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国企布局养老,存在哪些“致命”难题?

创业   2025-01-21 17:31   北京  
提示点击上方蓝字订阅为企业成长贡献力量~
系列:和君每日观察 20250121
作者:杨围围 和君康养事业部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其中强调,推动国有资本参与发展养老服务,完善分类考核评价;鼓励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盘活闲置资产开展养老服务,实行委托运营的,按稳定经营预期原则确定租期;运营方有较大投入的,租期可适当延长。
其实,早在2024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便提出鼓励和引导国有企业结合主责主业积极拓展银发经济相关业务,其发展布局银发经济相关产业,或提供场地设施用于养老服务,相关投入在经营业绩考核中予以统筹考虑。
“十四五”期间,全国近70%的省市组建了区域化的康养平台企业通过统筹盘活区域存量资源、资产、业态、人员等,统筹区域养老产业市场化发展。2024年至今,市、区级康养平台企业的组建步伐加速。一时间,养老产业内“国进民随”不断加剧,国资国企仿佛成了养老产业成长提速阶段的引领者,甚至是经济下行周期某些养老细分领域的“接盘侠”。国资国企布局养老产业有先天优势,但在多年探索中也逐渐暴露出很多“致命”问题。

首先,内部团队组建与能力提升慢,成本高。

多数国资国企在涉足养老产业时,均没有自己的专业养老管理运营团队,且其主营业务多与养老产业相隔甚远,甚至是一产、二产向三产的“大跨界”,对多数国企的业务创新、组织管理、团队构建、能力培育等提出全新挑战。
另外,养老产业的人才供给本身便是长期存在的产业“大问题”,市场化人才竞争压力大,高精尖人才多受制于薪酬水平、用人机制等原因外溢,无法形成稳定的团队能力。现有国有企业多通过外聘、合作、并购等方式组建自身团队、发育自有能力,但面向未来养老产业发展更加成熟阶段的提速竞争,多数国有企业团队构建的时间窗口将会被压缩,未来的能力建设将存在全新的挑战。

其次,体制机制带来管理管控不畅,速度慢。

国资国企固有的体制机制在养老产业布局中虽有优势,但在市场化竞争尤其是产业成长过程中的“混乱且不断更新”的市场化竞争中,却往往造成较大束缚。管控机制不灵活、决策机制过长、组织流程繁琐、薪酬机制不匹配、规范化成本过高等,都将使得国资国企在市场化竞争中,尤其是养老服务等重点从精细化成本管控中拉大收益差的业态竞争中天然处于劣势地位。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程中,面向于养老产业的市场化参与,与产业特征与市场竞争相匹配的体制机制创新改革无疑也是国有企业布局养老的关键命题。

另外,国资考核给足短周期“盈利”压力。

从现有相关顶层政策引导的方向来看,未来国资国企在养老产业的布局将着重在两端。一是重点布局以医康养服务领域,尤其是与最广大老年群体利益和诉求最适配的基本养老服务和普惠养老服务供给,同时不少区域平台型企业成立的背景也决定了其在养老事业兜底保障中的责任使命,而上述业务领域虽然针对的是最广泛的老年受众群体,但却也最可能成为“微利”业态集中区,相关业态布局注定是长周期的资本投资与较长的盈利周期,这与现有国资委考核办法相悖。
二是未来布局符合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的银发经济“创新业态,如科技创新、产品供应链等,上述领域多处于探索过程中,仍需大量的投资试水与孵化成长。因此,面向国资国企的养老相关业务布局,国资考核需迎合政策方向,在考核管理办法上有所突破。
除了专业团队、体制机制、国资考核等关键问题之外,国资国企布局养老产业还同时面临着风险管控成本高业务创新压力大混改合作限制多等诸多问题,面向未来日益灵活和充分的市场化竞争,国资国企布局养老产业的路程还很长,需在“十五五”这一养老产业向银发经济转变的关键规划期内,提前预判,提前准备,踩准发展拐点,找准竞争对策。

和君康养事业部

和君康养事业部专注于康养产业的专业研究与运营实践,携手各级政府机构、产业联盟、行业协会,链接和君平台化资源,定期发布行业白皮书、蓝皮书等报告,深入一线为各类企业、机构、社会团体、从业人员,提供康养产业政策与发展趋势研究、项目战略规划与落地执行、商业模式创新设计与优化提升、品牌提升与营销推广、运营管理服务、投融资平台搭建、人才培养等一站式解决方案。


‍‍‍‍‍‍‍‍‍‍‍‍‍‍

推荐阅读


THE END

和君咨询:亚洲大型规模的综合管理咨询机构,拥有25年咨询经验,咨询队伍超过1000人,为政府、企事业单位提供卓有实效的思想、知识和解决方案。宣传片:回望来时路,翘首新征程。媒体合作、业务咨询请联络:400-093-2688。

点击“阅读原文”可与我们沟通哦~
点击在看,评论分享

和君咨询
视野开阔、见多识广、体验丰富,尽在咨询江湖!和君咨询官方公众号,每日分享商业洞见、实践案例、行业研究等,致力于成为您的成长好伙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