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敏感是指活髓牙经过树脂修复后出现的酸痛症状(细菌通过牙本质小管刺激牙髓),或遇到外来刺激(温度或者机械刺激)出现的酸痛症状。有研究表明,术后敏感或疼痛发生率为5.3%,目前术后敏感的处理没有统一标准。
活髓牙进行树脂修复后可能出现敏感不适的症状
如果已经出现了这样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处理?
在术中是否能够提前预防以尽可能避免?
今天根据文献和图书进行一个总结
点赞收藏关注三连~
一般来说,在做好良好的隔湿和牙体预备喷水冷却情况下,在操作技术方面,可能导致复合树脂修复后活髓牙出现敏感的原因主要有三个
其一,备洞过程中是否过度切削
树脂修复后通过粘接与牙体组织形成一体,通常来说不需要额外制备固位形。
龋损牙本质的内层,也就是透明层,含有大量的结晶,去龋时保留这一层结构可以抑制牙本质小管的刺激传递,并且也可以减轻切削牙本质时的疼痛。
也就是说,去净软龋的同时,保留龋损牙本质内层结构(质地硬,但颜色棕黄)也有利于减少术后敏感!
其二,是否保证了边缘封闭性
有时候医生可能认为窝洞并不足够大到用更多的时间去进行分层充填,忽略了这一技术要点。
受聚合收缩应力的影响,不使用分层充填时,洞底可能出现脱粘接诱发术后疼痛,特别是I 类洞。分层充填时没有做到分层固化,那么靠近牙髓的树脂释放单体仍然会刺激牙髓。后牙区树脂由于硬度较大,没有得到充分压实将会导致微渗漏。
因此,应使用三层式分层充填方法,充分填压,并且进行分层固化。
(图片来自书籍:复合树脂修复实战攻略(日本-宫崎真至)
其三,酸蚀时间太长,脱矿太深,产生未封闭的结构
操作当中酸蚀时间太长,脱矿的深度也会增加,而粘接剂的渗透能力并没有改变,这样混合层底部和正常牙本质之间有一层已经被脱矿的牙本质就会更厚。
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的酸蚀剂采用相应的酸蚀时间!
以上说的三个原因都避免了,患者还是出现了术后敏感?
可能是深龋近髓,修复性的牙本质还尚未形成,可以应用间接盖髓术。
间接盖髓术(IPC)
间接盖髓(Indirect Pulp Capping)是一种保守的牙髓治疗技术,是在未露髓的患牙近髓处放置一层盖髓剂,促进软化牙本质矿化及修复性牙本质形成。目前文献中报告的成功率为70%-93.5%之间。
适应症
1. 深龋损,牙髓暴露风险高,但牙髓活力仍存。
2. 牙齿有轻度可逆牙髓炎,没有明显的牙髓组织损伤。
3. 年轻恒牙的深龋损,牙根发育不全,需要保护牙髓以促进牙根继续发育和根尖闭合。
矿物三氧化物聚合体(MTA):目前广泛用于IPC的材料之一,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够促进硬组织的形成,并且具有较好的密封性,有助于牙本质桥的形成。
Biodentine:较新的生物陶瓷材料,含有硅酸钙和磷酸钙,能够促进牙髓修复和牙本质的形成。它的处理和操作相对简单,且凝固时间较短。
氢氧化钙(Calcium Hydroxide):这传统的牙髓保护材料,具有抗菌性和牙本质形成促进作用。但其强度较低、粘附性差、溶解度高,牙本质桥形成不完整。
步骤
1. 感染控制:清除龋损组织,但保留一层薄薄的牙本质覆盖在牙髓上方,以避免直接暴露牙髓。
2. 消毒:使用消毒剂(如次氯酸钠溶液)清洁预备后的窝洞,以减少细菌数量。
3.生物材料覆盖:在牙髓上方放置一层生物相容性好的材料,如MTA或Biodentine,以促进牙本质桥的形成和牙髓的修复。
4.修复:用适当的材料进行填充,保护IPC区域,防止微渗漏,修复患牙。
目前为了减少就诊次数减少患者不适感,文献推荐用一步法完成间接盖髓术。
5.定期复查:定期复查以评估治疗效果,包括临床症状和放射线影像学检查。
-END-
声明:本文转载于<疯狂的麦旋风>,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违规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望大家理性判断及应用。
点击下方名片 快速关注我们
点击“阅读原文”开启学习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