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史脉悠远、自古繁华的浙江省杭州市,有一所声名远播、深受百姓信赖的综合性三甲中医院——杭州市中医院。建院七十余年来,杭州市中医院始终秉承“中医保领先,西医跟前沿”发展理念,孕育出一批批精中通西、技术过硬、疗效卓著的名医专家。2024年起,中国中医药报特别在养生专版开设“杭州市中医院 · 专家在身边”栏目,为读者们带来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方法和养生保健理念,让我院专家成为您身边的健康守护者。
董陆,杭州市中医院中医妇科主任医师,杭州市名中医,硕士生导师。擅长更年期综合征、早绝经、闭经、月经失调、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不孕等妇科常见病,以及女性生殖、内分泌相关疾病、疑难疾病的诊治。
5年前,53岁的汪女士(化名)在左侧乳腺癌术后进行了放化疗治疗,谁知治疗结束后,她的“大姨妈”再也没来报到。汪女士手术前曾查出子宫多发肌瘤,大的约5厘米,月经量多,月经持续时间长,导致轻度贫血,让她十分困扰。汪女士本以为放化疗后月经不来了,肌瘤也会慢慢萎缩,贫血也会改善,也不用手术了,省了大麻烦。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绝经后,汪女士很快就出现潮热、出汗、乏力、失眠、关节疼痛等症状,而且症状越来越明显,严重影响她的正常生活。刚开始,她以为是乳腺癌治疗后身体比较虚弱导致,但术后在家休息了近半年,潮热、乏力、失眠反而越来越严重,后来才知道这是围绝经期综合征。
5年来,汪女士辗转多家医院及名医馆,服用过很多药物,症状均未明显减轻。后来经人介绍,汪女士来到市级名中医、浙江省杭州市中医院中医妇科主任医师董陆处就医。
当时诊室内明明很凉快,但她从走进诊室开始就不停擦汗。“董医生,我原本很积极乐观,可现在更年期症状越来越严重,一晚上只能睡两三个小时,还经常被热醒,太难受了!我因为有乳腺癌不能服用激素,请您帮帮我!”汪女士显得有些焦虑。
董陆仔细地望闻问切,分析病情,并考虑汪某因乳腺癌行放化疗,导致提前绝经,所以症状比自然绝经者更严重。汪女士肾精不足,气阴亏虚,水不涵木,心肾不交,气不摄津则汗出,汗为心之液,汗出过多耗伤气血,血不养心,故出现潮热、乏力、失眠等症状。
在耐心地心理疏导后,董陆为汪女士拟定了滋补肝肾、益气养阴的调理方案。“围绝经期是每个女性都要经历的阶段。它需要一个调整的过程,即使不能服用激素,也不要担心,还有很多非激素疗法。”董陆告诉汪女士。
在服药1个月后,汪女士的潮热、乏力明显改善,睡眠好转。治疗3个月后,偶有潮热出汗,且很轻微,晚上能睡6个小时。现在,汪女士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她自己也很满意。
董陆介绍,围绝经期是生命自然阶段,是年轻与年老之间的平衡时期,应以平常心对待。当围绝经期症状影响到生活,又无法选择激素替代治疗时,可以选择中医,针药结合,疗效显著。同时,董陆提醒,日常生活中可以多食用含有植物雌激素的食物。植物雌激素的典型代表就是大豆异黄酮,它存在于石榴、苹果、小麦、大蒜、酵母和土豆等食物中。激素禁忌症患者不推荐服用人工提取的大豆异黄酮药物。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围绝经期前后卵巢功能渐行性衰退,卵巢分泌的性激素波动或减少而导致的以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伴有神经心理症状的一组症候群。有报道表明,我国处于围绝经期的妇女中,超过60%有围绝经期综合征。
临床表现有月经紊乱、潮热、全身酸痛、阴道干涩、性欲下降、皮肤衰老、乳房萎缩、肥胖、忧虑、抑郁、易激动、失眠等,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心脑血管疾病也可能因此接踵而来,伴随骨质疏松、关节痛者也十分常见。
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产生主要是因为雌激素的减少和缺乏,机体不能适应激素的变化,故产生一系列症状。很多患者在经专业的妇科医生充分全面的评估后,可以选择激素替代治疗或其他个体化治疗。
董陆说,门诊上经常有患者问:“怎样做可延缓衰老、避免‘早更’?怎样保养卵巢?”其实,月经结束的早晚取决于每个人卵巢中储存卵子的数量,而一个人卵巢中卵泡的数量在胎儿期就已经确定了。一般来说,正常女性胎儿时期卵巢内会有40万个左右的始基卵泡。成年后,这些卵泡会每月随着排卵消耗一部分。虽然每月一般只排一个卵子,但是同时也会“陪葬”一批卵子。这样逐渐消耗,直至殆尽,于是绝经了。
还有患者问,有办法增加卵巢中卵子的数量吗?董陆说,答案是否定的。既然总量已经没有提高的空间,那有什么办法可以减少卵子的额外损耗吗?董陆给所有爱美、追求年轻的女性以下建议,可以帮助延缓卵巢衰老、减少卵子损耗:
➤ 远离吸烟和被动吸烟。
➤ 正常作息。晚间10点左右应该上床休息,尽量避免熬夜。
➤ 推荐经常摄入奶制品,每周适量摄入鱼、虾等高蛋白食物。保持营养均衡。
➤ 坚持锻炼。每天坚持力所能及的体育运动。
➤ 尽量避免长期浓妆艳抹。
➤ 尽早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预防骨质疏松。
➤ 如果没有特殊的原因,建议适龄婚育,生完孩子后母乳喂养,这对母亲和孩子都是有益的。
本文主要内容转载自:中国中医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