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阿姨反复高热不止,原因竟是它...提醒:家里好好查一下这东西,此前已致人死亡

健康   2025-01-21 17:48   浙江  
国庆去哪儿

点击上方“杭州市中医院”,可以订阅哦!


最近,因为反复的天气,很多朋友都中招了,鼻塞、咳嗽、发热等症状“此起彼伏”的。


最近我院就收治了一位65岁的阿姨,反复发烧,并不停地咳嗽。医生为其进行了时下大流行的各类传染性疾病病原体检测,结果却均为阴性!


除了甲乙流、支原体感染,还会有谁在作怪呢?



反复高热不退,到底是什么原因?


苏阿姨几天前着凉后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9.1℃;咳嗽,痰白,质粘,量少;后续还出现了畏寒、发冷、头痛得厉害。于是,她就翻出了此前剩下的疏风退热颗粒,在家自行服用,但是3天来体温仍旧反反复复。


在家人陪同下,苏阿姨来到我院发热门诊。这一查吓一跳,多项指标异常:C-反应蛋白高达215.1mg/L(正常值0—10.0mg/L); 肺部CT:右肺上叶及中叶炎症,考虑为肺炎,需要立即收进住院治疗,并使用呼吸机。


入院后积极予以补液,退热、抗感染、化痰等对症治疗,进一步排查病原体。然而,肺炎支原体检测、新冠核酸检测、甲乙流核酸检测、呼吸道病毒核酸6重联检等各大时下流行的病原体检测结果均提示为阴性,苏阿姨却仍有反复高热,精神不振,还出现了呼吸急促,末梢氧饱和度下降,血气提示P/F<200mmHg,I型呼吸衰竭,复查肺部CT提示右肺渗出较前明显进展,考虑目前病原菌不明确,肺部渗出进展快,紧急转入我院ICU监护治疗。


ICU高健婷主治医师接收后,立即为苏阿姨进行整体评估,行气管插管,并行气管镜检查,留取肺泡灌洗液行mNGS检查;第二天mNGS结果提示为“鹦鹉热衣原体感染”,确诊为“鹦鹉热”。



随即联系患者家属询问是否有接触过禽类、鸟类等,家人回想起苏阿姨生病前去一个老朋友家里串门,这个老朋友的一大爱好就是养鸟,家里养了不少鹦鹉当宠物。这下苏阿姨高热、重症肺炎的原因可算是找到了。目前苏阿姨在ICU稳步对症治疗中。




呼吸就能“中招”,严重可危及生命


“鹦鹉热”是一种由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鹦鹉热衣原体不只鹦鹉身上有,鸽子、鸡、鸭等190余种鸟类和禽类,以及野生动物均可携带最初这种病在鹦鹉爱好者中比较多见,所以叫“鹦鹉热”。



人在被携带衣原体的鸟禽类啄伤、抓伤或者屠宰拔毛时,可能通过呼吸道感染。即使没有主动直接接触,居住或工作的环境旁有很多鸟禽类,吸入了病鸟的干燥粪便、羽毛或呼吸道分泌物的气溶胶,也有可能“中招”!



ICU副主任医师陈辉珍提醒:一些病情严重的患者,多严重咳嗽,衣原体随咳嗽排出形成气溶胶,还可能造成周围人员的感染。




以肺炎为主要表现,容易误诊


同时,也特别提醒,与其他细菌性肺炎相比,鹦鹉热肺炎发展较快。如果早期没使用有效抗感染治疗,部分“鹦鹉热”患者病情进展快,容易转变为重症,甚至出现为“白肺”。


“鹦鹉热”潜伏期通常约5-21天,最短3天,最长45天,其流行没有明显季节性。


➤常见症状:突发39-40℃高热,畏寒、头痛、肌肉酸痛、咳嗽、咳痰、全身乏力等,肺炎发生率高达85-90%。部分病例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第一周可以出现类似伤寒、高热、关节痛、腹泻、结膜炎、鼻出血、低白细胞、玫瑰疹、脾大、头痛、严重肺部感染等症状和临床特征。


第二周可以出现急性细菌性肺炎球菌性肺炎并发持续高热、头痛、呼吸困难等。



严重病例还会出现发绀、烦躁、昏迷等症状。少数病例在恢复期可能出现血栓性静脉炎、心肌炎、心内膜炎等并发症。


重症“鹦鹉热”肺炎非常容易误诊,以致死亡率很高。所以患者如有接触活禽、饲养鸟类等经历,务必及时告知医生。




“此小鸟”不容小觑,预防为先


高健婷介绍,鹦鹉热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并不常见,全国每年感染的病例也相对较少,接触少量病原体时,人体的免疫力也能够抵挡,但是大量吸入或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如有基础疾病的老人、儿童等,需要特别注意。接触后也存在发生重症感染的可能性,出现重症肺炎、心内膜炎、脑炎等。



杜绝此病的关键的还是在于预防。


➤鸟禽饲养注意甄别


建议去正规的宠物店购买宠物鸟,不收养来历不明、未经检疫的鸟禽。


➤家养鸟禽注意卫生,清洗时做好防护


在清理鸟笼或被鸟粪污染的表面之前,先用水或消毒液湿润表面,避免吸入扬起的尘埃。清洗时最好戴上口罩和手套,清洗后用流动的清水和肥皂彻底洗手。


➤避免接触活禽,食用需煮熟煮透

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接触活禽,需要进入活禽市场时,应注意卫生,做好个人防护。食用禽类时要彻底煮熟。



年关将近,许多家庭也和苏阿姨一样,在农贸市场采购活鸡活鸭等年货,在此也提醒大家,前往时可以佩戴好口罩,回家后洗手,以免各种病毒的传播。



本文指导专家

 王秋雁 

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

杭州市第一批名老中医学术优秀继承人。杭州市医学会急危重症分会副主委、杭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重症分会副组委、浙江省医学会血栓与止血分会常委。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内科多系统疾病如感染、疼痛、血栓等、疑难杂症、治未病或亚健康、危重病的预防和康复。


门诊时间:

武林院区:周一上午

丁桥院区:周三上午


陈辉珍 

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

浙江省中医药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委员、杭州市医学会肝病分会副主委、杭州市感染质控委员、杭州市疫苗接种不良反应鉴定专家组成员,曾或2016年G20浙江省先进个人称号,发表论文十余篇。擅长各类感染性疾病及病毒性肝炎、 肝功能异常、 脂肪肝 、肝硬化、 自身免疫性肝病等诊治。


门诊时间:

武林院区:周二上午

丁桥院区:周四上午


高健婷 

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

硕士,从事重症医学工作十余年,已开展重症超声、重症血流动力监测、重症呼吸功能康复等先进技术。现任浙江省数理医学学会超声专业委员会急重症超声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脏重症专业委员会老年心血管急危重症学组委员;中国中医药协会蛇类医药委员会青年委员;浙江省医学会血栓与止血分会青委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曾主持杭州市科技发展计划、浙江省医药卫生项目,发表1篇SCI和多篇国内核心期刊论文。




本文主要内容来源:重症医学科 李柳燕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删除












杭州市中医院
传递服务信息,健康科普知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