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龙回首留盛景,金蛇起舞贺新程,这几天大家是否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呢?
今年是农历乙巳蛇年,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蛇被誉为“小龙”,是龙图腾的原型之一,蛇的蜕皮也被视为治愈和重生的象征;在西方,西医使用的蛇杖标志源自古希腊神话中的神使赫尔墨斯和著名医者阿斯克勒庇俄斯,它象征着医生的智慧、治愈力量和对健康的承诺,也激励着医学界为全人类的健康幸福而努力。
在繁星浩瀚的中医药宝库中,蛇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想必大家小时候都看到过长辈珍藏的“蛇药酒”吧?事实上,不仅蛇肉、蛇胆、蛇皮本身可以入药,我们身边带“蛇”字的中药材也是不胜枚举,千百年来一直守护着人们的健康。
乙巳蛇年,鳞动春归,蛇年话“蛇药”,今天我们撷取几种常用的“蛇药”一起来探究其妙理:
蛇床子是伞形科植物蛇床的干燥成熟果实,据《本草纲目》记载,“蛇虺喜卧其下食其子,故有蛇床、蛇粟、蛇米诸名”,它性温味辛、苦;微毒;有燥湿祛风,杀虫止痒,温肾壮阳的功效,常用于湿疹瘙痒,湿痹腰痛,肾虚阳痿,宫冷不孕等症。
白花蛇舌草为首草科—年生木本植物的全草,性味甘、凉、淡,入脾、大肠经,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之功,适用于肠痈、肺炎、茵痢、肠炎等症。
蛇蜕就是我们熟知的蛇“蜕下的皮”,要注意并不是所有蛇的蛇蜕都能入药,药用蛇蜕一般指的是游蛇科动物黑眉锦蛇、锦蛇或乌梢蛇等蜕下的干燥表皮膜,其味咸、甘、性平,归肝经,有祛风定惊、退翳解毒的功效,主治小儿惊风,抽搐痉挛,翳障等症,现代临床常运用于眼科疾病、皮肤病的治疗和免疫调节等。
蛇头王又名黄花草,“一枝黄花”,为菊科植物—枝黄花的全草。性味微苦、平,有疏风消热、利咽消肿之功,对于感冒、急性咽喉炎、扁桃体炎以及疮疥肿毒等病症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蛇莓又名蛇泡草、蛇果草,为蔷薇科蛇莓属植物蛇毒的全草,性味甘、酸,寒,有清热解毒、散淤消肿的功效,适用于小儿高热惊风、咽喉肿痛、疔疮肿毒等症。在野外若被毒蛇咬伤,如果附近有蛇莓,可将其碾碎混合唾沫外敷于伤口,能暂时减缓中毒症状蔓延,争取救治时间。
乌蛇膏就是从乌梢蛇体内提取出的脂肪,性味辛、咸、平,入肾经,有补肾聪耳之功,适用于耳聋、耳鸣等症。
蛇胆草是罗摩科植物蛇胆草的根,蛇胆草开出的花就是我们俗称的“彼岸花”,蛇胆草性味甘、平,入肺经,有润肺止咳的功效,适用于各种咳嗽;将蛇胆草揉碎后涂抹在疱疹处可以减轻疼痛和瘙痒感。不过要注意的是蛇胆草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生物碱,食用后会导致恶心、呕吐,严重者可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需要防止被小孩或宠物误食。
蛇舌兰是双子叶植物药兰科植物蛇舌兰的全草,性味辛、温,入肝、肾经。有散淤消肿之功,多用于跌打损伤的治疗。
蛇六谷是天南星科植物魔芋或华东魔芋的干燥块茎,性辛,温,归肺、肝、脾经;有化痰散积,行瘀消肿的功效,可用于痰嗽,积滞,疟疾,经闭,痈肿,疔疮,丹毒的治疗。
此外还有许多家喻户晓的含“蛇”字的中药制剂如清肺止咳的蛇胆川贝软胶囊,祛风和胃的蛇胆陈皮片等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不小作用;而对于蛇药酒,考虑到其成分和材料的毒性,不建议随意自行炮制饮用,最好能在医生指导下根据自身身体状况确定是否适合饮用及饮用的量,以免对健康造成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