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杭州市中医院”,可以订阅哦!
说到冬季的明星水果,你的脑海里首先出现的是什么?甘蔗、草莓、樱桃、沙糖桔,还是粑粑柑?
对于杭州人来说,冬季的本地明星水果非“下沙奶油草莓”莫属。由于产地就在本地,许多人就爱尝这“第一口鲜”,因此一经上市常常就被抢购一空。
如果说草莓是本土的明星水果,那外来明星大概就是车厘子了。这两天,随着车厘子的价格持续走低,不少网友纷纷发帖称“天天吃,吃爽了”“便宜得连4J的车厘子也舍得买”,迅猛的势头隐隐有超越草莓的趋势。
草莓和车厘子,两者都有着红色诱人的外表,酸甜甘美的口感,那两者到底哪种更好呢?
草莓,有”果中皇后“的美称。中医认为,草莓味甘、酸,性凉,入脾、胃、肺经,具有润肺生津,健脾,消暑,解热,利尿,止渴,利痰,解酒,补血,化脂,凉血解毒等功效。适用于肺热咳嗽,食欲不振,小便短少,暑热烦渴,口舌糜烂,咽喉肿毒,便秘等。
樱桃亦有“百果第一枝”的称号。中医认为,樱桃味甘、性温,归脾、胃、肾经,有补血益肾、发汗透疹,祛风除湿,消肿止痛之功,其调中益脾,主治脾虚泄泻、肾虚遗精、腰腿疼痛及四肢不仁。古籍里称樱桃能“滋润皮肤、令人好颜色”,常吃亦可美容养颜。
《黄帝内经》指出,五色配五味,五味入五脏,红色补心。草莓和樱桃都属于红色食物,两者都富含花青素和维生素C等营养素,可以帮助预防心血管疾病、增强免疫力,有益于心脏健康。
有研究针对草莓和车厘子的营养成分进行了调查。
草莓的营养物质十分多样,维生素C和叶酸含量尤其丰富。成年人每天只需吃500克草莓,就能轻松达到每日推荐的叶酸(400微克/天)和维生素C(85毫克/天)摄入量。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水果越甜,含糖量就越高。但其实,吃一斤草莓才仅有150千卡左右,热量比一些蔬菜(例如胡萝卜)还要低,减肥者可适当食用。
其实,樱桃的花青素、原花青素、叶黄素和玉米黄质等多酚类抗氧化物,也比较丰富(85微克/100克)。这些多酚类化合物能够帮助对抗细胞损伤、减少炎症,起到抗氧化、抗衰老、预防慢性病、促进整体健康的作用。
虽然车厘子的热量(63千卡/100克)是草莓的两倍左右,但由于摄入后其升糖指数(GI=22)较低,要好于草莓。
材料:新鲜草莓大约100g、粳米大约100g、红糖大约20g
做法:
1.草莓洗干净去头,放进碗中捣碎。
2.粳米淘洗干净,开火放锅添加适量的水,把粳米倒入锅中,煮成稠粥。
3.放入红糖、草莓糊,搅拌均匀煮沸即可。
功效:缓解便秘
材料:梅干5颗、樱桃1斤、白糖半斤
做法:
1.梅干加水煮,水开滚三分钟后滤掉梅干,煮至液体一半。
2.樱桃去蒂洗净,加盐和水浸泡10分钟,泡好后沥干,加入到话梅水中。
3.小火慢煮,煮制过程中去壳,至樱桃软烂,汁水基本收干。
4.将煮好的樱桃排列在烤盘上,撒一点白砂糖,烤箱120度烘半小时即可。
功效:开胃健脾、温阳护体。
材料:草莓8颗、车厘子12颗、红茶2-4茶勺、冰糖适量
做法:
1.草莓冲洗干净,淡盐水浸泡5分钟,去蒂切块;樱桃洗净,去核。
2.把切好的草莓块和去核的樱桃一起放入茶壶中,加入红茶和冰糖,加水漫过食材,中小火慢煮20-30分钟即可。
功效:美容养颜、解腻消食
➤草莓性偏凉,痰湿内盛、肠滑便泻者、尿路结石病人不宜多食。久病体虚人群、湿热体质、痰湿体质也要少食或不食。
➤车厘子性温热,多食易上火,普通人建议每天最多吃十颗。湿热体质、容易上火者少吃。热性病及虚热咳嗽的人禁食,否则会使症状加重。患口舌生疮、疖肿、痔疮者也不宜食。
➤两者均不可空腹食用。空腹状态下的胃酸与两者含有的果胶质和可溶性物质相结合,会生成难于溶解的沉淀物,引起消化不良或腹泻等。
➤草莓的农药残留相当高,在美国的一项研究中,草莓已经连续多年位居农药残留水果榜的榜首。除了用流水冲洗之外,建议再用盐水、小苏打水等进行清洗。
➤车厘子的种子中含有一种叫氰苷(苦杏仁苷)的氰化物,与胃酸反应,会产生剧毒的氢氰酸,所以注意不要咬破或误吞了果核。当然,如果偶尔误食一颗车厘子核,不用太担心,只有当一次“吃够量”才会真的中毒。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