一对一咨询内容如下:

1、个人职业发展咨询,一次0.2万元/次;

2、投资理财咨询,一次0.5万元/次;

3、企业投融资咨询,一次1万元/次,3万/年;

4、定制化培训服务,一次4万/天,10万/3天;

5、媒体专访,免费2次/年。

联系方式:

添加微信号:chinapepole



汇智堂30offer
聊财经、银行、金融科技那些事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