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子刊 | 徐兵河院士团队最新研究:静脉脂质体伊立替康用于三阴性乳腺癌后线治疗疗效显著

学术   2025-01-16 18:03   北京  

【CMT&CHTV 医学前沿·临床经典】


乳腺癌为全球女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女性的健康。其中,三阴性乳腺癌(TNBC)作为一种特殊且具有侵袭性的亚型,约占所有乳腺癌的12%至17%,其特点是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均为阴性,因此无法从内分泌治疗和HER2靶向治疗中获益,治疗手段相对有限。

更具挑战的是,约45%的晚期TNBC患者会发生脑和/或内脏器官的远处转移,中位总生存期(OS)仅为13.5至15.2个月。近年来,尽管针对TNBC的靶向治疗不断涌现,但细胞毒性化疗仍然是其治疗的基石。此外,随着乳腺癌患者生存期的延长,乳腺癌脑转移(BCBM)的发生率也在上升,预后极差,中位OS仅为4.4至18.9个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徐兵河院士团队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Intravenous liposomal irinotecan in metastatic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after ≥ 2 prior lines of chemotherapy: a phase Ib study”一文,探索了静脉脂质体伊立替康(HE072)在经过至少两线化疗的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mTNBC)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显示,HE072在 heavily pre-treated(经过重度预治疗)的mTNBC患者中展现出了令人鼓舞的抗肿瘤活性。

研究分为两个部分进行。第一部分采用3+3设计,对HE072的三个剂量水平(50、70和90 mg/m²)进行了研究。第二部分则在两个队列(mTNBC和HER2阴性BCBM)中进行,患者每两周接受一次70 mg/m²的HE072治疗。

研究的主要终点是最大耐受剂量(MTD)和推荐的2期剂量(RP2D),以及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EAEs)。次要终点包括药代动力学特征和有效性,如客观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等。

研究共纳入了119名患者,包括101名mTNBC患者和18名HER2阴性BCBM患者。

01

研究结果

安全性方面,在70 mg/m²剂量水平下,共有107名患者接受了治疗,其中97.2%的患者出现了任何级别的TEAEs,46.7%的患者出现了≥3级的TEAEs。最常见的≥3级TEAEs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症(21.0%)、白细胞减少症(18.5%)和腹泻(10.1%)。

在有效性方面,87名可评估的mTNBC患者中,有22名(25.3%)实现了完全缓解(CR),DCR为67.8%(59/87)。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分别为4.8个月和14.1个月。最终确定的RP2D为每两周70 mg/m²。

图1 TNBC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

在药代动力学特征方面,研究显示,在50至70 mg/m²的剂量范围内,总伊立替康、游离伊立替康和SN-38的Cmax和AUC随剂量增加而增加。以70 mg/m²剂量为例,总伊立替康和SN-38的平均Cmax和AUC0-∞分别为45.0 μg/mL和1706.2 h*μg/mL。此外,研究还发现,与50 mg/m²组相比,70 mg/m²组的游离伊立替康和SN-38的暴露量(Cmax、AUC0-t和AUC0-∞)更大,这也支持了将70 mg/m² Q2W确定为RP2D的决定。

图2 HE072的血浆浓度与时间曲线

研究还分析了UGT1A1基因多态性与TEAEs的关系。结果显示,UGT1A1纯合子/复合杂合子患者的≥3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发生率高于野生型患者(75.0% vs. 31.4%;P=0.042),而在≥3级腹泻的发生率上,三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此外,研究还评估了Topo I表达与PFS或OS之间的关系,但未发现显著差异。

02

总结讨论

研究专门针对经过重度预治疗的mTNBC患者,评估了静脉脂质体伊立替康(HE072)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HE072在这一患者群体中展现出了显著的抗肿瘤活性,且安全性可接受,没有出现新的安全信号。与既往研究相比,HE072的中位PFS和OS数据均显示出一定的优势,这为未来mTNBC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此外,该研究还深入探讨了UGT1A1基因多态性与药物安全性之间的关系,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了潜在的依据。

参考文献

LI X, WU Y, ZHANG M, et al. A new peptide inhibitor of C1QBP exhibits potent anti-tumour activity against 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 by impairing mitochondrial function and suppressing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repair. Clin Transl Med. 2025; 15(1): e70162. DOI:10.1002/ctm2.70162.


“医学论坛网”发布医学领域研究成果和解读,供专业人员科研参考,不作为诊疗标准,使用需根据具体情况评估。

编辑:赤芍
二审:薄荷
三审:清扬

医学论坛网肿瘤号
医学论坛网肿瘤发送国内外肿瘤相关的前沿资讯、学术进展、病例讨论等内容,是肿瘤医生学习交流的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