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香港最新的《施政报告》中披露,这两年香港一共吸引了超过16万的内地人才携家属赴港发展。同时还有38万宗申请,在等待审批。
这是什么概念呢?
2023年全年,北京的新增户籍人口是1.5万。
香港的人才引进策略是虽然说是户籍后置,但是这里外里将近10倍的差距,也确实令人发指。
平心而论,香港的实际生活体验在全国所有城市里面,甚至排不到第一梯队:
房价贵,人地矛盾极其突出,即便不买房,每月砸六七千的房租,也只能得到一个七八平米的单间;
物价也不便宜,只要不是自己做饭,在街边小店一顿轻松造个百十块钱不是难事;
吃喝用度这些都还是小事,最重要的是人脉。香港的社会运行体系虽然自由度相对较高,但是人情往来、利益关系还是普遍存在的。
申请香港身份的内地人才,大多数都是中产以上,在内地的沉淀时间少说也有十几年,去香港就意味着一个全新的环境。
即使岗位平移,待遇提高,环境变化带来的隐形摩擦成本还是很大的,而且无法用金钱衡量。尤其是从未在大湾区生活过的北方人,粤语文化圈的壁垒非常高。
那么这将近50万人,趋之若鹜地扎堆申请,究竟图什么呢?
答案是,子女教育。
1998年,经济学家汤敏以个人名义向高层提交了一份建议书——《关于启动中国经济有效途径——扩大招生量一倍》。
他给出的理由很简单:
1、经济发展需要高级知识分子,而当时中国大学的招生量不足以应对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量;
2、拉动内需是重中之重,而教育投资是中国家长最能够接受,且容忍度最高的消费方式。
建议书非常中肯,也很讲究实事求是。所以这个提议报上去没多久,轰轰烈烈的大学扩招潮就拉开了帷幕。
汤敏不会想到,他几千字的文档会间接改变几代人的命运。
大学资源从稀缺到泛滥,只用了不到20年。
大学扩招,其实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它确实能够提高民众的受教育水平。让更多的人进入大学学习,学校也就能收到更多的学费,这些钱投入到师资建设、硬件升级等领域,这些升级反过来又抬高了学校的教育水平,进而吸引更多的学生。
这是一种良性循环,也是快速提高民众受教育水平,且成本最低的方式。
但是从另一方面讲,大学扩招也加重了内卷。
别觉得离谱,真相其实就是这么反常识。
98年之前,上大学真的可以光宗耀祖。严进严出的招毕策略,让大学生的含金量极高。能考上大学,那是人中龙凤,考不上大学也是正常现象,没有人觉得不甘心,也没有人觉得丢人。
但是扩招之后,情况变得不一样了。
政策的引导,加上媒体的推波助澜,让绝大部分家长开始把“大学”当成自家孩子人生旅途的标配——“别人家的孩子能上,咱家的差哪儿了?”、“谁谁谁家的孩子都上了,咱们的也不能差”……
没扩招前,大学是双车道的水泥路,车流量也不多,能走上去确实舒服。水泥路旁边,是密密麻麻的羊肠小道,虽然泥泞,但是也有人走,分流了很多压力。
大学扩招,相当于把双车道变成了四车道的柏油马路。
体验升级,但车流量却增加了数十倍,其他小路没人愿意走了——原来路上跑的是小车,现在全是半挂。
没有第二条路可选。
这就把很多天赋不在读书上孩子,也变相卷入了这条赛道。“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态势,愈演愈烈。
孩子真的考不了高分怎么办?
家长就只能想别的招数,想办法降低竞争难度,提高确定性——
也就是所谓的“高考捷径”。
第一代高考捷径,是艺考。
大概是2005年左右,很多综合类高校获得了艺术类科目的独立招生许可。走艺术路线的考生,可以以低于普招线一两百分的成绩拿到优质院校的录取通知。
于是,在2005~2015之间,各式各样的艺术辅导班遍地开花。甭管孩子有没有天赋,有没有兴趣,为了考大学,人人都可以是达芬奇、郎朗、张艺谋。
第二代高考捷径,是跨省高考。
高分数线省份的考生,通过转移学籍去竞争压力小的省份参加高考,实现另一个维度的降维打击。
不过现在,这两种方式的弊端都开始集中显现了——艺术生不好就业,学历含金量极低,毕业等于失业;而跨省高考被监管的很严,除了官方,家长们也擦亮眼睛虎视眈眈地盯着那些企图抢走自家孩子机会的“外来客”们。
当这两条路都被不同程度地堵死了之后,去香港求学的价值就开始凸显出来了。
香港的八所高校,都是狠角色。全球排名都不低,尤其是港三大(港大、港中大、港科大),媲美清北复交的存在。
如果是香港考生报考这些学校,录取率能给干到40%。
而在内地,985高校录取率最高的地区,也不过6%。
香港的DSE考试成绩(港式高考),国内海外通认,拿着成绩单回内地或者去海外都方便。
这对内地家长的诱惑力,堪比黑洞。
谁都想上大学,谁都不想落榜。这种“恐为人后”的思潮在蔓延了20年之后,就变成了无限内卷——
现在想有个好出路,普通本科已经不好使了,得是211、得是985,得是王牌专业,甚至还要继续向上深造才行。
要想把上述所有节点都踩稳,除了家长舍得投入、孩子有天赋肯吃苦以外,而且还要有一丢丢的运气。
太难了,真的太难了。
所以,香港这两年引进的16万人才里,有相当一部分都是苦逼的中产家长。
入驻香港说明不了什么,重点在于“携家眷入驻”,这才是最根本的目的。
在香港屯门、元朗、天水围一代,有大量内地的陪读妈妈聚集。
跟毛坦厂、衡水这些高考工厂的全职陪读妈妈们不同,这里的家长精神上富足,但物质层面的焦虑很重——香港的物价水平,若想支撑母子两人长时间的脱产生活,那对钱包来说是个巨大的压力。
之前,港府的人才政策是不允许“陪读妈妈们”在香港展开事业的:【双程证】规定,每次最多滞留3个月。
所以,大部分人都有自己的“小事业”——有些靠自己之前的职业资源,搞线上兼职,比如咨询之类;也有另辟蹊径,靠两地物价差和信息差赚外快的。
从一个单人人士的视角审视,放弃内地优越的就业环境去香港打“散工”,这简直不可理喻。
可深耕在这里的妈妈们,明显有自己的信仰图腾——用短暂的窘迫换取孩子坦荡的前途,这买卖很划算。
上周末,在深圳北站附近的一个小区里,我参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小聚。我儿时邻居家的姐姐,现在就是一名港漂妈妈。
她组织了一场家长见面会,天南海北的都有,十几个人共处一室,交流经验共享信息。
在香港的时候,她们的时间都很宝贵。在深圳则显得放松了许多。
饭桌上的话题也离不开鸡毛蒜皮,从吐槽菜价到声讨房东,跟他们光鲜的打扮极不匹配。
我半开玩笑地说,听你们这话头,感觉你们过得跟难民也没啥差别了。
一桌子人都乐了,直说“总结的相当到位”。
笑完,一位大姐说:
“那差距还是蛮大的。憋屈的只是我们,孩子的未来还是不错的。”
那一刻,她的眼里,有光闪过。
本文完。
香港除了教育优势,薪酬待遇也很不错。
可能这也是吸引内地中产们扎根香港的原因之一。
前几天,我写文章搜集素材,看了好几份权威的“香港薪酬报告”。怎么说呢,能让我一个物欲极低的人瞬间心生向往,大呼卧槽。
可以说,大部分打工人对香港职场的薪酬体系,都只看到了皮毛。
数据太多,略微敏感。
文章不方便展示,有需要的,扫码索要一份“港研所资料包”,里面包含香港身份的各种隐藏福利。
关注香港身份,有意在香港留学或工作的,可以扫码了解一下最新的人才政策。
有变动,有大变动。
最新的渠道消息,一些门类的人才引进,学历卡的不是那么死了,而且操作成本也大大降低了。
属于给普通人发福利,快速过峰。
感兴趣的,扫码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