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杭州市中医院”,可以订阅哦!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宋代苏东坡宁肯不吃肉也要有竹子作伴。古代文人对于竹子的热爱可见一斑。自古以来,竹笋一直被中国人视为上好的蔬菜,在长长的食素清单上居于金字塔顶端。每年春节前,冬笋远超肉价的行情便可充分说明冬笋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
在杭州,冬笋不仅仅是家家户户春节必吃美味,也是平时常见备菜。比如,杭州面食“扛把子”的片儿川,笋片就必不可少。
中医认为冬笋性寒味甘微苦,入肺经,对肺热所导致的咳嗽咯血,阴虚火旺导致的五心烦热,咽喉肿痛有很好的疗效。冬季防疫防感的时候不妨来一道冬笋,既能清热化痰也能补充优质蛋白增强抵抗力。
冬笋有“利九窍,通血脉,化痰涎,消食积”等功效。《千金要方》载:“竹笋味甘,微寒、无毒,主消渴,利水道,益气力。”
冬笋有生津止渴、清热化痰的作用,特别适合冬天补过头的人去降火,缓解口腔溃疡、咽喉肿痛等症状。
冬笋富含膳食纤维,不仅能够刮油、润肠通便,还有利于预防结直肠癌。而且,冬笋中富含的多糖物质,对癌细胞生长也可能有一定的辅助抑制作用。
冬笋富含B族维生素,而B族维生素有滋养神经、镇定安神的作用,能促进三大物质,包括脂肪的分解代谢。加上低糖、低脂、低淀粉的特点,日常吃还有助于控制血糖,防止发胖,所以也有“吃一餐刮三天油”的说法,是高血糖、超重人群的理想食物。
冬笋的含钾量高,对于普通人群来说,充足的钾元素可以帮助维持心脏正常的收缩功能、稳定血压,特别适合冬天这种心血管疾病高发的季节食用。
➤ 看颜色:笋壳要完整并紧贴笋肉,颜色以棕黄色为佳,绿色为次。
➤ 看根部:边上的颜色,白色为上品,黄色次之,绿色为劣。笋肉越白越好吃。
➤ 看硬度:笋壳要带点硬度,太软则表示出土时间偏长,不够新鲜。
材料:冬笋2颗、干香菇6朵,油菜400克
做法:
1.干香菇泡发,冬笋去壳洗净,油菜焯水码盘。
2.泡好的香菇加入葱姜,上锅蒸30分钟;冬笋煮15分钟捞出备用,煮时加入一些小苏打。切成滚刀状。
3.锅中倒入较多的底油,烧至五六成热时将冬笋块放入炸至浅金黄色,再加入香菇块炸至变干后捞出备用。
4.另起锅倒入少许底油,放入葱片、姜片煸炒,再放入炸好的冬笋、香菇块以及蒸香菇用的汤汁,放入适量料酒、酱油、白糖、盐。
5.烧制3-4分钟后勾入水淀粉,出锅后倒入码好油菜的盘中即可。
功效:治消渴、增气力,宽肠通便
材料:带衣冬笋3个、排骨500克、大葱一整根、生姜20克、枸杞适量
做法:
1.锅里倒冷水大火烧开,将一部分葱段、姜段以及去掉血水的排骨放入锅中煮3-4分钟去腥。
2.冬笋剥去外皮,竖着切成条放进新的锅中,加入排骨和新的葱姜段。
3.倒冷水没过排骨,再倒入适量料酒,生抽,醋,用中火烧至水开后转小火。慢炖一小时后放适量盐即可。
功效:促进消化、增强免疫力
材料:排骨2根、火腿 2块、冬笋4根、百叶结(或千张结)适量。
做法:
1.火腿温水泡1-2小时。排骨冷水煮开焯一遍,捞起备用。
2.处理好的排骨和火腿放入冷水锅中,加几片姜和少许料酒,用中火炖约30分钟后捞出,火腿切片备用。
3.冬笋剥壳洗净,切成块,另起一锅烧水,水开后放入冬笋,煮2分钟后捞出。
4.将煮好的冬笋和百叶结放入煮排骨的锅里,小火炖20分钟左右,加入火腿片煮半个小时,注意不要放盐。最后加入适量白胡椒粉调味即可。
功效:开胃健脾、温阳护体。
冬笋中含有大量膳食纤维,其中粗纤维占了大部分,质地较硬,很难消化,大量食用或导致消化不良,还会刺激胃肠,损伤胃粘膜,可能引起消化道出血。患有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出血、肝硬化及静脉曲张的人不宜食用冬笋。
肝硬化、肾功能不全及有结石的人群一定不能贪嘴多吃冬笋,即便少量尝鲜也要充分咀嚼、切碎了再吃。
冬笋含有较多草酸、单宁等物质,在排泄过程中容易在尿路与钙形成结石。
如果实在想吃,也要记得焯水,这样可以去除大部分草酸,再搭配肉类食用为佳。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