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研发思维固化:行业整体缺乏首创精神,应对新场景新需求,惯性、固化地跟随国际先进的做法,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02 技术水平落后:缺乏长期的创新研发规划和策略,基础研发和应用研发能力虽然提升迅速,但仍落后、难以跟上国际先进的发展步伐。
03 产品能力薄弱:“抄来”的产品适用性不足,难以在高端领域研发出解决用户痛点、满足市场适用性需求的产品,卡脖子未有效摆脱。
04 竞争手段单一:国内领先企业依靠资源优势+低价策略“内卷”竞争,手段单一,竞争性难以为继。
从企业层面来看,制造业在运营管理中普遍面临市场需求响应慢,新品研发周期长,供应链流转效率低、专业技术服务缺失等运营难题。
在数智化升级方面,过去十年间多信息系统的投资与建设未带来高效率流转与高绩效产出,不是没有系统,而是多系统不联通,匹配不了、支撑不上内部运营高效管理的需要,信息传递滞后、数据散乱,信息孤岛严重等困境让一众企业家、企业管理层头疼不已。
01 “跑马圈地”→“价值创造”
过往不计成本的扩张市场份额,追求规模快速增长,转变为:追求盈利增长、长期资本回报和可持续发展。
02 “爆款”打天下→精细化、差异化经营策略
依赖“一次性爆款”急速市场扩张,无差别的销售策略,转变为:精细挖掘市场细分和客户细分,差异化价值主张。
03 世界的中国工厂→来自中国的跨国企业
借助全球市场机遇迅速实现规模扩张,转变为:本土深耕+出海拓展,跻身跨国企业行列。
04 一代企业家的辉煌时代→基业长青的能力变革
雷厉风行的第一代企业家已集体落幕,未来以专业化能力协同构筑竞争优势,打造持久稳健的机构式长青成为趋势。
05 单点管理改善→集成系统管理提升
通过解决单个职能、模块问题或优化单个流程来提升局部效率,转变为:跨流程部门、跨业务集成的变革协同,实现整体管理效能最优和价值最大化。
01 战略引领
契合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基于“首创”驱动“新制造、新服务、新业态”转型,“出海”向跨国企业转型,差异化构筑竞争优势,通过明确的战略规划引领,在组织内达成共识并有效落实。
02 卓越运营
聚焦业务模式和组织架构两大升级方向,以“销研供服”四条主线为抓手,重点开展流程体系变革,实现业务管理全连接,为业务线上化奠定基础。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引进的先进的管理模式,讲求适用性,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实现“销研供服”一体化卓越运营。
03 数字化转型升级
IT 系统承载业务流程和业务数据,提升流程整体遵从性和运作效率,关键重点在于从企业架构处着手,链通“战略-业务-信息化”协同,打通多系统,解决“散、断、离”的困局,并将AI赋能研发、AI排产优化等先进技术融入数字化转型升级,促进企业运营模式和手段升级,实现智慧运营。
04 组织能力保障
只有运营体系中流程各环节的组织都具备了正确、高效执行流程的能力,包括流程治理和数据治理长期持续优化与迭代,才能形成真正的组织级能力,以此保障运营卓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