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忽略自己的“感受”之后,我的行动力达到了顶峰!

文摘   文学   2024-10-14 10:42   美国  

是人,就难免陷入惰性,我也一样。也会有不想起床,不想做家务,不想出门,不想工作,不想学习的时候。

这些“不想”,就是我们的“感受”,我们的态度。而我们一般认为,人的态度决定人的行为。
我们不想起床,所以睡懒觉。我们不想工作,所以拖延。我们不想学习,所以懒得翻开书本。我们不想打扫卫生,所以任由家里变乱。
由于相信态度决定行为,我们通常会很努力地在大脑里说服自己,想要改变自己的想法,改变自己的态度,继而改变行为。这思路没错,对吧?
但问题是,说服自己太难了。思来想去地,给自己找了一万个理由,不想做的事情还是不想做。那怎么办呢?我的一个绝招是,学会忽略自己的“感受”,逼着自己先行动。
做一件事情之前,不愿意没关系,没想到说服自己的理由也没关系,没想好怎么做没关系,觉得自己做不好也没关系,我先去做了再说。先开始行动再说。态度和想法先抛到一边去。
这是因为,心理学家发现,行为,也可以反过来影响态度和感受。
我本来觉得自己今天不想看书,但我逼着自己,先忽略自己的感受,也不试图花时间说服自己读书的好处,而是直接坐到书桌前,打开书本,先读上一页再说别的。令人惊讶的是,通常情况下,读完一页,我就会进入状态,越读越有意思,心情也明显好转起来。
做家务也一样。吃饱了饭,坐在餐桌前刷手机,谁想站起来去收拾厨房呢?我此刻的“感受”就是:懒得动。但我会逼着自己,先把手机放下,去厨房。站在厨房里,一旦开始收拾,就会停不下来,开始时的不愿意烟消云散,把厨房收拾得干干净净后,还会有满足感和成就感。
写作也一样。虽然我很喜欢写东西,但偶尔也会偷懒,觉得今天没思路没灵感,不想动笔。这个时候,我也会逼着自己,先坐到书桌前,关掉手机,拿起笔开始写,哪怕写三句话也行。神奇的是,一旦开始写,原先无影无踪的灵感就会再度出现。(BTW,这个方法是从村上春树那里学来的!大作家也会逼自己先写上几句话的哦!)
这里面的心理学原理其实很简单,一旦我们开始行动起来之后,行动本身就会跟原来“不愿意”的态度发生冲突,大脑会不能理解我们的行为:既然不愿意,为什么要采取行动呢?于是他就会“自动修正”你的态度:你是自己愿意做这件事的。而且这件事你做得越好,你就会越喜欢。
你一定也有过这样的体验:本来不想做一件什么事,但由于外在的压力/某种原因,不得不去做。做着做着,你突然发现自己进入了状态,做得很开心,而且因为自己采取了行动,“自律”了,”行动“了,还能体会到满足感和成就感!
这就是通过实际行动来改变“感受“的方法。看似简单,实则非常有用。因为很多时候,由于相信要采取行动,就要先改变自己的态度,所以我们会花很多的时间,通过大脑的思考去改变态度。但大部分情况下,我们很难从内部“说服”自己,哪怕说服了,也会感觉不情愿。因为你的大脑会想,你需要找这么多借口,才能去采取这个行动,那你一定不是很情愿的。
那不妨学会欺骗大脑,先不管不顾地,直接采取行动,让你的大脑直接蒙圈:哎?这咋回事啊?出现这种不协调之后,你的自我认知就会自动修正啦~
所以,如果你遇到一件你认为是正确的事,但又犯懒不想采取行动时,不妨“骗骗”你的大脑:不思考,不说服,直接上手!真正采取行动之后,你会有意外之喜!
欢迎大家对此方法进行实践,再来跟我分享一下你的收获,让我们集思广益“骗骗”大脑,嘻嘻~(今天的文就是“骗自己”先写两句话的成果!)


不上班的 NANA 酱
去生活,不要只是生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