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消费金融正式换帅!来自光大银行的新总经理,能顺利推进转型吗?

文摘   2024-11-13 23:57   重庆  


2000个字 阅读时长:6分钟

财经野武士 | 穿透迷雾 洞见趋势


最近,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北京监管局发布一则任职资格批复,显示已正式核准王青林的北京阳光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阳光消费金融”)董事、总经理的任职资格。据相关消息透露,在任职资格获批前,王青林赴任阳光消费金融,接手首任总经理王一栋手中的工作已有一段时间。

公开资料显示,王青林是从阳光消费金融的母公司光大银行调任而来,曾在光大银行总行担任数字金融部总经理。目前,阳光消费金融正面临利润下行、资产缩水的经营瓶颈期。此次上任后,王青林如何搭档同样来自光大银行的董事长戴欣,一同推动阳光消费金融的业务结构转型,颇受外界期待。


背靠光大银行,业务高度依赖母公司








成立于2020年8月的阳光消费金融,是国内第27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股东有3家,分别是持股60%的光大银行、持股20%的中青旅控股和持股20%的台湾王道商业银行。

作为中国光大集团的一员,从成立开始,阳光消费金融在业务方面就对光大银行有较强的依赖性。在成立初期,阳光消费金融利用光大银行的客源,很快打开了市场。例如,在生活场景方面,光大云缴费与阳光消费金融的缴费分期合作;在养老场景方面,光大养老与阳光消费金融的养老分期合作;针对光大信用卡中心的圈外用户,阳光消费金融的欢喜贷产品会被推荐给这些申请信用卡被拒绝的客户;在现金分期方面,阳光消费金融还会与光大银行旗下的分行合作,涉足房屋抵押类个贷业务。

在光大银行APP的贷款页面,除了光大银行自身的“光速贷”,光大银行还在其他贷款区特地给阳光消费金融的产品“欢喜贷”开辟了一部分板块用于宣传,宣传页面写着最高额度20万元,年化利率(单利)7.2%-23.76%,点进去便是欢喜贷的贷款页面。

母公司的鼎力支持,不仅让阳光消费金融的资产规模迅速扩张,还让阳光消费金融在成立的第二年就实现了盈利,除了2020年净利润为-0.96亿元,2021年-2023年的净利润依次为1.08亿元、1.35亿元、1.71亿元。

除了展业方面的大力支持,光大银行在资金方面也为阳光消费金融提供帮助。阳光消费金融官网披露信息显示,2023年,该公司与光大银行一共发生了10笔同业借款,合计借款金额为50.5亿元,归还了12笔同业借款,合计归还余额56亿元。截至2023年末,阳光消费金融与光大银行的同业借款余额为54亿元,存放在光大银行的同业存放余额则为17.92亿元。

光大银行的支持,固然能让阳光消费金融迅速进入快速成长期,但过度依赖母公司,也很难让这家年轻的消费金融公司独当一面,业绩也容易产生波动。尽管前三年净利润连年增长,但今年上半年阳光消费金融在利润端出现较大幅度回落。根据光大银行中期报告披露的主要控股公司相关信息,今年上半年阳光消费金融实现净利润0.62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减少了39.22%。

值得一提的是,阳光消费金融的董事长戴欣此前是光大银行总行公司业务部副总经理;而该公司第一任总经理王一栋则是公开聘任的,此前供职于民生银行、中国银行、星展银行等多个金融机构,拥有丰富的金融领域工作经验。其主持工作期间,阳光消费金融通过助贷模式使业务快速起量。如今王青林接替了王一栋的工作,将帅都来自光大银行,也释放出阳光消费金融与光大银行的联系未来似乎要更加紧密的信息。


固收业务占比高,自主风控能力待提升








依靠母公司之外,阳光消费金融推动业务快速扩张的另一大途径便是发展“固收”业务。在业务模式层面,阳光消费金融十分倚重外部合作。此前有相关从业人员透露,阳光消费金融的助贷业务占总业务的比重,属于消金行业中较高的,尤其是固收业务。

阳光消费金融的固收业务模式是与互联网金融平台合作,通过担保增信的形式,大规模布局固收业务。这样一来,相当于把信贷客户与消费金融公司的矛盾转移到担保公司上,即便用户贷款逾期,也只需要平台回购或者担保公司代偿,不需要阳光消费金融过多的与消费者交涉,也不需要承担太多风控压力。

虽然这一模式对消费金融公司自身而言,风控压力较小收益也更稳定,但这并不能凸显消费金融公司本身的自主风控能力。并且,对于信贷客户而言,这种通过平台借款的方式,无疑抬高了融资成本,并且还要面临贷款逾期后代偿对征信的负面影响。因此,今年3月,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修订发布了《消费金融公司管理办法》,提出由于部分消费金融公司对融资担保公司、保险公司风险兜底形成了高度依赖,不利于提升自主风控能力,并且间接抬高贷款综合利费水平,故要求消费金融公司的担保增信贷款余额不能超过全部贷款余额的50%。

而调整投放策略,压降固收规模,对于阳光消费金融等依赖助贷扩张的公司而言,也可能会造成一定的表内资产规模波动。该办法施行后,阳光消费金融今年上半年不仅利润出现下滑,资产规模也收缩了不少。截至6月末,阳光消费金融的总资产为104.4亿元,同比缩水8.81%,相比年初缩水10.59%。

目前,阳光消费金融暂时还没有线下业务条线,虽然有母行光大银行的引流助力,但流量投放等其他线上渠道既费钱又难以获取长期用户,性价比不高,阳光消费金融或许应该考虑布局线下团队。此外,在更加聚焦自营业务后,阳光消费金融也需要切实提升自己的风控能力,不能再像以前一样“躺着赚钱”了。


财经野武士
穿透资本迷雾,洞见财富趋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