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此文刊发于《美文》2024年03月下半月刊
名家·名作·名师
联读·联动·联想
栏目主旨:
《美文·青春写作》2022年新设计新突破,重磅推出新栏目“名家·名作·名师 联读·联动·联想”,大家名作,名师赏析,名家主持,师生参与,共同研讨。本栏目特别邀请入选国家统编教材的名家进行高端对话,特别邀请教育部基础教育语文教学指导专委会委员、全国中语会副理事长贾玲老师主持。连线采访名家,赏析名篇,师生共读共赏。本栏目旨在为中学生的语文学习搭建沟通、研讨、交流的平台,品味文字、激发情感、启迪思维、探寻文化,积极有效开展阅读,并将阅读引向深入。
学生读名作4
奶奶也“追星”
——读《驿路梨花》有感
“乖孙子,快过来,快看!许凯这孩子多好啊!”奶奶抑制不住脸上的喜悦,把手机往我跟前凑了凑。
最近,奶奶开始追星了,不过奶奶追的这个许凯可不是什么影视明星,而是一个九零后摄影师。在奶奶的耳濡目染下,我对许凯也略知一二:他是陕西富平人,十多年坚持给农村留守老人免费拍照,他的事迹还被央视报道过。
“怎么?他又给哪个奶奶还是爷爷拍照了?”
“不是,这条视频是说他在省肿瘤医院旁边建了个爱心厨房,里面锅碗瓢盆油盐酱醋都有,让病人家属免费使用。看,这个家属正在那里做饭呢!他自己花了17万,真是好孩子!”
爱心厨房?我的脑子里灵光乍现,一篇刚刚学过的课文——《驿路梨花》浮现在眼前。我赶忙说:“奶奶,我们刚刚学了一篇课文,我超级喜欢,那里面有一间爱心小茅屋。”“爱心小茅屋?快讲给奶奶听听。”
“那间小茅屋可有趣了,起先是解放军叔叔们为躲雨搭建的。搭建的过程中被一个叫梨花的哈尼族小姑娘看到了,解放军们走后梨花就承担了打理小茅屋的任务。后来梨花出嫁了,小茅屋就由她的妹妹和她的小伙伴打理。很多人都成为这间小茅屋受益者,而且他们还会抽空回来添加米、柴等物品。”
奶奶听得正入神,若有所思地说:“他们真的好像啊,都是活雷锋。”可不嘛,上完那节课的时候,老师还让我们对了对联呢!老师给的上联是‘驿路梨花处处开’,我对的下联是“雷锋精神处处有”。奶奶扬起脸笑了笑,说自己也要对一个。没想到奶奶她脱口而出:“驿路梨花处处开,许凯这娃没麻达(陕西方言,意思是:不错、没问题)。”我们俩都笑了。奶奶想了想说:“不行,还是对‘驿路梨花处处开,许凯这娃人人夸’更好些。”我们俩又笑了。奶奶接着说:“那你给我在视频下留个言,写得要有文化。”一番思考后,我写下了这样的话:“昔有驿路梨花助路人,今有爱心厨房暖病患。”
是呀,“白锦无纹香烂漫,玉树琼葩堆雪”。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雷锋精神就如雪白的梨花一样,自带清新,随风而至,香气四溢。
(指导教师:刘宏)
教师点评
这是一篇朴实、有创意的读后感。全篇以“我”与奶奶的对话为线索,将当代青年许凯在西安创建的爱心厨房与哀牢山里的爱心茅屋有机串联,巧妙诠释了小作者对《驿路梨花》的独特感悟,使“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雷锋精神获得了鲜活的生命。奶奶是老一辈人的代表,许凯是当代青年的楷模,驿路梨花是雷锋精神的化身,而“我”则是祖国的未来,这些共同表达了“雷锋精神代代相传”的主旨。篇末引用诗句及课文里面的原词语(香气四溢)给文章增添了色彩,又使主题得到升华,让人久久回味。
——西安市临潼区马额初级中学 刘宏
左右滑动
《美文·青春写作》2023年全年刊物订阅中
👆🏻点击图片,即刻订阅👆🏻
MEIWEN MAGAZINE
👆🏻长按二维码一键关注
20
24
2023 MEIWEN
展示着中国散文的前沿状态
呈现国内外作家的创新佳作
创刊于1992年,贾平凹主编,以大散文创作为主旨,强调散文写作的平民意识和创新精神。视野开阔,格调高雅。
邮发代号:52-115
2023 QINGCHUNXIEZUO
中国少年散文青春写作
创刊于2000年,是入选中学语文教材较多的文学杂志;是青少年文学爱好者和中学生课外补充阅读的重要参考;是实用的中高考专刊。
邮发代号:52-227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