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当选日本年度汉字:汉字对日语的影响有多深?

文摘   2024-12-25 19:00   浙江  

辨明东亚文化圈内文明的借鉴与创新

正视中日之间文化交流的成果

编者按:

去过京都清水寺游玩的朋友,可能知道年末在这里会有“年度汉字”的揭晓仪式。为什么“金”字又当选今年的年度汉字,汉字如今在日本社会又处于什么地位呢?

你会用哪个字形容即将过去的2024年?前几天,2024年的年度汉字已揭晓。伴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智”成为今年中国人最为关注的字眼。


图源:澎湃新闻

而在京都清水寺,2024年日本年度汉字”也早已揭晓,“金”字以12148票当选,这也是“金”第五次被选为年度汉字。


图源:nippon.com


所谓的“年度汉字”活动是怎么来的,今年日本发生了什么事情,使得金字再次当选呢?


“辉煌”与“黑暗”


首先我们要简要介绍“金”字的读音。它在日语中有「きん」和「かね」的发音,除了“金钱、辉煌”相关的含义,「かね」这个读音也有表示“影”的意思,可以引申为“黑暗”。


而金的“辉煌”指的是在巴黎奥运会上,日本选手获得了众多的牌,发出闪耀的金光在此次奥运会上,日本代表团共获得包括20枚金牌在内的45枚奖牌,其中,金牌榜排名第三,创下在日本以外举办的奥运会的最高纪录。 除了柔道、摔跤、体操等传统强项外,在一些以前并未显示出太大存在感的项目上,日本队也斩获了不错的成绩。


巴黎奥运会上获得金牌的日本运动员们

图源:朝日新闻


比如,男子古典式摔跤方面,日本40年来再次夺得奥运会冠军。三大球男、女队伍全部拿到了参赛资格,其中男足、女足和男排都闯入了八强,这是亚洲国家以非东道主身份参加奥运会历史性的第一次,巴黎奥运会上,只有美国和日本做到了这一点。


而金的“黑暗”则指的是日本政坛的政治黑金问题,以及因地下兼职导致的抢劫事件等。2023年底,日本政坛爆发的30年来最大“黑金”丑闻。神户学院大学教授上胁博之向日本检方实名举报,称自民党内多个派阀通过政治募款宴会大量收取政治献金,且近5年之内涉嫌瞒报至少4000万日元政治资金收入。随着调查的深入,报告称自民党内部议员瞒报的金额总数超过了10亿日元。排名靠前的分别是安倍派6.5亿日元,二阶派3.8亿日元,岸田派3000万日元。


2012年12月自民党安倍派成员干杯庆祝场景

图源:jiji.com


而在随后的一年多里,这一事件更是导致当时的岸田内阁的多位阁僚被迫更换,自民党的大部分派系被迫解散,自民党在日本第50届众议院选举中遭遇重大挫折等一系列后果。


其实,黑金政治在日本政坛可谓根深蒂固。日本前首相吉田茂、田中角荣、中曾根康弘、安倍晋三等均曾卷入此类事件。对于中国人来讲,可能不大理解“政治献金”,这不等于明着“贿赂”嘛?实际上,关于政治献金,世界各国的规则分两种,一种是完全禁止,例如加拿大和法国,另一种则是可以接受,但有各种限制,例如英国、日本。


日本现行的《政治资金规正法》严格规定了议员或政党收取政治资金的数量及质量。但规定是一方面,政客们总能找到诸多漏洞来寻求灵活的空间。比如,法规要求团体或个人在对政治家捐款超过5万日元(约合人民币2505元)时需要记录。但如果团体或个人在单次政治筹款派对中如果购买门票的金额在20万日元以下,购买者的姓名和金额无需记录。由于这一规定相对较为宽松,政治筹款派对的门票收入就逐渐成为了黑金的滋生地。


日本现任首相石破茂

图源:時事通信


如此的丑闻成为年度汉字,日本的领导层面子也有点挂不住。对此,首相石破茂表示:“很遗憾它成了象征今年政治的字。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再次发生,我会更加努力”。并强调,未来需要建立“不受金钱左右”的政治体制,决心以“谦”的态度进行改革。


千年汉字演变史


或许有人会好奇,日本为何要举办汉字评选活动?


其实,每年用一个汉字来总结一年的传统源于1995年,目的是通过一个字捕捉并表达这一年日本社会、文化或国际上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事件、趋势等。


而发起这个活动的机构是日本汉字能力检定协会,它成立于1975年,是一个专注于汉字教育与推广的公益性机构,还有自己的检定考试。每年有数百万名考生参加,小到3岁的学龄前儿童,年长至百岁老人。考试成绩不仅被学校、企业认可,有的大学还会作为录取条件。因为上世纪九十年代,日本开始出现“汉字能力下降”的现象,于是汉检开始举办年度汉字的评选,以此重新唤起大众对汉字重要性的认知和学习的兴趣。


图源:パソナキャリア


汉检协会这么不遗余力地推广汉字,很大程度也是由于汉字在日本确实很重要。相信去日本旅游过的各位朋友,都会有这样的感触:虽然语言听不懂,但文字却是可以认识一些的。不过,这些看上去很熟悉的词语,表达的意思却和中文完全不一样。比如,你如果在菜单上看见“人参”,不要以为这是国内那种滋阴补阳的人参;在日本,它指的是胡萝卜。那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这就和汉语在日本长达千余年的演变史有关。


日本原来是一个没有文字的国家。成书于807年的日本史书《古语拾遗》中记载“上古之世,未有文字,貴賤老少,口口相傳,前言往行,存而不忘”。隋唐时期,汉字随同佛教从中国大规模地传入日本,成为日本使用的主要记录文字。但他们发现用汉字来写日语想要表达的东西是有困难的,因为日语里有很多丰富的元素,文法上的一些特点无法用汉字表达。


直至奈良时期万叶假名出现,汉字在日语中的书写才变得简单。这些简化了的汉字不再和中国的汉字同义,只是作为一种注音符号。比如现存最早的日语诗歌总集《万叶集》,它完全由汉字写成,却无法按照汉语来阅读。像“布”字,它不读bu,而是读fu。


日本最早的诗歌总集《万叶集》

图源:奈良县立万叶文化馆


公元8世纪到 9世纪左右,日本人又对文字进行拆分,把汉字的草书体和偏旁部首拿出来,简化和整理之后,形成了今天的片假名和平假名。比如,平假名“あ”其来源正是草书的汉字“安”;片假名「イ」源自「伊」楷书写法的「亻」字边。


到了明治维新1868年)时期,由于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日本政府曾有想要废除汉字的想法,但民众一致认为,废除汉字后许多表述变得词不达意,会严重影响生活交流的便利,这一计划就此作罢。


二战之后,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日本进行了“汉字简体化改革”,并规定了“当用汉字”(也就是生活中用得到的汉字)1850个。1981年,将“当用汉字”改为“常用汉字”,并增至1945个。到2010年,日本“常用汉字”已达2136个。


同样是曾经使用汉字的国家,韩国曾经多次尝试废除汉字

图源:网络


虽然在这千年里,汉字在日本经历了数次变动,但它依旧深刻的影响了日本社会。认识多少汉字,曾是一个人学识修养和文化水准的象征。《源氏物语》中,当时贵族阶层写信时如用汉字,会被认为是一项非常了不起的特长。


日本许多作家都有丰富的汉语储备,比如夏目漱石小时候上过“汉学塾”,熟读中文典籍,比如《左传》、《史记》、《汉书》等,他能做汉诗,一生写了200多首,擅长写书法。他22岁开始使用的笔名“漱石”,也是取自于《世说新语·排调》中“漱石枕流”的典故。


日本国民级作家夏目漱石

图源:维基百科


结语


实际上,我们现在常说的“汉字文化圈”的概念,也是在1963年,最早由日本学者河野六郎提出的。它包含的国家和地区有中国、韩国、朝鲜、日本和越南。


在这些国家中,日本受到的影响算是非常深刻。比如,历来的天皇年号均出自中国典籍。而2019 年发表新年号“令和”,则自出《万叶集》梅花之歌三十二首的序文初春令月,气淑风和」。为了摆脱中国影响,体现本民族的自主性,他们首次选择出自日本典籍的年号。可它依旧没有彻底摆脱中国文化的影子,因为《万叶集》中该句原文借鉴的是中国汉代张衡《归田赋》中仲春令月,时和气清


2019年4月1日,时任官房长官的菅义伟发表新年号

图源:日本経済新聞


这种影响也不只是单向的。大量的日语借词通过留学生或在日学者、政治人物、外交人员的使用而融入到近代中国,丰富和发展了汉语词汇。据中国学者统计,有1000多个汉字新词被借用到现代汉语中,比如经济”“社会”“哲学等。中国改革开放后,中日两国的交往更加密切,人脉”“达人”“料理等源自日语的词汇也流入中国。直到现在,日本每年还在继续新造汉字,像鬼畜宅男等还成了中国的流行语。汉字能延续至今,证明了它的丰富和生命力。一个字,可以有截然不同的解释。


2024年即将画上句号,希望如清水寺森清范住持所言:希望无论是日本还是全世界,都能够形成一个可以书写字的社会


作者简介

舒熙,资深新闻媒体从业者,兼任多家媒体约稿作者。以文化评论为主,涉及国际政治、电影、历史等。


近期日本游学


详情请扫描以下二维码
或添加客服微信号:Yljp2024  


这里是大号↓

这里是我↓

-END-
撰稿 | 舒熙
编辑 | 青石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文字与图片版权分属不同权利人
如需全图文转载,请根据图源联系图片版权方

艺旅扶桑
辨明东亚文化圈内文明的借鉴与创新,正视中日之间文化交流的成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