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点击上方蓝字订阅↑为企业成长贡献力量~
作者:熊璐怡、单鹏安、李文明 和君咨询医药医疗事业部
2024年是医保监管持续强化的一年。我国医保基金监管法治体系加速构建,推动形成基金监管的高压态势。医保信息化体系不断完善,全国统一医疗保障信息平台全面建成;医保飞行检查覆盖所有省份且数量大幅增加,坚持机构类型全覆盖;打击各类欺诈骗保行为,曝光了一系列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的典型案例;多地上线医保定点药店比价小程序,推动形成医药价格“全国一盘棋”,提高药品价格公平性和透明度。
2024年是医疗反腐持续深入的一年。我国医疗行业反腐行动持续升温,中央纪委、国家卫健委、医保局等部门相继发布多项医疗行业反腐相关政策,召开相关工作会议明确具体工作安排,关键环节、关键少数、重点领域被进一步细化,专项整治工作大力展开,多部门参与其中,形成监管全链条。医疗反腐长效机制加速建立,相关合规指引相继出台,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红线”进一步厘清,对医疗体系、患者权益和医药营销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2024年医药生物行业十大关键词
01
GLP-1药物受追捧
关键词解读
02
集采降价创纪录
关键词解读
03
医保基金监管风暴
2024年我国各级医保部门加大了医保基金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各类欺诈骗保行为,曝光了一系列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典型案例。无锡虹桥医院涉嫌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2228.4万元,其中以勾结中介或以免费体检为名,拉拢诱导参保人员虚假住院,通过伪造医学文书、虚构诊疗服务等,涉嫌欺诈骗取医保基金1179.2万元;一心堂药业由于旗下一些定点连锁门店存在串换药品、超量开药、为暂停医保结算的定点零售门店代为进行医保结算、药品购销存记录不匹配、处方药销售不规范等违规问题被约谈等。
2024年医保飞行检查覆盖所有省份且数量大幅增加,坚持机构类型全覆盖,并首次开展“回头看”,同时运用各类大数据模型筛查分析可疑数据线索作为现场检查依据。推动对全国510家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开展国家飞行检查,查实欺诈骗保机构124家,全国各级医保部门共追回医保资金242.3亿元。
关键词解读
04
医药并购浪潮来袭
中国证监会于2024年9月24日发布的“并购六条”与4月的“国九条”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对并购市场的有力支持,其核心目标是鼓励产业链之间的吸收与整合。随着政策的放宽和市场需求的增长,资本市场的并购重组持续升温,2024年中国医药行业的并购活动趋于活跃,特别是在大型药企对中小药企的收购方面,并购交易数量以及最高交易金额均超过2023年。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以来我国医药领域并购交易有30多起,百亿以上并购超过3起,并且诞生了多笔历史性交易,包括“首例H收A”、“港交所十年内最大医疗并购”、“港股18A首例反向收购”等。
关键词解读
2024年医药行业的并购潮实质上是资本市场、政策导向、行业发展需求和企业自身战略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不仅反映了医药行业的内部整合和升级需求,也体现出了资本市场对于优化资源配置和推动产业整合的积极作用。在政策的引导和市场的推动下,并购不仅为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为整个医药行业的创新和升级注入新的活力。
05
NewCo出海新方向
2024年,恒瑞医药、康诺亚、嘉禾生物、岸迈生物以及维立志博等创新药企分别通过NewCo模式实现产品出海。创新药NewCo模式是本土创新药企通过与海外资本合作成立新公司,实现产品国际化的策略,其产生的背景是多方面的,包括全球生物制药产业的创新需求、中国创新药企的国际化需求、NewCo模式的优势以及政策与市场环境的推动,这些因素共同促进了NewCo模式在创新药领域的广泛应用和发展。
关键词解读
06
创新药械开启加速跑
2018年以来,国家药监局已批准296个创新医疗器械上市,主要集中在植介入类设备、高端影像设备、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等高端领域,部分产品已经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关键词解读
07
多地开展药品价格治理
2024年,医保局在药品价格治理上动作不断,先后开展了“四同药品价格治理”“注射剂三同药品价格治理”“定点零售药店药品比价”和“短缺药品价格治理”等。安徽、湖南、河北、陕西、四川、湖北、陕西等多个省市发布药品价格整改公告,大批药品进行了价格调整,还有许多药品因未及时调整价格而被警告、暂停挂网或撤网。这些治理活动周期短、范围大,影响深远,绝大部分药企在近两个月的内完成了“四同药品”价格再申报,多个药品价格实现不同程度的下调,19个省份和个别地区陆续推出覆盖全省或全市的定点药店医保药品公开比价小程序或模块,预计年底可实现定点药店全覆盖。
关键词解读
08
零售药店现闭店潮
2024年零售药店“闭店潮”在全国各地、海内外同时上演。以大参林、老百姓和一心堂为代表的民营上市连锁药店在上半年的关店数量分别为218家、230家和149家,已接近甚至超过2022年、2023年全年关店数量。美国头部连锁药店也接连宣布了24年至未来几年内的关店计划,如沃尔格林预计到2027年关店1200家,CVS将在2025年关闭门店270家。中康科技药店通的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全国关闭的药店总数达到25114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季度闭店数量也在增长,有赶超新开门店数量之势。从9家上市连锁药店财务数据来看,2024年前三季度,有6家连锁药店前三季度盈利出现了大幅下滑,2家甚至出现了亏损。
关键词解读
09
医疗反腐持续升温
2024年以来,医疗反腐风暴持续深入,针对重点领域突出问题展开整治。国家监委调度各级监察机关配合有关部门重拳出击,严查靠医吃医、套取医保资金等腐败问题,狠刹吃回扣、收红包等行业歪风。据中新网不完全统计,2024年至少已有超350名医药卫生系统“关键少数”被查,其中有超180名医院书记或院长,涉及多家大三甲,至少有超30名医药卫生系统厅官被查。
关键词解读
10
中医药出海稳步推进
中医药出海呈现蓬勃且多元的发展态势。在政策支持方面,随着国际上对中国传统医学的关注度持续上升,相关政策法规也在进一步完善,为中医药海外注册、销售与推广营造更为有利的环境。与此同时,技术创新将成为重要驱动力,中医药企业将加大研发投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中药质量控制与生产工艺水平,开发出更符合国际市场需求的中医药产品;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中医药的研发、生产和质量控制也将更加精准高效。
关键词解读
2024年医药生物行业发展主题词
01
监管加剧
02
整合提速
03
创新开花
2024年国内创新药行业发展势头强劲,国产创新药数量大幅增加,并展现出喜人的临床优势。此外,国产创新药的出海表现出色,出海形式进一步多元化,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
2024年主题词:调整与重生
在政策、市场、资本和技术的影响下,2024年的生物医药行业经历了深刻的调整,许多传统企业在变局中谋求转型,通过自主研发、并购企业和医药出海等战略来增效维稳,不断在调整中寻找新的发展路径。而创新药企业则在资本寒冬里快速呈现分化态势,一部分企业因为产品同质化而逐渐失去了价值。而另一部分企业则通过差异化创新获得了快速发展,并加速融入了全球产业链,为行业的重生提供了新的动能。回顾2024年,我们选择了“调整与重生”作为主题词,尽管行业整体增长承压,但生物医药行业在政策引导、市场需求和国际竞争中寻求新的发展机遇,不断在调整中重生,迎接新增长周期的到来。
医药生物行业中长期趋势展望
01
健康中国新机遇
医药行业政策依然以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为根本遵循,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医保目录调整、药品集采工作常态化推进,出台了多项有利于创新药全链条发展的支持政策,推进行业高质量健康发展。并且,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慢性病发病率的上升以及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市场需求不断增加,生物医药行业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02
深化医改新挑战
我国医保基金监管体系加速构建,体制改革加快推进,部门综合监管更加有力,智慧监管信息持续赋能,长效机制逐步健全,基金监管高压态势逐渐形成,促进实现医保基金安全、合理使用;药品和医疗器械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强,促进规范医疗行为,督促医疗机构落实院内管理主体责任,推动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加速促进行业向“合规”“合法”经营转变。
03
创新技术新突破
在AI技术和生命科学迅猛发展的新质生产力时代,AI技术将为生物医药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通过AI技术应用,可以提高研发、生产和销售等环节的效率和准确性,还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方案,重塑医药企业竞争力。生命科学技术如双抗、ADC、细胞疗法、基因编辑、小核酸药物等领域不断取得突破,成为行业发展的强劲动力。同时,中央及地方政府在支持创新医药高质量发展、加速审批等方面陆续出台政策,助推我国药械创新提速。
中长期趋势展望:缓增长、强分化、快升级
目前由于全球宏观经济影响,医药行业投融资持续低迷,再加之监管政策加剧,国内的医药行业仍处于下行与调整周期。但从长期来看,我国医药行业发展前景依旧向好,国家通过医保、医药和医疗政策的联动倒逼医药产业进行转型升级,朝着创新驱动、高质量增长的方向发展。医药行业的中长期发展趋势可以用三个主题词来概括:即“缓增长”、“强分化”和“快升级”。随着资本市场逐步回暖,创新驱动价值重塑,产业结构升级,未来中国生物医药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要坚定信心,在变革中破冰前行。
和君医药医疗事业部
和君医药医疗事业部是和君咨询旗下产业聚焦的专业化咨询团队之一。其咨询业务服务于医药企业,医疗器械企业、医院、保险公司、VC/PE、政府部门等机构,业务涵盖战略制订、组织管控、人力资源、市场营销、企业文化、资本运营、产业发展规划、园区规划和运营等多个领域。拥有30多位深耕中国医药和医疗市场的咨询顾问,具备与生物医学相关的专业背景和深厚经验。与此同时,得益于和君集团强有力的平台支持,能够确保为客户提供高水平的咨询服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