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楼市经历不疼不痒的一年。
虽然救市政策一波接一波,但是有正反馈的城市却是寥寥:四大一线,除了上海、深圳以外,其他两位差强人意;强二线里面,能够保持积极劲头的也只有成都、西安和苏州。
大部分城市,要么掉队,要么被彻底遗忘。
但是,这里面也有一个例外——
它非一线之列,房价却能一直维持在较高水位;
30年来一直被看衰,却总能一次又一次站起来;
在2024年大多数城市都有些“政策免疫”的时候,它的量价却呈现出诡异的上涨势头;
它,就是海南。
楼市
其实,2024年海南楼市的成绩单并不算太好,它不是一张真正意义上的喜报。
根据海南省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今年1~11月:
海南省全域房屋销售总额:12232552万元,同比下降5.5%;
销售总面积:801.43万㎡,同比去年增加31.42万㎡,最新全省房屋销售均价为15265元/㎡。
销售额同比降幅继续收窄,房屋销售面积连续第五个月实现正向增长。
价格方面:2023年的整体均价为16814元/㎡,2024年则是15265元/㎡。
跌是跌了点,但放在全国这个池子里看,跌幅不算特别离谱。
具体到城市:与2023年同期相比,全省11市县房价出现下跌,7市县同比上涨。同比房价上涨的市县有7个,分别是:三亚、五指山、临高、定安、昌江、白沙、乐东,其他 11市县同比下跌。
这份成绩单,其实是很矛盾的,你从单项数据上分析,是很难判定究竟是喜还是忧的。
首先,“买涨不买跌”是房地产的金科玉律。
对于刚需盘占多的居住型城市来说尚且如此,海南这种顶了三十多年投资光环的“氪金玩家”,是如何实现价格下跌但成交上涨的?
其次,支撑楼市的两大因素,人口和产业,海南均不占优,它凭什么三十多年来,几度浮沉却还能屹立不倒?
其次,2023年,海南人口总量为1043万,GDP5583亿,全国排名28。
这体量,说实话,连内地一个普通省会都打不过。
据说,海南的就业环境和营商环境也是一言难尽,那么海南在眼下这个当口,突然又迎来了一波诡异的流量。
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逻辑?
封关
这几年,关于海南的各种新闻里,出镜率最高的大概就是“自贸港”和“封关”这两个关键词。
但是这俩词,字面意思都好理解。组合到一起,就不知道所言何物了——
感觉有点厉害,但好像也就那么回事儿。政策的大饼,谁没吃过呢?
但我要说的是,海南将会是下一阶段国策中的重要棋子,它的角色将会彻底改变。
海南未来的身份,不是某个省级行政区,而是下一个特区。
海南扮演的角色,也不仅仅是椰树海风、度假胜地、东北人的后花园。
以后的海南会是一个新窗口,会是体量更大的样板房,相比于香港,海南的战略高度和即将获得的资源倾斜程度,只高不低。
为啥这么说呢?
其实自贸港这三个字,不是说成为购物天堂那么简单,而是一种极为先进的行政组成形态——
以更大的胃口,吸引国际人士的加入;
以更高的自由度,去探索更多的制度可能性;
“减税”外加“靠近中国市场”,对国际资本的吸引力是致命的。它只要不傻,都会过来捞两把的。
不服气,可以查查香港这两年的国际企业总部成立数量。这些人往香港扎,肯定不是图叉烧和菠萝包的。
可以这么判定:香港在过去30年所扮演的角色,海南大概率也会拿到相同的戏份。
不过二者也不会彼此替代,各有优势,各有侧重,海南体量更大,所以要谋取更高的战略布局;香港起点更高,所以要稳住现有的基本盘,继续扬长避短。
那么在这样一个政策红利的加持下,海南楼市的“诡异”波动就可以解释了——
身份投资。
房产投资,最注重的肯定是涨幅和收益。海南历史上经历过三次泡沫崩盘,可以说是带着黑历史的。
在当下这种楼市环境的大众预期里,海南已经支撑不起炒房梦了。
所以,在我们的观察样本里,身份投资者的比例已经盖过了房产投资者的风头。
海南楼市最具代表性的两个城市,分别对应了两种不同的购买群体,也映射了两种不同的身份认同。
海口,省会城市,各类资源相对集中,拥有区域内最高的行政话语权。
在海口买房的人,大部分都是冲着教育身份去的。
根据贝壳的数据,从9月份海口限购放松以来,二手房成交量基本实现阶梯式的跨越,很多原本打算转行的房产经纪人,被突如其来的行情又给“赶回”了原公司。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贝壳的统计口径里,海口二手房的成交量,10月份相较于9月实现了翻倍。
挂牌量同时也在增长:从9月的1.5万套翻番到10月的2.5万~3万套。
当然,旅游旺季是一个因素。
但是本着旅游心态,在海口这样一个海岸线资源并不算特别出众的买房,还买二手房的,的确不多。
相对合理的解释就是:高考移民又来占坑了。
海口在过去十年,在旧规则下,就是高考天堂一般的存在。不少山河四省的家长,都愿意把孩子往海口送。
那么未来海南若被抬旗,这种教育红利势必会被继续拉大,所以先占坑对家长们俩说,是个非常明智的选择。
而另一个城市三亚,则是养老身份认同的典范。
三亚的优势,是生态,是海景。
旅游业立足,租房的人多,买房的人也多,但卖房的人并不算多。
因为候鸟群体的需求是固定的。
因此,三亚在这波行情中,引领成交的是新房市场。
今年10月~12月中旬三亚新房市场已经成交近8000套。对比去年同期的3000~4000套规模,接近翻番。
这在往年,是一个不敢想象的成绩。今年却变得顺理成章。
老龄化加剧、三线城市楼市式微、银发经济蓄势待发,这三者并发,共同带动了三亚楼市的秽土重生。
资本的嗅觉一向灵敏。
2024年在四大一线都土拍乏力的情况下,三亚个弹丸之地,竟然能孵化出了地王?
被网友们口诛笔伐的地方,资本傻了吗?
资本不傻,因为资本没有情绪。中国的人口结构就摆在那里,各年龄段储蓄比例就摆在那里,60后70后们的审美没有改变,眼光没有改变。
那三亚的价值,自然也就不会改变。
最后再多写两句。
现在我们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个定语,放在哪个行业都成立。
房地产有没有未来?
有。
会复刻过去的辉煌吗?
刻舟求剑的事儿,不可能发生了。
人,对对住房的需求永远都有,这一点不可否认。但是需求不是千篇一律。
未来不同地区的房子,承载着不同的需求,有的负责自住,有的负责冲高,有的负责教育,有的负责养老。
市场会驱赶着大家去明智地按需选择。
本文完。
米宅,一直冲在行情的最前线。
从12月开始,一线调研团队已经陆续开赴海南,一探虚实。
想了解海南住宅市场真实情况的,想对自身资产配置做诊断做补强的,可以扫码咨询最新的调研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