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岁刘晓庆饭量惊人!一个人能吃一条鱼,高原上也箭步如飞,真是吃得越多越健康吗?!

健康   2025-01-22 18:12   浙江  
国庆去哪儿

点击上方“杭州市中医院”,可以订阅哦!


说到老年人群体,在大家的印象里是怎样的?是眉发花白还是老态龙钟?而综艺《一路繁花》中,许久不出现的刘晓庆却展现了70岁老人可以有的另一种精神样貌。由于性格大方开朗,充满精神活力,再加上行里资深的经历,刘晓庆还收获了网民们的一个爱称——“庆奶”,而最近,她因为“太能吃”这事,还上了热搜。


在如今吃一口红烧肉都怕胖的娱乐圈,庆奶库库往里炫,甚至放话“我一个人就能吃一条鱼”。



能吃是福,庆奶吃下去的每一口也都没有白费,化作她旺盛的生命力。身体不适只要休息20分钟就能满血复活;在云贵高原上跑着找餐厅,让20多岁的年轻人都害怕;甚至连颠簸的巴士车后排也丝毫没有犹豫。



精神面貌在同龄人中遥遥领先,连年轻人看了都得感叹一句“吾辈楷模”。



了解老年人的生理功能特点


老年病科副主任方芳主任医师告诉我们,一般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基础代谢率会下降,日常所需的热量也会相应减少。因此,相比年轻时,老年人可能不需要吃那么多的食物来维持能量平衡。


老年人的生理功能与年轻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多个方面:


新陈代谢方面:

老年人的基础代谢率通常较低,这意味着他们在静息状态下消耗的能量减少,可能导致体重增加。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对能量的需求减少,老年人可能需要较少的卡路里来维持体重。



骨骼与肌肉方面:

老年人常常经历肌肉萎缩(肌少症),肌肉质量和力量下降,导致活动能力减弱。骨骼的矿物质密度也会随着年龄下降,增加了骨折和骨质疏松的风险。


心血管系统方面:

老年人心脏的泵血能力可能有所下降,心率和心脏输出量降低,这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同时,血管硬化、血管弹性减少,使其更易出现高血压等问题,进一步影响心脏功能


呼吸系统方面:

老年人的肺活量和气体交换能力通常会降低,导致运动时容易出现呼吸困难;呼吸系统的免疫功能也可能下降,这使得老年人更易发生感染。



神经系统方面:

老年人可能经历认知能力的下降,注意力、记忆力和学习能力均受到影响;其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导致反应时间延长。


内分泌系统方面:

随着年龄的增长,性激素(如雌激素和睾酮)水平下降,影响生理功能和情绪;胰岛素敏感性降低,使其更容易出现胰岛素抵抗,增加糖尿病风险。



消化系统方面:

老年人消化酶的分泌可能减少,导致食物消化吸收能力下降,容易出现便秘等问题;此外,老年人的食欲可能下降,这可能与生理功能变化、药物副作用或心理因素等有关。




好身体,吃出来?老年人该怎么吃


许多人会说老人吃得下、饭量大,说明越健康,其实,老年人的饭量并不需要很大。一般来说,三餐比例为3:4:3,每一餐不要吃到撑


老年人在饮食方面就更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均衡饮食:确保饮食中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包括水果、蔬菜、全谷物、瘦肉、鱼类和乳制品。此外,老年人容易出现便秘,因此应增加高纤维食物的摄入,如全谷物、豆类和新鲜水果蔬菜。



➤关注钙和维生素D摄入:老年人骨骼的矿物质密度会随着年龄下降,增加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有助于维持骨骼健康。可以通过乳制品、绿叶蔬菜和适量的阳光照射来获取。


➤控制盐和糖的摄入:过量摄入盐可能导致高血压,老年人应减少盐的使用,选择低钠食品,并减少糖分摄入,控制糖的摄入有助于预防糖尿病和肥胖。选择天然的糖源,如水果。避免加工食品中的添加糖。



此外,还应选择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油腻、辛辣及难以消化的食物。进食时细嚼慢咽,有助于消化,并能更好地感知饱腹感,避免过量进食。主动增加水分摄入,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




生命在于运动,老人也要动起来


庆奶吃得多与她的大运动量、高代谢也分不开,其他人吃完以后就想回房间休息了,而庆奶还想着出去再溜几圈。平时也是天天运动健身,平板支撑纪录5分钟,甚至还能去跳伞。



《柳叶刀》曾发表过一项相关研究,范围覆盖了四大洲近4.7万余人,通过对照不同年龄人群每天不同走路步数对健康的影响,发现18-60岁人群每日最佳步数为8000-10000步,60岁以上最佳步数为6000-8000步死亡风险降幅最低。


除了吃得健康,老人坚持运动锻炼更是一件好事,多进行有氧运动、抗阻训练、平衡训练和柔韧性训练等多种运动。



国际健康机构建议,65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周至少要投入150分钟于适度强度的体育活动,或相当于每周75分钟的高强度运动锻炼。此外,还应进行中等强度或更高强度的肌肉强化活动,锻炼所有主要肌肉群,每周2天或2天以上,能带来额外收益。



如果老人日常运动量大,消耗多,吃得多,但没有给身体带来任何健康问题和额外的负担,才真正印证了“能吃是福”。



专业化团队管理—杭州市中医院老年病科

 

老年人体质较差,还常伴有多种疾病。因此,健康的饮食习惯对于老年人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在有特殊健康问题的情况下,更加需要咨询医生或营养师进行个性化的饮食指导。


杭州市中医院老年病科在“老年共病”特别是“老年痴呆”患者的营养管理方面具备丰富的专业能力。能够针对老年患者的多种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进行综合评估,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以满足患者的特殊营养需求。对于痴呆患者,科室开设了“记忆减退专科门诊”,能够通过评估其认知功能和吞咽能力,提供适合的饮食形式和食物选择,以确保患者的营养摄入。同时,老年病科还注重患者的心理和社会因素,鼓励家庭成员参与饮食管理,创造良好的用餐环境,从而提高患者的饮食兴趣和营养吸收。通过这些综合措施,老年病科在改善老年患者的营养状况、提升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老年病科专家团队介绍


张勇
 老年病科副主任(主持工作)


副主任医师,神经内科硕士,第二批全国西学中优才,杭州市中医药协会中医重症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老年重症学组组员;浙江省健康科普专家库老年健康科普分库成员;浙江省中医药学会蛇伤专科分会委员;浙江省发明协会康复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志愿者协会中西医结合专家志愿者委员会老年医学科专业组常务委员。


先后从事神经内科、急诊及ICU工作,研究中医经方,致力于中西医并用治疗内科疑难杂病及急危重症抢救。


门诊时间:

武林院区:周三上午

丁桥院区:周二下午

            


方芳
 老年病科副主任


主任中医师。浙江省中西医结合神经内科分会委员,杭州市中西医结合神经内科分会副主委。从事内科及神经内科工作临床工作数十年,擅长治疗记忆力障碍、帕金森病、失眠、焦虑、抑郁等大脑退行性病变及心身疾病。


现为杭州市中西医结合脑病重点学科负责人,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脑病学会委员。浙江省中西医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杭州市中西医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委,杭州市中医脑病质控副主任,杭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副主委,杭州市中医基础研究所委员。



门诊时间:

武林院区:周二下午,周五上午

丁桥院区:周一下午,周三上午


徐精彩
老年病科副主任


副主任医师,从事临床工作20余年,任职:中华中医药学会神志病分会委员、杭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老年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杭州市医学会医养结合分会委员、杭州市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委员。 



门诊时间:

武林院区:周一上午

丁桥院区:周二上午


本文内容主要来源:老年病科  薛文静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删除












杭州市中医院
传递服务信息,健康科普知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