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是人学。在某种意义上,创意写作就是由现实生活的人去塑造作品中呈现“典型”的人。从“典型”出发,黑格尔相信文学的终极目标是将人打造成唯一的“这一个”。
为了找到这个“唯一”,理论家从不同的站台搭乘这趟通往荒野的列车,只为探寻到一个“原型”,从而确立典型人物形象的底色。爱·摩·福斯特另辟蹊径,以形象为原点,将其分为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两者携手降生在一页页故事的缝隙里,以自身为药引,以经验为楫舵,编织出灿烂的文学之梦。正如其所言:“人的生命从一种他已经忘却的经验开始,又以一种他虽亲自参与却无法理解的经验终结。”
那么,何谓开始,何为终结?我们逆着旧时的时光,沿着大写的“人”出发,在一片蛮荒之地找到潜伏的“意识经验”,即荒野中荣格眼中的“原型”。荣格坚信,集体无意识的内容是原型或原型意象,从一个人出生开始,这种意识就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和他的族群的心理活动。李泽厚在其“原型说”的基础上提出“积淀说”,认为所谓先天的美感或道德感并非真是先天具有或“自然而然”地存在的,而是人类长期改造自然和人化自然的成果。由此可见,故事的内部空间,如荒野无边,而在这里出生的人物,有着自成体系的进化法则。当然,更有孕育生命的“造物者”,指引着我们由一个人回归“原型”,而后又在最初的原点带着“意识经验”重新出发。
在本期的“创意写作”中,西北大学周于沁的《陈年春夏》在想象与记忆缔造的空间里,由小春、小夏娓娓道来,破除水月镜花,从回忆的成长生活中,找寻真正的自我。西南交通大学周杨钦的《壁》,以一道横亘于不同心灵之中无形的“壁”,诉说人与人之间因误解、疏离、难以沟通而造成的隔阂与陌生,试图找寻“面目全非”的关系下,隐藏在“壁”之后的我和我们。
穿越荒野的旅行,需要找到记忆的轨道,也必须破除层层的壁垒,唯有如此,才能找到故事中的“原型”人物,免入空洞的迷途。
《美文·青春写作》2023年全年刊物订阅中
👆🏻点击图片,即刻订阅👆🏻
MEIWEN MAGAZINE
👆🏻长按二维码一键关注
20
24
2024 MEIWEN
展示着中国散文的前沿状态
呈现国内外作家的创新佳作
创刊于1992年,贾平凹主编,以大散文创作为主旨,强调散文写作的平民意识和创新精神。视野开阔,格调高雅。
邮发代号:52-115
2024 QINGCHUNXIEZUO
中国少年散文青春写作
创刊于2000年,是入选中学语文教材较多的文学杂志;是青少年文学爱好者和中学生课外补充阅读的重要参考;是实用的中高考专刊。
邮发代号:52-227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