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疾病科普】反复妊娠丢失:更了解它,才能少走弯路》(点击蓝字阅读)为大家简要介绍了反复妊娠丢失(RPL),这期我将会从遗传因素的角度,进一步讨论关于RPL病因的临床研究成果。
RPL遗传因素之——流行病学调查
普通人群中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通常为:0.5-0.85%,而不孕不育人群中染色体异常发生率通常为:1.96-13.1%;
其中,在RPL人群中染色体异常发生率3.67-9.66%,主要异常情况包括:染色体结构异常、数目异常,染色体多态性,基因异常等。
RPL遗传因素之——染色体异常
• 夫妻双方染色体的数量异常(染色体非整倍体);以及结构异常(包括平衡易位、非平衡易位、倒位等),均可能增加自然流产风险;
• 胚胎染色体非整倍体(染色体单体与三体)是偶发自然流产和RPL最常见原因,偶发性流产发生率为49.7%,RPL为40.4%;
• 辅助生殖治疗后的流产的细胞遗传异常与偶发性流产相似(56.8 % vs. 53.6%);
• 胚胎染色体异常最常见的类型依次是:三体(51.9%),多倍体(18.8%),单体(15.2%),结构异常(6.5%)和其他(7.6%);
• 整倍体胚胎流产次数与继续妊娠再次自然流产风险密切相关。
随着孕周增加,胎停后胚胎染色体异常发生率逐渐下降:
• 妊娠早期:50%(35岁以上达60%-70%)
• 妊娠中期:15%(三体,X单体或性染色体多体)
• 妊娠晚期:5%(核型异常)
RPL遗传因素之——单基因病
• 母体单基因病与RPL的关联:
研究表明,多种单基因病与RPL相关联:涉及免疫系统(如GATA2、ELANE);结缔组织(如PLOD1);凝血系统(如PC,AT-Ⅲ);内分泌系统(如FSHR、FLT4);神经系统(如DMPK)等,均可对生育功能造成影响。
• 胎儿单基因病与RPL的关联:
X连锁遗传病:如Rett综合征和色素失禁症,在男性胎儿流产中易被低估;Barth综合征:X连锁隐性障碍,在男性胎儿流产中易被低估;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重型α地中海贫血症);显性遗传病由胎儿新发变异或未被识别的嵌合体父母引起,如2型成骨不全症。
• 男方单基因病与RPL的关联:
在欧洲人类生殖与胚胎学学会最新指南中,呼吁开展进一步研究,以阐明父方因素在RPL中的作用,继而为预防RPL的发生提供更多指导。
ASRM会议中的RPL遗传因素总结
ASRM即美国生殖医学会科学大会,是生殖医学区域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生殖医学国际会议之一。
2023年Reprod Biomed Online发表了一篇文章,分析了65333例流产物的CMA结果,发现:
1.超过55%的RPL流产物均染色体异常;
2.随着母亲年龄的增加,非整倍体发生率上升(<30岁妇女的48% VS >42岁妇女的76%);
3.最常见的是非整倍体(72.6%),其次是三体(61.5%),再次是单体(12.3%)。
--Role of genetic analysis of products of conception and PGT in managing early pregnancy loss. Reprod Biomed Online 2023 Nov 26;49(1):103738.
与此呼应,美国生殖医学会(ASRM)对1398对复发性流产(RPL)夫妇的病因进行标准评估,结果显示57.1% RPL患者的流产原因不明。其中父母核型异常4.4%,子宫解剖异常18.1%,自身免疫异常18.6%,内分泌异常7.3%。但是,如果对这些RPL夫妇再次流产后的流产物进行CMA分析,结果发现57.7%的流产物染色体异常,所以这些RPL夫妇90%以上的流产都能找到原因,并不是超过50%以上的RPL患者流产原因不明。
综上,胚胎染色体异常是发生自然流产的最主要原因,任何一次胎停都应该进行流产物遗传分析,以便准确调整和制定下次备孕计划。
下一期,我将从案例出发,接着和大家对RPL中的遗传因素展开讨论。
往期回顾(点击阅读):
觉得有用请转发分享给更多的人
别忘记点“在看”