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作为重要的交通基建设施,是航空业稳定发展的基础,在民众出行、货物运输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疫情期间,由于需求、供给两端的管控,机场行业的运行及业内发债企业的经营均受到严重冲击。2023年随着出行需求逐步恢复、供给得到释放,行业环境显著回暖,发债企业各项财务指标亦明显改善。本文将从行业概况、发债企业财务表现等方面对机场行业现状进行简要梳理。
01
机场作为我国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航空业稳定发展的基础。
根据《全国民用运输机场生产统计公报》,截至 2023 年末,中国境内共有颁证民用机场259个。根据业务量分为三大类,其中:
一类机场6个:
北京首都(1级)、上海浦东(1级)、广州(1级)、深圳(2级)、成都(2级)、上海虹桥(2级)。
二类机场20个:
昆明、重庆、西安、杭州、厦门、南京、郑州、武汉、青岛、乌鲁木齐、长沙、海口、三亚、天津、大连、哈尔滨、贵阳、沈阳、福州、南宁。
三类机场:
其余机场。
需求方面
疫情期间航运需求遭受较大影响,2023年随着出行需求逐步恢复,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恢复。2023年全行业起降架次已恢复至2019年水平,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则分别恢复至2019年的93%、98%。
但国外出行需求依旧疲弱,根据《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民用运输机场生产统计公报》数据,2023年国际航线旅客吞吐量仅占总量的3.73%,数量仅为2019年的33.73%,2023年国际航线起降架次仅占总量的3.82%,数量仅为2019年的44.88%。国际航线需求的恢复情况值得关注。
供给方面
国家持续推动机场产能的释放。2023年上海两场、广州白云、深圳宝安等机场集中获批提升高峰小时容量,目前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昆明等地机场的机场保障能力最强,高峰小时容量均在60架次/小时以上。
此外,2023年民航局批复武汉空中交通管制能力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建成将成为全国第9个区域管制中心。另根据《“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等文件要求,“十四五”期间我国民用运输机场数量将增加至不少于270个,2035年运输机场数量达到450个左右。
未来,随着需求端的持续恢复及供给端的不断增长,行业供需两端将进一步平衡。
02
机场企业主要负责机场的运营管理,具体业务为对通航航班、旅客和货物提供各类服务并收取相关费用,此外也会同时经营租赁、广告、配餐、物流等与主业相关性较高的非航空性业务。疫情期间,各地机场企业的经营情况受到较大影响。2023年起行业逐步回暖,机场企业财务表现整体呈现较大改善。根据Wind数据,截至2024年11月25日,机场行业存续发债企业16家,本节将从盈利、现金流、债务结构等方面对各发债企业进行相关梳理。
外部评级:
16家企业仅2家为AA+评级,其余均为AAA评级,外部信用评级水平较高。
存续债规模:
截至2024年11月25日仅首都机场集团存续债规模大于100亿,全部主体存续债规模合计629.40亿,整体存续债规模不大。
企业性质:
所有发债企业均为国有企业。
下辖机场范围:
目前多省市已出现了同时整合管理多座机场的机场集团。
盈利数据
从收入数据看,除厦门翔业外(2023年物流板块改为净额法确认收入,导致收入规模同比下滑)其余企业2023年收入同比均明显改善,同时已有7家企业2023年收入规模超过2019年。净利润方面,10家企业2023年仍呈现净亏损,仍有较大修复空间。
数据来源:WIND
债务结构及偿债指标
从债务规模看,不同样本企业间规模差别较大,但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主要系机场新建、改扩建项目的持续投入所致。
从总资本化比率【总债务/(总债务+所有者权益)】看,多数样本企业该指标2023年末读数在60%以下,其中甘肃机场偏高,主要系其兰州中川机场三期扩建项目持续投资所致,但其具体债务结构尚可,2023年末短期债务占比较低,融资渠道以银团贷款为主,短期看债务压力不大。
从短期债务占比看,样本企业中仅首都机场股份、上海机场集团、厦门翔业三家2023年末数据高于50%,三家企业均为区域性大型机场集团,下辖机场资质较优,市场认可度高,再融资能力较强。
从偿债指标看,由于EBITDA指标尚未完全修复,2023年相关偿债指标虽较2022年明显改善,但仍弱于2019年水平;利息覆盖方面,目前接近半数企业EBITDA已能对利息支出形成1倍及以上覆盖。
考虑到机场企业的盈利等数据已有明显改善,且由于机场的特殊性及重要性,在项目投建过程中机场企业易受到民航局、地方政府提供的政策、资金支持,整体看目前行业债务信用风险较低,但仍需对企业债务增速、投建项目转固后折旧费用增长对盈利能力的潜在影响等方面保持关注。
数据来源:WIND、企业外部评级报告,上海机场股份、深圳机场2019年末总有息债务为0
数据来源:WIND、企业外部评级报告,计算“EBITDA利息倍数”时,利息支出为“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标“-”为数据缺失
现金流数据
样本企业的经营活动获现能力呈现一定分化,2023年上海机场集团、上海机场股份的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大幅回升,表现出较大韧性,但绝大多数企业仍未恢复至2019年水平。
投资活动及筹资活动方面,样本企业的净现金流表现整体一致,投资活动均以净流出为主,筹资活动以净流入为主,但由于各企业的项目投建规模及进度各有不同,净现金流规模差别较大。
数据来源:WIND
2023年以来,机场行业需求加速修复,同时供给端受政策、监管的推动有望持续增长,行业基本面预计稳中向好。
行业内发债企业目前存续债规模不大,疫情期间经营情况遭受较大冲击,2023年起盈利、偿债压力等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同时考虑其作为机场投建主体对我国现代交通体系乃至宏观经济发展的重要性,预计未来仍可受到较大外部支持;但从现金流表现看,目前各企业仍面临较大投融资需求,需关注债务增速及长期偿债能力的变化情况。
整体看,行业整体发展前景较好,信用风险较低。
往期推荐
风险提示: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公司立场,仅供参考,文中所列举的样本、个券/股仅为方便展示之用,不表明对相关标的投资价值或一定盈利的保证,观点具有时效性,可能随市场环境变化产生调整,不构成对任何信息受众群体的任何相关的投资建议与预测。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