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初二走亲戚:防护指南来了!
学术
2025-01-30 18:08
云南
( 正月初二 )
大年初二啦,春节的欢乐氛围正浓,走亲访友的行程满满当当!但在这热闹的背后,可千万不能对传染病掉以轻心哦,它们说不定正潜伏在周围,准备给我们的健康捣乱呢!
流感:“高烧头痛大魔王”
先来说说流感(特别是甲型流感),那可是相当“活跃”。它由甲型流感病毒引发,症状比普通感冒严重得多。除了常见的咳嗽、咽痛,还伴有强烈的头痛、肌肉酸痛和高烧,体温能一下蹿到38~40 ℃。小朋友们感染后,常常会出现恶心、呕吐等肠胃不适等症状。
白辰医生介绍流感防治(来源:白辰医生抖音号)
诺如:“呕吐腹泻小恶魔”
诺如病毒也来“凑热闹”。它主要通过被污染的食物、水,或者接触患者的排泄物、污染的物体表面传播。大人们通常会被腹泻折腾得够呛,孩子们则更多是呕吐,还总是喊着肚子疼。
禽流感:“禽类带来的神秘访客”
人感染禽流感也不容小觑。这是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类引起的,发热、咳嗽、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纷纷找上门来,重症患者还可能陷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危险境地。传染源主要来自那些病死或携带病毒的禽类,只要接触到它们的分泌物、排泄物或者被污染的环境物品,就有可能被感染。此外,病毒还可能通过飞沫传播,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也增加了传播的风险。
新冠:“熟悉的不速之客”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症状包括发热、咽干、咽痛、咳嗽,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肌肉酸痛、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鼻塞、流涕、腹泻、结膜炎等。老年人和免疫低下者感染后转为重症的风险相对较高。
如何佩戴口罩预防新冠病毒感染(来源:人民日报公众号)
猴痘:“远道而来的‘痘’你玩”
猴痘也得小心防范。它由猴痘病毒引发,以前主要在非洲流行,2022年后传播到了其他地区,不过目前处于低流行水平。潜伏期大概1~21天,发病时会出现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等症状。传播途径主要是直接接触患者的病变分泌物、渗出物,像性行为、家庭内密切接触、医疗护理接触等都是常见的方式,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环境、物品也可能被感染。
李侗曾医生介绍猴痘病毒感染防治(来源:央视)
防范小妙招
别担心病原体会“搅黄”亲朋好友的春节聚会,我们有很多防范妙招!
01
卫生“小卫士”上线
平时要特别注意个人卫生,咳嗽、打喷嚏时,赶紧用纸巾或者肘部挡住口鼻;勤洗手,按照“七步洗手法”,仔仔细细地揉搓双手每个部位,至少20秒,尤其是在饭前便后和接触公共物品之后;去人员密集的地方、坐公交或者去医院,一定要正确佩戴口罩,把口鼻都遮得严严实实的。
02
健康生活“养成记”
生活习惯也很重要哦!饮食要均衡,多吃蔬菜水果、粗粮这些营养丰富的食物,让身体变得更强壮;每周至少安排3次运动,像散步、慢跑、瑜伽都很不错;保证充足的睡眠,让身体有足够的时间休息和恢复;天气变化时及时添衣保暖;还要多喝水,促进新陈代谢。
03
撑开疫苗“保护伞”
高危人群比如孕妇、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要记得接种流感疫苗、肺炎链球菌疫苗等。
流感疫苗在流感季前接种效果好,但季中接种也有用。
04
社交场合“不踩雷”
在社交场合下更不能放松警惕。
家庭聚会前,把房间通风换气,适当消消毒;
买食材要挑新鲜、卫生的,处理食材时生熟分开,别使它们“混熟”了;
接触动物或其环境后,马上洗手消毒;
要是身体不舒服,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就别去聚餐聚会啦,赶紧去医院,还要详细告诉医生接触史,方便医生判断病情。
健康团圆才是福
春节是团圆的美好时光,让我们做好传染病预防,开开心心、健健康康地继续享受这个欢乐的节日!
趣味小调查
参考来源:
1.国家疾控局官网:《关于做好2025年春节前后新冠病毒感染等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通知》
2.中国疾控中心:2025年1月健康防护提示
3.央视网:春运开启,呼吸道传染病易多发!这份防护指南请收好
4.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收藏!口罩选择和佩戴全指南》
来源:CHTV百姓健康
医学论坛网肿瘤号
医学论坛网肿瘤发送国内外肿瘤相关的前沿资讯、学术进展、病例讨论等内容,是肿瘤医生学习交流的平台。
最新文章
初六话健康:食养并重,医防结合
初五啦:返乡纠结、拜年焦虑……我太难了!
初四适合小酌?别拿适度饮酒有益健康说事丨健康素养66条
初三扭一扭:运动小贴士带您开启活力满满的一年
初二走亲戚:防护指南来了!
新春大吉!饮食偷偷“卷”起来
Lancet Oncol | 范云教授团队 C-Brain研究:放疗+免疫治疗+化疗联合方案在NSCLC脑转移中的疗效及安全性
肠道癌筛查与监测:从粪便到血液,生物标志物有哪些新进展?
预防肝癌,Nature子刊:药物、疫苗、生活干预全面策略
中山大学王树森教授团队最新成果:节拍卡培他滨联合内分泌治疗HR+/HER2-转移性乳腺癌
1月24日医疗领域10大新闻 | 热点速递
福建省石狮市总医院院长黄书琳:医共体建设的“石狮实践”与高质量发展之路
局晚期直肠癌放化疗联合PD-1免疫治疗:“冷肿瘤”转“热肿瘤”?
1月23日医疗领域10大新闻 | 热点速递
Nature子刊 | 哪些关键基因在乳腺癌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多民族基因研究给出答案
1月22日医疗领域10大新闻 | 热点速递
癌细胞“回头”转化为正常细胞?看肠癌细胞如何逆分化为正常样肠细胞
1月21日医疗领域10大新闻|热点速递
河南省巩义市总医院院长郜炎辉:创新健康促进体系 筑牢全民健康防线
科普名医——霍晓川医生
中山大学研究团队肾癌新靶点探索:circASAP1诱导“铁死亡”操控癌细胞命运
HIO2024年第11期:肺腺癌患者驱动突变的分析发现对二代EGFR-TKI敏感的EGFR罕见复合突变
1月20日医疗领域10大新闻 | 热点速递
张磊:深化医改,打造整合型医疗服务新模式
香港中文大学于君教授团队最新研究揭示:肠道肺炎克雷伯菌竟会诱发肝癌
喝牛奶降低癌症风险?17年随访显示:钙摄入与直肠癌风险成负相关
近期肿瘤领域热门研究
Nature子刊 | 卵巢癌化疗及PARP抑制剂耐药何解?中南大学彭淑平团队最新研究揭示“逆转机制”
【新春主委说】田艳涛:CACA变阵2025
1月17日医疗领域10大新闻 | 热点速递
《聚焦县域医疗,共话健康未来 ——写在健康中国传播大会院长论坛之前》
科普名医——卢骁的急诊日记:卢骁
Nature 子刊 | 徐兵河院士团队最新研究:静脉脂质体伊立替康用于三阴性乳腺癌后线治疗疗效显著
聚焦“千县工程”论坛:洞察县医院能力提升新貌
HIO2024年第6期:减瘤性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在寡转移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
1月16日医疗领域10大新闻 | 热点速递
科普名医——尚书TALKING:尚书
陆舜教授团队最新研究:Socazolimab联合化疗延长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期
1月15日医疗领域10大新闻 | 热点速递
科普名医——付虹医生
讣告 | 沉痛悼念赵家宏同志
胃癌腹膜复发的“预言者”,中山大学李元方教授团队揭开长非编码RNA图谱的神秘面纱
1月14日医疗领域10大新闻 | 热点速递
HIO2024年第11期:Surfeit 4 基因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科普名医——张之瀛大夫
希思科—领航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研究基金(增补)项目开启申报!
Nature子刊 | 复旦肿瘤叶定伟教授团队更新CHART研究PRO结果
1月13日医疗领域10大新闻 | 热点速递
CSCO胰腺癌专家委员会2025年换届工作会议顺利举行,秦叔逵教授当选第三届主任委员
2025年首场全球癌症防控网络研讨会——CACA-OncoDaily-SPCC抗癌峰会即将开幕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