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节选自华高莱斯“技术要点”系列丛书《青春友好城市》,本书正在编校中,网络版抢先看!作者 | 杨帆
1. 高校:城市实现留人的引力源
2. 如何打造高校创新区?
3. 高校创新区,助力城市引人留人
本文着重要谈的是针对已经拥有高校资源的城市,在大学已经拥有众多毕业生的前提下,城市应该如何通过打造高校创新区,来留住年轻人,让高校真正成为城市的青春引擎。
▼
清华大学
01
高校:城市实现留人的引力源
都说年轻人,是未来城市发展的第一资源。而这些拥有高校的城市,毫无疑问,就具备了吸引这些高素质青年人才留下的先天优势。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国内深圳、佛山、温州等很多“大学荒”的城市都迫切想要办新大学。对于已经拥有高校的城市来说,如何利用高校留住年轻人,就成为城市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
高校为城市留人,到底能够吸引到什么样的人群呢?这些人群不全是还处于“人生起步期”的大学生,还有很大一部分,其实是一些有校园情结的、偏爱校园氛围的“校漂”,让城市可以不仅仅依靠本地的人。在近年的项目实践中,我们研究后发现,对于这些年轻人来说,“不离开校园、不离开同伴”,是他们愿意留在高校城市的重要原因。以北京为例,根据《北京高校毕业生留京意愿与空间需求调查》,北京毕业生的主要居住空间包括高校周边、地铁旁和大型居住组团;其中,近高校地区因其类校园环境、同伴合租等优势,对“半离校”状态年轻人尤其有吸引力。但很多一线或者二线的高校城市,坐拥众多高校资源和学生群体,却还是面临留不住毕业生的情况。例如著名的“大学之城”武汉,在过去一段时间里一度面临本地毕业生大量流出的困境。根据武汉市人社局相关报告显示,从2007年开始,武汉毕业生留汉就业比例逐年递减,2007年为55.3%,2008年为52.19%,2010年为50.7%,2011年首次跌破50%,仅为47.04%。而在2012年,以毕业生人数27.66万、留汉人数8.64万人计算,武汉毕业生留汉比例已经跌破40%,是武汉地区毕业生留汉比例5年来的最低水平。于是,2013年武汉提出启动“大学生留汉工程”,争取每年新增留汉大学生10万人。在当时,讨论武汉为何留不住大学生的问题上,不少武汉的应届生在社交媒体提到:武汉新兴产业发展还不够,同样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工作,广东一些城市的工作机会、月薪比武汉就要多很多。在人才要素高速流动的今天,各地城市为了留住人才纷纷放出自己的大招。一方面,各地根据年轻人的偏好打造他们提供他们喜欢的城市生活环境,可以说是“易实施、快见效”,都达到了一定的效果。另一方面,各地也越来越聚焦发力于大多数毕业生最关心的、最具决定性的因素——即为年轻人提供更多事业机会。最近,一份针对“什么样的城市能够留住年轻人”的问卷也显示,大部分年轻人最注重的是城市提供的就业岗位、发展平台和城市的性价比,这也是深圳之所以能一直是“毕业生收割机”的最有力证明。我们从《202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告》中看到,深圳重点院校、非重点院校学生毕业后留在本市工作的人数排名在36个重点城市中居前,平均高达75%,虽然深圳当年毕业生仅有4万人,但同样反映出其对于本地毕业生强大的吸引力。综上所述,这就也意味着——城市不仅要为年轻人提供他们喜欢的“高感性”的、校园式的生活环境,与之同等重要的是,还必须要为他们提供足够的高技术工作、高薪岗位和发展机会,不然,就很难称其为真正的“青春友好”。
▼
“毕业生收割机”——深圳
(来源:图虫创意)
在新经济时代,高校能够作为知识“锚”机构,衍生出高校创新区,形成城市高技术的工作中心和创新平台。高校创新区的概念,已经在美国得到广泛发展,许多其他国家和地区也在探索和建设类似的城市区域。
从全球趋势看,大学是创新区赖以成立和发展的核心机构。根据对美国、法国、英国、日本等9个国家的226个科技园区的统计:依托理工科大学和科研机构创建的科技园区,占其总数的86.36%。其中:84%的科技园区距离最近的大学距离在5公里以内,66%的科技园区在大学内部或者毗邻大学。但是,在大学旁边的建的科技园区,就能称之为高校创新区吗?并不能!大学只有打开校门、连通市场,才是成立高校创新区的前提!由此,高校创新区的具体定义,就是依托于研究型大学资源,以大学联同重要机构(企业、政府组织等)为中心发展而成的区域,通过大学人才与其他机构资源互动,将教育资源转化为经济生产力,带动区域内的创新发展。在我国,有高校资源的城市,就应该打造高校创新区。将大学和周边地区结合起来,打造一个以创新和创业为核心的生态系统,促进大学、产业和社区之间的合作,形成城市青春人才的“蓄水池”,甚至“戴森球”!让高校为城市提供更强的青春动力,让更多有事业理想的年轻人从在这里学习,到在这里创业;从到这里工作,再到在这里生活!让高校创新区,作为城市吸引并留住年轻人、打造“青年友好发展型城市”的一种城市创新发展策略!
02
如何打造高校创新区?
聚焦到以研究型大学为“锚”机构的高校创新区本身,我们经过研究后发现,对于拥有多学科、强资源的综合类大学的城市,和在某学科领域拥有突出优势的专业类大学的城市,以及多类型的多所大学聚集的城市,高校创新区的打造方法是不能一概而论的。因此,在具体打造举措之前,先要搞清楚时下的创新趋势,并针对不同情况探索因地制宜的打造举措。
1. 以综合类大学为锚:高校越综合,越要通过融合创造机会!
首先要明确的是,如今的创新模式已经发生变化!——走向“融合涌现”!
今天,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进入不确定主导的“涌现”时代,创新趋势走向“融合涌现”。“涌现”是指从一些简单的个体行为中产生出复杂、有序、整体性的结构和行为的现象。涌现无处不在,如蚂蚁社群、神经网络、免疫系统、互联网乃至世界经济……在科技创新中,涌现现象表现为一些看似不相关的科技创新在某个时期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形成一种新的新兴产业创新生态。就以“聪明的AI”为例,基于大模型中的数亿个参数,ChatGPT/GPT-4具备“涌现”能力,出现研发者都没想到的智能,如上下文学习(ICL)、推理(CoT)等。“融合涌现”创新趋势下,跨界融合就变得越来越重要。今天的科学研究,也正处于从“超专业化和确定性问题”过渡到“需要综合和协作方法”来解决复杂挑战,这种转变就要求科学家们不仅要在自己的领域内成为专家,还要学会与其他领域的专家合作,共同开发新的解决方案。正如诺贝尔早在19世纪所言:“各种科学彼此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为了解决某一个科学领域的问题,应该借助于其他有关的科学知识。”科学家们的跨界交流和强强联手,正成为解决人类社会复杂系统难题的必然趋势!以合成生物学为例,这一出现在开源软件和维基百科时代的新兴学科,正在成为学生、教授以及大量自称“生物黑客”的平民科学家之间进行激进合作的练习场。而这种由陌生人自发形成的跨界科研团队,日益成为驱动科技发展的强大力量。在此“融合涌现”的创新趋势下,大学也在玩命“破壁”。大学内部的“破壁”,即打破学科间的壁垒、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已经成为很多国际多所大学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例如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将“纳米—生物—信息—认知”作为一个学科交叉融合,融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于一体;再例如美国富兰克林欧林工程学院,不设院系,但通过将“工程、创业、艺术与人文”三个学科整合起来,构建了融合工程学知识、企业管理学知识和人文社会知识的“欧林三角”学科构架,进一步推动了学科交叉融合。
▼
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俯瞰
(来源:网络开放平台)
而综合性大学或者各类专业类高校集中的地方,就要充分发挥以融合促创新的作用,创造出更多的青年事业机会!
国内的很多综合类高校,正在探索不断打破与校外的边界,与企业、其他科研院所合作,共同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天津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金东寒,在“2020年大学校长论坛”发表了题为《后疫情时代的新工科教育——挑战、机遇与行动》的主旨报告中就提到:“后疫情时代催生产业链、创新链发生了根本性变革……要破除制约人才培养的学院与专业之‘墙’、教学与科研之‘墙’、学校与社会之‘墙’,以项目为‘链’,重构课程体系,建设共享型教学实践平台,打造新工科教育共同体。”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中也提出:鼓励以企业为主体,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研发机构,加大研发投入,提高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率。对拥有一流资源的、注重学科交叉性的综合性大学所在的城市,以及拥有多所大学聚集的大学城而言,因为自身拥有优势突出的教师资源、科研实力和人才资源,因此,是很多地方政府重视、众多创新企业和国际机构等“挤破头”想要去合作的对象。着眼时下,在“融合涌现”的创新趋势下,就更加有必要打造以融合促创新的高校创新区,在拓展高校服务外延和推动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基础之上,要更加强化跨学科跨专业之间、跨校跨机构之间、校企之间、青年人才之间等的“破壁”交流,增加高校与外部市场和产业界接轨的可能,实现人才价值和高校价值,以校城融合激发创新涌现,进而实现城市的创新升级!那么,在此创新趋势下,以综合性大学及大学城为锚点的高校创新区,该如何打造呢?
▍第一,要推动新型跨学科机构的建立,为年轻人开辟新岗位
前面也提到,对于大多数毕业生来说,就业机会是他们决定是否留下的最关键因素。而高校创新区,就要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合作机会和工作实践机会。
因此,建立高校创新区,就一定要提供促进跨学科人才交流、合作的新型机构,通过新型跨学科研发机构的大量成立,为创业团队提供支持跨学科创新的资源和服务,促进创新创业公司的“涌现”,带来了大量高薪工作岗位等。南湖联合区位于西雅图市中心,面积约1平方公里,距离西雅图CBD直线距离1.5公里,拥有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和生物科学院的创新资源和人才资源,聚集了多家跨界科研机构和科创企业,是亚马逊总部、云计算新贵Salesforce.com、Facebook的新办公室,社交游戏开发商Zynga、Google西雅图中心等的所在地,已成为美国西海岸科技重镇。在全球最活跃的二十个创业生态圈中,南湖联合区位列前十,仅次于洛杉矶,是全球当之无愧的“都市创新区”。据统计,南湖联合区一共聚集了微软研究所、艾伦研究所、费尔维研究中心、西雅图生物医学研究所、弗雷德-哈金森癌症研究中心、全球创新学院(GIX)、西雅图合成生物学中心等数十家与华盛顿大学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新型跨学科研发机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脑科学、生物医药和人工智能等,已经成为大量跨界研究机构的聚集地,且目前仍在不断增长。因此,这里吸引并聚集了大量创新企业,带来了大量的工作机会,帮助城市留住了很多年轻科创人才。根据2020年普查数据显示,西雅图市区人口在十年里增长超过20%,不得不说,这和南湖联合区的创新环境和工作机会密切相关。在南湖联合区众多的新型跨学科研发机构之中,由微软联合创始人保罗•艾伦资助建设的艾伦研究院,是典型代表。艾伦研究院主要专注于三大跨界研究领域的研究——脑科学、细胞科学和生命科学前沿研究。艾伦脑科学研究所执行官曾红葵曾在公开场合明确表示,“艾伦研究院所有的项目都是跨界的研究,包括分子生物学、分子物理学、工程学等,计算机专家与各界科学家一起工作,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奋斗。我们同谷歌、亚马逊等公司合作,充分利用这些公司的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的算法帮助我们。”为了促进研究人员之间的跨学科交流和学科之间的融合创新,艾伦研究院在规划之初,便设计了一系列促进交流的合作空间。整个艾伦研究院以“花瓣”为设计理念,实验室都是大落地窗,从走廊上走过,可以清晰地看见里面的同事或在查询资料,或在奋笔疾书,或在激烈讨论。会议室悬空凸出,如同一个个蜂箱,会议室也安装着落地玻璃窗,像花瓣一样错落围绕着中央庭院,每个会议室能汲取最温暖的阳光。研究人员透过玻璃能够看到彼此在做什么,为工作之余的聊天提供了有效谈资。中庭本身被设计为最大的非正式交流空间,汇聚了集中休息区、餐饮区、厕所等公共功能区,使得人们从四面八方来此相聚。不同领域的科学家们与同来休息的同事提起自己的研究,互相提供灵感,学科间的交流就在这样的非正式交流空间中展开。开启人类大脑之谜的钥匙,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研制出来的。2014年,在美国奥巴马政府宣布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相媲美的“人脑计划”一年之后,艾伦研究院便向世界公布了人脑基因表达图谱和实验小鼠神经元连接图谱。300个科学家生活以各自不同的研究方法与思维方式看问题,在艾伦研究院设计的正式与非正式交流空间中进行思维碰撞,研究才得以达成——对于老鼠视觉皮层的神经活动并不仅仅是生物相关科学的研究,它的研究方法来源于天文学家探索宇宙的大规模巡天观测,是生物学与物理学、航天的跨界。
▼
南联合湖区俯瞰
▍第二,是要推动公共实验室等设施的共享,为年轻人打造创新平台
对于这些年轻科研人才来说,可以开放使用的共享设施对促进他们之间的合作来说更是至关重要。尤其是对于初创团队,在起步阶段通常资金有限,共享设施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低成本的研究空间,有利于他们的创新创业。
因此,在高校创新区,除了提供更多的岗位和实践机会,还要为年轻人提供低门槛的创新平台,例如共享实验室、公共孵化器、概念验证中心等共享设施,为他们设置更多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人会面和交谈的空间场所,增加年轻人创新创业成功的机会。并通过设施的共享,强化校企、跨专业、机构间的交流连通,也帮助年轻人促进创新能力的提升!以上海张江ATLATL(飞镖)创新研发中心为例。它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张衡路,地处张江药谷核心区域,邻近复旦大学张江研究院/药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等,是生物医药领域青年创新人才最聚集的区域之一。它是全球最大的class A共享实验室空间,致力于提高研究密度并加速研究商业化,为科学家和企业家提供了完全开放的、成本可负担的实验室和办公空间。ATLATL创新研发中心总经理、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后朱鹏程,在美国波士顿与麻省理工学院(MIT)一街之隔的、被誉为“全球最具创新性的一平方英里”的肯德尔广场,发起设立了全球第一个Class A级的共享实验室,孵化出了多个如CRISPR、Editas、C4 Therapeutics、TCR2、CUE、Cristone等一批生物医药领域优秀的独角兽公司,一年内吸收资本投资达40亿美元,三年内有5个上市公司。2016年,朱鹏程博士在多方考察后,认为中国目前更需要这样的配套完整、灵活机动、服务完善的高水平共享研发空间,于是经过近两年的筹备建设,ATLATL创新研发中心建成投入使用,吸引了行业众多独角兽企业入驻。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研究团队的需求,ATLATL还为研究实验室开发了第一个基于AI的操作系统。ATLATL提供最先进的设施,最先进的仪器,专业的操作支持,熟练的实验室人员,现场CRO和最具创意的模块研究服务,不仅为早期公司提供服务,还为快速成长的团队提供支持。ATLATL创新研发中心的建设,对标国际最高标准,为张江的创新企业打造尖端实验环境。Class A实验室对建筑有严格的标准,装修费用普遍高于$300/平方英尺(大约¥20000/㎡)。跨国药企如辉瑞、诺华、强生等公司,普遍采用该级别的实验室。这样的实验室条件,即使外面PM2.5爆表,房间内PM2.5也远低于20。更重要的是,这些实验室让本地的中小型机构也能负担。如果每个公司要建一个高品质的实验室,跨国企业差不多是2万多/㎡,好的公司达到4万/㎡,小公司是完全没法承担的,大得创同以2.6万㎡联合打造,每平方米的价格均摊。在对中国市场做了将近一年的市场研究后,设计出100-1350㎡不同规格的针对中国市场的精装实验室,既保留了一些灵活性,同时又有一些刚性,每一个精装实验室都能“拎包入住”。此外,共享实验室还配备专业服务团队,为入驻企业提供“一站式”专业研发服务。截至2022年12月,ATLATL累计服务超过150家企业和项目,帮助企业融资超过120亿元人民币、获得超过80项专利、20余个临床批件,并已有1个创新型医疗器械产品获批上市。
▼
上海张江ATLATL(飞镖)创新研发中心
▍第三,是要强化兴趣导向的“开放性社群”理念,为年轻人创建团队提供支持环境
今天的年轻人是被互联网深度影响的数字原住民,他们的聚集模式也呈现新特点——“社群化”。
Soul App旗下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发布的《2023年轻⼈社交态度报告》表明,在拓展社交范围的时候,2/3的年轻人都会选择兴趣拓圈。这表现在——与和“同事”相比,他们更愿意和“同好”(相同兴趣和志向的人)在一起。与之相同的是,由这群年轻人组成的创新主力人群,也越来越呈现圈层化、社群化的组织形式,他们之间的科学合作也正在形成“合作紧密化、学科扩展化”的趋势,这表现在——合作合著的占比越来越高。因此,在高校创新区,应该构建兴趣导向的开放性社群,以增加跨学科、跨学校的年轻人驻足停留、激发交流的多个“合作触媒”,推动跨界的灵感交流。例如美国洛杉矶创新高地“硅滩”,为不同兴趣的年轻人打造了定制化社群,来促进新兴科技的涌现。“硅滩”是对洛杉矶地域创新社区的一个统称,以圣莫妮卡、威尼斯海滩、卡尔弗城为核心,还包括洛杉矶市区、帕萨迪纳、比弗利山庄等这些新兴创业区域,拥有长达7公里的海岸线。由于大部分创业公司坐落在海滩附近,这里被形象地称为“硅滩”。不同于硅谷,硅滩结合洛杉矶好莱坞的娱乐DNA,丰富多元的生活场景,把技术与文化、娱乐和媒体相结合,这里的科技被称作“创意生活科技”。更重要的是,根据年轻人的兴趣偏好,硅滩构建了不同兴趣导向的开放性社群,形成了新兴生活科技涌现的高地。比如硅滩颜值最高的卡尔弗城,依托临近好莱坞、比弗利山庄等优势,就吸引了大批新媒体人群和潮流时尚的年轻人群,发展了“颜值科技”;比如拥有最休闲海滩的圣莫妮卡,依托海滩沿岸的休闲氛围和潮玩活动,吸引了爱玩的年轻科技人群,形成了众多发展动漫、游戏、社交软件的公司,也诞生了很多像snapchat这样的年轻人喜欢的新型社交软件;再比如拥有优质自然环境的洛杉矶市区,依托在地发达的体育产业,以及道奇队、快船队、闪电队等专业运动社群,吸引了爱运动的年轻人群,并以运动激发科技创新,实现了体育科技的发展。在硅滩,也正是因为不同兴趣导向的开放性社群的聚集,让不同产业科技、广告和电影业务的结合成为独一无二,让这三个行业从未如此紧密地与一种当地文化交织在一起,涌现出“科技+娱乐”的“泛科技”创新。圣莫妮卡经济发展经理詹妮弗·泰勒这样解释硅滩近年来的扩张:“我们有很多传统的产业,在过去的四五年里,学科之间出现了交叉,科技和医疗保健业务、金融业务的融合,以及许多科技业务与另一个行业的混合。例如GoodRx将科技与医疗保健相结合,为全球消费者提供负担得起的处方药;广告公司GumGum利用计算机视觉和自然语言处理来解决整个媒体行业的问题。”到今天,硅滩已经成为世界第3大创业生态圈(仅次于硅谷与特拉维夫)、世界前10适合初创企业的地区,Greater LA100大科技公司中,1/4来自硅滩。
▼
“硅滩”洛杉矶
2. 以专业类大学为锚:高校越专业,越要打通“学-研-产”路径,形成细分产业创新中心!
对于以专业类大学为锚的高校创新区,产业的专精特新集群化,更是关键!
专业类大学,是指以某一行业为办学定位和特色的大学。它的学科分布较为集中,在某行业相关的学科群中具有突出优势,涉及地质、医药、农林、政法等众多行业领域。较之拥有多学科、一流资源的综合类大学,以专业类大学为锚的高校创新区的优势也很突出——专业类大学往往是聚焦发力某一大类产业,并且这些产业往往是城市级或者区域级的战略型高精尖门类,是各大城市开发区或产业聚集区争相合作的“香饽饽”。例如,在我国前瞻布局未来产业的重要举措之下,多地正在大力建设未来产业科技园,在2022年11月25日科技部、教育部发布的关于批复未来产业科技园建设试点的函中,确定了10个未来产业科技园建设试点及1个建设试点培育。其中,在每一个未来产业科技园的试点,都有一个专业特色鲜明的研究型大学“坐镇”,共同探索“学科+产业”的创新模式。例如未来轨道交通未来产业科技园,就是依托西南交通大学的交通运输工程等优势学科,与成都市政府共同建设的国家大学科技园。对于国内聚焦特定产业的城市开发区或产业聚集区而言,他们也更愿意与产业匹配的、学科优势突出的专业类大学合作共建高校创新区,利用好多方资源、做好产业的专精特新集群化,将高校的科研成果更好地融入产业发展,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在这里学习、在这里实践、将来留在这里工作,成为年轻人的第一就业目的地!那么,高校创新区助力城市做好产业的专精特新集群化,具体该如何实施呢?
不论是面向未来产业还是传统产业,产业聚集区都应该通过打造产业品牌锚点,去争夺产业中心,建立行业内的产业地标!对于高校创新区来说更是如此,要通过吸引国家级专业机构等举措,促进产业交流和融合创新,形成产业的专精特新集群化!
例如,美国中部的堪萨斯州。结合本地1870年以来的畜牧业资源,从2006年开始,依托堪萨斯大学和堪萨斯州立大学的优势农业学科研发与专业人才储备,发展了全球最大的“动物健康产业走廊”。动物健康产业走廊横穿区域以堪萨斯城为中心,横跨两个州22个县,西至曼哈顿,东至密苏里州哥伦比亚。默克动物保健美国商业运营副总裁博尔曼认为,动物健康产业走廊的优势在于人才、知识流动的生态系统,包括动物保健公司、大学,乃至地方和州政府、甚至是美国农业部的支持。2019年底,依托动物健康产业走廊,堪萨斯为了更好、更长足的发展,同时招引来多家国家级研发机构——美国农业部(USDA)经济研究处(ERS)和国家食品与农业研究所(NIFA)的新总部,均在堪萨斯城落户;还有用于研究威胁美国畜牧业疾病农业部最先进生物控制实验室——国家生物和农业防御设施,是落户在邻近的曼哈顿。在国家级的产业锚机构带动下,大量与动物卫生和营养相关的公共和私营机构也聚集于此,从事动物治疗学、诊断学、生物制剂、营养和饲料产品的研究和生产,形成了动物健康产业的圣地。现在,动物健康产业走廊已经发展到拥有300多家动物保健公司,全球排名前30位的动物健康产业企业聚集于此;同时,也网罗了全球动物健康相关领域中的各类高中端人才,其中有1.6万多名生物科学从业人员,是世界上动物健康研究最集中的地区,其产出已占全球动物健康、诊断和宠物食品销售总额的56%。
▼
堪萨斯城俯瞰
(来源:图虫创意)
依托高校创新区,树立产业的专精特新,还有一大策略,就是举办专业会议。尤其是对背靠高校资源的创新区来说,更要用好高校强资源、强专业、高平台的优势,进一步促进交流、强化产业影响力。
高校创新区应该办什么样的会?——细分领域权威会议!因为从国际趋势看,科学创新已进入细分协作的新时代,只有更细分的行业会议,才会带来更专业的人才。例如国际专业眼科会议,通常将议题进行细分,保证有效交流。因为对于眼科专家来说,眼睛前部的如眼睛瞳孔、睫状肌、玻璃体的为视觉光学领域,眼睛后部为黄斑病,视网膜和视神经的研究,这完全是两门学科。因此,国际专业眼科会议通常会将其议题细化,细化的议题对应相应的专业人才,确保同领域专家之间的有效交流。由此,高校本身已经拥有大量层级高、国际化属性强的学术会议资源,而高校创新区应该以此为基础,更加充分利用好高校的“高端朋友圈”,立足院校优势专业和区域优势产业,链接全国乃至全球的创新精英,举办多个“细分化、小规模、重量级”的细分领域的专业会议,共谋产业发展。同时,高校创新区举办的行业会议,还应该结合高校的优势学科和专业大咖,通过专业会议抢占在特定产业相关议题上的话语权。还可以举办“神仙指路”型的大咖讲坛,邀请多方专业人士,开展各种细分领域的专题演讲和专业研讨会,推进针对不同科创议题的探讨,进一步树立产业品牌。
什么是“深度占有”?
在中小城市在产业发展中,无论如何都要拥有一个战略性、专业化的超级产业,从而在特定目标市场上形成优势技术壁垒,最大化吃透行业红利。这个逻辑,放到今天的高校创新区的打造,其实也同样适用。就是要——聚焦特定的产业方向,依靠大学的专业知识,突破特定产业。尤其是以专业类大学为锚的高校创新区,就要利用好学校资源和区域产业资源,在政府开发区的支持和推动下,充分利用高校的科研成果,联合行业大咖、研究机构和龙头企业等,就某一优势产业集中发力并树立区域产业地标,通过构建高技术产业生态集群,推动科技创新的破壁和扩散,不断开拓产业蓝海,为年轻人提供更多的高薪机会,助力他们实现事业梦想!
路径之一,是可以与高校的专业大咖深度绑定,引入核心人才并“下沉”,实现产业的快速发展。
以梁子才与昆山小核酸产业为例。昆山虽然没有高校,却是通过“吸引一个人才,集聚一个团队,带动一个产业”,逐步实现小核酸产业从“无中生有”到“亚洲最大”。这种与“专业大咖深度绑定”的创新区发展模式,在高校创新区实现产业的专精特新中,非常值得借鉴且更加容易实现。昆山发展小核酸产业的关键,就是引来了高校的专业大咖——梁子才,并与之深度绑定。他是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教授、核酸技术实验室主任,小核酸领域的第一个国家863重点项目主持人,也是苏州瑞博的创始人。在昆山市政府破釜沉舟的决心及支持下,真正让“关键先生”的研究下沉至昆山。2008年便投资上亿元启动资金,为小核酸行业“砸钱”造了一个国家级研究所——昆山小核酸研究所,之后3年投资10亿元用以支持平台建设及小核酸技术创新投资;同年9月,昆山小核酸产业基地奠基、小核酸研究所挂牌,使昆山在小核酸研究方面形成了国内首屈一指的定制化研发环境。梁子才真正从产业发展的“领头羊”,政府的“座上宾”,变成绘制昆山市小核酸产业发展蓝图的“总设计师”,与昆山市政府同进同退、共谋发展的“大管家”。自此,“什么人在,决定什么人来”,围绕梁子才,昆山又通过一系列举措,进一步吸引更多小核酸领域领军人才至昆山创新创业。昆山市借助梁子才的行业号召力,广发英雄帖,召开小核酸行业的“武林大会”——2008年召开“第一届中国小核酸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2009年扩展至“第一届亚洲小核酸会议”,吸引了国内外行业顶尖研究团队来昆参观交流。这一系列的举动快速轰动了本来就不大的小核酸创新圈子。昆山向小核酸学术圈展示了产业化的支持与定制化的研发环境,快速形成了“做核酸,到昆山”的行业认知,也为昆山启迪进一步邀请其他业内专家来小核酸研究所科研打下认知基础。教授们来了,门下的学生也带着自己的创新企业从上海张江高科等科技园区搬到了昆山,人才也逐渐兴旺了起来。不到10年时间,通过一步步破解人才困境,昆山已能提供全国80%的小核酸服务及科研试剂供应、90%的小核酸原料及药物、90%的公共服务功能,建立了亚洲最大的小核酸品种线和具有国际水准的研发和产业化技术平台。
▼
昆山俯瞰
(来源:图虫创意)
路径之二,则是可以围绕引入的国际职业教育,通过“产业卸载”,构建自身产业生态。
这里就不得不说“德企之乡”“职教第一城”太仓的职业教育。太仓做的,就是围绕引入的国际职业教育,深度挖掘本地龙头企业——德企的价值,搭建一个属于太仓自己的产业生态。这也就是我们说的“产业卸载”——把外来的产业变成自己的产业。具体来说,太仓实现对德企“产业卸载”的第一步,是把本地年轻人送进德企的工厂。太仓率先引入德国“双元制”教育,为德企乃至本土企业储备大量职业技能人才。一方面,太仓在2004年整合江苏省太仓师范学校、太仓广播电视大学、江苏太仓职业教育中心校3所学校,建立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不断推进校企全过程深度合作,就模具专业、机电专业等开启与德企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实践。另一方面,推行“定岗双元”,让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形成学校企业“双元主体”、学生学徒“双身份”的培养新格局,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学院已经累计为企业提供了上万名专业技术工人,有效促进了德企的壮大。太仓这种把本土的产业工人送到德企的工厂里去,以“德式精工”的标准实习或工作,是对本地产业工人素质的提升。某种程度来说,就是对德式工匠技术的“卸载”。太仓实现对德企“产业卸载”的第二步,是借德企来完善自身产业链。太仓依托手握核心技术的德企,鼓励本地民企积极与德企展开合作——将本地民企变为德企产业环节的一部分的“配套合作”,以及鼓励本地民企参与到德企的核心技术研发中的“技术合作”,进行全产业链延展,将德企所需的技术、人才、资本、配套全部吸纳到本地,让德企“足不出户”就能高质量完成企业的整个生产过程。由此,从配套合作到技术合作,最终在太仓落地的,将会是一个完整的产业生态,而不是个别德企。目前,太仓已经有400多家民企与德企开展产业配套、技术研发、智能制造、标准制定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太仓实现对德企“产业卸载”的第三步,是把太仓的名气传播到德企圈,以实现更多的合作。对于太仓而言,300多家德企对太仓最重要的意义不是直接带来高额的税收,而是多家德企的聚集维持了城市发展的稳定性,即便一家或几家德企,因为某种原因离开了太仓,整个城市依然可以保持很高的竞争力。为了维持城市长久的发展,太仓必须打进德企的“朋友圈”,确保企业可以在流失后及时补充,保持城市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所以,太仓自2008年起,每年都会在德国巴符州、巴伐利亚州、北威州及黑森州等地城市举办“太仓日”活动,进行太仓品牌的全球推广。
▼
太仓德企产业园区
03
高校创新区,助力城市引人留人
高校创新区的打造中,涉及多方利益,政府的角色就至关重要。政府要分别针对高校和年轻人的诉求,做好促进和保障的“两头”工作,在资金支持、产学研合作和政策引导等方面提供支持,助力城市真正实现“青春友好”,留住更多的年轻人。
1. 聚焦高校本身,政府要通过“投资高校”、“激活高校”,做好“强化源头”的促进工作
▍第一,“投资高校”,是要支持建立“学-研-产”合作,强化产业实践和产业人才培养
高校,向来都是创新的源头,是一个城市产业发展的坚强后盾,很多城市都想要通过建大学、建分校,来强化创新源头。
但近年来官方政策的转向,就预示着高校建设新校区“步履维艰”。2017年,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基本建设管理的通知》,要求“审慎决策建设新校区,原则上不支持、不鼓励跨城市、跨省建设新校区,特别是具有本科教学功能的新校区”。2021年5月,教育部印发《关于规范高校异地校区建设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有关部委、各地、部属高校审慎决策建设新校区,主管部门暂停审批新的高校异地校区,并对高校异地校区情况进行摸排。教育部将在教育统计工作中完善相关指标,掌握高校不同校园占地面积情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规范整改意见。那么,城市通过引入高校研究院,建立高校与产业界的联合渠道,就成为“投资高校”的另一种可行举措之一。关于这点,同是“高校收割机”的深圳和苏州就做得都很成功。我们先看深圳。虽然是一线城市,但作为一个几乎以“移民”为主的城市,其大学和高教资源从一开始就是十分缺乏的。于是,深圳市委、市政府在1999年9月就创新提出建立“虚拟大学园”的思路。“虚拟大学园”,就是把境内外各类高校、科研院所引至深圳,在深圳开设教育、科研和产业机构,把大学的综合智力优势与深圳的市场环境优势相结合,并将这些高校机构整合为资源平台,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中小型科技企业孵化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等,是按照“一园多校、市校共建”模式建设的产学研结合的创新区。深圳虚拟大学园占地面积1.5万㎡,首批进驻的高校有22家,建成后,园区免费为这些大学提供办公用房、办公设备,免费提供中间试验的设备,办公人员基本上可以拎包入住。到今天,已聚集了70所国内外知名院校,已建成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武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17家产业化基地,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8所港校在高新区设立研究院。深圳虚拟大学园的建立,让这些高校研究院得到了快速发展,为深圳市经济发展培养了大量的高级技术人才,大批科研成果在深圳最终实现了产业化。如今,由这些国家级科研机构组成的“虚拟大学园重点实验室平台”已成为深圳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一组常常被津津乐道的数据是,落户以来,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累计孵化高新技术企业2600多家,投资企业400多家,培育25家上市公司。同时,在政府的支持下,深圳虚拟大学城以区域企业实际需求为导向,依托科教进修学院,充分利用名校资源打造在职学历学位培训、短期专项等,为企业量身定做的“订单式”人才培养体系,涵盖专本科学位到硕士、博士人才培养。此外,还通过校企合作建设“特色学院”,在产业急需人才培养、学科布局提升上找到与产业企业结合点,2006年被授予“虚拟大学园博士后工作站平台”,累计培训各类人员26万余人。再看苏州的独墅湖科教创新区,也同样是政府主导下企业与大学共建产业创新区的典型案例。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位于被称为“中国第一园”的苏州工业园区,拥有33所中外知名高校(研究院)、15家“国家队”科研院所,拥有5000多家科创企业、38家上市企业(占园区60%)、1000余家高新科技企业(占园区40%以上),拥有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苏州纳米城、苏州人工智能产业园等国家级高端创新平台。在政府主导下,园区在招引高校方面,并非简单的“拿来主义”,而是结合苏州和园区产业(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和人工智能三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即注重人才匹配产业“为我所用”,针对不同高校特色制定“专属方案”。目前落户高校专业设置与园区产业的匹配度很高,毕业生留苏率高达40%。同时,对标美国硅谷的高校创新区高校、企业和人才之间的关系,园区打破传统的“大学负责研究、企业负责商业化”的线性产学研模式,打造共生关系——即企业与大学建立合作研究、委托研究、联合育才、企业咨询、数据共享、设备租赁等多形式、多主体的协作机制,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初步探索出一条以高端人才为引领、以合作办学为特色、以协同创新为方向、以产业培育为目的的发展新路。比如,在苏州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的带动下,园区纳米技术领域的教育、科研、人才等力量全面集结、互相赋能,大幅面微纳制造、纳米光电器件等领域一批关键技术被陆续攻破,园区成为我国纳米产业和人才集聚度最高的区域。
▼
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
▍第二,“激活高校”,是要联动高校及周边“大学-创新区-社区”,打造年轻人聚集“软边界”
除了直接投资高校之外,还要通过创新区的建立和运营,联动“大学-创新区-社区”,激活大学及周边的区域,形成年轻人聚集的“软边界”。
在这个过程中,要发挥大学对城市青春氛围和创新氛围的带动作用,通过“校内活动校外办”“用地混合开发”等创新举措来打开校园的“墙”,让目前相对较为封闭的校园与周边的社区及所在城市,有更多的互动,让城市成为年轻人更加愿意在这里聚集,并留在这里生活!通过“校区-园区-社区”三区联动,打造产城融合的高校创新区,上海杨浦大学城大学路的“知识型社区”——创智天地,可谓是其中的翘楚。创智天地南接五角场,北达新江湾,坐落于上海杨浦大学城的复旦、同济、财大等多所高校之间,由创智天地广场、大学路街区、创智天地企业办公集群、江湾体育中心等核心功能区组成,是杨浦区政府、瑞安天地和周边多所大学的合作项目。经过20多年的发展迭代,今天,这里已经进一步发展为以人为本、多主体共同参与、超级融合的“共创社区”,可以说,其诞生、成长与发展,是杨浦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三区联动”的生动实践。创智天地最大的成功之处,就是巧妙的利用创新区的产业服务设施,针对不同阶段提供了不同的支持,为大学的研发和城市产业生态的构建,提供了“接力式的生长环境”。在初创阶段,创智天地提供孵化器,例如INNOSPACE+,是其中最大的一个孵化器,是科技部认定的国家级众创空间,包括了InnoSpace孵化平台、InnoWork联合办公、InnoMaker创客空间、InnoLive创业公寓、国际创业集训营等功能,其独特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和孵化平台“InnoSpace”,自成立以来累计孵化近千个创业项目。在成长阶段,创智天地提供创智坊,一个具备多种用途的小型商业和创业基地,配套以SOHO公寓,满足工作和居住功能。更值得一提的是,创智坊也因为其用地的高度混合使用开发,重塑了街道空间并展示了城市活力,形成了适宜步行、高密度和多样性的“活力街区”,成为普遍公认的城市生活社区的成功案例。在产业化阶段,创智天地建设了创智天地广场,聚集了一批跨国大企业的研发中心和创业相关服务机构,此外还打造有学习中心、展览馆、会议设施、商业、零售及餐饮设施,成为科创企业发展壮大的创新基地。创智天地广场及创智天地企业办公集群,成功吸引了美国硅谷银行资本(SVB)、甲骨文、IBM等世界500强企业入驻,更有博斯腾、行者、即刻、小宇宙及戴尔科技、易宝、商米、声网等众多创新创业企业、优秀科创企业入驻。除了支持大学的研发和产业生态的构建,在杨浦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高校内的活动被“拉出”到了校外,高校智慧也“破圈”融入高校周边的居民生活,对整个区域创新氛围和人才吸引起到显著的提升作用。创智天地联动周边高校,打造年轻、知识、艺术的生活方式,与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联合打造公共创新联合实验室Meetu Lab、举办国内首个以知识为切入点的KIC知识艺术节等,让校区、社区“跨界”携手,为学子提供施展才学、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舞台,同时也给社区治理带来年轻力量与青春创意。并联动香港中文大学上海中心发起的设计比赛,与五角场双创学院及复旦管理学院多次联动举办不同主题的论坛活动。此外,创智天地将园区、休闲区、居民区、校区等不同区域,通过空间轴线连接起来,为不同群体开拓相遇、交流、交友等,打造了18小时“生活-工作-合作”一体化环境。在这样的创新“软边界”里,年轻化的城市空间设计和青春业态的植入,让休闲娱乐、兴趣爱好触手可及,让大量年轻人更愿意生活在这里、更愿意在这里聚集!
▼
上海创智天地
2. 聚焦年轻人需求,政府要支持“学习提升”和“城市落脚”,做好人才吸引的保障工作
近年的城市“抢人”大战中,很多城市都已经制定了各种各样的高层次和紧缺人才相关的引进政策和优惠政策,包括购房、租房补贴、薪酬补贴、培训等各种专项补贴等,不断加大对人才的磁吸效应。
我们也通过调研后发现,在高校年轻人找到就业机会并有意向留在一个城市后,他们最关注问题就是“学习提升”和“城市落脚”。因此,针对人才的“学习提升”,城市应该出台政策,鼓励高校与企业合作,让年轻人在这里能够持续学习,帮助他们提升职业技能。苏州在人才政策方面一直是全国遥遥领先。2022年,这句对人才的深情“示爱”——“人来就行,其他包在苏州身上”,让苏州赢得了全国刷屏赞誉。早在20年前,作为苏州工业园区转型发展的核心区域,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就通过出台相关政策,积极鼓励更多高校教师自发地走出校园,到企业中去提升自我,拓宽教学视野,进一步把握人才培养与产业创新的契合度。这放到现在,对于培养专业性人才的职业教育而言,更是至关重要的。同时,政府也鼓励企业专业人才,带着最新的技术来到高校进行针对性授课,帮助校内学生了解到更多课本外的专业实践知识与现实市场诉求,将“实战”带进课堂。由此,科教创新区通过教育构架的不断优化,产业集聚度的不断提升,促进区内的领军人才与创新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再到近年来,苏州为推进名城名校融合发展,又出台了众多人才政策。其中,2022年发布的《关于支持南京大学苏州校区加速引进高端创新人才的若干意见》,就关于苏州深度对接高校人才与地方产业方面提出更加精准的19条创新举措,包括:“支持高校参与产业升级。鼓励科研人员通过‘揭榜挂帅’‘赛马制’等直接参与重大工程攻关。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按照国家奖励资金最高1∶2予以配套”。还提出:“支持在苏州企业不断深化与南京大学苏州校区的科技人才合作、支持南京大学在苏州校区新建、共建、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支持南京大学苏州校区建设产业人才培训基地”等,延续苏州一贯对高校人才的服务态度,继续打响“人到苏州才有为”人才品牌。而针对人才的“城市落脚”,城市除了出台相应的人才住房、租房等安居补贴政策外,还要打造符合年轻人安居新需求的“人才驿站”和“蜂族公寓”等,为他们提供更加多元的居住选择,让他们能更好的留在这里!
▼
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
我们还是以苏州为例,面对即将毕业的高校大学生的需求——从来苏面试到毕业落户,从免费住宿到安居补贴……苏州可以说全方位、多角度地保障了年轻人的“城市落脚”问题。
其中,最值得城市借鉴的,是为毕业生提供的“人才驿站”政策。对具有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前一年到毕业后两年内,非苏州户籍,在苏州无购房记录的大学生,来苏州求职面试,就可入住“苏青驿”青年人才驿站,可以享受3天2晚免费住宿以及就业指导、政策宣讲、城市融入等一站式服务。如有特殊情况或多次来苏求职,最长可以享受14天免费住宿。到2024年,苏州全市已建成104个“苏青驿”青年人才驿站,可提供2562个房间、4761个床位。总而言之,“不老泉”就在那里,一定要能“存下来、喝下去”。在各地招徕人才的激烈的争夺战中,拥有各类高校的城市,已经天然领先了其他城市半个身位。所以,这些城市要用好自身优势,引爆这个青春源点,通过联动地方政府和龙头企业,打造高校创新区,并把它作为城市最能展示其青春吸引力、就业吸引力的地方,以更多的高薪岗位和更低的成功门槛留住更多的年轻人,从而把高校真正变成能够让城市永葆青春、活力充沛的“缓释胶囊”!欢迎关注、设为星标★及时掌握精彩内容!
转载注意:注有全景网、图虫创意的图片,属于华高莱斯购买版权使用(仅限华高莱斯使用),转载请删除!
商务合作 | 转载开白
请添加企业微信
中国城市发展智库·城市内容系统解决方案提供者
版权声明:本平台全部作品的著作权及其他相关合法权益归华高莱斯国际地产顾问(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高莱斯)所有,未经华高莱斯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摘抄、改编、翻译、注释、复制、发行、广播、汇编、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等方式使用其中全部或部分内容,否则,将可能承担相应的行政、民事甚至刑事责任。华高莱斯将通过一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