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年来,建筑行业的日子不好过,2024年更是达到了冰点。分享一个我们看到的真实的现象:一家市级的城投公司要招聘两个项目经理,年薪15万左右,要求现场报名;报名当天来了300多名候选者,把整个报名现场堵的水泄不通,这其中也不乏以前年薪几百万的全国知名的项目负责人,不禁令人唏嘘。这一现象虽然是个案,但也可以很好地折射出行业竞争的惨烈程度。头部企业纷纷降薪裁员,招聘市场上也有非常多的土木人才处于待业状态,整个行业都处于一种没有增量的竞争状态。而我们回顾各个阶段的人类商业史可以发现,当一个行业处于下行期,大量的矛盾会集中爆发,过程中不排除会发生雪崩一样的连锁反应,整个行业的竞争格局、产业逻辑、技术代际、组织模式都有可能发生改变。这种变化一定是会发生的,区别是发生得究竟会有多快。所以,这就是我们行业所面临的现状与困境,这也是我国从土地财政经济模式向科技产业经济模式转型升级过程中,必须要经历的阶段,也是必然要接受的阵痛。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企业究竟该怎么办?对此,我们有三点思考:第一,企业未来的生存空间,取决于企业究竟相信什么。如果相信过去那种资源的力量,相信资源决定一切、垄断决定一切,那就向上用力、向上发展;如果相信市场的力量,那就向下用力,把成本做得更扎实一些,把施工现场管得更精细一些,对分包队伍更好一些。这是第一个建议,是我们究竟该信仰什么。第二,降低预期,生存是第一要务。去年我们服务了一家央企的公路局,他们说过去5亿以下的项目都不想接,但前几天中标了一个一亿的项目,全公司都在庆祝。我认为这种心态非常好,过去我们看不上的项目,现在也要做,而且还要做得好。但做大项目与做小项目,对企业的能力要求是不一样的,所以企业能否走出舒适区,持续做难而正确的事,是未来生存的关键。第三,在行业下行期,千万不要做“傻事”,因为没有犯错的资本。有位咨询前辈曾经说过:“人性中有三个最基本的特征,侥幸、贪婪和虚荣。”在行业上升期,我们为了虚荣,可以贪婪、可以有侥幸心里;但在当下阶段,任何自欺欺人的行为一定会得到惩罚,所以我们一定要更加尊重规律。最后,我们想指出的是:建筑行业不会消失,它只是在升级、只是在成长,我们要做的,就是跟上它的成长。历史的发展不会等人,但所有人的行为,却又改变着历史。2025年,希望我们都能活下来、挺过去!
和君咨询:亚洲大型规模的综合管理咨询机构,拥有25年咨询经验,咨询队伍超过1000人,为政府、企事业单位提供卓有实效的思想、知识和解决方案。宣传片:回望来时路,翘首新征程。媒体合作、业务咨询请联络:400-093-2688。点击在看,评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