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平常的清晨,66岁的楼大爷因为晨起的尿意来到卫生间,出乎意料的是,他发现自己尿血了,这可是以前从未出现的情况,接下来几天血尿还出现了两次,内心惶惶不安的他急忙来到当地医院就诊,CT检查结果提示膀胱内存在肿瘤!进一步的膀胱镜检查和病理检验都提示为浸润性高级别尿路上皮癌,已经侵犯肌层。
这个结果让楼大爷一家子都陷入了焦虑,楼大爷自己更是慌得不行,短短几周就暴瘦了好几斤,之后一段时间一家人辗转多地寻求治疗,最后来到杭州市中医院肾外科,科室主任黄亚胜在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了解病情后,建议楼大爷住院并行进一步检查和手术治疗。
膀胱癌中最常见的类型为尿路上皮癌,尿路上皮癌又可简单分为非肌层浸润性和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楼大爷所患肿瘤即为后者,需要切除膀胱才有机会实现根治。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和肿瘤情况,黄亚胜主任书团队为楼大爷制定了手术方案——机器人辅助膀胱癌根治术+原位回肠新膀胱术(studer膀胱)。
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就是在切除病变膀胱后,在患者体内取一段长度约50厘米的回肠,通过高超的手术技巧对肠管进行处理和缝合,做成一个“新膀胱”,并将其放置在原先膀胱所在的位置,这个“新膀胱”可以完成自主排尿、避免尿流改道,有效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准备完毕后,楼大爷被推入手术室,借助达芬奇第四代手术机器人Xi系统,黄亚胜主任团队顺利地为患者实施了机器人辅助下膀胱癌根治术+原位回肠新膀胱术(studer膀胱),术中出血极少,手术非常成功。
为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科室的医护团队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使用包括耳穴压豆、穴位贴敷、电生理治疗等中医适宜技术为患者开展辩证施护,不仅有效控制了疼痛,还促进患者肠道功能恢复,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目前楼大爷恢复良好,成功摘除病灶后整个人也精神了许多。
2024年12月9日,我院首台达芬奇第四代手术机器人正式开机启用,仅仅三周,我院泌尿外科已通过手术机器人完成16例手术,其中就包含各类泌尿系肿瘤。
相比传统手术,在达芬奇手术机器人Xi系统辅助下开展的微创手术有更安全、更灵活、更稳定的优势,系统的10倍放大效果和裸眼直视三维立体高清视野可以更加清晰地分辨解剖层次,实现超精细操作,同时机器人的手术机械臂可以完全过滤颤抖动作,让手术操作更稳定、自然,进而更好更快地完成切除、缝合、重建等操作。
医疗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为无数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手术机器人的引进并投入临床使用标志着我院外科手术治疗迈进了超精准的微创时代,实现了与国际一流诊治水平精准接轨。未来我院将持续推进达芬奇机器人技术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和研究,不断提升团队微创手术实力,为广大群众带来更安全、更便捷、更有温度的高水平医疗服务。
尿血非小事!警惕“无声无息”的膀胱癌
膀胱是人体骨盆中下一个可膨胀的中空器官,它的形状像一个小气球,有灵活而柔韧的肌肉壁,可以伸展以储存尿液并通过挤压将尿液排出体外。当膀胱内壁的健康细胞(最常见的是尿路上皮细胞)发生变化且生长失控形成肿瘤,这就是膀胱癌。血尿是膀胱癌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80%~90%的患者以间歇性、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为首发症状,仅少数患者表现为镜下血尿。
膀胱癌是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之一,男性发病率远高于女性,根据临床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预计新发膀胱癌9.29万例,其中男性7.32万例,其发病率居男性所有恶性肿瘤的第8位;膀胱癌相较于其他癌症进展相对较慢,早期膀胱癌如果能尽早发现并得到及时、正确、有效的治疗,多数患者5年生存率能够达到90%以上。
多饮水,少憋尿,膀胱保护从日常做起
➤ 戒烟:吸烟是明确的致病危险因素,据研究表明约有30-50%膀胱癌由吸烟引起,吸烟可使膀胱癌危险率增加2-4倍。
➤ 保持合理的饮食习惯:避免高脂饮食,适当多吃不同种类的蔬菜、水果,肉类食用要加以控制,因为肉类在人体代谢过程中会产生苯胺、联苯胺的类似物质,这也是诱发膀胱癌的重要因素。
➤ 高危人群筛查:有吸烟史、长期职业暴露史(化工产业)或膀胱癌家族史的人群需要做好膀胱癌筛查。
➤ 积极治疗泌尿系统疾病:慢性尿路感染、习惯憋尿、结石这些都与一部分类型的膀胱癌关系密切,做好积极治疗对膀胱癌预防有很好的的助力作用。
➤ 适当增加饮水量:饮水量少,膀胱中的尿量自然少,致癌物在尿液中的浓度就相应偏高,长久必然会损伤膀胱黏膜。同时尿量少尿液中细菌数量会增加,也易引发膀胱炎。因此每天需保证足够的饮水量(2-3升),尤其是从事高温环境工作的人群。
主任医师。擅长女性盆底松弛修复、尿失禁手术、前列腺癌、膀胱癌、肾上腺肿瘤、肾癌、泌尿系统结石和前列腺增生的腔镜微创治疗。
门诊时间:
武林院区:周三上午
丁桥院区:周四上午
本文主要来源于: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