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 · 专题 | 新征程,新机遇——三中全会聚焦系列(下)

财富   2024-07-25 17:29   中国香港  




/ 导语


交银国际宏观策略及各行业研究团队,深入研读三中全会精神与决策,力求以专业的分析和前瞻性的视角,探索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的新机遇。





证券行业


从三中全会看证券行业投资机会: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助力新质生产力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为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作出明确部署,其中提到:健全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防风险、强监管,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支持长期资金入市。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强化上市公司监管和退市制度。建立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长效机制。完善大股东、实际控制人行为规范约束机制。完善上市公司分红激励约束机制。健全投资者保护机制。推动区域性股权市场规则对接、标准统一。


《决定》关于资本市场的要点与新国九条对于资本市场的发展规划一脉相承,证监会已出台1+N配套政策体系。


在“支持长期资金入市”方面,新国九条提出“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持续壮大长期投资力量”,证监会已实施公募基金费率改革,降低基金投资成本;在“提升上市公司质量”方面,新国九条提出“从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严格上市公司持续监管和加大退市监管力度”,证监会已出台相关配套文件;在“完善大股东、实际控制人行为规范约束机制”方面,新国九条提出“严格规范大股东尤其是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减持”,证监会已出台《上市公司股东减持股份管理办法》;在“完善上市公司分红激励约束机制”,新国九条提出“强化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监管”,证监会出台 《现金分红指引》和《章程指引》。在投资者权益保护方面,新国九条提出“推动加强资本市场法治建设,大幅提升违法违规成本”,证监会也已出台相关配套政策。


《决定》提出建立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长效机制。


2024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着力稳信心”。我们认为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需要系统性举措:资产端,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加大股东回报力度,增强股票投资吸引力;融资端,统筹一二级市场动态平衡;交易端,加强交易监管,促进市场平稳运行;投资端,加大中长期资金入市力度。我们期待更多的投资端改革举措,促进长钱长投。


《决定》为资本市场服务新质生产力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决定》提出,鼓励和规范发展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基金作用,发展耐心资本。证监会2024年4月发布关于资本市场服务科技企业高水平发展的十六项措施,6月发布深化科创板改革的八条措施,进一步突出科创板“硬科技”特色。我们认为,为提升资本市场服务新质生产力的能力,一方面需要提升资本市场的覆盖面和精准度,培育形成优质资产;另一方面需要壮大耐心资本,对接优质资产。


新质生产力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而资本市场具有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特点,契合科技创新企业的发展特点,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资本市场的支持。目前证券行业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我们仍看好头部券商的竞争优势和发展空间。




图表:《决定》关于资本市场的要点与新国九条对于资本市场的发展规划一脉相承




房地产行业


从三中全会看房地产行业投资机会:加快落地、租购并举、高质发展





三中全会关于房地产行业的主要改革方向包括:


加快落地,防风险:


会议指出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落实好防范化解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重点领域风险的各项举措。


我们认为三中全会中首提防范房地产风险与此前政治局会议以及各工作报告/会议基调一致,对不同部委以及地方政府进一步推进政策推行、支持去库存和保交房相关政策落地提供扎实基础。


加快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本次会议与此前国常会的表述基本一致,强调新住房制度和新发展模式,更市场化以及加强保障的双轨制住房体系为供应的关键。同时,加快构建租购并举的供给关系。


我们相信后续可能会有跟进措施以加大保障房以及租赁住房的供应,从而增加这方面占比,以满足工薪群体刚性住房需求和支持城乡居民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


强调因城施策,制度改革:


会议定调要充分赋予各城市政府房地产市场调控自主权,并允许有关城市取消或调减住房限购政策、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我们认为这是对此前政策放松的肯定,并预示后续政策跟进有望加快并有进一步放宽的空间。


另外,会议提出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建立新增城镇建设用地指标配置同常住人口增加协调机制。会议对“改革房地产开发融资方式和商品房预售制度”、“完善房地产税收制度”等基础性制度的改革提出要求。


我们相信在税收方面如契税、个税等都有下降的空间以进一步提振购买力。


启示:


会议继续提出防风险的总改革方向,我们相信未来政策落实将加快并深化,以促进去库存和保交房。


在否定三高模式的前提下,我们相信房地产会以新模式发展,强调更健康的商业模式去带动高品质住房建设,同时加大保障房建设及基础性制度建设和推进。


在房地产开发商领域,在去库存的背景以及对品牌质量有更高的要求下,质量的差异化会体现在销售、现金流创造力、融资资源以及利润空间上,建议持续关注核心城市土储较多的国企、部份头部民企以及区域龙头房企。



图表: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涉及房地产行业的表述




互联网行业


从三中全会看互联网行业投资机会: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自主可控





三中全会中关于数字经济/平台服务及文娱相关行业的主要改革方向包括:


  1. 数字经济: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加快构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机制。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全方位链条普及应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2. 平台经济:促进平台经济创新发展,健全平台经济常态化监管制度。支持有能力的民营企业牵头承担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任务,向民营企业进一步开放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


  3. 新质生产力: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4. 教育: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完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推进,推进教育数字化。


  5. 文娱: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深化行政审批备案制度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健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加快构建多渠道、立体式对外传播格局。


  6. 软件:抓紧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健全强化包括基础软件、工业软件等在内的重点产业链发展体制机制。


  7. 物流:加快发展物联网,健全一体衔接的流通规则和标准,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建设全球集散分拨中心,支持各类主体有序布局海外流通设施及有条件的地区建设国际物流枢纽中心。


启示:


会议提出的改革方向继续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促进平台经济创新发展及健全常态化监管制度,发展新质生产力机制,引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我们认为, AI及大模型与传统行业的结合和改造将有助于新兴产业的培育及未来产业的建设,建议关注互联网大厂AI大模型的持续迭代,并对现有产品体系的重塑,以及凭借行业经验和产品快速交付落地能力获取市场份额的垂类公司。


自主可控产业链发展关注国产操作系统、中间件和数据库领域。


物流行业关注一体化供应链和国际枢纽中心布局方向。


文娱/文旅行业关注AIGC带动内容创新及优质内容赋能线下娱乐设施/旅游景点。




图表:三中全会互联网行业相关要点




科技行业


从三中全会看科技行业投资机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





本次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该决定明确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我们认为其对科技行业,尤其是硬件科技、半导体,以及低空经济、量子技术相关领域有一定积极作用。


硬件科技领域


此次三中全会在“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以及“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主题下,提出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加快构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完善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政策体系;抓紧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健全强化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医疗装备、仪器仪表、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先进材料等重点产业链发展体制机制。


我们认为,硬件科技领域有望受益于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及供应链自主可控从而应对外部风险等主题。我们建议关注:1)国产智能手机及其产业链,包括智能手机OEM、零部件及组装相关公司;2)国产数据中心服务器公司。


半导体领域


此次三中全会在“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的主题下,提出统筹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加强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抓紧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


我们认为,这些举措都体现着国家对半导体领域大力扶持的态度以及统筹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决心。我们建议关注:1)国产半导体设备;2)国产半导体制造。同时,我们认为人工智能带来的计算(GPU)、存储(HBM)、通信(光模块)相关的半导体设计及IDM公司也将受益。


新质生产力


此外,针对发展新质生产力,此次三中全会对低空经济和量子技术行业也有相关部署。会议强调“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以及“加强新领域新赛道制度供给,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完善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等战略性产业发展政策和治理体系”。我们重申在报告《低空经济:新质生产力急先锋蓄势高飞》中的观点,政策支持和技术进步是低空经济发展的最大驱动力,我们看好上游传感器系统和中游飞行器设备制造商。我们重申在报告《量子技术:新质生产力的下一个突破口?》中的观点,量子技术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代表之一,或在计算、通信和测量领域为下游降本增效,提高生产效率。






医药行业


从三中全会看医药行业投资机会:医改深化+健全医保大方向下,关注创新、服务、中医药、流通等板块





对深化改革、健全保障制度作出重要指示:


在进一步确认生物医药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新质生产力之一的同时,会议提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坚持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抓住什么、推进什么。可以看出,未来医药行业的改革方向将聚焦在“深化医改”和“健全保障”两大方面。


体制改革将涉及哪些方面:


1)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健全公共卫生体系,促进社会共治、医防协同、医防融合,强化监测预警、风险评估、流行病学调查、检验检测、应急处置、医疗救治等能力;


2)促进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


3)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看上病、看好病。


4)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建立以医疗服务为主导的收费机制,完善薪酬制度,建立编制动态调整机制,同时引导规范民营医院发展


5)创新医疗卫生监管手段,健全支持创新药医疗器械发展机制,完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机制。


6)发展银发经济,推进互助性养老服务,促进医养结合。



完善医保支付体系将是健全保障的重点之一


1)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和待遇合理调整机制,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


2)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社保制度,扩大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全面取消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完善社保关系转移接续政策。


3)推进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完善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加强医保基金监管。


4)建立生育补贴制度,提高基本生育和儿童医疗公共服务水平。


启示:


我们认为,此次会议所指明的医药行业政策方向与我们此前的预期基本一致。结合近期国常会审议通过《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等配套政策文件,医改工作将对行业供给端、支付端产生更深远的影响。在医药行业中,我们建议重点关注以下细分板块的重点机会:创新药/械/疫苗、民营医疗服务、中医药、医药流通/连锁药店、诊断检测等。


其他医药行业改革方向:


1)产业链自主可控:抓紧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健全强化医疗装备等重点产业链发展体制机制,全链条推进技术攻关、成果应用。


2)外商投资: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落实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推动医疗等领域有序扩大开放。


3)教育改革及人才储备: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超常布局急需学科专业,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着力加强创新能力培养;完善高校科技创新机制,提高成果转化效能。






汽车行业


从三中全会看制造业投资机会:加快推进传统制造高端化,抓紧打造自主可控产业链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决定》”)发布,针对制造业,相关政策如下:


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抓紧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


当前,全球产业链分工格局深度调整,对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环节具备较强的把控力,以及确保供应链能够在面临挑战时安全稳定运行显得尤为重要。《决定》指出要健全强化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医疗装备、仪器仪表、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先进材料等重点产业链发展体制机制,全链条推进技术攻关、成果应用。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针对现有的制造业,《决定》指出要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同时,发展新质生产力仍然是主旋律,《决定》指出要完善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等战略性产业发展政策。


此外在资金方面,《决定》指出要优化重大产业基金运作和监管机制,确保资金投向符合国家战略要求。


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落实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决定》指出要:1)落实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2)保障外资企业在要素获取、资质许可、标准制定、政府采购等方面的国民待遇;3)完善境外人员入境居住、医疗、支付等生活便利制度;4)完善促进和保障对外投资体制机制,健全对外投资管理服务体系,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这一系列改革举措,有助于巩固外资在中国发展的信心。


启示:


围绕改革与发展,我们认为制造业的投资机会应重点聚焦于:


1)自主可控:在全球产业链分工格局深度调整的情况下,对产业链关键环节具备把控力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建议关注以工业母机为代表的高端制造关键环节;


2)新质生产力:既要加速传统制造向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转型,又要培育新型产业,重点关注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领域;


3)高端制造出口:随着上下游产业链的完善及工业技术成熟度的提升,中国汽车出海正成为拉动中国汽车产销量和外贸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量首次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






消费行业


从三中全会看消费行业投资机会: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内需及物流加速完善,共同推动消费品制造业高效发展





2024 年7 月 21 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发布。其中,有利于消费行业发展的政策如下:


积极促进产业升级和新型工业化,降低制造业成本和负担。


消费品制造业是中国重要民生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包括了轻工、纺织、食品、家电等行业,是保障和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的重要支撑。


政策指出要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建立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投入机制,合理降低制造业综合成本和税费负担。


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传统行业往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方向发展。


随着我国消费品市场的品质满意度和品牌认可度的提高,消费品工业领域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互联网协同等取得了积极进展。


政策提出要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支持企业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完善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量子科技等战略性产业发展政策和治理体系,引导新兴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我们认为,综合运用好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各项技术,才能更好地实现消费品工业的快速发展。


加快培育内需体系,发展物流网建设;文旅健身受到关注。


政策指出要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建立政府投资支持基础性、公益性、长远性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扩大消费长效机制,减少限制性措施,合理增加公共消费。完善流通体制,加快发展物联网,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目前中国居民消费呈现多样化、多层次的特点,形成有力的需求牵引。政策积极发展内需体系和物流建设,有利于刺激消费需求,从而驱动上游制造业决策模式转变,引领商业模式创新,带动产业链升级与重构。


启示:


全面深化改革政策为消费行业带来了多重利好。降低制造业成本、推动产业升级、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内需体系和物流网建设的加快,将共同驱动消费行业的快速发展。


投资者应密切关注政策导向,重点关注在智能制造、绿色技术、内需市场和物流领域具有潜力的企业,这些行业和公司有望在新一轮政策红利中获得显著的增长机遇。






新能源行业


从三中全会看新能源投资机会:承以往政策之先,启深化改革之后





三中全会中提出能源改革的亮点。


在三中全会中,《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决定》)提出以下关于能源的改革方向:


  1. 推进能源、铁路、电信、水利、公用事业等行业自然垄断环节独立运营和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健全监管体制机制。


  2. 推进水、能源、交通等领域价格改革,优化居民阶梯水价、电价、气价制度,完善成品油定价机制。


  3. 深化能源管理体制改革,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优化油气管网运行调度机制。


  4. 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完善新能源消纳和调控政策措施。完善适应气候变化工作体系。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构建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健全碳市场交易制度、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制度,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5. 完善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等战略性产业发展政策和治理体系,引导新兴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延续此前能源政策基调,提出引导新能源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我们认为《决定》囊括了此前提出的能源各领域的重要政策,重申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其中前三条侧重于能源体制的持续改革,但并未专门提及此前市场关注程度较高的电力体制改革,我们预计后续或将专门出台相关政策;第4条则针对新能源,完善新能源消纳和调控政策措施将保障新能源新增装机持续增长和利用率保持在合理水平,碳排放、碳足迹等体系建立则将帮助新能源制造业应对未来的海外碳关税;第5条提出引导新能源行业在内的新兴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我们预计此前新能源制造业的无序扩产导致的供过于求有望在政策层面得到抑制。


我们重申目前政策方向仍对头部运营商相对利好,光伏主材则有待进一步的政策文件发布,以明确对各环节产能协调的实际效力。




市场化方向不变,预期能源管理体制改革将有更多方向性指引


《决定》提出以下关于能源的改革方向:


  1. 推进能源、铁路、电信、水利、公用事业等行业自然垄断环节独立运营和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健全监管体制机制。


  2. 推进水、能源、交通等领域价格改革,优化居民阶梯水价、电价、气价制度,完善成品油定价机制。


  3. 深化能源管理体制改革,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优化油气管网运行调度机制。


对于第1条的内容,我们认为在今年讨论较多的电力体制改革中得到充分体现。2015 年《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拉开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序幕。电改以“管住中间、放开两头”为核心思想,即控制具有自然垄断属性的输配电网,放开对发电侧与售电侧市场的限制,通过供求关系确定电价并进一步引导市场需求。当中确定了自然垄断环节独立运营,同时亦对于竞争性明显的供电环节推进市场化改革。包括2021 年至今,放开全部燃煤发电电量上网电价,扩大交易价格浮动比例,推动工商业用户全部进入市场等。


第2条中的优化居民阶梯电价方面,我们认为能保证用电量在平均水平的居民用户的电价将保持稳定,用电较高的用户则按需求多缴,理顺用电侧公平负担。高用量用户所缴的额外电费亦有助提醒用户节能减排,调节用电习惯。


第3条提到的“深化能源管理体制改革,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亦与2022年发改委及能源局发布的《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高度衔接。该文件提及1)加快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建设,完善电力中长期、现货和辅助服务交易有机衔接机制,探索容量市场交易机制,通过市场化方式促进电力绿色低碳发展;2)完善有利于可再生能源优先利用的电力交易机制,开展绿色电力交易试点,鼓励新能源发电主体与电力用户或售电公司等签订长期购售电协议;3)支持微电网、分布式电源、储能和负荷聚合商等新兴市场主体独立参与电力交易;4 )积极推进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支持分布式发电与同一配电网内的电力用户通过电力交易平台就近进行交易。


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发展方向自2022年发文后已得到不同程度的实践,我们预期未来在深化能源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将有更多相关政策文件发布,作出方向性指引。


此前市场关注程度较高的电力体制改革,《决定》中并未专门提及。我们预计后续或将专门出台相关政策。


供应端已有协调方案,期待进一步提高消纳的方案


《决定》中提到,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完善新能源消纳和调控政策措施。完善适应气候变化工作体系。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构建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健全碳市场交易制度、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制度,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对于新能源消纳方面,中央政府早前已发出两份文件。国家能源局已于今年6月发布《关于做好新能源消纳工作保障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旨在提升电力系统对新能源的消纳能力,确保新能源大规模发展的同时保持合理利用水平。其中包括:1)加快推进新能源配套电网项目建设,重点推动一批配套电网项目建设,2024 年投产 37 个、开工 33 个重点项目;2)积极推进系统调节能力提升和网源协调发展;3)充分发挥电网资源配置平台作用;4)科学优化新能源利用率目标:充分考虑新能源发展、系统承载力、系统经济性、用户承受能力等因素,部分资源条件较好的地区可适当放宽,原则上利用率不低于 90%。


同时,今年《 2024—2025 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中提出,在保证经济性前提下,资源条件较好地区的新能源利用率可降低至 90%,市场理解的分歧较大。我们认为即使新建项目利用率下降,目前风/光装机单位成本已较 3-5 年前大幅下降,同时风机大型化/光伏组件功率提升下,保障合理项目回报率应较以往有更高的灵活性。另外,利用率底线目前阶段性降低,虽然属供应端的折衷方法,不过政策应是保障新增项目能如期投运,对每年新增装机较多的头部运营商仍有相对利好。需求端方面,“方案”中提出十四五后两年新上高耗能项目的非化石能源消费比例不得低于 20%,鼓励地方结合实际提高比例要求。


目前《决定》中提出完善新能源消纳和调控政策措施应是承接以上两份文件的方向,首先对新能源上网作协调,避免运营商仍以以往较低的限电率作为项目运营的参考。同时,我们认为消纳仍有待后续的政策给出方向,是否对非化石能源消费比例进一步上调。


另外,今年生态环境部等已印发《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预计 2027 年,我国碳足迹管理体系初步建立,当中主要任务包括建立健全碳足迹管理体系、构建多方参与的碳足迹工作,以及推动产品碳足迹规则国际互信。我们认为碳排放、碳足迹等体系建立则将帮助新能源制造业应对未来的海外碳关税。


强调新能源健康有序发展,预期产能扩张的速度将开始受政府关注


《决定》提出,完善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等战略性产业发展政策和治理体系,引导新兴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以上提出引导新能源行业在内的新兴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我们预计此前新能源制造业的无序扩产导致的供过于求有望在政策层面得到抑制。


今年5 月,在工信部指导下,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组织召开的“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中指出,光伏行业是市场化程度非常高的行业,更宜通过市场化的手段解决目前的行业困境,但也应充分发挥好政府有形手的作用,包括:1)优化光伏制造行业管理政策对行业产能建设的指导作用,提升关键技术指标;2)规范管理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政策,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3)适应光伏技术迭代速度快的特点,建立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4)鼓励行业兼并重组,畅通市场退出机制;5)加强对于低于成本价格销售恶性竞争的打击力度;6)保障光伏市场稳定增长,探索通过示范项目支持先进技术应用,转变低价中标局面等。


我们认为这表明政府开始重视目前光伏行业的困境,提出的几项措施均直击行业痛点,有望抑制主材供给增长,加速行业利润率向合理水平回归。






本文节选自交银国际已发布系列研究报告《新征程,新机遇——三中全会聚焦系列》




向上滑动阅读重要声明



交银国际
交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作为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交通银行于香港仅有的证券及与证券相关的金融服务综合平台,成立于1998年,是香港最早具有中资背景的持牌证券公司之一,于2017年5月19日作为首家银行系券商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