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节选自华高莱斯“技术要点”系列丛书《小县城·大未来》,本书已经正式出版,扫描文末二维码,免费领取。
在城市极化的挑战下,县城难免会发出灵魂一问:“我,还有机会吗?”县城该如何立身,如何更好地为自己创造价值,是未来县城经济发展不得不解的关键命题。
在「非生即死」的关口前,县城迎来了一个极其重要的时代机遇:继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县域经济后,「县」作为一个热点词,开始越来越频繁出现在国家的政策文件中。
尤其是近年来,「县」与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的联系愈加紧密。
2021年2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第十九条中明确提出「……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把乡镇建设成为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实现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
中央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第七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明确提出「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更是提到「促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和治理能力,促进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资源要素优化配置。」3月5日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更是7次提到「县」。
2024年8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召开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落实动员部署会。会议指出,要把落实《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工作抓手,实施好新一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潜力地区城镇化水平提升、现代化都市圈培育、城市更新和安全韧性提升四大行动,为推动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以城带乡、协调发展成为政策制定的主基调
那么,该如何抓住这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县城必须首先读懂这次机遇的由来。过去,在大城市主导的城镇化道路下,我国城镇化率经快速发展后已达到60.9%(2019年),但同时也造成了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日益突出。随着我国进入城镇化中后期,县城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纽带,「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成为中央关注的重中之重。与此同时,我国城镇化率与发达国家的80%仍有较大差距,且从世界其他国家的经验来看,城镇化率达到60%后,至少还将有10年的城镇化较快发展期。因此,围绕县城开展新型城镇化建设,无疑是未来的一个新增长点。▼
县城展开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未来新的增长点
从乡村振兴的角度看,要想破解乡村窘境、弥补乡村短板,县城是重要的突破口。
因为乡村振兴不会只是乡村自身的任务:对全国县城数据的分析表明,县城城镇化水平每提高1%,城乡收入差距比值会降低9.6%;农民在本地的非农就业,更会使其家庭消费比务农家庭显著高出15.5%~28.2%。另外,县城城镇化在诱导人口流动、改善土地资源利用的同时,还可辐射带动乡村经济业态转型升级。因此,全面乡村振兴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县城对乡村的支持带动作用。▼
成都明道竹艺村利用县城的带动作用带动乡村振兴
机遇虽然摆在县城面前,但是能否用好机遇就是对县城的考验。县城推进城镇化,要避免全域铺开,盲目地形成「规模上的城镇化」。
在统筹发展中,应把握住「三个要点」:要让发展要素、城市功能等进一步聚向「城区」而非「镇区」;要集中力量办大事,培育一个「种子选手」——中心城区;要优先做大做强中心城区首位度,再以「大城区」有效辐射带动乡镇发展!这样做的理由很简单。
做大做强中心城区,是以城带乡的关键
过去几年,城镇化热潮推动了「扩城运动」兴起,让中国大陆城市在5年内(2013—2017年)总建成区面积增加了8370.1平方千米,这相当于新增了近10个成都(2017年成都建成区面积为885.61平方千米)。而同期,城区人口仅增加5821.7万人,按住建部每平方千米容纳1万人的标准,这样的扩张最后其实扩出了2548.4万人的缺口。
从一线城市到小县城,如此追求规模、分散粗放的短视做法,让很多城市因人口聚集度低而出现了「空城」,甚至「鬼城」;尤其是本就人口密度低、城市集聚效应弱的县城,不仅浪费了土地资源和资金,还为地方发展背上了一大包袱,导致进一步「被掏空」。
相比大城市,县城在多方面的「有限」条件下,想要以城带乡,建设的关键其实在「聚」而非「巨」!走集约紧凑化道路,才是县城未来城镇化的优选出路!
聚集产生效益,密集产生效率!城市作为一种「聚集经济」的产物,必定是越集中越高效,越密集越繁华!向中心聚集,可为城市创造诸多方面的「加成」:劳动力市场及城市资源共享、经济活动及公共服务成本摊薄、知识和创意持续溢出……而聚集的个人、企业乃至整个社会都将因相互之间的「正外部性」而受益,产生更大的聚集效应与规模效应。实证研究也表明城市人口的规模下限是10万~15万,规模小于10万人的城市几乎不存在净规模收益;50万人以上的城市,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2万~5万人的城市经济效益高40%以上。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中也曾这样描述过「聚集推动发展」的代表——伦敦:「这种大规模的集中,250万人这样聚集在一个地方,使这250万人的力量增加了100倍,他们把伦敦变成了全世界的商业首都。」伦敦俯瞰
其实,在意识到过去城镇化盲目低效扩张的发展倾向与弊端后,为优化城市空间及人口布局、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已在《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中首次提出了「收缩型中小城市」的概念,引导人口和公共资源向城区集中,瘦身强体,以扭转「城市空间必须增长」的惯性增量规划思维。根据标准排名城市研究院的研究:截至2019年,只有15%的中国城市为紧凑型城市,到2022年或许还将有52个城市从紧凑型城市沦为不紧凑型城市,而不紧凑型城市最大的隐忧在于人口增长缓慢及产业空心化。原国家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北京大学国发院教授周其仁等也曾多次呼吁:中国城市化出路是建设紧凑型城市!徐州丰县中心城区——高品质的居住空间、文化场馆、生态公园一站式配齐
2.从现实境况来说:人们进「城」,除了大城市,进的就是县城
不是在乡镇里盖房,而是在城区里买房——这也是当今城镇化背后,人们对「进城」最鲜明的现实渴望与追求。
城镇化的高速发展不仅拉动了中国城乡格局的巨变,还牵引着人们观念发生转变。
乡镇人民,尤其是外出打工过的人,看到了外面世界后,也希望改变自己的未来——挣钱后不再是回到农村去盖房,而是纷纷去县城购房落户;女方婚嫁的「有房」刚性条件也变成了「县城有房」。仅2011—2018年,农民进城买房的比例就飙升了27倍(0.7%~19%)。
河南某县级市分管教育的副市长表示,他目前正面临着巨大压力:他所在的县有120万人,是全省县城经济发展相对靠后的县,即便这样一个并不发达的地方,还是有50多万人在县城里买了房,人口的快速涌入甚至导致教育资源无法跟上,如今希望能获得互联网教育的支持。
县城买房,是人们对「进城」最鲜明的渴望与追求
县城买房热的背后,其实也揭示了很简单的现实:过去挣钱在村里盖房的是「混得好」的面子,而如今求的是县城更好的教育、医疗服务。同时,打工人在就业地城市可能买不起房子,但家乡县城的房价只是大城市的1/5,甚至1/10,是能买到的。
未来,随着2亿多存量的农业转移人口需要释放,而大城市又迟迟不愿开放这些群体的城市落户,人们进入县城的热度只会增,不会减!3.「做大做强中心城区,以城带乡」已被证明是县城逆境求生的重要法则
福建泉州下属的德化县,便是印证这一生存法则最鲜活的例子。德化距泉州约80千米,是泉州最偏远的山区县之一。这里虽然拥有2232平方千米的面积,却没有一块超千亩的平地;18个乡镇中,只有5个乡镇人口在2万以上,且散居各处。就是这样一个地广人稀、看似发展难度极大的小县城,如今却撑起了200多亿元的陶瓷产业;同时,高达75%的城镇化率(2020年)也让其成为福建城市化率最高的县,并入选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名单。▼
这一切的蜕变,其实源于德化多年前「小县大城关」的战略选择。1985年,德化意识到,要在全县范围内实现全面发展,投资量大,且发展慢、效益差。对此,德化县委、县政府提出了「相对集中全县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首先支持城关地区发展」的发展思路,引导全县生产要素向城区流动。在历届领导班子对「小县大城关」的战略坚持下,德化推动产业在德化城关及其周边不断聚集:90%的陶企向城关龙浔和浔中镇汇聚,厂家从229家猛增至1100多家。产业聚集的繁荣背后,也为城区带来了丰沛的人流。截至2010年年底,德化城区人口由1978年的1.03万人发展到了约18万人,城区成为全县57%人口、72.77%中小学生、69.2%劳动力和90%陶瓷企业的集聚地,创造了67%的经济总量。如今,聚集在县城的人口已超70%,2003年的目标也已基本实现(至2020年,全县80%以上人口集中在城关和中心集镇,实现城镇资源共享)。德化把有限的资源聚焦投入大城关,换来了城关区域的无限潜力。从「建设一个大城关」逐渐实现了「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引领德化发展不断加速,成就了如今闻名的「世界陶瓷之都」。▼
世界陶瓷之都——德化县夜景
当下,河南有些县市也已提出要「主动适度空心化」——将部分以高龄人群、滩涂用地等为主且缺乏生产力的低效能乡镇的人口和产业进行迁移集中,集中力量做大城区,以提高城市经济效益、优化资源配置、释放生态承载力。总结而言,集约发展可以用最经济的方法产生最好的效益,是实现生产、生态、生活空间优化,提升人口吸引力的有力武器。县城作为承上启下的关键空间节点,承担着吸纳农业转移人口并向城市输送合格劳动力的「蓄水池」作用。因此,未来想要高效实现自身人口「驿站」的价值释放,县城建设应注重用「集约发展」代替乡镇各组团「散装式」发力——「做大做强中心城区」是要义!
虽然城市人口集聚规模会产生城市经济的集聚效应,但要想以城带乡,「做大做强中心城区」并不是简单地「把人装进来就够了」,而是要「内外兼修」:从规划到公共服务,从产业到生活,以「小城也要有大名堂」的逻辑来提振城区势能,从而创造可带动城乡发展的辐射影响力,构建引流磁极!▼
具体而言,中心城区的「小城大名堂」可以从以下4个层面做文章。
1.空间上:以高标准规划为牵引,带高城市发展「心气」
过去我们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如今却不得不审视顶层设计对全局发展的巨大引导作用。正所谓「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城市要「一张蓝图绘到底」,首先,用一张「好蓝图」来做高位牵引,很重要!一个好的城市印象,可以让城市引流事半功倍。这背后其实蕴藏了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因为当今,我们已进入了一个「视觉为王」的图片社交时代!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带来了如今的信息过剩,因此谁能吸引大众注意力,谁便能获得更多经济价值!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赫伯特·西蒙所说的:「随着信息的发展,有价值的不是信息,而是注意力。」而面对信息的剧增,人们在本能驱使下会更偏爱「高带宽」的信息输入方式——视觉!于是,随着智能手机带领人们从大屏时代进入小屏时代,以图片为载体和辅助手段的「图片社交」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流交际方式,「画面」也因此成为最简单、最有冲击力的传播方式。在此趋势下,城市的「注意力经济」开始不断发酵:乌兰县茶卡盐湖、栾川县「奇境栾川」等纷纷依托优质形象,实现了「一张照片成就一个地方」的走红,为城市带来百万级访客流量,甚至直接带动了贫困户脱贫!▼
乌兰县茶卡盐湖凭借绝美画面成功「出圈」
县城未来想要引流,绝对离不开「城市印象」对于人们的潜在影响力。在如今「颜值」当道的趋势下,中心城区作为标定县城发展面貌的载体,无疑更应瞄准「注意力经济」做文章,精心建设城市,提升城市设计品位!▍规划科学是城市最大的效益,县城的「蓝图」要做「富」规划
起好步才能开好局。城市若想做好「注意力经济」的生意,用「环境资本」引领「货币财富」,以「富」规划来牵引城市建设,是必不可少的!
对于县城来说,所谓的「富」规划,包含两个方面的要义:
一是县城即使财政投入有限,但省什么都不能省「规划」,推动县城高质量发展,请一个好的大师,做一个好的顶层规划至关重要!
二是城市规划切勿图眼前小利,也不要站在县城看县城,而要有眼界,讲格局,从长远计发展,站位未来「画」现在,让规划更具长期性与稳定性,避免不断「推倒重来」。
(来源:图虫创意)
县城画好蓝图,就一定要做「富」规划。但这并不代表其只会存在于「富」县的语境中,「穷」县反而不能做「穷」规划,而更要敢于做「富」规划!
底子薄、基础差的穷县,有了「富」规划做「好药方」,未必能起死回生,但如果拿着「烂药方」继续走低端路子,想要突破,不说死路一条,想必也只会难上加难,痛不欲生。
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便是「穷县富规划」,为自身创造发展机遇的一大例证。陵水东濒南海,南与三亚毗邻,曾经是全国唯一一个沿海的国家级贫困县。
随着海南岛旅游资源的开发,陵水因热带雨林、蓝色海湾、阳光沙滩等一夜之间变身为旅游地产、休闲度假的一方宝地。
只用了一年多时间,陵水县就高标准编制完成了《陵水县城市总体规划》《陵水滨海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等影响陵水长远发展的规划。
事实证明,这些规划对于陵水后来居上、在三亚周边县市中较快地打响国际旅游品牌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之后短短几年,陵水不仅摘掉了贫困帽,还实现了「突围」:2011年,陵水公共财政收入达16.7个亿,位居海南省第三,仅次于海口和三亚!
(来源:图虫创意)
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穷」县只有做「富」规划,才有机会后来居上!▍以高标准「富」规划牵引建设「小城大气魄」的城区面貌
以高标准的「富」规划牵引城市建设,构建高品位城市形象,在有效吸引人们进城的同时,还可带高城市发展「心气」。
简单来说,以城带乡,中心城区面积不一定要大,但品位一定要高,形象一定要好!如「小恒星」式县城沭阳,便是一个在高标准规划的牵引下,以「小城大气魄」城市建设带动县城发展的典范。1996年,宿迁建市之初,沭阳县城区面积只有9.7平方千米,而到了2019年,沭阳城区基础设施配套面积已达85平方千米,集中居住人口72万人,城镇化率逼近60%。从苏北乱哄哄的小县城到崛起为连续8年跻身县城经济全国百强县行列的现代城市,全国闻名的「沭阳速度」背后,是沭阳对「跳出小县城定义建城市」的理念坚持。▼
沭阳
在沭阳的城建史上,沭阳充分认识到自身地域广、人口多、生产要素较少且分散的特点,首先决定将县城作为统筹城乡发展、拉动县城经济崛起的龙头来抓,强化城区的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同时,沭阳始终坚持将「城市规划编制」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强调「以规划为统领,构筑城市发展体系」;并打破了传统城建理念,在十余年前就前瞻性地提出「要瞄准国内外大中城市规划水准,摒弃小城镇、小县城眼光,以‘三高’规划理念来规划城市」,即规划设计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在「三高」规划理念下,沭阳要求建设单位委托理念超前、经验丰富的高水平设计单位进行规划设计,在拟订挂牌地块规划设计要点时也明确要求城区重要地块、沿主要路段均布置20层以上建筑,以增强道路两侧建筑天际线的起伏感、韵律感。于是,在京沪高速公路进入城区处,鳞次栉比、气势宏阔的高楼沿街而列,从安置房到商务楼群,均以「公建化立面」为标准,沭阳构建起了一条集中展示城市现代时尚、亮丽大气形象的主干道!同时,通过制定「对标志性工程加大奖励」、坚持「给大型第三产业项目以第二产业待遇,给大型服务业项目以制造业待遇」等针对性举措,高效推动了欧中广场、苏宁电器、虞姬生态园等一大批商贸龙头和综合性开放公园的涌现……高能级配套空间,不仅带动了全域乃至周边乡镇的人气、财气不断向城区聚集,辐射半径也不断增长,还有效撬动了这些空间周围的高层楼宇拔地而起,推动沭阳快速进入「高层时代」,为沭阳创收了楼宇经济!▼
三高规划理念规划出的沭阳高层建筑群
以「三高」规划理念为牵引,沭阳还针对城市建设进一步制定了「三化三精」的建设要求和规矩:建设施工标准化、规范化、工艺化,管理经营精心、精细、精品,以提升城市品位。
例如,为保持高品质城市风貌,城区干道全部「无杆化」处理;对老城改造和新城建项目则一律以「四个不准」来要求,即不准拉围墙、不准搞零散的附属设施、不准建传达室、不准安防盗网;
为让「城市建设经得起挑剔」,城区建设项目必须提出两套以上方案供审查选择,且每个项目所有投标单位都要「背靠背」给对方挑毛病,政府再从中择优。
在「三高三化三精」的规划建设理念下,大城市般的现代化气息在这里持续释放,文化艺术中心、苏北一流的城市规划展览馆等城市地标开始不断涌现,推动沭阳「小城大气魄」的城区形象不断提升。
沭阳也通过切实发挥城市规划的引领作用,全方位推动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对外形象和品位持续提升。沭阳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不仅带动了当地招商引资,还激活了服务业产业新势能,带动农村劳动力高效转移进城,成为苏北县城发展史上的一匹黑马。
(来源:图虫创意)
回看当下中国的发展境况,河南、山东等地区城镇化进程正在大幅加快。这些区域本就是人口聚集地,加之所属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如郑州、济南等)的崛起,区域已出现了明显的人口回流态势。
在山东,已有7个县市区位列「2020中国县城人口流入百强榜」第一梯队……这些都为未来区域内的县城吸纳人口流量做出了样板!另外,中原地区文化底蕴深厚,更为县城构建特色城市形象创造了无限想象;伴随着2021年河南电视台春晚《唐宫夜宴》的走红,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已开始因文化魅力而关注区域内的城市……
(来源:全景网)
手握「人口流量」与「文化底蕴」等多重优势,谁又能说走「蓝图牵引」精致提升城市品质的路子,未来这里的小城不会大有可为?
中心城区做大做强,除了造「壳」,更要填「瓤」!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县城想要引流,就要深入关注那些目标人群——年轻人群、年轻家庭,了解他们在关注什么。教育、医疗等万不可缺的基本民生需求,无疑是重中之重。
「逃离北上广」的新闻报道不时会现在大众眼前,有的人只读到了那些人「解脱」后的欣悦,却不知其中一些故事的结局是:子女教育、健康医疗等当今生活的刚需,成为系在大城市打工人身上的那根绳索;有些所谓的「逃离者」最终也会被「现实」拉回到他们曾经逃离或想要逃离的地方。▼
大城市良好的教育、医疗条件,吸引人们离开乡村,抛弃小城镇「在北京遍地开花的少儿英语教育机构在家乡几乎是空白的」渴望,是「父亲在县医院查出腰伤后被送往骨科,而最终的死亡记录却显示,真正要了父亲命的其实是脑出血」的无奈。于是,让小孩到城里接受教育,送父母到市医院看病,成了打工人选择留在大城市的最沉重的理由,也是人们离开乡村,抛弃小城镇,蜂拥进城的「最大公约数」。教育、医疗服务等这些民生刚需不会因为大小城市之分而有所不同。信息趋同下,家长的焦虑和需求只会更加趋同。研究报告显示,低线城市的家长对孩子的投入其实丝毫不亚于大城市的家长,其中36%的家长为子女报读各种课外补习班,为的就是希望子女能脱颖而出,过上更好的生活!▼
城市的家长对孩子的投入不亚于大城市
乡村教育萎缩、资源匮乏,让之前提到的那位河南县级市副市长迫切希望得到互联网教育的帮助;医疗服务能力薄弱、科室功能不全、床位短缺等让「大病看不起,小病就扛着」成为乡镇人们被迫生活的日常。有点能力的人则会直接跨过县城,鏖战数夜,只为与城里人抢一个不知道何时才能排上的号。庞大的需求端与发展失衡的供给端,两者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成为县城实施城镇化建设、乡村振兴必须疏通的梗阻!农村医疗卫生条件的薄弱让「小病也易变成大病」,遇「新病」则易因疏忽而造成更大的公共卫生危机。公共服务缺口所带来的治理风险和挑战,也已经到了无法忽视或轻视的程度!▼
农村医疗卫生条件薄弱,不容忽视
▍打通「民生刚需」命脉,构建高辐射的城市新磁极,带动公共服务升能县城应该依托中心城区,优先锚定教育或医疗等民生刚需,进行强力投资,为城市构建一个高辐射、强引流的城市磁极。这不仅可以带动、「截流」周围乡镇人口进城,甚至可以成为城市的「长板」,为城市塑造区域级的相对优势。吉林省的梅河口、广东省的信宜都是完美诠释这一举措的县城典型。梅河口坐落在吉林省东南部,距其最近的大城市是西北方向150千米外的长春和西南方向200千米外的沈阳。作为一个无法享受大城市辐射红利的小城,城区常住人口在4年内(2013—2017年)实现了从31万到40万的增加。——聚焦「医疗」造长板,是梅河口成功崛起的关键原因。梅河口是北方重要的药材市场,瞄准这一本地特色资源,巧借自己作为吉林省东南部交通要冲和商贸物流中心的优势,将城市经济从服务「物」拓展至服务「人」——聚焦「医疗健康」方向不断发力。▼
梅河口人参种植园
梅河口在城区强势打造了龙头项目——梅河口中心医院,这是东北地区唯一的一所县城三甲医院,集医疗、科研、教学、康复等综合功能于一体,有效地为城市构建起一个人口磁极。梅河口还通过设立产业发展引导资金、为医药企业大量兑现扶持资金等举措,不断引入四环制药、康美药业等行业领军企业,大力推动医药产业发展,2018年医药产业产值占全省医药产业的15%~20%,为城市贡献财政收入达70%。当下,通过发挥市中心医院的龙头作用,梅河口已开始积极对接新时代生活需求,拓展高端医疗服务,打造吉林省东南部集肿瘤诊疗、妇产诊疗和医养结合康复诊疗等多功能为一体的高端医疗健康服务中心。如今,梅河口作为吉林重要医药产业聚集地、区域医疗健康中心!其实,像梅河口这样「聚焦医疗刚需造城市长板」的并非个例,湖南浏阳也是这一路径的成功代表。▼
烟花之乡——浏阳聚焦自身长板优势,成功崛起
(来源:图虫创意)
不同于梅河口,广东的信宜则是通过「砸锅卖铁」搞教育成功「出圈」。信宜是广东茂名市下辖县级市,距离最近的大城市广州也有250千米。地处偏远山区的信宜,2002年便决心「砸锅卖铁」办好教育!在制定「科教兴市」战略后,信宜开始在市区东南郊兴建了占地1500多亩的重点工程——信宜教育城。教育城全部按花园式现代化学校进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涵盖了幼儿园至高中各层级、青少年宫及职业技术教育园区等全方位的教育功能空间,并大力配备了先进教学设备和一流师资队伍。政府对信宜教育城的大力支持,不仅辐射带动全市教育水平大发展,而且为城市树立起教育名片,成为全国基础教育的优质教育品牌之一,吸引了全国各地教育考察团数十万人次到访,更间接推动了信宜旅游人数激增。▼
信宜教育城
如今,打造教育高地也已成为众多县城,尤其是难以借力大城市的「小恒星」式县城的共同觉醒。例如,徐州丰县制定了教育振兴计划,2020年决定投资20亿余元在城区新扩建14所中小学,积极推进农村学生进城上学;2020年10月,河南长垣市委也表示:长垣准备引进3所大学,以实现烹饪、医疗器械等本土特色产业与高校特长专业的「强强联合」发展。长垣推动本土特色产业与高校强强联合发展
2020年5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加快开展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工作的通知》:「当前县城人均市政公用设施固定资产投资仅相当于地级及以上城市城区1/2左右,要加快推进县城尤其是城市群地区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从上学、就医,到养老、育幼,其核心便在于提升县城公共服务能力,扩大县级资源辐射效力,带动就近城镇化和乡镇发展!四川、黑龙江等都是拥有一定的医疗基础优势,且在积极推动专科建设的区域。不妨乘着「市分级诊疗制度、县城医共体建设」等东风,构建医疗相对优势。而便于承接大城市人口外溢的地方,不妨向广东清远所属的英德市学习:城镇人口不断新增的英德,在广清一体化的驱动下,正在围绕「主动承接广州外溢人口」积极打造教育和人才高地,以求培养独特的竞争优势。▼
英德主动承接广州外溢人口,培养自身独特优势
以城带乡,除解决生活上的刚需外,小城引流又该如何化解年轻人的工作焦虑呢?答案是:紧跟时代步伐,向「新产业内容」要机会!资源向城市集中,人们自然向城市聚集。集聚资源带来的就业机会撑起了在城市林立的「高大上」商务区。2010年,桐庐推出了杭州首个县城商务区,10余幢现代化楼宇集商务与服务功能于一体,揭开了桐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序幕。如果说之前桐庐可因背靠杭州而获利,那未来其他县城呢?它们会有商务区吗?当然有!也应该有!县城发展商务区不同于大城市的金融、IT产业聚集,而是要「装填」更易于当下在自身县城生根发芽的产业内容!所谓「人在楼才在」,那么,县城想要发展商务区,必须得先有人来!▼
桐庐俯瞰
过去,「走出去,到(大)城市去」是小镇新青年的奋斗目标。倘若不是被高房价击退,大城市的「抢人大战」或许会像吸血一般逐渐吸空县城。县城不被青睐的原因也很简单:缺乏有发展前景的产业,就业岗位匮乏、单一,发展空间小——「在县城,基本就分为行政、事业、国有企业、自由职业四个类别」「在县城,你能真正体会到学非所用,你所学的专业和从事的工作风马牛不相及」……如今,一个新趋势正在悄然形成——越来越多的小镇新青年有了返乡就业或创业的意愿和热情,中国小城正在重新热闹起来!2020年发布的《县城创业报告》显示:返乡创业者占县城创业者50.8%,其中大学生占比已达16%,创业者中48%年龄为26~35岁。▼
回流的关键在于:过去是「年轻人到大城市找就业机会」,现在县城正在极力「把就业机会替年轻人引进来」。可以说,小镇新青年回家前问得最多的问题便是:自己回家能做什么?家乡能为他们提供什么?这是县城需要直面的「工作焦虑」,也是「产业机遇」!如果县城能为他们引来就业新机会,创新产业内容,让「退路」变「出路」,又何愁不能培育起自己的「县城商务区」?
▍借力「数字化」下沉浪潮,向「数字新职业」要机会,创新产业内容当中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城——西藏墨脱都出现了外卖小哥时,当中国最后一个接入国家电网的西藏阿里地区居民,都能在入网前通过支付宝上缴电费时,当小镇新青年的消费、娱乐需求成就了拼多多、快手等互联网企业时……「数字化」在中国下沉市场的渗透度和覆盖率,其实,已远超我们的想象。「数字化」下沉也引发了就业下沉。数字化工具、互联网技术等让小镇新青年有了在家门口就能就业的新机会,这成为近几年推动年轻人回流的重要催化剂!▼
数字化下沉,推动年轻人回流
瞭望智库与蚂蚁集团研究院的报告显示:随着产业和互联网平台不约而同转移到了成本更低的下沉市场,云客服、人工智能训练师、无人机飞行员等一系列数字新职业开始不断在县城兴起。例如,在泰安做云客服的年轻人已达到全县新增就业人数的一半以上;同时,在微信、京东等越来越多的公司将人工客服进行外包的趋势下,出于成本和助力脱贫的原因,互联网平台的云客服基地基本都设在中西部县市及国家贫困县,如黑龙江泰来县、河南新乡等已纷纷开始对外主打「云服务」。随着人工智能产业的火爆,人工智能标注这一几乎为小镇青年量身定做的职业,不仅需求大增,而且已被定义为「人工智能训练师」收入国家新职业目录;2019年开始,贵州、陕西等多个县区便因支付宝数据标注外包工作的落地,吸引到近千名年轻人回家工作。此外,现代化农业的发展需求,更推动了无人机飞行培训师等职业的火爆,正如极飞科技数据所显示的,截至2019年年底,无人机已带动近4万小镇新青年「飞」回。▼
无人机飞手等数字化新职业发展火爆
目前,这些新职业进出门槛低、灵活性和兼职性强,且提供的收入可达七八千元,甚至一万元。虽然这一薪资水平低于很多大城市打工人的工资水平,但在县城里富有竞争力,而且在就业容量上已呈现出巨大潜力。「倘若在家门口就能过好小日子,我们又何苦背井离乡?」这对于小镇新青年无疑是一种强大的诱惑力。事实上,数字化下沉还让更多的城市生活方式被复制到了县城,为县城生活型服务业打开了大量吸纳就业的空间:共享单车运营、社区团购运营、外卖服务等生活型服务业得到迅速发展。例如,仅2020年一年,全国脱贫县获得收入的骑手就达到10.3万人。以即时配送、直播电商、智慧门店等为代表的新业态不断涌现,也将创造出持续增加的新职业。例如,小米就于2021年提出:未来要「疯狂」发力下沉市场,让每个县城都要有小米之家!当下,中国城乡「同网同速」的时代已到来,「数字化」更是成为加速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数字乡村发展战略」成为政策新热点。未来,县城可活用自身乡镇的农业、生态资源等,瞄准年轻人关注且聚集的热门领域,如农贸电商、旅游服务等主动拓局,带动相关配套服务业集聚;并结合乡村经济的发展需求,牵引乡村经济发展中急需的农业人才、林业人才、生态技术型人才、管理人才回流。从智能科技、环保科技、创新农产品研发,到电子商务、创意设计,再到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技术培训中心,谁又能说这些不会出现在自己的县城商务区内呢?▼
数字化工具、互联网技术等发展将为县城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衍生新职业、助推传统产业升级等,为普通人的就业和生活带来更多可能……围绕数字化发展知识经济下的新职业,有利于小镇新青年和县城发展形成良性循环!未来,县城,尤其是缺乏资源和产业支撑的县城,不妨借力数字化下沉浪潮,叠加国家扶贫项目及大企业均下沉乡村建设、小镇新青年返乡创业热等机遇,复制城里人的生活方式,带动居民就业,带动人口回流,让年轻人在小城工作无焦虑!
随着城镇化推进速度放缓,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驱动正在从供给端转向供给、需求双驱动。想要引人,尤其是引年轻人,就必须与他们的生活需求共振,打造一座更具有「青和力」的城市!
具备「青和力」的县城,更能吸引年轻人
▍我们要知道:「像大城市的人」一样生活,是年轻人不变的愿景!回流青年回乡并非「空手而归」,他们是带着大城市生活印记归来的;而小城本土青年因城市和科技的发展,也无缝接收着来自各方的新信息,越来越向上的身份认同让他们的生活标准、消费需求越来越像都市人,甚至实现了对都市人的「逆袭」。他们「身处十八线,却穿着满身奢侈品牌」、他们「每个月工资五千,却敢买贵妇级护肤品牌赫莲娜的‘黑绷带’面霜」、他们「开着宝马上下班,每个月却只赚两千多元」……新一代的县城青年,他们比北上广同龄人更敢花钱!因为,相比大城市的年轻人来说,他们生活成本更低,房车等生活压力更小,即使每月进账只有3000元,也可以全部用来支配;而大城市的年轻人即使月薪过万,除去房租、水电费、吃饭、交通等基本生活开支,可以自由支配的又有多少呢?同时,动辄每天两三个小时的通勤和「996」的加班,让大城市的「社畜」青年早已没有了个人时间,但小镇新青年因为生活半径更小,通勤时间更短,使得他们拥有了更多的业余时间。▼
《正在消失的壁垒——腾讯2019小镇新青年研究报告》显示,每日工作时间少于8小时的小镇新青年达64%。有钱又有闲,县城青年才是当下的「隐形消费巨人」!因此,对于县城来说,未来必须「跳出县城看县城」——以发展「城市生活经济」的眼光来拉近与年轻人「心」的距离!
在经济放缓、疫情冲击等多重形势下,「夜经济」已成为国家的政策新热点,在持续走红。而总以「不过12点不睡星人」自居的年轻人,便是夜生活最活跃的人群。「月亮不睡我不睡」「熬夜一时爽,一直熬夜一直爽」「白天努力苟且,夜晚拼命嗨玩」是他们共同的生活方式。切勿认为年轻人的夜生活就是「夜不能寐」地玩手机,「出去嗨玩」才是本质。年轻人是当下「夜经济」最主要的消费力!▼
《95后夜猫子报告》大数据显示:超过35%的夜场电影用户为「95后」。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977名18~35岁青年进行的调查显示:59.8%的受访青年每周会进行两次以上夜间消费,74.0%的受访青年看好未来夜间消费市场的发展。城市夜生活是年轻人无法抗拒的诱惑,与城市大小无关。小城年轻人强烈的夜生活需求一点也不比大城市少:Quest Mobile、大麦网数据研究院的相关数据显示,当下,电影演出等与夜生活相关的App在小镇新青年中渗透率极高;二线及以下城市消费力受「夜经济」政策及大型演出IP下沉影响,呈现突飞猛进态势……虽然热情满满,但他们经常苦于「漫漫长夜,无处安放」,尤其是在北方城市,这一特征更为明显。县城,想要吸引年轻人,夜生活这一需求必须重视!县城想要吸引年轻人,夜生活是刚需
▍最重的是,我们要知道:县城,是下一个「夜经济」的消费主战场提起「县城的夜生活」,很多人自然是无法与「城里化」的感觉相联系的。因为在县城,人们普遍有着自己入夜后的休闲娱乐方式。喝酒、打麻将、KTV、广场舞是最主流的场景,其他诸如看电影、旅游、读书、运动等则属于小众生活方式;如果县城举办了一个诸如「露天晚会」的大型活动,人们甚至会「携老带幼」全家总动员了。小城最缺的就是「夜经济」,越是小城,越要有夜色!「2020中国夜经济繁荣百佳县市」的数据显示:榜单百强中县级市有19个,县级单位达27个,县级市正在接受大都市夜生活的传递,逐渐成为城市夜经济的消费主战场。县城正逐渐成为夜经济的消费主战场
同时,高德地图发布的《2018Q3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也揭示了:相比一线城市,百强县的人们由于交通、工作时间等因素,一天中实际上可供自由支配的时间会在晚上多出2个小时!
▍以「夜经济+」做活文娱休闲,带动时尚新生活,构建特色引流磁极「夜经济」不仅是吸引年轻人的有效利器,还是繁荣城市消费、释放内需潜力的有力武器。但在此发展浪潮下,国内许多城市发展「夜经济」容易陷入两大误区:夜经济=灯光工程,夜经济=地摊夜市,从而最终都沦陷在高投入、低回报、高风险的「泥潭」中。作为本就资源有限的县城,未来发展「夜经济」一定要明白:「夜经济」是手段,而非目的!其本质在于「引人」!因此,想要用「夜经济」吸引年轻人,核心在于——链接他们喜欢的生活内容,靶向创造更适合他们的夜生活城市。从「青和力评估指标」中我们可以窥见:与「城市文娱」相关的指数已占据1/4,文化休闲、商业娱乐成为城市吸引年轻人的重要「活力因子」,而这些也正是「夜经济」最容易渗透的领域。于是,在扩大内需的趋势下,除成都、广州、长沙大城市开始夜间「抢人大战」外,国内县城也纷纷入局,以「夜经济+」转型升级文体、商业、娱乐休闲、旅游等领域的产品,推动潮流夜市、微演艺、沉浸式夜游等项目不断涌现,创新构建引人,尤其是引年轻人的时尚生活新磁极。▼
例如,当下江苏沭阳为实现「百万人口区域次中心城市」建设目标,从「让城市在苏北县市最有活力」出发,开始规划打造活力街区、静雅街区,并聚焦「食、游、购、娱、体、展」等年轻人喜爱的夜间消费活动,发展特色型、创业型夜市,以刺激夜间消费。浙江桐庐则着眼于「关心青年成长,优化青年成长环境」,设立了「我们的夜生活」青年人才活力提升班。自2019年启动以来,桐庐已累计开设了街舞、古筝、书法、色彩、篆刻、摄影、尤克里里、爵士等11门课程,吸引了400余名不同领域的青年人才加入。另外,还有湖南长沙县、河北正定县等,瞄准「人们对健康需求加大而刺激夜间体育消费」「夜晚剧本杀等新型社交游戏正在年轻人夜经济中悄然兴起」的趋势,以及年轻人经久不变的浪漫消费需求,开始不断特色化改造升级城市「夜经济」产品,推出体育MALL、沉浸式推理社、星空餐厅、爱情主题灯光秀等项目,让「夜经济」持续升温。「夜经济」已成为县城提升城市活力、营造魅力生活、带动城乡就业及经济发展的有效举措。纵观全国,目前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城镇化率较高,未来将以「提高城镇化质量」为目标提质县城的发展。区域内的县城,尤其是可高感应大城市的「小行星」式县城,可依托区域夜生活基础好、人流密度高、紧邻大城市等优势,进一步做强夜经济下的文娱休闲,带动城乡发展!▼
「小行星」式县城可依托夜经济,带动城乡发展
(来源:图虫创意)
综上所述,新时点,新出发,在这场对抗城市极化的战争中,县城并非无路可走——以城带乡,是时代和国家战略赋予县城的重要机遇,更是县城逆境求生,甚至逆境求胜的重要法则。而想要实现以城带乡,必须「做大中心城区」!但这并不意味着简单的「装人即可」,而是要做「高」标准规划,做「强」民生刚需,做「新」产业内容,做「活」生活魅力:通过城市建设、公共服务、就业吸纳、生活品质的内外兼修,来构建一个高效能、强辐射的中心城区,从而带动城乡生产、生态、生活空间优化,人口聚集,在实现城乡发展的同时,也为自己创造更高的优势与价值!欢迎关注、设为星标★及时掌握精彩内容!
转载注意:注有全景网、图虫创意的图片,属于华高莱斯购买版权使用(仅限华高莱斯使用),转载请删除!
商务合作 | 转载开白
请添加企业微信
中国城市发展智库·城市内容系统解决方案提供者
版权声明:本平台全部作品的著作权及其他相关合法权益归华高莱斯国际地产顾问(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高莱斯)所有,未经华高莱斯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摘抄、改编、翻译、注释、复制、发行、广播、汇编、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等方式使用其中全部或部分内容,否则,将可能承担相应的行政、民事甚至刑事责任。华高莱斯将通过一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